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赵君碑三首 其一 庚申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三
赵君碑》,见于洪氏《隶释》,后遂无箸录者,盖石已毁矣。道光壬辰春仲,先文安公按试宁波,余随侍登范氏天一阁,见此碑及《刘熊碑》。单纸宋拓,俱有破损。阁上置长案,不设坐具。书帖不得下楼,无缘假归审订。奇迹经眼,时入睡㝱,忽忽三十年矣。其年冬,在都得苏斋双钩《刘熊碑》于琉璃厂肆。适澧州蒋锦秋观察收得汪孟慈处宋拓《刘熊碑》及宋拓鲁公《祭侄文》,许我到粗旗杆庙寓中手钩《祭侄文》,肴酒供客甚恭,主人不出门半步,而《刘熊碑》则固靳不与钩。余以甫得翁钩本可玩,不复强索。后屡游吴门,颇闻有《赵君碑》,以尤物不敢过问也。咸丰辛酉长沙,知易小坪令嗣处有立轴本,浼李季眉借到。小坪得之蒋奇男。奇男者,伯生之子。伯生得之黄小松道光二三年间伯生济南西关外之燕园,余与先弟子毅周通甫杨徵和、张渌卿诸君谈碑看画,过从无虚日,顾未见此碑,其时盖尚未收得也。小松得之张芑堂芑堂得碑在乾隆丁未,不箸所从来。以后梁山舟、钱箨石、翁覃溪伊墨卿吴荷屋梁茝林各有题记。似乎王兰泉孙渊如阮伯元师俱未寓目。芑堂伯生小坪以藏帖主人,俱不题一字,殊不可解。今立轴炳然,而小松所得之剪褾本不知何往矣。黄荷汀同年官上海,忧归,携一轴来,云得之徐紫珊。看苏斋题记,乃钱辛楣宫詹旧藏物,而《潜研堂金石跋尾》不录是碑,岂得碑于成书后邪?辛楣紫珊,中间不知流转何处,或即由钱至徐耳。小松先得顾云美册,又得芑堂赠轴,又同李铁桥观此本于泲宁,最为有金石缘。余不得藏一本,而所见有三本,与苏斋同。余多见天一阁本,翁多见云美本耳。惟苏斋于三本俱有题字,而所箸《两京金石记》《复初斋集》,俱不及此碑,岂亦如宫詹例邪?此轴中题字,如顾涧蘋、练栗人,皆昔年相与诹古者,宿草多年,不胜悽惘。余既借到两本,值酷暑不能临摹。刻碑人历城陈浩随我至,令其双钩,装为巨轴。一时壁间遂有三《赵君碑》,可云奇快。氏轴先索还,黄荷汀轴许我久看。因分作三诗,以志欣赏。此碑自黄小松小蓬莱阁双钩题跋》后,又有万廉山《百碑研斋》缩刻本,又见于吴荷屋丈《筠清馆金石录》,其他箸录者,余未及见也。辛酉七月十九二十日记于长沙化龙池寓斋之磻石山房。
芑堂张氏初获碑,至今七十有五祀。
最好箨石看碑处,永丰乡之九曲里。
芑堂十年不题字,持赠秋盦官在泲。
小蓬莱阁本有是,古册流传顾云美
谁期此轴不胫至,轴者在壁册在几。
册落何处轴无恙,燕园蒋子特珍视。
燕园藏宝我尽阅,道光之初岁壬癸。
其时尚未得此拓,迟四十年方觏止。
令嗣奇男宦湘上,转归易氏父及子。
金石之寿人不如,漫为斯碑叹流徙。
初平正是献帝元,董卓移都世乱矣。
辟雍东观典司缺,兰台鸿都图册毁。
陈留况与洛阳近,贞石尚为贤令砥。
东京遗碣此其殿,民心敦朴见恻悱。
安得重摹付妙斲,一代石墨有终始。
谁其爱我转借示,李子季眉稽古士(题易氏藏本。)
四年三至诗(并序。) 其一 癸丑 清 · 翁方纲
 押缉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五
