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民献”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序
赠领议政韩公墓志铭(别稿) 明 · 申钦
四言诗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四
天启三年癸亥春。柳川韩公。以国舅封领敦宁府事西平府院君。推恩赠其先考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先妣贞敬夫人。越三年乙丑。西平公以故尚书晚翠吴公亿龄状。属余志其隧曰。吾先公之行业。庶几藉以不朽乎。钦读而曰。直而不华。惇史哉。钦与西平公。同登制科也。同升卿列也。又同罹文罔也。辱相知久矣。其世家名德。固识其有自也而来者。谨以晚翠公之状。次而序之曰。公讳孝胤。字谨叔。清州人。其始有讳兰。事丽为开国元臣。历文惠公康,思肃公渥,平简公公义。至大学士文敬公脩。道德文章。师范一世。入我朝有讳继禧。议政府左赞成。谥文靖。历事五朝。为时名卿。寔公高祖也。曾祖曰士武。汉城判官。赠左参赞。祖曰承元。旌善郡守。赠左赞成。考曰汝弼。文川郡守。赠领议政。妣曰柳氏。赠贞敬夫人。文化大姓。高丽大丞车达之后。司导寺正渰之女。嘉靖丙申八月甲辰生公。公少学于外舅申正健。华问早播。未弱冠。连选解额。隆庆丁卯。升上庠。庚午。捷大科。新登第者率以优人自随以为荣。公独却之。选入承文院为权知。公要省亲下乡。同僚执检下风不许。遂弃官归。用例居殿。辛未。遭议政公忧。癸酉制毕。还叙。甲戌为副正字。荐补艺文馆检阅。乙亥。转待教奉教。丙子。升拜工曹佐郎。移司宪府监察。以质正官随圣节使朝京师。递授典籍。在会同馆时。从提督主事唐鹤。微闻本国宗系事方新增撰修。求见稿本。提督引使臣于前。对立出示。旋即掩卷。他人皆茫然不省。公独成诵不差一字。人服其记性。丁丑。以本职兼宗学司诲。出补镜城判官。朝廷欲以名官弹压将士。凡三易而及公。时士论方贰。提衡者俱欲用公。而公持平不立党。竟有是除。人皆叹之。公受命即行。在官廉而不刿。列镇敬惮。公素有痞疾。至是为风土所伤。疾渐𠫷。因省觐久未还。被台评褫。实惜之也。己卯秋。丧子过戚。不乐仕宦。除宗簿寺主簿寻罢。庚辰五月三日。终于正寝。享年四十五。治丧一如先议政公丧。遗意也。是年七月。葬原州治西佳麻岛先茔下。后二十九年。以圹中不善。迁旧兆与夫人合葬于本山外麓巽向之原。公天资近道。早有意于为己之学。闻朴参判民献从徐花潭学易。乃诣受业。探索精微。多所发明。朴公亟称之。喜读近思录心经两书。不离几案上。尝自言戊午年间。阅书籍得近思录一秩。始尊信此书云。盖是书之不行于世久矣。而公能早自研穷如此。所相识尽名人硕士。南公彦经,韩公明胤。尤爱其臭味之同。乐与之游。如韩公脩。长公数十年。而亦屈辈行与交。吴德溪健方有盛名。与公初未识。一日乘月来访。与之讲说。至赠诗美之。公自少时已有所树立。言语动作。不循流俗。以古人自期。而亦不为厓异之行。人无贤愚。无不诚心爱慕。讨论经传。义理明畅。从游之上遇肯綮。必来问公取决。礼教坏夷。冠婚丧祭多不如式。公病之。子女婚嫁必亲迎。仍成家法。子弟加冠。亦遵肃宾三加之礼。遭内艰也。专用文公家礼。比卒哭只啜粟米粥。尝谓居忧者。虽不得不寝。不当如平人。仿乡党斋宿仪寝衣之制。以终丧。男女大功以上。具衰经成服。妇人绖杖,亦准礼经行之。长子公丧妇具氏。使服斋衰期。妻丧制服自此始。公有室女。尹元衡为子请婚。不得则胁以势力。公遁入山寺。经年不返。人皆为公危之。公不少挠。公之季舅柳侍直光缵后其叔父柳议政灌。乙巳之祸。与父俱死。