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兖州曲阜孔子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尝观元化阴藏。上帝元造。虽道远不际。而运行有符。扬搉大抵。宣考神用。人统之可复。补天秩之将颓。其揆一也。昔者蚩尤恬贼。厥弟骄兵。巨力朋徒。合绪连祸。则黄帝兴圣。首出偫龙。推下济以君人。微勤略以戡乱。逮至横流方割。包山其咨。转死为鱼。鲜食不粒。则尧禹并迹。扶振隐忧。导百川。康四国。粤若殷礼缺。周德微。宋公用鄫。楚子问鼎。则夫子卓立。灿然成章。辟邦家之正门。播今昔之彝宪。此天所以不言而成化。圣所以有开而必先。其若是也。故夫子之道。消息乎两仪。夫子之德。经营乎三代。岂徒小说。盖有异闻。夫亭之者莫如天。藉之者莫如地。教之者莫如夫子。且沐其亭而不识其道。则不如勿生。其藉而不由其德。则不如勿运。故曰消息乎两仪者也。夫博之者莫如文。约之者莫如。行之者莫如夫子。且会其文而不扬其业。则不如勿传。经其而不启其致。则不如勿学。上代有以焯序。中代有以宗师。后代有以丕训。故曰经营乎三代者也。噫。唐虞之美。不必至是。赞而大者。进圣君也。夏桀之恶。不必至是。挤而毁者。激庸主也。伊尹之忠。不必至是。演而数者。勉诚节也。赵盾之逆。不必至是。抑而书者。诛贼臣也。至若论慈广孝。辅仁宠义。职此之由。于是君臣之位序。父子之道明。朋友之事兴。夫妇之伦得。虽朗日开觉。膏雨润黩。和风清扇。安足喻哉。借如九皇继统而政醇。七圣同年而道合。虽事业广运。而理济一时。未有薄游大夫。僻居下国。德敷既往。言满方来。庙食列邦。不假手于后续。君长万叶。必归心于素王。若此之盛。是以腾跨百辟。孤绝一人。曷成名可称。取兴为大者巳。我国家儒教浃宇。文思戾天。伸吏曹以追尊。建礼官而崇祀。侯褒圣于人爵。尸奠享于国庠。是用大起学流。锡类孝行。敦悦施于万国。光覆弥于允宗。三十五代孙嗣褒圣侯璲之字藏晖。洎族贤元亨等。或专门硕儒。罔坠于绪。或馀波明哲。克扬厥声。乃相与合而谋曰。夫墟墓之地。曰自哀。听颂之树。诗云勿剪。一则遇事遗爱。一则感物允怀。矧乎大圣烈风。吾祖鸿美。故国封井。旧居川岳欤。宜其悚神驰魄。膝行膜拜。陈斋祭。奠严祠。树缭垣以设防。刊丰石以为表。兖州京兆韦君元圭字□□王国周亲。人才懿德。明启风绩。休有名教。长史河南源晋宾字光国。贤操孤兴。清节相远。人以。成俗于师。司马天水狄光昭字子亮。相门克开。雅道踵武。闻义必立。从事可行。录事参军东海仲连曹成阳盖寡疑仓曹太原王道淳宏农杨万石户曹博陵少连宏农杨履元兵曹太原王光范阳张博望法曹安定皇甫恮东海于光彦士曹荣阳郑璋参军博陵崔调扶风窦光训河东裴璿陇西李绍烈□□□□仪传□南阳樊利贞曲阜县雁门田思昭丞河间刘思廉主簿吴兴施文尉清河晏宏楷等。宦序通德。儒林秀士。升堂睹奥。游圣钦风。佥同演成。乃共经始。其辞曰。
元天阴骘。大明虚镜。
神不利淫。物将与正。
凡曰投艰。在此逢圣。
吞沙荐虐。轩黄厎定。
襄陵兆灾。夏禹文命
周道失序。夫子应聘。
删诗述史。盛礼张乐。
雅颂穆清。训词昭灼。
片言一字。劝善惩恶。
诱进后人。启明先觉。
六顺勃兴。四维偕作。
元功济古。至道纳来。
首出列圣。席卷偫才。
大名震耀。广学天开。
蒸尝匝宇。诵习穷垓。
帝念居室。以光寿宫
建侯于嗣。环封厥中。
孙谋不泯。祖德斯崇。
乃刊圣烈。克广休风
唐故同州河西县虢州刺史太常卿天水赵公神道碑 唐 · 邵说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二
