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赠七松居士 其一 明 · 宋寅
五言绝句 押宥韵 出处:颐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居士李姓。名领。字领之。本鸡林茂族。簪笏蝉联。其先世居湖南之宝城郡。后移于清州。亦累代矣。居士幼丧父母。无所依归。稍长志学。习举子业。不遂。乃放意寻山水之胜。遍历东土。喜从高僧。栖息绝境。晚结庐于清州之清川县东三十里葩串山之仙游洞口。绕屋有七大松。以七松目之。常骑黄犊往来林野间。以适其兴。故亦号为骑牛子。居士生于正德甲戌。今年五十有六而无子。每以信命谕其妻。妻亦安焉。盖裘羯饘粥。犹或不继。而未尝经于怀。而寒暑亦不能侵也。耕田锄圃之外。钧鱼采药之馀。或吟诗。或放歌。唯以溪风山月为知音。朴守庵君实适寓欢喜寺。相遌而悦之。遂托岁晚之契。累有诗赠。又以傍近诸胜。列为八景。而尚德辛校理君望就以咏之。又和守庵诗以赠焉。居士今来见访。余留之作三日话。且取所藏毡方冠赠之。居士曰。吾尝欲以桦皮为冠。今得此。亦奇哉。余复为造桦皮方山冠。以成其志。昔苏东坡为陈季常作方山子传。以其好着方山冠故云。今居士亦合称为桦冠翁也。居士恐仙游之胜。后人或昧焉。惓惓然不惮其跋涉。图所以表章之者。可谓奇事。而桦皮冠。亦可谓奇服矣。所恨。余未有奇文以发挥之耳。因介于高峦李典翰汝受栗谷李校理叔献。请发一语。两学士欣接而乐道之。居士怀玉于褐。意满而归。玆叙首末。使他日相遇者。便知为非凡人也。
人言居士贫,我谓居士富。
心无不足时,短褐哂纹绣。
平海郡守申公墓碣铭 明 · 李珥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拾遗卷之六
珥幼长于汉城寿进坊。里有申公。是先君异姓疏属。年兄弟行祖孙。故待先君颇恪。珥时以童子陪杖屦。见公仪严行质。统家有法。奉死生以诚。珥虽騃无见识。心乎长者之。珥迁舍虽久。傥邂逅一拜。未尝不欢如平昔。岁万历庚辰腊月。珥承召命入京。复寓旧里。则公于是月癸丑。已谢世。珥哭于殡。既克襄。胤子湍。求碣铭于珥。珥欲辞以不文。情有所不忍。未几。告石已具。乃不敢辞。谨按。申氏是高灵世家。显自前朝。入我朝。有领议政文忠公讳叔舟。翊戴光庙。事业大彰。于公为高王考。高阳府院君昭安公讳浚。策靖国勋。于公为曾王考。子工曹参议讳复淳。孙司宪府监察讳泳。是公祖祢也。妣宗室李氏。平皋副正信之女。正德丙寅五月甲午生公。讳硕汀。字巨源。少习贡士业不就。以荫补典设司别提。升监察。出宰和顺县。守宁远,平海二郡。皆举职。季年。筑室杨州之松山先茔侧近地。四节亲祀。老不惮劳。时往来京第。亦不干人进取。卒时年七十五。遗戒勿厚葬。先室锦城朴氏。左议政訔之后。忠义卫绅之女。妙年归公家。承始顺宜。兄弟笃。不私其财。一门贤之。先公三十年以喜靖辛亥殁。年四十五。只一男。是湍也。后室。宗室昌原君潓之女。无子。公葬卜日。得明年辛巳三月庚申。卜地得先垄。与朴氏同域。湍今以麻田郡守遭忧。娶温阳郑氏。生三男二女。男长曰景淇。察访。先公夭。次景海,景洛。皆业文。女适宋大立,沈大有。皆士人。孽子曰景泽,景沼。公之内外曾孙十五人。铭曰。
