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周郎玉笙谣(并引)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丝竹之器贯古今而声不可以变者惟笙也潘安仁谓笙总众清之林卫无所措其邪郑无所容其淫者是已乐记曰竹声滥滥以立会若笙又立会之要者故夔以仪凤鸣和神人王子晋以引鸣凤接浮丘之仙也乌乎下俚哇沸笙师之教几歇矣金华周郎琦独聪于此予尝于灵岩虎阜间闻其奇弄令人飘飘然有伊洛间意时坐客勾曲张贞居东海倪元镇昆山顾仲瑛云丘张仲简吴兴郯九成咸名能诗者也予为赋玉笙谣一首且率诸君子同赋而予又为引之如此
周郎学仙吹玉笙,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凤之和鸣。
曾侍瑶池阿母宴,座中调笑董双成
谪向人间赤松洞,洞口桃花苦迎送。
南寻二女湘水头,十三哀弦不成弄。
西洞庭,东洞庭,相逢铁篴铜龙精。
从此吹春玉台上,丛霄不许谢玄卿。
嵩山 明 · 胡应麟
去余家五十里而近有山曰嵩穹窿崒嵂峭茜幽邃视洛之嵩高不知孰为伯仲也旁一峰千仞秀出巀嵲云际若轩辕浮丘所尝居者余因以嵩之少室名之且为作长歌以纪其胜异日者采三花携玉女归将结茅于兹老
君不见嵩高之山,高高出天半。
万古扶舆结旧,孤标突兀回日星,秀出苍茫界河汉。
恍疑帝遣夸娥负中岳,掷向东南镇磅礴。
又疑巨灵一夜排风雷,空中掣此青崔嵬。
仰观宇宙豁,俯瞰沧溟开。
天倾锦绣壁,地涌金银台
飞鸟不敢度,猿猱为之摧。
层峦叠崿何奇哉,倒影下坠扶桑隈。
会稽秦望相去但咫尺,赤城天目左右罗列如浮埃。
绝壑迤逦,飞梁萦洄。
空青水碧,划然蓬莱。
天仙跨鸾鹄,时时下九垓。
遥峰插天更奇绝,天柱嵯峨象纬列。
云是嵩高列峰三十六,其一飞来堕吴越
参差太华十丈莲,重叠娥眉万年雪。
云中之君纷纷拾瑶草,散发长歌弄明月。
朝来忽见黄帝车,方明前导昌宇趋。
七圣尽迷襄城辙,却望天坛寻故庐。
顷刻笙歌起岩际,白鹤凌空舞瑶砌。
乃是缑山子乔,金支翠旗朝玉帝。
真人一去不复还,玉书灵笈埋空山。
俗流往往轻飞仙,不见此后三千年,少室山人结庐长啸卧其巅。
峰头一室但盈丈,大易黄庭坐相傍。
紫芝空谷纷葳蕤,真气关门浩排荡。
朝飧玉池露,夜濯金屑泉。
明霞翼我体,白云怡我颜。
山灵候余户,跂息不得眠。
一行卧此三十载,上元夫人时往还。
俯视城郭真嚣烦,缟衣素氅何翩翩,乘风几欲凌苍烟。
胡为羽驾尚踯躅,惆怅孤峰夕阳落。
仰天大笑寒风生,徙倚青藜望名岳,无乃未践三花诺。
寄言广成子浮丘公,吾将跨白鹿、骑苍龙,访尔三十六峰中。
横绝具茨凌空同,归来却卧此峰上,千年一视轻鸿濛。
题鹤林春社(有引) 明 · 董其昌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家有独鹤忽迷所如人失人得巳类楚弓自去自来莫期梁燕矣乃于君公之堪复蹑羽人之迹整翮返驾引吭长鸣似深惜别之情都作思归之曲呜呼雀罗阒若鸥盟渺然顾此仙禽真吾德友惊蓬超忽仍联支遁之交珠树玲珑不逐浮丘之路虽云合有冥数亦繇去无遐心自此可以暂游万里等狎鸡群驯养千年无虞鸟散者矣欲致黄庭之报遂写青田之真载缀短章用存嘉话
便欲冲霄去,能无恋主情。
梦中愁失路,客里得同声君公家有二鹤)
巢树经春长,归轩一水盈。
今宵不成寐,重听九皋鸣。
招鹤词 其一 明 · 朱之蕃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潘吾乡旧称沐鹤溪,世传浮丘伯养鹤,日浴于溪故名,仙去,鹤亦遂往。予宦游已久,霜色侵鬓,既倦于勤,亦可归矣。而鹤乃奋寥廓,薄云汉,久而未归,岂以时不古,若而见遗耶。抑鹤之徇食而忘返耶。慨彼仙迹,惟鹤乃著,爰作招鹤词三章,异日得遂解组,与一二知己坐松阴白石上,汲溪泉煮茶古石鼎中。命小童击竹而歌以招之,鹤如有知当联翩来归,与吾侪徜徉,以永年使好。溪之灵,不日蹙额于樵童牧叟之濯足也,抑闻之上世无仙,仙皆出近世,又安知不有若浮丘者,出遗俗,驭气为鹤之主人也耶。鹤哉鹤哉无患乎,古今时不相及也。
鹤兮尔来,好溪流水清无涯。
锦鳞戢戢冲紫苔,松花初老芙蓉开。
沄沄细浪香扑腮,虞罗既远无防猜。
天门万里高崔嵬,日月闪烁金银台
尔翼已倦力已骀,霜衣霞顶多尘埃。
毋徒骋尔仙骥才,欲凌倒景窥蓬莱。
尔鹤兮归来每徒,使我怅望时兴怀。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鹤部