天水赵公讳睿冲。公惟员外散骑常侍平东将军渭源公显和之元孙。开府仪同三司博州刺史世立之曾孙。皇朝监察御史君煦之孙。虢王府法曹参军徵之子。自渭源四代。咸著清德。洎公纂承。嘉闻益彰。志业贞简。形仪朗异。以孝友谨敬。协柔昆弟。以义礼诚纯。接奉朋交。文蔚行茂。显于当世。天后时应明堂大礼科。上异其对。授陕州陕县。转汾州平遥。嚣剧之地。以干敏称。秩满。从调吏部侍郎萧至忠以公所试超等。授大理评事。公迫于禄养。请署同州河西丞。赞贰其政。氓辑吏肃。剧贼遁逋。伏奸不兴。县六百石郡二千石皆受成仰办而已。道长运速。奄忽迁殂。以景云二年冬十月二旬有一日。终于县馆。享年五十二。及夫人平阳敬氏卒。以开元廿四年四月廿一日。合祔于虞乡县五老原。初公寝疾。告其二子良器良弼曰。吾祖成季宣孟。忠勋炳著。迨汉吏部尚书融。黄门侍郎允。亦能剿攘寇难。捍卫王室。二祖皆为河东守。子孙因徙家焉。由魏历隋。位与时升。尔后仕三叶。而未登吉禄。以吾祖宗之福丰庆演。固不当湮抑沦废。意尔曹尔嗣。其将必有达人。洎公即世。适三十岁。而良器官至中书舍人。未五十岁。而良弼官至陕华等七州刺史御史中丞浙东岭南道节度使太子宾客玄宗朝。以嗣子参掌纶诰。追赠公虢州刺史。夫人平阳郡太夫人肃宗朝。以次子节制方面。累赠公太常卿。今圣践极。嗣孙密邕薰复纵衮等。咸擅才业。宦成三署。竟如公畴昔之所识。于戏。赵氏再世昌茂。克大其门。皆虢州祗奉先轨。贻裕后续。仁积训深之所致也。宜其诞受光饰。享兹徽章。敢篆石立表。纪旌风烈。铭曰。
德积于微。业成而彰。
先时蹇舛。允羡其昌。
于烈赵公。亶惟贞良。
砥修行学。显茂家邦。
施子及孙。再世以光。
登朝就佩玉锵锵
泽荐本根。沃润黄肠。
有苾遗风。久逾馨香。
于斯篆刻。裕美无疆。
正议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纪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太子太傅贞宪赵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八
汉孝宣。厉精理道。则有魏相通故事。丙吉知大体。百职修明。中兴有声。惟皇帝在位十四祀。得贤相成纪公赵氏。受天清淳。佐时缉熙。本洪范之正直。躬大雅之明哲。左辅右弼。调和鼎味。降祥而生。尽瘁而终。时贞元十三年。年六十一岁。上震悼不视朝三日。诏奉常具仪法。册赠太子太傅。又俾百执事为位。哭于其庭。吊祠礼赙。率有加等。二府之属。或铭其德于寿堂。或状其行于考功。有司稽实。谥曰贞宪。公之盛业。斯谓不朽。又举其始中终之略。识于神道。公讳字退翁天水陇西人。其先成子之文。宣子之忠。文子之知人。左邱明太史公实书之。曾王父仁本。皇司列少常伯同东西台三品。以忠清励翼。多所发明。乾封总章之际。号为称职。王父赠赵州都督谊。历右司郎中乾封县司仆少卿。烈考赠郑州刺史道先。仕至洪州录事参军。惟祖祢含章。故庆延追锡。崇构丕矩。复大于公。公保抱之岁。生知色养。羁贯之年。则无幼志。及夫被儒服。践法言。敬直而文。肃庄而温。端诚博物。错综古今。非大中至正。不接于心术。宝应中玄宗崩。肃宗幸梓宫。有司议方中复土之制。时西鄙日耸。岁饥人流。公以王者追孝。恤礼宜俭。褐衣上疏。词指约。君子曰。此刘更生谏昌陵之言也。息偃江介。名声籍甚。始佐州司。乃辟戎车。自试守江夏。三迁至监察御史。其后翘车继辙。贤侯虚左。大凡难理之府。皆待公为重。历殿中侍御史太子舍人。丁太夫人忧。柴毁孺慕。殆将死孝。感导善气。降为嘉生。有煌煌。秀于壤树之侧。公默而去之。人莫知者。既免丧。徵拜水部员外郎。未几。检校工部郎中副湘中七州军事。居一年。诏领留府。