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赴耆英会 明 · 成伣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虚白堂诗集卷之六
国法。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设宴于训鍊院。曾经三公者二品以上年七十者参焉。大赐酒乐。或射帿。或投壶。终日极欢而罢。是日。上特命兵曹判书李克增,光城君金谦光东莱郑兰宗,户曹参判孙舜孝及伣,李佑甫,曹淑沂,金䜣等往预焉。余以无能。滥入玉堂。朝夕侍讲。频沾燕赐。今又恩出非常。兢惶罔措。赋四韵诗。以备后览。
周道漫漫掌样平,张帿远近树飞旌。
堂高百尺凭风迥,花满千村翳日明。
列座簪缨联国老,半空歌吹闹春晴。
圣恩特许参佳会,自幸芳年侧耆英。
清虚堂。次孙七休 其一 明末清初 · 洪宇远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南坡先生文集卷之三
堂在通川客舍之北。七休诗。以七休非是爱吟诗为起语。而复以此句结之。后人皆放其体而和之。悬板壁上。余次其韵而不全用其体。
点检诸贤壁上诗,清虚堂迥独移时。
千重可挹青山色,万里难窥碧海涯。
白首尚能穷壮观,丹心只倚有神知。
他年却要留遗躅,且续诸贤壁上诗。
长溪金孝子白燕诗甲申 清 · 宋焕箕
 出处:性潭先生集卷之一
长水县长溪村。同枢金公有感天之孝。居丧致白燕之异。吾乡长老虚庵李洗马公作诗以美之。续而和者到于今未已。噫。金同枢李洗马今皆作故。而金公之孙舜孝甫誊李丈诗。遍示士友。余因李大受而见之。大受之劝余和甚勤。可见仁孝之感人深也。昔我先世。亦有斯异。今余所感。有倍乎人。忘拙次韵以归之。
长溪鹤发翁,孝得玄穹卑。
斑衣映白华,秉心纯无二。
黄牛与苍鼠,神剂良有自。
栾棘素鞸仪,叔世睹未易。
天监在垩庐,翩翩白燕是。
玄翎倏变色,练祥能自记。
喃喃若相吊,血泪茜茜士。
洁白人似玉,颉颃物如彼。
时兼孝鸟飞,随处验玄理。
黄流岂注瓦,昭昭行源以。
试看爵秩高,从知鸿休备。
后昆应有感,燕居宜默识。
绿竹帖诗 清 · 成海应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研经斋全集卷之一
孙公舜孝观察岭南。巡至永川郡。夜梦圃隐郑先生文文山会于一堂。堂下脩竹森如也。既觉而询郡人。知先生遗墟在迩而有碑。盖高丽时。旌先生之孝也。碑埋没草中。即修治之。舜孝记之。权忠定拨有诗。尹公斗寿书之。金公玄成志其下。滩隐为画以配之。此所谓绿竹帖也。昔屈原作离骚经。以桂兰茝之属自比。以其香烈。有可以涤秽湔污。故君子之所居。多有柏篁。以发其幽贞之色。孙公之梦。以其类也欤。后来之节。以文山为最。盖柴市之烈。虽在宋亡之后。其终始一心。贞白不渝。非如慷慨一时之愤。取办于俄忽者也。是故为烈者辄宗之。先生身任纲常之重。为万世之标准者。与文山比焉。此所以发于梦者欤。后人创临皋书院于碑侧。以享先生。院傍有梧桐一株。老而将死。有为永倅者。斲而絙之。余尝使人弹之。其音甚清婉可赏。苟能阅绿竹之帖。且歌先生百死歌而以琴和之。其有不忠义之心激发于中者乎。诗曰。
文山之贞,圃老之烈。
孰与上下,光并日月。
与桐,载其风节。
百死之歌,沥其心血。
载弹载咏,忠义斯发。
邈矣千古,逸轨遂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