奉答杨六坡推府隐居见赠 明 · 卢楠
 出处:蠛蠓集卷四
余读书浮丘山性癖山水负烟霞之疾尝披览匡庐图迹巘崿之盛侈有飞志遐思飘然如在五老峰下云萝翠壁掩翳错叠左右外视形骸不知我为何如人蘧蘧然也因慨然太息天下高明之士何限物相羁鞿其谁相与放浪天地之外𦕈万物俯八极瞬息古今包含宇宙也哉嘉靖乙未固原杨六坡以大名推府谢政卜居浮丘之樊治亭榭花竹水石与壄人相还余每过之便有高兴佳作自谓匡庐之志虽未即遂而谈玄吊隐亦足以渝泄一二盖吾人胸中自有山水何必攀蒙茸蹑巉岩而后为高致哉辱六坡草堂诗见赠遂援笔奉答聊著雅尚若木瓜琼瑶之报正不必论尔
我昔住青都,玉楼扬紫氛。
灵妃散天花,把弄坐层云。
肌肤莹莹婉冰雪,孤啸常随鸾凤群。
阊阖长辞九万里,帝乐仙音那可闻。
失意山中寻瑶草,白云引入天台道
流水非人间,碧碗彫胡待终老。
遥望匡庐歊九天,屏风九叠石磴旋。
香炉返照赤霞晚,双剑回空白日县。
云霾四塞龙虎睡,嵯峨一径猿猱前。
陶公鍊液呵赤电,李重还车蹑紫烟。
长揖谢世恣同往,绿发方瞳列上仙。
青溪卧听风歇,起向山中弄明月。
独立苍茫望九州,漠漠黄尘毁金骨。
闻君献赋长杨宫,飞章络绎四海雄。
光辉灿烂动明主,天书降问恩隆崇。
风尘侘傺解圭组,归去沧浪作钓翁。
结庐小傍浮丘麓,幽洞巉岩苍翠簇。
清风台倚金露寒,白石桥连水清洑。
当阶竹引凤凰毛,背户青松走麋鹿。
婉如匡庐落我前,便欲因之借休沐。
夫子值此格气豪,秋来兴与南山高。
寄我五花云锦字,读之飘然若云翱。
自惭才非卢照邻,敢与杨炯为伍曹。
杨卢千载各一时,异代风流如有期。
为君倒囊弹素琴,清商缭绕阳春辞。
歌罢拂衣五陵去,明月青山湘水湄。
丁戊山人闽中 其一 明 · 黎民表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丁戊传君风仪俊整天骨森立蚤肄丘坟涉九流之梱奥晚耽冥寂包八正之厓路故能游心悬解宅美希夷鹏运天池卑榆枋之斥鴳智游玄水得罔象之灵珠卢敖有遐举之期齧缺无荣观之愿出入水火吐纳风云日观天门觐鲁儒之遗址朱陵紫盖搜姒氏之奇文意在忘言行无辙迹以为善建不援玄关难启曹溪閟传衣之迹浮丘乃梯仙之户担䔲负笈千里而遥度碣凌山九秋始至玄风所感闻者景从叔度之波涛鄙吝斯远见紫芝之眉宇尘俗尽销奥旨冥筌迎刃而解繁文众说有叩斯应大器不官大巧不斲扬雄称言若凤孔子叹其犹龙非斯人之俦与但以萧晨在感梓里长违临霞增慨溯风攸往禦寇以七日为期令威乃千年一返虽紫极黄庭夐异人间之世而素丝歧路难舍区中之缘遥晤何时远心空绝寄言竹素伫俟徽音
蚤从丹箓学神仙,脱悟真乘了内篇。
杖有百钱行自得,居惟一榻坐皆穿。
寻山但可如康乐,蹈海何须学鲁连
临别揽衣空恋恋,几时谈笑复随缘。
新安八景诗 其七 黄山霁雪 明 · 唐文凤
黄山旧名黟山唐天宝六年敕改黄山世传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讲道于是今药垆丹灶具存有朱砂泉阴火潜燃气如饙馏有奇峰三十六每当积雪收霁日光倒射诸峰联络玲珑势若削玉善画者不能殚其巧焉
三十六峰青作朵,朱砂泉香煮阴火。
涧鸣流碎琼瑶英,崖空积遍珠玑颗。
日光倒射玉芙蓉,群仙问道来崆峒。
临风环佩傥可挹,便欲飞身骑白龙。
汤池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九
图经云汤池在黟山东紫石峰下香泉溪中有汤泉黄帝服还丹肌肤皴折浸汤泉七日故皮随水而去斯须白龙见池中笙歌绕空云雾消散见珠函玉壶持归石室浮丘公题记于南峰石壁
峨峨紫石峰,迸泉泻天半。
下有汤泉口,濆沸然垆炭。
阴阳交剂和,凉温互输灌。
暄暖便䘠濯,清冷宜靧盥。
立象徵明夷,流恶类奔窜。
蒸池匪槛涌,瀵魁徒澶漫。
天为汤沐赐,神用阴火熯。
不数硫黄觕,肯比礜石潬(天下汤泉多作硫黄气惟骊山是礜石泉黄山乃朱砂泉)
惟昔轩辕帝,在宥天下乱。
神丹内服食,灵泉外烹煅。
一浴肌理皴,七日毛髓换。
龙来云翕集,凤吹雾消散。
浆露玉壶凝,冠履珠函贯。
至今石壁题,隐隐南山矸。
我来值春晚,桃花汤涣澜桃花峰下有桃花溪水名桃花汤流汤泉
香风解烦酲,蒸气淟微汗。
咽嗽绿肠净,拂拭紫络粲。
原宪肿可差,皇甫痹应涣。
陆浑火焚灼,焦原势糜烂。
未能除人痾,安用涤身痯。
谁把浮丘袖,永怀玉女姅。
执热竟何云,晞发起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