其内子亦殁而无子女。乃择公于侍直公诸侄中。以其弟妻之。托身后计。公尽诚奉养。及柳议政雪冤。公力劝取同姓后之。而己不与焉。视其财若浼焉。噫。自卯巳士祸之后。师友相从。为世太禁。而公能于俗学之外。知有经术而笃好之。从一时名贤。以求其所未至。至于礼学。世所不讲。而深究力持之。使公而年则践履成就。必不止是。需用于时。即亦羽仪一世。而乃顾中途而阏。未究其施何哉。夫人平山申氏。有三男六女。男长曰伯谦。户曹参议。以文学行义闻于时。次曰重谦。中司马。有才名。先公一年卒。季曰浚谦。即西平公也。文谟武略。蔚有公辅之望。宣庙朝为都元帅。女长曰洪迪。司宪府执义。次曰沈忻。艺文馆待教。次曰权盺。议政府舍人。次曰徐龙甲。次曰黄有吉。监役。次早夭。参议初娶具思仲女无后。后娶金廷俊女。生一男一女。男曰兴一。艺文馆奉教。女曰洪棐。重谦娶李台寿女。生二男一女。男长善一。朔宁郡守。次德一。司赡奉事。女进士沈大亨。西平娶礼曹正郎黄珹女。生二男四女。男长会一。南阳府使。次昭一。早夭。女李幼渊。宗簿寺正。女吕尔徵。司谏院正言。女郑百昌。司宪府执义。次即我王妃殿下。我殿下践阼之三年乙丑。皇上降诰命冕服及王妃殿下诰命冠服。王妃殿下诞生四男。元子封王世子。猗欤盛哉。洪迪生二男一女。曰汝翼。敦宁府都正。曰汝亮。刑曹佐郎。女生员姜弘绩。沈忻生一男二女。男廷和。青城君。女赵琦。庆尚兵使。次某。权盺生一男三女。男僩。女韩岦。士人。次李圣求。司谏院大司谏。次幼。徐龙甲生二男一女。男曰云骏。报恩县监。曰云骥。女幼。黄有吉生二男一女。皆幼曾玄孙男女若干人。裨海源于黄河。众岳祖于昆崙。信乎德厚者流泽长。观于议政公之世知之矣。铭曰。
宦不必成,以完其名。
年不必寿,以阜其后。
任姒庆隆,毋我海东。
蔚矣佳城,于千百龄。
三叠前韵和怡园主人Ignore 清 · 祝书根
押词韵第十七部
三读瑶章,百拜靡巳。君才子建,七步堪成。我愧文通,再索已尽。漫说马工枚速,藉争卢后王前。尽搜枯肠,早知负腹。勉徇原韵,聊掩三战三北之羞;续和高吟,已过一酒一诗之数。再有继者,愚勿敢知。即希正之,并乞鉴可。
颐春阁里春岁月,但有天伦罕尘迹。
缅怀孝子与乡贤,昆季绳绳绵世泽。
爽垲遥觇几度更,园林犹傍晏婴宅。
偶闻乐事纪新正,南极光明齐手额。
有酒无诗座不欢,遂开莲社尊诗伯。
千秋俯仰一渊明,合座倾尊三大白。
倡始高吟属主人,笔花五彩间苍赤。
一时和者若而人,淩厉清风奋六翮。
我似老饕属餍来,嘉殽旨酒充筵席。
将军负腹可奈何,搜遍枯肠空著力。
晏罢归来发愤多,儗偿诗债烛先刻。
初经哦咏苦支离,词谈不吐乃格格。
君才再接仍不衰,三战辟易期有获。
我谓同室且鸣金,请以旗鼓当嘉客。
若论才思君适仙,斗酒奚止篇盈百。
况是诗魔愈病魔,耽吟能使忧消释。
惭予尘事苦悤悤,辜负心期数晨夕。
但冀名园社早开,苏黄元白诗盈尺。
斯文绝绩起将衰,扢雅扬风此天责。
可怜几辈走终南,犹是热中甘役役。
谨次白彝斋遗诗。赠其后孙东赫(并叙) 其一 清 · 洪翰周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海翁诗藁卷四芸堂初集钞
彝斋白文宪公颐正。丽季名臣也。无遗集。独一诗传于家。后孙东赫得而赓之。自湖右走京师。求和于诸名公。又求于余。呜呼。公与禹易东,权菊斋。同师安文成先生。其论述宜甚富。而残卷断页。佚而无可据。子孙又绵。不能振其世。而乃欲以寂寥一章。规规焉图其不朽。其所护惜。不翅如吉光片羽之流落人间者。固可悲也已。
胜国名儒德业馀,当时太史恨无书。
空留片玉零金在,芳躅千年未便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