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王阳明中丞平盗诗六章 明 · 霍韬
四言诗
十二年冬,钦命总制王公江广诸盗,悉平。十三年春,班师。是役也,王公实涖师,斩悍将之不用命者以殉,由是军士莫敢有不效死以战者,以有成绩云。我南、惠州,西南抵湖湘,北抵南安赣州,山谷丛囿,萃为盗区,则古以然。迩自孽瑾窃柄以来,流民从盗,如悬厓注水之得坎壑也;以故贼势益炽。公谓责是在予,乃请得命,檄三省兵掎角攻踣之。先致贼首某弃市,馀党以诛以宥,寻悉平灭。公用兵,不可测于成效胜算,众谓如神。盖公以道学经济为天下重,武事特其小试者尔云。等躬见茂烈,谨赋之永言,不谀以诬,俾南仲召虎,不尚专美于千万代。
天佑皇明,畀以全宇
丕及中国,夷貊顺附。
治极蠹生,有蠢厥顽。
千天之纪,妊厥凶奸。
负山之岨,伏谷之坑。
祸我邦域,戕我士民。(一章)

我士我民,居赣之壤。
薄湖洎湘,韶连洛昌。
龙川惠阳,臲臲皇皇。
民是大棘,而水斯溺。
拯用不亟,木本斯拨。
丛有大艰,硕人斯责。(二章)

硕人维儒,儒以用武。
宪章濂洛,步趋伊吕。
为国股肱,为民心膂。
悯民大棘,不遑宁处。
赫我仁怒,誓我义旅。
运我神筹,期取我民仇。(三章)

硕人用武,雷霆自天。
硕人用武,山川震惊。
山川震惊,以莫不效灵。
硕人用武,四闭贼冲。
硕人用武,则钓渠凶。
渠凶就擒,宁我兆民。(四章)

宁我兆民,各遂理所。
以士以农,以工以贾。
昼出夕处,莫或予侮。
宁我兆民,食有廪庾。
乐有妻子,养有父母。
寔维硕人,代天作之祜。(五章)

天实惠民,硕人以生。
天实为国,硕人生德。
天实兆治,硕人在位。
硕人在位,鞠躬励勚。
皇曰硕人,汝则大勤。
衮职有亏,硕人旋归。(六章)

