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 其一 琅琊泉石篆 北宋 · 曾巩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先生贬守滁。滁,小州,先生为之,殆无事。环州多佳山水,最有名琅琊山。近得之曰幽谷,先生散游其间,又赋诗以乐之。巩得而赓之者,凡九章。
阳冰绝艺天下称,琅琊石篆新有名。
初留泉涯俗谁顾,一日贵重繇先生。
古今书法不可数,犹有字本存于经。
我于八体未曾学,虽得此字宁能评?
高文老笔又所爱,欲叙仿佛辞非精。
笔端应驱鬼神聚,笔妙夐与阴阳争。
刻雕万象出冥昧,不见刀斧曾经营。
奇形挺若耸崖巘,险势直恐生风霆。
雨来莽苍龙蛟起,秋入寥泬星斗明。
先生七言载其侧,为地自与丘山平。
先生抱材置荒郡,有若此字存岩扃。
当还先生坐廊庙,悉引万事归绳衡。
遂收此字入秘府,不使日灼莓苔萦。
高材重宝不失一,唐舜汤禹宁非朋。
闽清汤池留题 元 · 王恽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三
熙宁十年八月赴福唐元丰元年九月被召还朝往返皆经此十五日南丰曾巩题仆以大元至元廿六年巳丑秋按部来闽与令裔孙冲子同事明年秋以理去官与先生往还时月略同旷世相符有似非偶然者摩挲藓刻留诗而去重九前四日小子恽序
潦倒嗟吾耄,淹留近岁终。
客星回海上,桂棹发闽中。
远宦无遗累,归帆得顺风。
汤池看藓刻,往返似南丰。
怀郭参议(有引) 明 · 罗亨信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陕藩参议郭子固在兰县,予在临洮,不得相会,赋诗以怀之。
同官柏府记当年,别后悠悠思惘然。
跋涉羌戎惭我拙,旬宣方岳羡君贤。
停云极目秋旻永,听雨常怀夜榻连。
相去关山犹咫尺,无由缩地至兰泉。
远游辞 明 · 姜希孟
出处:私淑斋集卷之五
余平日。每按山经地志。至雄藩大都名山巨海。则必目注而心想。心语口曰。安得一措足于其间。以赎平生哉。幸今承纶命。朝上国。路出千万里之远。而其辽关广宁山海之雄强。渤澥巫闾凌滦之高深。未尝不往来子怀思。欲速往于其地。时适有路梗。亲朋之相别者。莫不恻然悯余。子固氏。博雅君子也。来自成川右相公幕下。访我于箕都之客馆。酹酒告余曰。壮哉子之行也。吾东穷海堧。极吾东方壮观。惟欲随君一览。益广吾所未至者而不能也。则固非恋恋儿女者齿也。所趣既同。安可无辞以达其意欤。于是乎作远游辞。辞曰。
君远游兮朔北陬,我远游兮之燕幽。
亮轻举兮悠悠,严霜始尔兮天地秋。
酌酒兮相浮,醉兴逸发兮安所拘。
眼中咫尺兮睹皇州,思缵季子兮观于周。
男儿坠地兮志远游,安能郁屈兮守古丘。
两相离兮不可以久留,不作儿女之虞忧。
谒广陵侯庙 清 · 朱彝尊
七言绝句 押江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
钱塘江干有广陵侯庙其来古矣乙未三月将之越中问渡展谒庙下按枚乘七发观涛于广陵之曲江世疑广陵国为今扬州府治然元季钱思复试罗刹江赋證曲江即浙江杨廉夫韪之时号曲江处士而曾子固撰越郡赵公救灾记中有广陵斗门合之伍子之山胥母之场疑义可析因赋绝句纪之江月松风者思复自题其集名也
昔闻江月松风客,赋證钱唐是曲江。
不见郊关广陵庙,灵风长拂旧幡幢。
由宾州至邕州过昆崙关观狄武襄进兵处 清 · 阮元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十一
