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杨朱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列子》曰:杨朱之友曰季梁。疾大渐。其子环而泣之。请医。季梁谓杨朱曰:汝奚不为我歌以晓之。杨朱歌曰云云。俄而季梁之疾自瘳。
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匪佑自天。弗孽由人。
我乎汝乎。其弗知乎。
医乎巫乎。其知之乎(○《列子》力命篇。《诗纪前集》二。)
刘琨(二十章○并书) 其一 西晋 · 卢谌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故吏人事中郎卢谌死罪死罪。禀性短弱。当世罕任。因其自然。用安静退。在木阙不材之资。处雁乏善鸣之分。卷异蘧子。愚殊宁生。匠者时眄。不免馔宾。尝自思惟。因缘运会。得蒙接事。自奉清尘。于今五稔。谟明之效不著。候人之讥已彰。大雅含弘。量包山薮。加以待接弥优。款眷逾昵。与运筹之谋。厕燕私之欢。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其为知己。古人冈喻。昔聂政严遂之顾。荆轲燕丹之义。意气之间。糜躯不悔。虽微达节谓之可庶。然苟曰有情。孰能不怀。故委身之日。夷险已之。事与愿违。当忝外役。去左右。收迹府朝。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始素终玄墨翟垂涕。分乖之际。咸可欢慨。致感之途。或迫于兹。亦奚必临路而后长号。睹丝而后歔欷哉。是以仰惟先情。俯览今遇。感存念亡。触物增眷《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书非尽言之器。言非尽意之具矣。况言有不得至于尽意。书有不得至于尽言邪。不胜猬懑。谨贡诗一篇。抑不足以揄扬弘美。亦以摅其所抱而已。若公肆大惠。其厚恩。锡以咳唾之音。慰其违离之意。则所谓咸池酬于北里。夜光报于鱼目。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死罪死罪。
浚哲惟皇,绍熙有晋。
振厥弛维,光阐远韵。
有来斯雍,至止伊顺。
三台摛朗,四岳增峻。
苻子 其一 方外 前秦 · 苻朗
 出处:全晋文
谨案:道家祖黄老,盖三皇五帝之道也,变而为列御寇庄周,则杨朱之为我也,又变而房中术,而金丹,而符录,而斋醮,每降益下,而道家几乎熄矣。于是乎秦汉以来,未有著书象《道德经》者,其象《列子》《庄子》,仅有苻朗苻朗者,秦苻坚之从兄子也,《隋唐志》《苻子》三十卷,宋不著录,《路史》征引,皆取诸类书,非有旧本流传。盖亡于唐末。余从类书写出八十一事,省并复重,得五十事,定著一卷,备道家之一种。就中有云:至人之道也如镜,有明有照,有引有致。又云:为道者日损而月章,为名者日章而月损。又云:荆山不贵玉,鲛人不贵珠,又云:木生烛,烛盛而木枯,石生金,金曜而石流,三复其言,具有名理,本传称老庄之流,非过许也。嘉庆丁丑岁秋九月九日严可均谨叙。
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
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
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免唫,及暮而释竿,其膝所处之崖皆若臼,其跗触崖若路。
鲁连曰:“钓所本以在鱼,无鱼何钓”?
太公曰:“不见康王父之钓邪?