不恰恰用心,不汲汲求名。
行无畦畛,制以衷情。
厥或命达,乃公乃卿。
谁之不如,困于积薪。
我撮幽光,以诏后人。
左参赞赵公神道碑铭 明 · 李珥
四言诗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七
公讳彦秀。字伯高。汉山人。远祖讳岑。仕丽朝。官至判中枢院事。判枢之曾孙曰文刚公讳末生。大为英庙所器重。官至崇禄大夫领中枢院事。于公为五代祖。文刚之孙讳选,是公曾王考也。官至府使。赠通政大夫兵曹参议。王考讳寿坚。官至县监。赠嘉善大夫兵曹参判。考讳邦佐。初筮参奉。早殁。赠资宪大夫兵曹判书。三代之赠。以公及弟士秀贵故也。妣高灵申氏。赠议政府右议政讳泂之女。公生于弘治丁巳十月壬申。自幼聪警凝重。头角崭然异群儿。见者期以远器。早丧怙恃。继丁王父母忧。连年居草土。几不自保。晚习科业。嘉靖辛卯。始补上庠。乙未。释褐。年已三十九矣。初授权知承文院副正字。俄选入艺文馆为检阅。迁承政院注书,侍讲院说书。戊戌。升司书。己亥。迁兵曹佐郎。寻转吏曹佐郎。天曹郎。实士林极选也。庚子。病递。历工礼兵正郎,侍讲院文学。还授吏曹正郎。时本曹堂上缺一。长官欲拟以非人。公阳不闻。强之犹不应。长官戏曰。正郎聋耶。竟未得拟。闻者服其有守。癸卯。迁议政府检详。升舍人。甲辰。转弘文馆应教。升典翰。至直提学。丙午。升通政。寻为同副承旨。迁至都承旨。丁未。以孝陵升祔。有事于太庙。推恩升嘉善。戊申。移户曹参判。俄拜弘文馆副提学,司宪府大司宪。是年夏。以圣节使如京师。赐宴罢。礼部尚书邀公私第曰。人臣义无私交。爱君德容。越礼相见。因赠以所著四书口诀。公之风仪动人如此。还国。授礼曹参判,汉城府右尹。出按咸镜道。首访孝子节妇及行谊者。驰启褒赏。抚下以恩信。得其欢心。其还也。吏民多遮道号泣。壬子。复出按江原道。还入为右尹。迁刑,礼曹参判。丁巳。顺怀世子在东宫。廷议择纯悫老成之人。任辅养之责。公自是常兼宾客。戊午。迁吏曹参判兼同知春秋馆事。己未。明庙特加资宪阶。拜汉城府判尹。公固辞。上批以御笔曰。卿。纯宰也。岂不合于判京兆乎。卿升亦晚矣。其恩眷。世罕有也。庚申。亲政。拜公刑曹判书。有狱涉权贵。久未决。公折以片言。大忤权贵。以公无瑕可指。故不得中。辛酉暨隆庆戊辰。五拜参赞。六知枢府。自己巳春。杜门养疾。罕接宾客。万历甲戌。疾甚。以十月辛亥卒于第。享年七十八。讣闻。今上辍朝二日。赐赙祭如仪。越三月。葬于杨州金村里先茔之侧。公资质真醇。器度宽厚。平生无疾言遽色。不喜交游。公退还家。门稀车马。身若无官。且不为崖异以取名于世。故有文有行。而人鲜克知。尝曰。为文当本于经学。苟无其本。文虽工。何用。其于四书三经。读之精熟。故晚年诲儿孙。犹口诵不错。花潭徐先生。于公为同年上舍。艳慕不置。每叹曰。吾榜有徐某。可谓荣矣。爱士向善是素志。故自号信善堂。其于势利。有所不屑。见人胁肩谄笑。若将浼焉。性喜饮酒。多而不乱。醉必哦诗。既老。多咏赵元镇白首何归。丹心未泯之句。喟然者良久。公有薄业在杨州。欲引退而牵于家累。未遂初心。尝次陶靖节归去来辞以寓怀。立朝四十年。官至六卿。而未尝构一閒屋。买一顷田。先人旧宅。亦未尝修葺曰。止此足以终吾身矣。自奉俭素。