东坡黄州,四年三往见陈季常,因合前后通为五诗。予于庚戌春扈跸至济宁,夜饭于秋盦官廨。壬子春以按试过济,复饭于此。癸丑春又饭焉。爰和坡诗以寄秋盦,且俾述庵阆峰梁伯及诸友人和之。
十年费百书,衫袖馀墨汁。
日博任城碑,重羃绮囊袭。
何期手量石,戟门循墙揖。
亟斋明仲字,呵之欲流湿。
君为贤地主,永夕我驹絷。
僮仆更秉烛,巾箱烂交熠。
人间苔岑气,尽入金石笈。
往者城南侣,几辈隔州邑
酒阑再三叹,各订袪重执。
遂作观碑图,题词系成什。
此会良不虚,此梦屡追及。
往复十郡间,下上原与隰。
以君秋影庵,该我石帆集。
扬州慢丁亥 现当代 · 胡惠溥
柯尧放先生觞饮河渝社同人,出示所藏前明顾横波圭壁研徵题。研端署横波手琢,并附刻何道生黄小松题名,厉樊榭征君二绝句。即以徵君“恐有南朝粉黛痕”句分韵,蟫分得痕字,嘱同赋。
嬴政鞭馀,娲皇补剩,淬妃衣袂云轻(研通体作云雷纹)
认眉楼故物,共盥手扪频。
海兴亡转毂,玉颜哀抑,凝睇盈盈(研端有鹳眼)
笑何黄樊榭,低头都媚倾城。

福王旧史,只秦淮烟月堪论。
更燕子笺工,桃花扇好,狎客春灯。
点缀寂寥山水,繁华梦、事往如尘。
信美人千古,天边邀證芳痕。
注:陈和甫翁击节“燕子笺工,桃花扇好,狎客春灯句。”谓为神来之笔。尧放谓淬妃句刻画入神。
再寄和希斋尚书 其一 甲寅 清 · 袁枚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五
运河司马黄小松司空与渠札见示,云「袁简斋盛世才人,久思立雪。客中携《小仓山房诗稿》朝夕讽诵,虔等梵经,如亲丰采」云云。余读之感深次骨,且知前寄答诗尚未收到,而公已总督四川,故呈二章兼以墨寄。
东河司马寄郇云,读罢袁丝泪满巾。
大漠风沙方报国,小仓诗卷总随身。
山中树老开花少,海上琴遥听曲真。
从古名臣虽爱士,自甘立雪有何人。
万松冈 其一 清 · 钱大昕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潜研堂诗集
七月十七日咸宁县行山冈閒夹道皆长松官为编号悬牌于树记其生枯之数遥望小松布满崖谷其多如数十里中青葱不断山故无名予目之曰万松冈诗以纪之
虬枝引路百寻强,五粒新柯密作行。
说与它时编地志,嘉名合唤万松冈
黄小松嵩岳访碑图己未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一
余所得三石阙旧拓,较小松所拓太室阙多出十馀行,每行末尚存一字后小篆。碑较《中州金石记》所录,亦多识出二十馀字。惜未得即作嵩游,步先生云外踪也。
秋盦步入云深处,尽有遗文拓未全。
未解山灵呵护意,忍将奇篆秘嵩颠。
晋孙夫人碑书后甲辰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
