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佛影铭 南朝宋 · 谢灵运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三
夫大慈弘物,因感而接,接物之缘,端绪不一。难以形检,易以理测。故已备载经传,具著记论矣。虽舟壑缅谢,像法犹在,感运钦风,日月弥深,法显道人,至自祇洹,具说佛影,偏为灵奇。幽岩嵌壁,若有存形。容仪端庄,相好具足。莫知始终,常自湛然。庐山法师,闻风而悦。于是随喜幽室,即考空岩。北枕峻岭,南映滮涧,摹拟遗量,寄托青彩。岂唯像形也笃,故亦传心者极矣。道秉道人远宣意旨,命余制铭,以充刊刻。石铭所始,实由功被。未有道宗崇大,若此之比。岂浅思肤学,所能宣述。事经徂谢,承眷罔已。辄罄竭劣薄,以诺心许。徽猷秘奥,万不写一。庶推诚心,颇感群物,飞鸮有革音之期,阐提获自援之路。当相寻于净土,解颜于道场。圣不我欺,致果必报。援笔兴言,情迫其概。
群生因染,六趣牵缠
七识迭用,九居屡迁。
剧哉五阴,卷矣四缘。
遍使转轮,苦根迍邅,迍邅未已,转轮在己,四缘云薄,五阴火起。
亹亹正觉,是极是理。
动不伤寂,行不乖止。
晓尔长梦,贞尔沈诐。
以我神明,成尔灵智。
我无自我,实承其义。
尔无自尔,必祛其伪。
伪既殊途,义故多端。
因声成韵,即色开颜。
望影知易,寻响非难。
形声之外,复有可观。
观远表相,就近暖景。
匪质匪空,莫测莫领。
倚岩煇林,傍潭鉴井。
借空传翠,激光发囧。
金好冥漠,白豪幽暖。
日月居诸,胡宁斯慨。
曾是望僧,拥诚俟对。
承风遗则,旷若有概。
敬图遗纵,疏凿峻峰。
周流步栏,窈窕房栊。
激波映墀,引月入窗。
云往拂山,风来过
地势既美,像形亦笃。
彩淡浮色,群视沈觉。
若灭若无,在摹在学。
由其洁精,能感灵独。
诚之云孚,惠亦孔续。
嗟尔怀道,慎勿中惕,弱丧之推,阐提之役。
反路今睹,发蒙兹觌。
式厉厥心,时逝流易。
敢铭灵宇,敬告震锡(《释藏》肥九,《广弘明集》十五。)
开元寺佛钵诗870年 唐 · 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按《释法显传》云:佛钵本在毗舍离,今在乾陀卫。竟若干百年,当复至四月支国。若干百年,至于阗国。若干百年,当至屈茨国。若干百年,当复来汉地。晋建兴二年,二圣像浮海而至沪渎,侩尼辈取之以归,今存于开元寺。后建兴八年,渔者于沪渎沙汭上获之,以为臼类,乃荤而用焉。俄有佛像见于外,渔者始为异,意沪渎二圣之遗祥也,乃以钵供之,迄今尚存。余遂观而为之咏,因寄天随子
帝青石作绿冰姿(佛律云:此钵,帝青玉石也,四天王所献也),曾得金人手自持。
拘律树边斋散后,提罗花下洗来时。
乳麋味断中天觉,麦麨香消大劫知。
从此共君亲顶戴,斜风应不等闲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