冯慕冈二首(冯时在诏狱) 其二 明 · 王士骐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王琼大司马,悬王文成像于署中,日每揖之。安邑曹给事于汴,于慕冈亦然。)
尚书悬像拜中丞,仆仆生前岂为名。
近见山西曹给事,爱君仿佛似文成
王守仁忘归岩 现当代 · 丰子恺
 押皓韵
忘归岩江西赣州,附王守仁原诗如下: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风扫。
石屋何轩敞,坐憩(坐憩,又作:息足。)心情好。
雕像满四壁,如入群仙岛。
身在忘归岩,谁肯归去早?
仰卧石床上,碧天净如扫1961年。)
大伾山石佛 明末清初 · 卢象升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黎阳大伾山孤峙郭外其西面层崖壁立形如大士王文成先生一律云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壤百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月印峰头佛顶宽回首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谨次
孤山突兀起层峦,石壁菩提玉掌寒。
磴拂苍虬千岁老,襟流疋练太白秋浦歌水如一疋练)几回湍。
禅光若共林光隐,法界原同下界宽。
应是巨灵曾劈处(括地志华岳本一山当河水过而行河神巨灵手荡足踏开而为两),芙蓉觌面切云看(题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寄题海日楼诗 明 · 湛若水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予与阳明子共盟斯道如兄弟也。曾待其家尊太宰海日翁阳明洞海日翁少读书于姚江龙泉山阳明子尝即其地构楼以望海日,其侄孙秋官君正思能世其美,为予道海日之胜。予喟曰:“夫能见海底日者,斯可与见道矣。”感慨二公代逝,岂胜今昔之怀,咨嗟之不足,发为长言。
曾随海日阳明洞,此日空闻海日楼。
揭日欲寻观海处,美人不见令人愁。
红云一动千江晓,白首孤吟双泪流。
不有秋官传胜事,谁窥海底阳光浮甲午二月二十八日。)
柯双华侍御山居(有序) 明 · 湛若水
 押梗韵
予游九华,往返两过柯双华侍御家,见阳明子诗,以为未见双峰,予以能会双峰之道,即是双峰,何必更见双峰双峰今为双华也,因次韵焉。
如我爱双峰,到眼心会景。
爱此峰下人,苗秀方实颖。
云开山露光,云合山色屏。
开合如我心,对之心数省。
九章赠别 其一 明 · 湛若水
 押词韵第二部
九章,赠阳明山人王伯安也。山人天德王道之学,不偶于时,以言见谴,故首之以《窈窕》。窈窕,比也,然而谴矣,终不忘乎爱君,故次之以《迟迟》。谴而去也,其友惜之,故次之以《黄鸟》。惜之非但已也,爰有心期,故次之以《北风》。道路所经,不无吊古之怀,故次之以《行行》。行必有赠与处,故次之以《我有》。赠非空言也,必本乎道义,故次之以《皇天》。皇天明无为也,无为则虚明自生,无朋从之思而道义出矣,故次之以《穷索》。《穷索》非穷索也,无思而无不思也,无为立矣,虚明生矣,道义出矣,然后能与天地为一体,宇宙为一家,感而通之,将无间乎离合,虽哀而不伤也,故次之以《天地终焉》。于虖,山人将索我于形骸之外者言语焉乎哉。丁卯闰正月朔日。
窈窕者谁子,绝代亮无双。
不谙小姑性,以直终见伤。
虽则终见伤,中情容何妨。
谁为别鹄吟,此曲多慨慷。
黄小江佥宪进表毕还广州四首 其一 明 · 湛若水
 押词韵第四部
夫皎皎者形物,泯泯者没己。是故显而微之,幽而不可掩,正而不为矫,和而不为随。其小江子尝从事于斯矣。自吾知小江于阳明子,后为权奸所黜,不见者垂十年矣。振落词华,一归本实。按盐于广,拜表于朝,往来相与论订,余甚欢之,作诗言别。
弱龄尘外志,点也与为徒。
微尚夙所敦,俛仰一纪馀。
伤哉力不竞,沦落在泥涂。
中夜起兴叹,揽衣步前除。
咎己有馀裕,尤人尚忧虞。
行年四十九,将与伯玉俱。
知非在今始,言为知者摅。
贺闻人母太孺人六十六华诞诗 明 · 湛若水
