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虞帝庙碑铭 唐 · 张谓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尧有天下七十载。将逊于位。久难其人。支伯许由。全其节而固让。羲仲和叔。审其才而固辞。帝德合于天。天命归于帝。帝尽善也。我其试哉。由是宾于四门。纳于百揆。星辰合度。雷雨不迷。尧之二女。降于内。尧之九男。服勤于外。受昭华之玉。允洽人神。泥封祀之金。大报天地。五臣皆进。明赏也。四族咸黜。明刑也。先质后文。敦俗也。贵德尚齿。优贤也。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夫以万乘之尊。一人之贵。多见轶其轨度。少能窒其嗜欲。瑶台琼室。尧舜则茅茨土阶矣。玉食宝衣。尧舜则藜羹皮裘矣。历代多嫔御。尧舜顾礼经。娶一姓矣。自古好征伐。尧舜舞干戚。怀四夷矣。百姓乐。尧舜未尝不乐。百姓忧。尧舜未尝不忧。历数之来。人以位授我。讴歌之去。我以位授人。其来也撄于樊笼。其去也脱于桎梏。形神非吾有。天地之委和。子孙非吾有。天地之委蜕。此其所以禅代也。近日曹丕父子。世为汉贼。当鼎易之时。发荒唐之论。高视前古。大夸偫雄。猥以汉魏之閒。辄同尧舜之际。此河伯不知于海若。盗蹠自方于仲尼也。古人云。尧以义终。舜以勤死。稽诸祀典。永垂世教。游夏之徒。岂诬也哉。称尧见囚。小儒之虚诞。为禹所放。曲士之穿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九嶷北麓。三湘南澨。帝之遗庙存焉。地僻易芜。徒生荆棘。水深难涉。谁荐蘋蘩。先圣不祀。后贤之过。摄邵阳令前监察御史宇文宣。大树风教。小康黎元。相冈峦。移栋宇。前豁林莽。得爽垲之地焉。下指城隅。见祈祷之人焉。如或宣室言徵。閟宫灵降。娥英近侍。稷契旁趋。则歌南风。觐东后。朝众圣。会偫臣。则知汤武不敢升堂。自愧于廊庑之下。高光不敢及户。退惭于阃阈之外。成康文景。无所讥焉。谓也无孔氏之祖述。有颜子之希慕。作颂于清芬。勒文于元石。其铭曰。
系自颛顼,家于勾芒。
大口奇表,重瞳异相。
俗变山中,风移河上。
其器不窳,其人皆让。
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惟彼陶唐,禅于有虞。
域中交泰,天下昭苏。
彩凤听乐,黄龙负图。
其德难名,元功不宰。
脱屣城阙,遗形江海。
陵庙有依,山川无改。
象耕未辍,鸟耘犹在。
托此岩阿,神心若何。
蒸尝昔少,俎豆今多。
百越迢遥,九嶷嵯峨。
湘云古色,楚水新波。
庭罗松桂,森若容卫。
檐度风飙,宛如箫韶。
黎庶以宁,阴阳以调。
凭兹圣灵,祚我皇朝。
潮阳县东山张许庙辞(题,明黄一龙修、林大春纂隆庆六年刊《潮阳县志》卷一五、清林杭学纂修康熙二十四年刊《潮州府志》卷四一作《灵威庙记》。
) 元 · 刘应雄
押词韵第一部