寻践方伯。以中执法锡金印紫绶。罢职家居。拜给事中执法。怀和北狄。有下嫁册命之礼。复兼宪丞。以副皇华。旋轸未至。迁尚书左丞俊乂用彰。皆以贞胜。其初抚封。上狩于汉中守臣之任。忧寄愈切。公恤隐布和。仁而爱人。舆师知训。善吏乐职。行之三年。教化明备。厎贡有艺。赋政不烦。絜矩以杜奇邪。露章而无吐茹。飞语雷动。明诚山立。受代踰年。事实敷闻。故有左曹之命。讲贯旧章。惟直是视。刑或失入。议将必还。公望日盛。其勤靡盬。故有和戎之役。致赐谕旨。协宁殊邻。疆场之言。专对而不跲。纪纲之仆。承事而不征。保就安利。北方感悦。故有在涂之拜。整南宫之纪律。起郎吏之功绪。风望素重。法制尤精。常岁终举吏可以长人者。或以其细故深诋。将以病公。公乃移书自讼。请下其考。有博大之度。无怨欲之私。一台承式。六辔在手。持刚体要。善否有章。故积公辅之望。贞元八年夏四月。拜中书侍郎平章事明年五月。转门下侍郎。以厚德载物。以全才宣化。举直尽忠。敷纳详明。百度之本。去一朝之便。事有统纪。心无面从。嘉猷谠言。镇定宏大。谦厚而不伐。持平而居易。辟邪塞违。贞厉而不校。陟恪始终。帝载用和。嚱夫。先正常伯左肃机东台侍郎。充著休功。再参大政。公皆践之。是以似之。尝以为汉庭诸公。罕备其用。以石庆之醇谨。而不能关决。薛宣方略。而失于烦碎。翟方进通明。而固其位。公孙宏之节俭。而近于名。公备有其长。彼实多缺。唯所履。我无愧焉。向使天与之年。尽行其道。则公之所化。可胜既乎。故其登庸也。士之仁者相贺。而不仁者相吊。其全归也。士之仁者相吊。而不仁者相贺。斯可知已。至若睦中外之姻。而均其禄赐。严宗庙之祀。而不理第室。启手足之日。家无馀财。奉终即远。待恩礼而后备。难矣哉。嗣子亮全亮元亮承亮等。伯季以门子为宏文生。叔仲始解巾受禄。皆禀德风。幼而孝谨。以十一月景午。时得吉卜。奉公之丧。祔窆于河南缑氏景山之原。礼也。以德舆叨居宰士。尝辱深知。职奉赞书。备详盛烈。俾刻金石。闻于无穷。铭曰。
晋有成宣,代称忠勋。
先正常伯,匪躬事君。
缵复于公,为时献臣。
德不踰闲,心不违仁。
贞其所履,以翼天子。
大猷是经,中立不倚。
乃赋明命,宜跻遐纪。
吾道方伸,修涂遽已。
缑原苍苍,宰树成行。
令名章章,乐石在旁。
噫嘻太傅之风,永代不忘。
食箴860年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皮子少且贱。至于食。自甘粢粝而已。未尝食于乡里。食于亲戚。食于州鄙。有邓邑大夫。向皮子之名。曾未相贽。具厚羞以宾之。皮子辞。大夫订之曰。子自甘粢粝则可矣。于乡里亲戚州鄙何有。皮子曰。一杯之食至鲜矣。苟专其味。必不能自抑。既不能自抑。日须丰其羞。既日须丰其羞。则贫也不能无不足。因是妄求苟欲之心生。穷贪极嗜之名生。且大夫不见前世之味祸乎。故羊斟不及。华元受其谋。鼋羹不均。子家肆其祸。熊蹯不熟。杀宰夫而赵盾弑。双鸡易鹜。馈子雅而庆舍死。呜乎。吾不仁者乎。诚赖其用。所欲不可求。所嗜不可得。方自甘粢粝而已。使我生于钟鼎之家。
膏梁之门。日纵异嗜。
年成奇欲。未必不为御者之奔华元也。
子家之伐灵公也。晋灵之杀宰夫也。
卢蒲癸之杀庆舍也。此犹之禽兽欲争食而死者矣。
故食于天子者则死其天下。食于诸侯者则死其国。
食于大夫者则死其邑。食于士者则死其家。
又焉能以乡里亲戚州鄙为让乎。大夫曰善。
自惟食之性不能自节。亦犹酒之性也。
复箴以自符。箴曰。
宁能我食。不食于人。
复食于人。是食其身。
怀方密之 其一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十六