闻人母者,闻人侍御诠之母,冢宰海日公之女,弟新建伯阳明子之姑母也。归贞庵公,相之儒业。贞庵告逝矣,母三十而孀居,六十如一日,志则贞矣。有子曰訚、曰诠。诠病剧,訚为焚香请身代之,遽毙。母曰:“天乎?訚也爱弟而毙乎。”哭之哀,乃丧明,其慈孝弟友则交感矣。诠学成,行令宝应,有声。擢御史,有声。帝乃推原善教,褒封母为太孺人太孺人华诞,适逢其会辛卯六月十有二日也,则感应之致矣。甘泉子闻之,曰:“以予观于世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夫父子兄弟上下之心一于感应而天下治矣。”为赋诗以寿焉,且用告夫观风者。
今日曷为乐,闻子开寿筵。
小寿逢六六,大寿祈百千。
何以祈百千,不朽无期年。
何为不朽名,圣善流芳声。
母仪自贞则,海日难为兄。
伏生尚书,卓为女中英。
嘉言不出梱,善行溢家庭。
我为众宾陈,众宾为我听。
兄代弟病毙,母哭子丧明。
一门感慈孝,蔼然为嘉祯。
和德协上下,精诚达穹冥。
仲氏新骑骢,宝应留清风。
帝曰母善是,孺人特褒封。
龙章与凤翟,五色来云中。
风日清大夏,华诞适与逢。
乃悟天人际,感应常相通。
特为王母寿,于以寿无穷。
寄题九华山书院 明 · 湛若水
九华山甘泉书院在书堂记之址,与阳明书院相上下。门人江学曾诸生既不得于五溪者之所,改图池守侯君缄、贰守任君柱之所请,前御史柯君乔之所赞,督学闻人君诠巡按虞君守愚之所定,卜而创置,以为甘泉子他时归隐之所憩息,而与诸生之所讲习之地者也。余欲拂衣以往而未能也,聊作诗寄意神游焉。
昔年阳明子,为我说九华。
夜夜梦此山,令我胸嵯峨。
九华同一根,是为大极门。
得意何必登,神游九有全。
两君(闻虞也)两堂,二侯(侯任也)为赞襄。
下上如生平,千载同徜徉。
堂在化城外,九华于兹会。
甘泉出堂前,堂胜益可爱。
诸贤若爱泉,人人有真源。
自酌乃自得,且勿信吾言。
我所思三章 明 · 湛若水
我所思,念友人也。予与阳明子、石龙子为道义之交,中间虽有离合,而此志不移。今阳明逝矣,而予与石龙独存,因其来使,辞以见情焉。
我所思兮天台
抱耿介兮蔑脂韦。
立怅望兮渺予怀。
烟霞(关名)合兮午不开。
望不见兮登日台(大科顶见日台)。(以上《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二七)
按:戴武军、韦盛年整理
六境图咏 其一 墨池 清 · 宋荦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西陂类稿卷十五
康熙甲辰予以侍卫出判黄州地故有子瞻墨池从荆榛瓦砾中搜剔而修复之是为予宦游之始忘归岩虔州山水最幽处得名自阳明先生奉使经年过此亦每忘归后予观察通州咫尺京华最为纷沓赖潞河一水绿浪红蕖风帆沙鸟时可怡情因葺潞亭以存旧迹赵文敏有鹊华秋色图为齐州周公谨作也予以额廉访官署夕阳紫翠恒于坐卧间得之不数月移藩吴会簿书旁午闻有苏子美沧浪亭未及探历忽有江右之役江右近郭有北兰寺据江山胜概因建烟江叠嶂堂与宾从游眺其中颇擅一时之盛壬申移节平江政简心閒沧浪亭近在署侧取次修葺遂成名胜酬夙愿也今岁乌目山人王翚过我俾作六境图叙述其事各系五言诗一章要一二故人和之庚辰立秋日
畴昔判黄州,一官同泛梗。
江山乐清旷,俯仰客怀永。
东坡墨池,芜没无人境。
爬剔出神瀵,一泓浮翠荇
岂惟存旧迹,兼可逐清景。
好风澹荡吹,几席沦涟影。
幽人对如鹄,瓯香时啜茗。
蛙口食墨黑(楚故载池蛙食墨口黑),臆说堪笑屏。
别来三纪馀,几思驾烟艇。
六月五章南都诗。正德甲戌年四月南京鸿胪寺卿作) 明 · 王守仁
四言诗
六月乙亥南都熊峰少宰石公少宗伯召。南都之士闻之,有恻然而戚者,有欣然而喜者。其戚者曰:「公端介敏直,方为留都所倚重,今兹往,善类失所恃,群小罔以严。辩惑考学者曷从而讨究?剖政断疑者曷从而咨决?南都非根本地乎?而独不可以公遗之。」其喜者曰:「公之端介敏直,宁独留都所倚重,其在京师,独无善类乎?独无群小乎?独无辩惑考学、剖政断疑者乎?且天子之召之也,亦宁以少宗伯,将必大用。大用则以庇天下,斯汇征之庆也。」公闻之曰:「戚者非吾之所敢,喜者乃吾之所忧也。吾思所以逃吾之忧者而不得其道,若之何?」阳明子素知于公,既以戚众之戚、喜众之喜,而复忧公之忧。乃叙其事,为赋《六月》,庸以赠公之行。
六月凄风,七月暑雨。
倏雨倏寒,道修以阻。
允允君子,迪尔寝兴。
毋沾尔行,国步斯频。(一章)

