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平城歌 汉 · 无名氏
《汉书》曰:高祖自将兵三十二万。击韩王信。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精兵三十馀万。围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救饷。樊哙时为上将军。不能解围。天下皆歌之。后用陈平秘计得免。白登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馀里。
平城之下亦诚苦。
七日不食。
不能彀弩(○《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论注引前《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三。《御览》三百四十八引《史记》。《诗纪》八。又懒真子四引不能控弩四字。)。
金紫光禄大夫左金吾卫将军赠扬州大都督臧府君神道碑铭 唐 · 张孚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有唐广德二年八月五日。朔左金吾卫将军臧公薨于□都安邑里之私第。享年五十有三。大历五年十月十五日。葬于三原县长坳乡。礼也。公讳希晏。字恭靖。先封受氏。奕叶重光。僖伯谏鱼。哀伯谏鼎。文仲立德。武仲立言。传庆□□□之□□□□□□之际。子孙有后。大庇生灵。述职因官。今为京兆人也。曾祖君宠。通议大夫灵州长史。祖善德。银青光禄大夫银州刺史。赠太子少师。父怀恪。右领军卫将军魏州刺史上蔡侯。赠工部尚书。重世将门。一时人杰。光临旧图。非惊于守器。继登列郡。载美于家乘。元社白茅。式旌馀烈。爵明朝也。握五兵之要。漏幽泉也。追八座之尊。礼备哀荣。泽覃存殁。名器之重。今古无俦。而高门棨戟。前庭钟鼎。谷量千驷之马。籯满万金之装。三武迈贾氏诸昆。八元为高阳才子。公幼负奇节。长标雅操。用武则武可畏。学文则文足昭。郁为圭璋。俯拾青紫。常以为千户侯力可取。万人敌才之馀。故艺总九流。射穿七札。长缨系颈。于闽越。短兵断臂于匈奴。开元理兵之岁。尘飞碣石。烽照甘泉。卢龙北陲。胡马南牧。克贞师律。□□亲贤。天子御正阳前殿。乃命礼部尚书信安郡王。建牙璋。拥金节。控弦廿万。以专征之。六郡良家。公为特出。而有征无战。□□劳旋。公以为扬雄执戟。阮籍步兵。千古同年。我无惭色。其后出右地。穷河源。收坚城。拔高垒。战胜攻取。左旋右抽。合变出奇。智□神遇以□功累迁至卫尉少卿。寻加西受降城使。河曲之閒。威声载路。属三水之地。五载未巡。公侯腹心。受委而拜。遂以公为东□皇城使。迁左监门将军兼麟州刺史。无何。转庆州刺史。去思来暮。行古之道。特拜太仆卿兼宁州刺史。夫汉宣共理。所以寄诸侯也。周文以宁。是用咨多士也。故佩中朝之印。褰外台之帷。抑有由矣。属亲征振旅。薄伐吊人。驻跸而万姓来苏。迎銮而百神望幸。由是□其列郡。因为行宫。顿六龙之旂。仪双凤之阙。择能作牧。匪易其人。以政理殊尤。拜左金吾卫将军左街使。任切爪牙。寄崇心膂。广利功业。亚夫□名。方欲凿出师之门。分制军之阃。未加明命。忽閟幽泉。故老泣于边疆。