密之中丞开府江汉时,则余幸得奉下风,称奔走吏,乃密之顾独好余,时时声相闻。即余上记幕府,未尝不时时称道密之也。亡何,柄人以愎瞀覆师,惧弗免,乃密上事螫中丞公,冀缓要领罚而剪所忌。盖先是中丞公策抚局必败,怫柄人旨,又元祐遗哲,非彼种族也,故薙锄益力云。余尾缇骑后,追送江皋,竟日呜咽不忍去。中丞公亦谬以季心剧孟相属,诚心愧未能,然每饭未尝忘长者意矣。会密之以高第奉廷对,伏阙讼中丞冤,愿得罢试,躬橐饘之役,上意为动。再逾岁,则楚事大裂,柄人者悸而殪死,上于是即狱释中丞公,然后乃令密之文学行谊擢史局,充王府讲官,稍稍荣遂矣。而余是时亦适以徵书至阙下,与密之呜咽相对,如送中丞时已。密之时时过余为文酒之戏,岸帻歌呼,各道少年事为娱乐,明星在天,下视酒人,其意气拂郁,有不可俯仰者。亡何,党祸发,江北诸贤,化为秋箨,余亦以狂言忤执政,趣汤提烹。密之为歌行唁余曰:「滟滪波涛君所能,君不见三年两度封黄绳。」终之曰:「白日当照大江北。」白日以存孤孽,黄绳以怵贵人。乃中丞公则慰籍尤至。盖向所谓柄人者,骨已饱狐蚋,而中丞俨然守其故官矣。密之与余始终交谊,患难不渝,有如此者。既余蒙恩薄谴,得逃死,为城旦舂,屐甫及乎旅门而都城难作。余以罪臣,名不挂朝籍,万分一得脱,可稍需以观变,遂易姓名,杂小家佣保间,短檐顾日,畏见其影。时密之舒章李子介子、吴子同戢身一破庙中,相视悲泣,若有思者。余从门隙窥之,谓必有异,亟过而耳语,各心许别去。越二日,同恸哭灵爽于午门。再越日,遂有伪署朝臣之事。余私念曰:「事迫矣!然我有恃以解免,以我逐臣,可无人也。」居停主人数为危语相吓,余即持是应之,乃唯唯退。至期,微闻诸公已于事而竣,方酌苦土床、贺复壁之遇,则密之适来,仓卒数语,面无定色,曰:「幸甚!我等自今以往,长为编氓以殁世矣。」余心疑其色,然不忍不信其言,遂跳而去。食有顷,户外白挺林立,欢噪入问谁何官者,余曰:「是矣,吾受死!」振衣而出。则密之又适来,遽曰:「孝升,吾与子同死!今吾君臣、夫妇、朋友之道俱尽矣,安用生为?吾且以头齿子剑。」至是始知密之为贼得,迫令索余,计画无之,强应耳。嗟乎!密之何负于余哉!既抵贼所,怒张甚,问:「若何为者不谒丞相选,乃亡匿为?」余持说如前。复索金,余曰:「死则死尔。一年贫谏官,忤宰相意,系狱又半年,安得金?」贼益怒,箠楚俱下,继以五木。密之为余宛转解免曰:「此官实贫甚,不名一钱也。」再逾日,追呼益棘,赖门人某某及一二故旧措金为解,始得缓死。密之亦以拷掠久,不更厚得金,贼稍稍倦矣,仅而舍去,创小间,遂弃妻子独身南翔,冀万一重茧哭师,以终上书讨贼之志。属有天幸,间行得达,不罹于危。余则四顾孑然,终以死誓,包胥往矣,其下从乎彭咸。方是时,向所号为执政者,则已悉索黄金明珠,蛇行蒲伏,以乞旦夕之命。嗟乎!密之何负于国哉!夫弑君大逆,古今最难受之名也,而《春秋》乃归之「亡不越境,返不讨贼」之赵盾,谓人臣身当事寄,不国贼是讨,罪且浮于贼耳。今拥重兵护诸大帅,受先朝讨贼之托于数年前者,晏然无一矢加遗,蟒玉焜耀,贝绯阑干,煽连凶朋,用屠刮我善类,国亡之谓何,因以为利,则逆贼之所施于若人不为不厚,而其党贼以仇杀贼之意不得不坚矣。顾乃责不死于橐笔之书生与被放之累臣,岂非覆倒行,代贼推刃者乎?今百史北走燕,密之南走,亡命踵接,彼苍皆知其,顾若人金注者昏冥然不觉耳。然不杀仇贼者,则弑君之毒不厚,而忠臣义士之不灰,嗟乎天哉!作忆方密之诗。
怪汝飘零事有诸,白衣冠又过扶胥。
渡江功业谁王谢,失路文章自庾徐。
杵臼裤怜无块肉,尉陀台喜有新书。
丈夫不死心何限,努力头颅烽火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