宋史狄青余靖广源州蛮等传载青破侬智高事甚详李焘长编曾巩杂绿所载亦为得实惟沈括梦溪笔谈一段为世人所口炙者余昔尝疑之今亲至邕州知其侈也笔谈言智高守昆崙关按上年十二月钤辖陈曙战败于金城金城在关之南曙兵弱而少若智高固守关曙必不能至金城惟智高狃于金城之胜所以更不分贼在此为守备故曾巩杂录载青之言曰贼不知守此无能为也笔谈又言青值上元大张灯烛欲燕饮三夜次夜二鼓青称疾潜出至晓座客未敢退忽报是夜三鼓已夺昆崙矣此亦谬也余今由宾州九十里至关顶由关顶四十里渐落平地为金城寨由金城至南宁府即邕城尚有六十里而归仁铺距城北仅二十里若武襄十六夜二鼓出宾州岂三鼓即能到关宾州又何以晓即得报今以道里及时日推之必是十六日暮谍已报关无守备武襄遂夜昌风雨而出即使骑速亦须五鼓到关方夜出时必留密令令步兵十七日晓发非夺关后返报也步兵约十七日午后可到关夜可至今城十八日晓行午前后可到归仁所以一战即暮也狄青传亦惟言整军骑一昼夜绝昆崙关出归仁铺耳所言饬者自是指在后之大军而言固末言张镫为三彻夜之燕饮也武襄到宾即斩失律者三十二人而陈曙之败余靖实迫之武襄不能罪同列而斩其次所以桂人哀之而立庙王明清挥麈后录有苏东坡谓陈崇仪死非其罪之语夫斩将士至三十二人之多虽曰明罚然旋为三彻夜镫烛之燕饮恐无是情藉曰伪示贼以暇恐贼谍未闻而军心先惰故示具五日粮元宵犒兵或有之三夜镫宴座客待晓武襄未必如此沈括所谈非尽实矣余观昆崙关不甚险惟山溪回复数十里宜防伏兵谍者非秖谍备关与否尤以谍有伏与否为急若有备伏遂不进乎余思武襄必有佯攻正道潜兵越行间道之计今按宾州西南行由武缘本有路可达南宁城特多百里耳又按余靖平蛮京观碑及平蛮三将题名碑皆言正月己未青至归仁铺贼举众出城拒战大败之宋史仁宗纪则以为戊午日当以碑为得实宋史皇祐五年正月壬寅朔已末正是元宵后三日乃正月十八日也余靖碑志又言追奔十五里是也宋史狄青传言追奔五十里亦误也由归仁至城仅二十里此碑之所以胜于史也
皇祐三年冬,武襄入西粤。
蕃禁合土兵,师集历三月。
文臣不相牵,宦官不相轧。
三十二罪人,毅然缚而杀。
曙败靖迫之,有庙祀钤辖。
一战大功成,军制明赏罚。
我今来宾州,武襄所顿歇。
岂为宴上元,必待谍而发。
我来昆崙关,武襄所夜夺。
谍知贼无备,靖沔未及察。
若其备伏严,此险难直达。
间道在关西,佯攻且潜越。
我来归仁驿,武襄所挞伐。
山平蕃骑便,左右易驰突。
贼气失标牌,军声动刀钺(此战以马上刀斧破步贼之标牌)。
我来邕州城,武襄之所拔。
诘朝整旅入,智高已夜脱。
武襄料贼明,骑蹴使步蹶(武襄在汴巳请蕃落数百骑早定以骑蹴贼之策)。
武襄侦贼真,夜出决仓猝。
武襄得地早,过险势莫遏。
武襄防患深,不遽穷其窟。
战绩载史书,虽曾识颠末。
若非见地形,游谈误沈括。
次郑教官咏李侍读梅花韵 清 · 姜浚钦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三溟诗集六编
君子爱梅。友其德也。俗于梅必閤之。大小长短。惟閤之称。曲其直低其高。不㥧其天而人之从。遂有业造梅而食焉者。造愈工而梅益不寿。爱之适以戕之。何德之友哉。子固氏之梅。屋而不閤。又不用造梅者。高者自高。直者自直。一枝挺出过中人。花历历相映如自得也。夫鸟在笼则不能舒其翼。马在羁则不能展其足。人者梏之。天者不全。然则梅遇子固氏而独全其天者幸耳。况子固氏之为文。不屑屑绳墨而乐于天放。如不笼之翼不羁之足。以是友梅。梅安得而辞诸。景守氏既为子固氏赋之。余亦为之续之。以自托于三损之一。
入门香满室,疏影长于人。
独葆清明气,羞为屈曲身。
屏角疏星倒,灯前点雪新。
文章天所放,君子德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