客至无毡。身殁之后。家无遗财可以治丧。赖赙布为敛葬之资。清白一节。公不多让于古人矣。夫人骊兴闵氏。忠义卫闵昌之女。有男一人女四人。男曰扩。检阅。女长适郡守金士元。次适监役黄廷秀。次适朴贵元。前尚瑞院直长。次适李山海。前司谏院大司谏。扩生四男二女。男曰存信,存善。馀幼。士元生三男二女。男曰汲。前县监。曰浃。进士。曰洽。女长适生员宋言慎。次幼。廷秀生二男一女。男曰鸥。参奉。曰鹏。女适徐益。礼曹佐郎。贵元生二男三女。男曰姚贤,姒贤。女长适崔仁龄。生员。次适南楫。奉事。次适南复兴。山海生三男三女。男曰庆伯。女适李尚弘。馀幼。内外诸孙五十三人。珥与扩相从分厚。因其请。不敢以不文辞。谨依李大谏所撰圹志。加檃栝。因为之铭曰。
淳风既邈,朴散生巧。
粉涂罅隙,张皇微眇。
铺饭门外,腹实不饱。
维汉有人,厥姓曰赵。
藏真蓄美,不事皎皎。
积厚晚发,平步云程。
荣耀厥躬,淡追厥情。
俭不太固,清不绝物。
人钦仪表,未究心曲。
不知何患,韬生醇质。
官登六卿,寿臻八帙。
螽斯揖羽,兰玉竞茁。
死生无憾,天道不忒。
卜宅先垄,膴原孔阳。
爰矗螭头,用昭幽光。
赠参判朴公墓碣铭 明 · 李珥
四言诗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七
公讳世贞。字国正。高灵人。远祖讳之顺。仕高丽。以征讨有功。爵大将军。七传而至户曹佐郎讳持。是公高王考。曾王考讳秀林。交河县监。王考讳始孙。赠通礼院左通礼。显考讳谌。赠承政院左承旨。显妣陈氏。山阴县监猷之女。公生于弘治壬子二月六日。殁于嘉靖壬子正月十九日。甲子一周。公性醇而行逊。与人无忤。隐德不耀。以子渐贵故。加恩三代。赠公吏曹参判。先夫人长原黄氏。县监纯之女。领议政烈成公守身之玄孙。有二女。长适金廷秀。先公俱夭。有孙曰金咏。次适兵使金轶。无后。后夫人安东权氏。大护军权澄之女。赞成事文忠公权近之后也。甚得妇道。与公同月而殁。有二男。长则渐。今为黄海道观察使。次曰潜。今为长兴库主簿。侧室子曰清。渐有男。曰定生。女适士人尹汲。妾子男女各二。男曰继生,应生。女幼。潜无嫡子。妾子四男二女。男长曰定寿。馀皆幼。公墓卜于杨州治东神穴里。以后夫人祔。铭曰。
高灵之朴,胤胄蝉联。
逮于户曹,清白相传。
交河通礼,爰暨承宣。
济以廉洁,式为世业。
公趾厥美,终于家食。
有煦斯焘,令子克发。
馀庆未艾,孰种无穫。
郁郁神穴,四尺有碣。
载镵厥迹,用焯潜德。
奉和十滩李丈。用简易淮阳诗板韵 其一 清 · 南有容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䨓渊集卷之三
万历乙巳。淮阳府楼被大水。月沙李文忠公诗板漂至江华。为人所得。还揭之。简易诸公尝赋诗述异。其后二百年。而淮阳又被灾。火逼府楼而旋灭。诗板获免灰烬。而岁又值乙巳。呜呼奇矣。府使赵公(裕寿)用简易韵以张之。余与诸君子皆乐为之赓和云。
浸燎其如妙句传,琼琚早被化儿怜。
寻常戏剧聊为尔,毕竟扶持谁使然。
解脱波斯无等宝,归依姑射本来仙。
云仍百世勤修饰,好度青蛇几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