贤臣怆于冠剑。将星夜落。阵云朝起。凛然馀勇。千载犹生。故夫人赠燕国夫人刘氏。百代旧封。五公贻庆。嫔则彰美。姆训垂芳。生前已饰其□井。殁后更封于石窌。先公早逝。合祔同归。公之季弟希让。御史大夫工部尚书渭北节度赠太子太师。往与公更执金吾。同参玉帐。王肃仪貌。陈平智谋。雄宪台之一□殿长城之万里。因心则友。义切天伦。嗣子睦王府长史叔献。次子郢州别驾叔雅。季子河南府河清县主簿叔清。栾栾孝思。攀号罔极。羔柴泣血。曾参绝浆。丧过乎哀。行过乎礼。敬承副相之托。式纪冠军之铭。铭曰。
臧孙有后。
千古立程。
才为将略。
道实人英。
出入三代。
光临百城。
执金之宠。
□□之荣。
□□初授。
□堂定倾。
□□□□□□嘉名。
陈氏父子。
荀家弟兄。
高碑之上。
长纪忠贞。
唐故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使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延德郡王食邑三千户赠太师张公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
元和五年冬十二月戊寅。太尉兼中书令延德郡王自河中来朝。明年春二月景子。发疡薨于京师务本里第。春秋五十。皇帝不视朝五日。册赠太师。冬十月乙酉。归全于万年县少陵原。嗣子检校工部尚书兼右金吾卫将军克让。毁瘠号慕。没于倚庐之中。追命尚书右仆射。次子太仆少卿克恭检校右散骑常侍驸马都尉克礼等。泣遵理命。用诚信襄事。举书公之大绩大烈。请刻石以识云。公讳茂昭。字丰明。其先燕人。九代祖奇。北齐右北平太守。因封其地。代袭王爵。违难出疆。雄于北方。曾祖逊。乙失活部落刺史。祖谧。皇开府仪同三司平州刺史。赠太子太傅。父孝忠。皇义武军节度易定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谷郡王。赠太师。谥曰贞武。惟公承太傅贞武之遗烈。受严凝温厚之全性。戴翼其代。抚征其人。戎容山立。盛气玉色。英风义声。燀耀光明。调鼎七岁。秉圭三觐。爰立于明廷。考终于会朝。卓尔拔乎伦类。沛然满乎观听。凡异姓而王。真食其封。于三公备司空司徒太尉之任。于三师历太子太保太傅之秩。累阶宰职。乃于中书令。名器始终。与勋伐俱。初公生当上元宝应之閒。天下兵兴。感激代故。閒关力用。始自掾曹宫卫。以至卿寺台阁。金艾采饰。祗庸显明。宝臣物故。成德不靖。公以弱冠。偏师破朝鲜于束鹿。禁旅急病。蓟人挻灾。公以中权。衡击脱西平于清苑。此其裕蛊宣力之章章者。贞元七年。贞武公薨于位。朝廷以公狎贯戎重。可辑宁一方。繇定州刺史起领留府。礼服外除。策勋懋官。统节制之师。修方伯之职。累丁赵国魏国二太夫人忧。丧祭情理。一其哀敬。凡三夺齐斩。以从王事。孝文当阳。考礼述职。瞻斧扆于法座。顺宗继明。保乂齐信。执壤奠于翌室。今上报本。侍祠肃事。奉圭币于泰坛。至于浃洽邴魏。优游平勃。错综事典。习通仪制。树善于庙堂。陈谟于穆清。迥出功臣之表。实行宰相之事矣。前年冬。诏武库禁兵。会诸侯之师于常山。分道并出。卤帅绝太行。越飞狐。是日北道。以公为主。于是创厩置以辟硗陋。悉刍米以给赋舆。军尉裨校。待之满志。供具宴饩。无非加等。亦既压境。士皆贾馀。公与偫帅屈指环城有日矣。