《祭法》曰:“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世方阽危,挈累卵而措盘石,虽不幸且死,亦不为徒丧矣。有如张、许二公,支汗血累战之惫,捍矢石四面之攻,不疚于回,宁以义徇,挺身为东南之长城,而横遏之功不在太师临淮下。距今五百馀年,闻之者犹胆掉眦裂,毛发洒淅,凛然见先轸如生之面。讵非丽天炯炯之五行,宅土茫茫之上党者欤!唐皇养虎遗患,致渔阳鼙鼓之震,河朔二十四郡且不能支,矧九州之上腴?自开元晏粲以来,豢养安恬,士习脆软,闻角声而陨如雨者众矣。翠华摇摇,仓皇幸蜀之辟,嘘唏割爱之惩,乱匪降自天,上失其驭故也。赖天地之灵、宗庙之福,二三豪杰整顿乾坤,储皇即真于灵武。禄儿霣矣,尚有馀孽,锋猬斧螗,朵颐函夏,而逐在野之鹿。尹子奇、同罗、突厥、奚劲兵与杨朝宗合攻睢阳。张公志吞逆雏,拥兵三千,马三百,与太守许公会,以寡制众,以奇取胜。贼每战辄败,复益兵,攻围愈急。城中粮竭矢尽。使霁云求援于贺兰,此申包胥哭于秦庭时也,而援兵不至;割妾杀奴以饲士,此宋华元所谓析骸易子时也,而馈饷不给。众议东奔,二公谓睢阳,江淮之保险,弃睢阳则亡江淮,誓以死守。惜夫兵羸势蹙,城不能全。濒死吁天,为厉以去贼。穹示鬼神若闻兹言,亦黯淡变色而为之悲吒矣!公死三日而援至,十日而贼亡。而唐得江淮财用以济中兴,皆二公之力,可谓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者矣。当时犹有议者,赖韩昌黎辞而辟之廓如也。肆今崇祀,隶韩公过化之乡,意皆精灵之合,以韩公为知己,故翩然被发而下大荒。不然,神之周流如水之行地中,无往不在,何乃洋洋于潮之子男邦耶?相庙初基,宋熙宁间,郡遣军校钟英部领方物贡于朝,道归德,谒庙丐灵,夜梦神语以神像十二、铜辊一闭后殿匮中锡汝保汝,俾奉归以祀而邑之东山。明发趋京,事迄允济,回具脩脯胖答神贶毕,记梦中语,取所与者星驰而返,置诸岳祠,钟旋踵而立化。邑人骇异,时见玄旌树于岳麓,邻寺僧徒夜见光怪,白有司,请移寺以宅神。由是公私有祷,其应如响。事闻于上,赐庙额曰“灵威”,二神册尊王爵,钟亦封嘉祐侯,其来尚矣。中罹兵燬,庙祀浸疏。大德末年,邑令袁天汉就邑寓,前进士赵嗣助复谋营创。赵为潮著姓,率众易从,捐资市材,竖三门两庑前后殿,通三十二间。璇题玉英,藻绘丹垩,与同死忠者像设俨然,仪卫甲仗骈坒于壁楯之间,历历如见当时握拳喷血之勇。惟嘉祐侯实肇始者,故特祀之。经始于至大戊申冬,落成于皇庆壬子春,糜楮币二万五千馀缗。荔丹蕉黄,岁时荐奠鳞集。雨旸若而灾沴消,农桑阜而锋镝戢,则神之血食于潮,赫灵濯声,恶有冰天桂海之异哉!唐吕温云:“烈气不散,长为风雷。”生而卫国,死而卫民,一何神也。皇元统一,首褒忠义,名纪祀典者五人,而二公与联事南公居其三,信夫大忠大义,越古越今,虽万世犹一日也。乃系以辞曰:
天将完节付二公,捍蔽江淮婴孤墉。
四百馀战挫贼锋,谁知际运阳九穷(际运,明黄一龙修隆庆六年刊《潮阳县志》卷一五、清林杭学纂修康熙二十四年刊《潮州府志》卷四一作“运际”。
)。
生为人英殁愈雄,桓圭丹舄膺王封(丹,明黄一龙修隆庆六年刊《潮阳县志》卷一五、清林杭学纂修康熙二十四年刊《潮州府志》卷四一作“赤”。
)。
地无南北锡福同,吏民蒇祀端厥躬(蒇,清林杭学纂修康熙二十四年刊《潮州府志》卷四一作“岁”。
)。
赵公精诚与神通,植僵起废新斯宫(以上二句,清林杭学纂修康熙二十四年刊《潮州府志》卷四一无。)。
巍峨双庙等山崇,镌珉勒石纪丰功(明《永乐大典》册五九《潮州图志·文章·潮阳县东山张许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