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郑白渠歌 汉 · 无名氏
四言诗
《史记》曰: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因命曰郑国渠。《汉书》曰: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馀顷。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锸如云,决渠为雨。
水流灶下,鱼跳入釜。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忆万之口(○汉纪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三。续古文苑四。《诗纪》八。又《汉书》沟洫志。风俗通山泽篇。《御览》六十二、四百六十五。《文选》补遗三十五并引口、后、雨、斗、、口六韵。又《后汉书》班固传注、《文选》二西京赋注、《初学记》六并云出《史记》。引口、后、雨、斗、、口六韵。又《书钞》三十九、《类聚》六十五、《御览》八百二十一并引口、后、雨、斗、五韵。又《白帖》二、《白帖》二十三并引口、后、雨、斗四韵。又《书钞》百五十六引口、后、云、四韵。○逯案。《诗纪》此歌据沟洫志。今依汉纪补足之。又今本《史记》不载此歌。而《后汉书》及《文选》注皆云出《史记》。其所据本或异也。)
高阳台 清末 · 俞樾
 押阳韵
余治经多用康成读为读,曰之例以明假借,而诗则抒写性灵,于香山为近。西湖诂经精舍有石刻郑康成像,其左为白公,有石刻乐天像,余拟拓二像悬一室,即颜之曰郑白斋,先以词记之。
早岁诗歌,中年笺注,句消钟鼎旂常。
俎豆名山,平生两瓣心香。
遗经独抱司农注,附千秋、高密门墙。
更倾心、白傅风流,长庆篇章。

礼堂犹幸留遗像,其香山居士,须鬓苍浪。
妙墨摩来,真教素壁生光。
云楣待仿箫斋例,论高名、郑白相当。
待他年、侨札周旋,再证行藏。
义猫歌 元末明初 · 宋禧
 出处:庸庵集卷二
故无为太守太原白公季清官浙东宣阃时家有二猫同时而乳凡生五子而居之各以所未几其生三子者以己子就彼所并乳其二子其生二子者又复彼三子于其所而以已子就之于是五稚猫之育同一所而乳于二母无亲疏彼吾之间嘻异哉君子谓白氏世积其善之祥也予闻其事乃为作义猫歌曰
猫而人,二猫育子无疏亲,非知勉强其情真。
人而猫,骨肉相残家难交,其面非若猫有毛。
中州白家积仁义,猫有人心感和气。
北平猫载昌黎文,人而无称良可愧。
良可愧,负天地。
彼猫为兽非我类,人胡弗如甘自弃。
太宰唐公哀词(有引) 明 · 尹台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太宰渔石唐公清忠大节表著一代往以笃疾请告忤上意遘谴莫抒今令子太史思济具疏列白公情天子哀思焉乃悉归公恤遣官治葬祭数从渥厚缙绅荣叹台辱公教爱俛仰垂二十年因思济行作此一寓曩衷云
汉阁麒麟思画日,萧关虎豹慕威年。
持衡四海方逢圣,抱疾三春忽问仙。
国论喜伸忠彦疏,家声应振敬夫贤。
扁舟细雨南归夕,怅望风神瀔水边(余庚子秋归别公于瀔溪舟中竟成长诀矣故云)
济南七十二泉诗 其一 趵突泉 明 · 晏璧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山为地之形势,水为地之脉络,皆扶舆清淑之气所钟,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孟子曰:原泉混混,喻道体也。文人才子,适兴而咏歌之者,宜哉。且济南为谭子国,附庸于齐,南距泰山百馀里。郡南三十里为龙洞,岩穴外阻而中豁,径路斗折而蛇行,多怪石幽泉,能出云气,作雷雨。泉脉环内外城,凡七十有二:曰趵突、曰玉环、曰珍珠、曰漱玉、曰醴泉、曰甘露、曰金线、曰蜜脂、曰白龙、曰黑虎、曰芙蓉、曰柳絮、曰金沙、曰白公、曰孝感、曰无忧、曰洗钵、曰濯缨。虞舜耕于历山,故济南历城名邑,有虞舜东坡先生欧阳文忠公泉诗刻于石。永乐二年,持宪节来济南。休沐之暇,与大夫君子升高眺远,凝眸而挹山色,洗耳以听泉流。绮管绣错,黛蓄膏渟,诚中州之奇观也。抑天造而地设,岂人力所能为哉。昔柳子厚尝记永二州山水,怪造物者不为之于中州,而列于荒服,使千万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劳而无用于神者。今济南环城不一舍许,而七十二泉献秀呈奇,是造物者为之于中州,使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亦劳而无用于神者。予故取而咏之。惜无柳子之才足以发扬山水之。诗成,济南太守太原杨有溶请锓梓以传,且贺曰:斯泉也,阅古今而不能售。诗而咏之,是泉之遭也。余遂书之以附左云
渴马崖前水满川,江心泉迸蕊珠圆。
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洵称第一泉。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泉部
念奴娇 清 · 周之琦
 押词韵第四部
舟过吴门,贺偶庚方伯,邀同吴蔼人学士董琴南太守,小集白公,应诣蔼人所居在虎丘山塘,极游观之胜,余欲结邻而未能,赋此寄兴。
翠尊芳约,尽西清、当日鸣珂仙侣。
五载分张今更合,宛尔柯亭联步。
语燕催程,闲鸥唤客,便好挐舟去。
湖楼遥指,小栏红湿疏雨。

堪羡昆阆归来,横塘卜筑,妙得沧浪趣。
娇莺门巷接,最是金阊佳处。
波软风柔,酒浓歌脆,准拟从君住。
明朝相望,片帆空隔烟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