恒人以步骑二万。踰木刀沟。为从衡七里之阵。来薄于城。公擐甲出壁门。径当其锋。俾其子克让与犹子克俭甥陈楚等分捔之。设左右翼以待之。出奇决命。凡数十合。取巧于七纵。蓄锐以三捷。席胜鼓行。横尸如陵。方申尽敌之算。俄奉班师之诏。因喟然曰。自五十年閒。两河多垒。县官以在宥含垢。怀和万方。推恩息人。延代赐履。或恃长毂。且踰短垣。至有相依若辅车。相求若市贾。虽有长智。不能自还。大丈夫亦当排雰雺而翔庆霄。出樊笼以羾阊阖。行之自我。仁远乎哉。姑请军司马于朝。使人狎其理。然后以一方之地图户版。三军之驷介伍符授焉。子文告令尹之政。士蔿传太傅之法。拜章撰日。尽室就途。举代得请。然后有河内之命。麾幢才至于理所。剑履遽来于毂下。沃心体国。指掌论边。慷慨行义。涕洟交感。方受面命。以班诏条。嶷然持重。为守臣表率。其或行不俟驾。干不庭方。清昆夷。埽獯狁。然后销五兵为农器。驱一代为寿域。此公之心也。嘘夫。以析木之下。将相代家。按节股肱郡。在诸侯王上。而荐绅文吏。拥旄山东。廉风俗于武旅之地。修班制于战争之后。是一举也。而二美行焉。君子以为元和理平之嘉瑞。虽西汉之白麟黄龙不若也。始公割符。三年而分阃。又四年而进律。以州为都府而为长吏。又七年而为公。明年作相。最凡盛大。几三十年。君臣极其感会。天下仰其风采。诏葬法赙。率用汾阳王咸宁王故事。所不至者。殁于中身。岂造于物者不与其全欤。此吾君所以当宁流恸。而叹其用之未极也。夫人卫国夫人李氏。沧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陵川郡王固烈之女。阀阅庆祉。淑明柔嘉。由内外音徽以大。凡所顾复。皆为善良。克让以劳而贵。以毁而殁。克恭以才能历卿士。克礼以淑令俪夫人。克礼之季曰沙门宏信。宏信之季曰太子舍人克从少府丞克勤光禄丞克正等。禀训尚义。执丧知礼。闺门积厚。名教多之。德舆久辱深知。谬参大政。畴庸之命。亲奉圣谟。撰德之词。式藏厚载。铭曰。
太尉兵柄,中书理本。
桓桓令君,宣令分阃。
行旆摇摇,马鸣萧萧。
华衮九命,介圭三朝。
乃率赋舆,乃颁诏条。
先台谅闇,雰霾蔽晦。
词极切劘,义形风槩。
皇明光宅,绩用章大。
恒碣之閒,革车所会。
蹈厉策勋,推授交代。
皇用畴庸,遍登三公。
毅然举宗,来自山东。
周有申伯,汉称窦融。
乃陟其明,于河之中。
行道有福,为仁由己。
哀荣思福,冠耀终始。
少陵为谷,幽宅在此。
中南如砺,令闻不已。
刻铭泉垆,与天壤俱。
过楚卿子冠军宋义墓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四
乙卯春三月予东如大名道出内黄镇有庙在民居之南曰项王庙庙之址即卿子冠军宋义墓也且以往昔墟墓间恍惚事来告予甚鄙焉独于义之死有所感焉噫义奇士也初武信君举兵渡淮而西城攻野战势若破竹义之力居多及师入定陶再战而再胜也见梁志满气骄识其夺魄后值奔溃果不踰素义可谓深知兵矣至羽请师救赵执以不可观其筹画号令攻取先后之方诚上将之略惜不使差肩三杰北面以事高祖反区区委贽天久厌之楚与羽并驱争先西向以举虎狼之秦何其不幸者哉虽然方秦之失鹿也群雄猬起以蛇为龙者不可胜计布衣皇皇之士能明目识帝王之真而归之者盖有之矣诚未易一二数也至若淮阴韩信阳武陈平一旦起而尽为楚用初且不知天命集汉而后卒归于汉功业如此幸也呜呼使天假义年晚脱身项氏杖策以归真主其功名当代纵不能厕三杰之列未至与哙等伍耳呜呼义何不幸也哉义何不遇也哉因作诗以吊并著予之感云