哀此下民,靡届靡极。
不有老成,其何能国。
吁嗟老成,独遗典刑。
若屋之倾,尚支其楹。(二章)

心之忧矣,言靡有所。
如彼喑人,食荼与苦。
依依长谷,言采其
人各有时,我归孔时。(三章)

昔彼叔季,沉湎以逞。
耄集以咨,我人自靖。
允允君子,淑慎尔则。
靡曰休止,民何于极。(四章)

日月其逝,如彼沧浪
南北其望,如彼参商。
允允君子,毋沾尔行。
如日之升,以曷不光。(五章)

忘归岩阳明癸巳三月三日 当代 · 熊盛元
 押皓韵
癸巳三月三日,江右诸子聚于虔州,次日游通天岩,观摩崖之石刻,吊亘古之遗踪。拾阶而上,至忘归岩,林霏翠滴,霞影红飞。壁上有王阳明题诗:“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閒,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未扫。”跋云:“正德庚辰(1520)八月八日,访邹陈诸子于玉岩题壁。阳明山人王守仁书”。乃相约步韵遣怀,以识兹游之胜云尔。
穿林憺忘归,爱此烟霏好。
谁与泛莲舟,相偕坐洲岛。
醉里同观心,盍各苦不早。
一襟舞雩风,门庭容我扫。
按:【注】邹陈即邹守益陈九川,皆阳明弟子。此岩又名“观心”、“莲舟”、“潮头”。邹谦之守益)诗云:“巨灵翻沧溟,涌此潮头雪。醉卧莲叶舟,长风棹明月。”元次山《石鱼湖上醉歌》云:“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东坡诗云:“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散原则曰:“吾生恨晚生千岁,不与苏黄数子游。得有斯人力复古,公然高咏气横秋。”
山花 其一 戊戌 当代 · 幻庐
五言绝句 押锡韵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花见一时明,我去花复寂。
心象穷此花,知行浑破壁。
阳明王公督军两广 明 · 潘希曾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阳明先生大节出险大功锡封天下想望其风采而其得之心无待于外者则虽士大夫或莫知之也先生家居数年诏起视师苍梧道赣江幸奉颜诲以慰阔别敬赠鄙句
一封书奏险夷轻,百战功归带砺盟。
世道更为今日起,心传独得古人精。
稽山峻绝云难蹑,赣水迢遥盖偶倾。
早定南荒报天子,太平调燮待阿衡
王文成驿丞署尾砚歌癸巳 清 · 蒋士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一
东坡墨妙亭诗断碑一片,存十二字,凡四行,行三字,曰「镫他年」,曰「忆贺监」,曰「时须伏」,曰「孙莘老」。高广各三寸,长四寸。文成谪龙场时得之,遂以背面作砚,左刻「守仁」二楷字,右刻「阳明山人」篆书四字,侧刻分书「驿丞署尾砚」五字,墨光黝然,可宝也。流传二百年,入大司空裘公手,公绘图,索朝贵遍题之。癸巳仲冬,公柩至扬州,予迎哭之。公子行简孙元复出砚图相示,曰:「公生时以不得君诗为憾。」时方为公撰墓铭,乃濡剩墨作歌。呜呼,一断石耳,得两公知己以传,而况于人乎?痛何如也!
书者苏文忠,铭者王文成
宝者裘文达,片石同连城
残砖断碣杂瓦砾,真砚不损真手擎。
我游墨妙亭,坏墙无一碑。
志载元人守湖州,粗砂大石皆磨治。
坡公遗迹定同碎,购买断缺藏者谁。
龙场驿丞偶拾得,破案取以陪松滋。
当年响拓印万本,墨气透骨香沁肌。
以背作面面作底,题名署尾烦镌锥。
两公言事得贬谪,笔砚阶祸当焚之。
司空文字润鸿业,不与往哲同嗟咨。
为图索赞重手泽,若觏二老持相遗。
后来视今犹视昔,髯翁吟写真前知。
朝贵题时公念我,转眼电光敲石火。
哭公断岸感风灯,入冢兰亭犹未裹。
公有儿孙守砚田,唤我续写溪藤边。
先生默待补亡句,弟子泣赋招魂篇。
我闻敬宗遗砚杜家宝,许换东坡墓铭稿。
奸臣遗臭石可碎,唇锋锐绝孙莘老
此砚流芳自两贤,藏器更以尚书传。
吴兴太守苟及见,重向亭中嵌一砖。
黄石斋断碑砚戊戌 清 · 蒋士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四
海盐张君燕昌著《金石契》,载黄石斋断碑砚拓本,与裘文达公所藏阳明先生驲丞署尾砚,同是东坡墨妙亭诗刻之遗。背面东北角刻隶书「断碑」二字,东南角刻「道周」二字小印,中央凹寸许,圆如月,西刻细字铭曰:「身可污,心不辱。藏三年,化碧玉。」正面坡书四行,曰「吴越胜事」,曰「书来乞诗要」,曰「尾书溪藤」,曰「视昔过眼」,共十七字,多阳明砚五字。高三寸,广四寸,此为上截。中尚隔四字,下截乃阳明砚也。今在桐乡汪氏求是斋中云。
墨妙亭碑几时断,我及见闻存两砚。
前有阳明后石斋,各剪寒云收一片。
阳明之砚归裘公,我曾赋诗铭旌东。
及今又见石斋遗,四方平正凹其中。
十二字铭心不辱,已拚三年身化玉。
道周小印钤西隅,久伴孤臣同窜逐。
背十七字坡公书,广四寸高三寸馀。
较阳明砚多五字,后来宝者同琼琚。
先生幼年居石室,自号石斋坚以栗。
平台抗声辨忠佞,不如郑鄤言真失。
君臣本无际会缘,难以口舌争贤奸。
岂若龙场驲中住,漓江永戍天公怜。
乌程宜兴交射影,多谢吴甡蒋德璟
国亡虚摊九千兵,碧血丹心愧公等。
呜呼,文山石友玉带生,叠山卖卜栖桥亭。
东华门外心如石,血洒残碑哭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