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屈原辞三章 其一 哀湘竹 中唐 · 刘蜕
 押纸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九
吁。三闾大夫之事。司马相如班孟坚各有言。蜕不载故也。噫。大夫之贤。怀王之事。蜕得之。涕泗下衣。濡毫沥辞。(集作血)噫。大夫之为臣。千万年其谁肖。宋玉淮南王刘向东方朔王褒继有悼语。蜕一小儒也。思贤人之作。悲哿人之佞。著屈原(集无原字)辞三章。吊公之志也。雨濛湘波。浮楫摇歌。既(集无既字)而悲。伸纸波辞。祈公兮采之。
怅二之泪竹。圆红滴滴兮临乎湮沚。
竦枝与脩干兮。吟哀风之不已。
摇劲节而锦舒兮。垂高荫而自美。
招翔鸾之与翠凤兮。缉晴霞之数里。
繁柯重乎舜祠兮。瘦影謺乎湘水
谅高节之自任(一作佳)兮。匪庭筱之云比。
鄙众荫之延接兮。耻凡羽之栖止。
入清溪之浪声兮。无笙簧之相拟。
恨叶翻波兮骚屑之风。露滴烟蒙兮濯缨之子。
灵均之节兮依然。想贞姿兮千年若此。
淮南王(《诗纪》云。乐府列在晋拂舞歌。) 汉 · 两汉乐府
乐府云。崔豹《古今注》曰:淮南王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淮南王服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方士相携俱去。莫知所往。小山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曲焉。
淮南王。自言尊。
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
金瓶素绠寒浆。汲寒浆
饮少年。少年窈窕何能贤。
扬声悲歌音绝天。我欲渡河河无梁。
愿化双黄鹄还故乡。还故乡。
入故里。徘徊故乡苦身不已。
繁舞寄声无不泰。徘徊桑梓游天外(○《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四。《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二。《诗纪》六。又南《齐书》乐志引尊、连、梁、乡四韵。)
拂舞歌诗三首 其一 白鸠篇(南《齐书》乐志曰:白符鸠舞。出江南。吴人近造。其歌本本云。平平白符。思我君惠。集我金堂。言白者。金行。符。合也。鸠亦合也。符鸠虽异。其义实同。《宋书》乐志曰:晋杨泓舞序云。自到江南。见白符舞。或言白凫鸠舞。云有此来数十年矣。察其辞旨。乃是吴人患孙皓虐政。思属晋也。晋辞曰:翩翩白鸠。载飞载鸣。怀我君德。来集君庭。盖晋人改其本歌云。)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晋书》乐志曰:拂舞出自江左。旧云吴舞也。晋曲五篇。一曰白鸠。二曰济济。三曰独漉。四曰碣石。五曰淮南王。○齐多节略旧辞。而因其曲名。碣石篇四章已见曹孟德淮南王一首已见汉古辞。今不录也。
翩翩白鸠,载飞载鸣。
怀我君德,来集君庭。
白雀呈瑞,素羽明鲜。
翔庭舞异,以应仁乾。
交交鸣鸠,或丹或黄。
乐我君惠,振羽来翔。
东璧馀光,鱼在江湖。
惠而不费,敬我微躯。
策我良驷,习我驱驰。
与君周旋,乐道亡馀。
我心虚静,我志沾濡。
弹琴鼓瑟,聊以自娱。
凌云登台,浮游太清。
扳龙附凤,目望身轻(○《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四。《文选》补遗三十四次诸葛亮梁甫吟后。《诗纪》四十。)
菽乳 元末明初 · 孙作
 押灰韵
豆腐本汉淮南王安所作,惜其名不雅,余为改今名因赋是诗
淮南信佳士,思仙筑高台。
八老变童颜,鸿宝枕中开。
异方营齐(去)味,数度真琦瑰。
作羹传世人,令我忆蓬莱。
茹荤厌葱韭,此物乃呈才。
戎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
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罍。
大釜气浮浮,小眼汤洄洄。
顷待晴浪翻,坐见雪花皑。
青盐化液卤,绛蜡窜烟煤。
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
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蒸豚亦何为,人乳圣所哀。
万钱同一饱,斯言匪俳诙。
小山丛 南宋 · 高似孙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七
招隐士,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汉淮南王安好书,招致宾客游士八公之徒为辞赋,篇章曰大山小山,犹大雅小雅也。而骚之意度气蕴,小山能知之。然其词有曰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乃作小山丛,庶几于招隐者仍反其词焉。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匽蹇布濩兮翠交流。
壑溪错互兮云崒霄,石戋戋兮溜鸣瑶。
鹤阴阴兮猿嗷嗷,攀援桂枝兮聊佳留。
聊佳留兮迟迟,讯有华兮东篱。
风景兮不可支,襟将舒兮孰怡。
埼兮曲,山崒屼,揽赜邃兮心愰惚。
潏兮沕,寥兮瑟,萝密丛灌盘纡兮杳藏日。
嶙峋凿落兮蕫茏回复,榛薄葐蒀兮葩华棻郁。
青萝素蔓兮薇芜彧毓,兕勇熊遒兮来啸来伏。
山中崊崊兮嵬嵬,泠泠兮济济。
蛩唧兮禽嘶,秋风兮自来。
桂枝兮聊须留。
桂花开兮芙蓉寒,桂花落兮芰荷乾。
若人兮悲秋,山中兮胡为不可留。
按:《骚略》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