任城太守夫人孙氏碑,自乾隆甲寅,江香始得石于新泰县新甫山中。黄小松司马为之释文,阮仪徵国师据以入《山左金石志》者也。余久得拓本,顾未深考。兹于苏溪前辈斋中得见香初拓本及小松手书释文,并钱竹汀王述庵孙渊如武虚谷桂未谷洪稚存王伯申伊墨卿陈曼生翁覃溪诸老并仪徵师题记,石墨增华,文采斯萃。因细绎释文,推求拓本尚有数处误仞者。如「今我不犯尊而蒙优诏」,乃是「今我乃犯尊而蒙优诏」也。「同归殊涂,尔其□哉」,原释皆缺。实止「哉」上一字不可辨也。「有□□意,时夫人身□在家,止父令留,而谓父曰:『功成而退,虽天之道,然事君不怼,□能□伦。闻□□□为吏部尚书,多用老成,先帝旧臣,举□不绝,必不忘君,既而果举君为侍中。』」此段原释脱误字甚多也。「夫人在羊氏,沈重有度」,「沈重」二字当补释。「任城夫人姑□生」,「姑」字尚存其半。「上感慈□□飞□□下,惟诗人刑于之言,瞻前□后,率由弗违,以御于家邦。终始以孝闻□□,夫人之力也」,此数句原释亦多脱误也。「□方不肃」之训,「方」误为「力」,「方」上盖「义」字也。「□□叹曰」,其嗣子之叹词,「叹」上非「乃为」二字也。「令问日新」,「令」字当补也。「夫人盖早丧母而孝于父,所生子不育,而嗣子迅为之铭也。」按《魏志》:卢毓吏部尚书,使自选代,乃举阮武孙邕,帝于是用。《管宁传》:侍中孙邕孙邕,盖即夫人之父矣。文帝《典论》:「北海王和平亦好道术,自以当仙。济南孙邕少事之。」即其人也。《鲍勋传》:帝屯陈留太守孙邕见。碑仅言为勃海太守者,略其一耳。《齐王芳纪》注引《魏书》:景王与群臣共为奏,内有光禄大夫关内侯。以《论语集解序》證之,即孙邕也。此不言「关内侯」而言「建德亭侯」,岂后复改封欤?任城王国当称内史,但内史亦可借称太守。且据沈约《宋书》,则任城在晋,亦常为郡也。《魏志》:「桓阶字伯绪长沙人。」此作「伯序」者,阶陛也,序东西廧也。作「序」者,正字,作「绪」者,假借字。《尔雅》:「序,绪也。」同音同义,得相假借也。桓阶刘表从事祭酒妻以妻妹蔡氏,自陈已结昏,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此得复有少妻伏氏致文帝,令取之者,盖继室也。洪景伯《跋广陵属国侯夫人碑》已有「汉妇人墓铭石刻存者止此一碑」之语。又《晋武帝纪》:咸宁四年,诏毁夭下墓石。故晋石传者绝少,况妇人碑乎?朱朗斋以「八年」为泰始八年王伯申以「文母」为文德之母,说皆可据。《新泰县志》载「任城太守李夫人碑」,「李」字直「孙」字之误耳。至袁桷谓「汉晋以上,妇人无立碑之礼」,引《齐书》王俭太子穆妃不须石志,辨其为伪,胶柱之见,不足置辨也。倚装题识,复作诗一章,以志欣赏。
我昔壬午年廿四东山使节日随侍。
遍甄秦后篆分碑,始读仪徵金石志。
任城曲阜两京富,历山云峰六朝萃。
典武寥寥片石孤,任城太守夫人记。
我思洪氏生未晚,侯夫人碑早珍异。
何况咸宁诏毁碑,一代贞珉付荒坠。
夫人贤孝非偶然,天与护持神与閟。
堂堂一千五百载,朗朗二十八行字。
江郎得石黄子读,题者钱王孙阮
泰山国内秦刻馀,跨越两京此碑嗣。
任城山色增古颜,新甫柏林夺深翠泰安郡今日无两京碑,此碑今复置泲宁。)
湘中好事罗君章,驰骤蓺林如渴骥。
获兹初拓喜愈默,忽出示我怜同嗜。
樨芬不留,画古书清客难醉。
此碑持抱雨三更,勤与摩挲镫一穗。
蛛丝蛇跗细寻究,补脱刊讹富新义。
狂呼咄咄檐鸟醒,墨沈辉辉砚蟾媚。
却愁诘旦使车发,未缘三日碑下睡。
人生万事固等閒,传与不传天所置。
君不见,泰山羊氏名德崇,祗今岘首无碑空堕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