老项捐军势已孤,捣秦遗赵见雄图。
奇才惜不遭龙准,赤手争教捋虎须。
日月不为荆楚计,干戈空为汉家驱。
因君重起无依叹,羡煞中林得止乌。
钟室行题淮阴侯传后 明 · 胡应麟
淮阴侯不反明矣而史迁附会狱辞致千载之下徒惜其功大而不克终且归罪于吕氏吕氐固汉祖所托而甘心者也汉于当时所畏惟籍与信籍灭而信继之时事必至无可言者彼陈兵之搆舍人之诉皆汉之为也信亡即庸庸如越犹以故智除之诛越以速布之死而汉之谋无不效矣于是以戆如陵椎如勃者而以后事付之然且曰陈平智有馀难独任也呜呼汉之心可识矣
黄河倒流日东转,地坼天摧钟室晚。
志士千秋空扼腕,谁为淮阴明不反。
忆提利剑追重瞳,邂逅关前隆准公。
登坛片语定刘项,岂须垓下知雌雄。
井陉战血飞长虹,齐城七十如飘风。
当时楚汉在掌握,磊落千言辞蒯通。
固陵长驱三十万,手挈神器归真龙。
泰山为砺河为带,欲齐伊吕称元功。
宁知隆准猜忌主,畏信雄图如畏羽。
旌旗夜入定陶壁,警跸朝行云梦渚。
朝行云梦夕出迎,天日可照微臣情。
纵虎诚难缚虎易,青冥咫尺飞雷霆。
列侯朝请亦奚忌,隐若大泽居长鲸。
陈豨相过理则有,舍人上变谁当明。
遂令身首异都市,九族并命咸阳城。
嗟嗟吕姥岂办此,固知汉主行叮咛。
即豨不反信亦族,欲加以罪宁无名。
呜呼季也实凉德,万古愁云吊钟室。
史臣徒赞宽大辞,百代枭雄定谁匹。
君不见三雄死,三吕立。
厕中爱姬人作彘,掌上佳儿血盈席。
天道好还如一日,长信宫深辟阳入。
愧杀长陵一抔土,冢中强魄无颜色。
君不见亚父当年赐骸骨,虞姬效死阴陵侧。
壮士至今犹悼惜,千秋为季宁为籍,嗟乎千秋为季宁为籍。
恭奉皇太后南巡启跸再叠前韵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八
年占午正宜扬南国之旌月肇寅生爰效东皇之驾当朔塞九功奏凯庆逮乘时况西池七帙称觞欢逾献岁时乃燕台日近鲁甸春回指吴头则堰莅观河临越角而塘循捍海诏却䌽棚镫幔何以文为风陈巷舞衢讴无非事者然而典符三接辰纪十周求民莫以给餔廑呼庚癸体懿怀而纡轸重阅辛壬维再巡令则还仍用志凭轩伊始想一路欢声可即如言候仗何迟云尔
初岁开壬甫背辛,答阳任养叙彝伦。
添筹才度七旬庆,养志还符五载巡。
每为赈赒传跸止(本拟辛巳南巡以下河洼地偶值偏灾复改为壬午),幸逢给足俾情申。
南辕始命展軨仆,泽国遥怀引领民。
宁以行时吴与越,肯忘遇涝卫还陈。
十行不惜恩加月(去秋豫河漫口夺溜数郡被灾亟命地方大吏妥为抚恤开年复命从优加展赈期),四海惟期泽普春。
日奉慈颜心有喜,途临韶序景从新。
行宫所幸前遭者,武定聊无筹笔频(丁丑南巡时贼酋巴雅尔等搆衅两路进讨军书径达行在故有敢废军书裁决频之句)。
调笑转踏 其六 歌风台 清末至民国 · 周岸登
押词韵第三部
诗曰:沛宫置酒君王归,三侯歌逐风云飞。儿童击筑皆应节,父老上寿同沾衣。四方已定思勐士,菹醢功臣鸣野雉。党无平勃解安刘,五叶谁歌秋风起。
风起。
思皇士。
四皓来归安太子。
楚歌声断悲人彘。
愁听宫中鸣雉。
安刘者勃知之矣。
高帝雄风谁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