念蓬莱钓巨海,摧竿投纶,五百年矣,未尝得一鱼,方吾犹一朝耳(《御览》八百三十四,又九百三十五。)”。
练中丞遗裔归家 明 · 谢肇浙
 出处:御选明诗卷四十七
金川门之变练公子宁御史大夫抗节死阙下阖门荼毒独有侍媵抱匝岁子匿民间得免展转入闽为人佣保六世孙绮者为新宁陈孝廉掌书记万历戊戌孝廉计偕入浙有江右杨生应祥同舟先一夕见梦练公持刺谒已心异之比入孝廉书记侍侧雅晰不群指问何姓答曰练生心动叩之曰得非吾里练中丞后乎绮不应而涕泪满面益疑骇穷诘之具得其状亟以百金为赎孝廉不受遣绮绮不肯行曰以死殉国人臣之恒且九族赤矣归将何为益贤之归家具白当事者以币来聘授以衣巾俾奉公祠官为置田庐百亩一时闻者莫不叹息泣下以为天道有知云
燕山日黑黄尘起,金川门外鼓声死。
长乐官为瓦砾场,殿庭流血成海水。
御史大夫练子宁,手持三尺干雷霆。
覆巢自分无完卵,一门百口归冥冥。
事去人亡二百载,芦荻萧萧馀故垒。
长陵松柏已十围,孤臣遗骨今安在。
钓龙台下水可楫,新宁城东山巀嶪。
灌园谁能识法章,佣肆犹堪藏李燮
一日天回地转时,千金购出练家儿。
若敖之鬼终不馁,行路闻之皆歔欷。
我登钟陵山,遥望石头城
宁为孝孺死,不作陈瑛生。
为君慷慨歌一曲,悲风飒飒江波绿。
长老六十初度剃须乞诗 其一 清 · 王昙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三
剃须有说乎?予日:子贡灭须,则衣妇人之衣;(见王充《论衡》。)子思借须,则却文侯之鬣。(见《孔丛子》。)古称长须者奴,无须者圣。吾夫子无须,要知杨朱之所不拔,宜乎释尊之所悉剃也已。余交南屏颠老十七年矣。饮醇有口,酒来则苏则须张;说法无心,我到则荆卿发上。本来面目,相相皆空,纵不于䰄,鬑鬑颇有。乃者重到西湖,闻其于沉沦曲糵之时,为堕落须眉之举,盖腊年已六十也。迎门一笑,张仪之舌尚存;缓颊而谈,参军之髯尽落。岂果梵天大塔,有人向如来乞髭;亦或灵运尊髯,竟送与闺人斗草耶?抑余闻之,桓司马双腮反猬,貌似宣王崔季圭四尺长须,俨然曹操。须已何助于人哉?某青春已去,张元之潞涿空伤;白发未刘备之诸毛已绕。于此过马鸣刀下,已惭皮尽毛存;有日付周官薙人,亦许我还童返老乎?赠君四偈,龙髯莫攀;读吾三玄,虎须再捋。
林公须发最神明(道林须发神明。见《世说》。),何事删除不教生。
毕竟修罗才杀退,梵天刀下傲人情(佛须六十四茎。剃后,梵天立刀塔,以两茎须与修罗助战,大胜。见《大藏》。)
满庭芳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押先韵
遇仙楼酒家杨广道赵君瑞皆山后人,其乡僧号李菩萨者,人颇以为狂。尝就二人借宿,每夜客散乃从外来,卧具有闲剩则就之。不然赤地亦寝。一日天寒,杨生与之酒,僧若愧无以报主人者。晨起持碗出,同宿者闻噀酒声,少之,僧来说云,增明亭前花开矣。公等往观之。人熟其狂不信也。已而视庭中牡丹,果开两花,是后僧不复至。京师来观者车马阗咽,醉客相枕藉,酒垆为之一空。赵礼部为雷御史希颜所请,即席同予赋之,时正大四年之十月也。
妆镜韶华,牙签名品,惯看培养经年。
何年曾见,槁叶散芳妍。
知是毗耶坐客,三生梦、犹有情缘。
熏香手,融霞晕雪,来占百花前。
嫣然。
谁为笑,珠围翠绕,且共流连。
待诗中偷写,画里真传。
绣帽拥霜凝紫塞,琼肌莹,春满温泉。
新声在,梁园异事,并记玉堂仙。
按:此下原附闲闲公同赋另录
三月五日曾惟馨郑世迪诸君游三山寺白鹭洲(有序) 明 · 湛若水
是日同者,郑生经哲、曾生汝檀、夏生仲、洪生梓、王生奉、柴生惟道、徐生贤、杨生舟、马生翀、王性仁、丛生茂林、俞生介、温如泉、王为宁、潘生鋐、方瑞。
公馀静扃户,倏忽已春暮。
生意尚可观,诸子扣门告。
肩舆遵江曲,轧轧向何处?
三山在天外,以远人莫到。
如彼幽深士,不入俗眼妒。
鸡鸣迅宵征,近午起风雾。
将天秘神景,诫此浅士露。
幽閤临长江,中洲蹇独步(即白鹭洲也)
吾欲观逝川,于此巢云构。
大唐中兴颂歌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一
万𠪾元年先曾祖官广西按察副使道经祁阳唐元次山中兴颂石本以归为颜鲁公笔字大径六七寸历世三四家业已析墓下之田且鬻之异姓而此碑独传之不肖山佣岁旃蒙作噩山佣之南京命工装潢为册信工人之能逑以付之乃不知碑自左方起而以年月先之遂倒盭不可读方谋重装而兵乱工死不复问者三年碑固在旧识杨生所一旦为余重装以来则文从字顺焕然一新有感于先公之旧物不在他人而特属之嗣人之稍知大义者又经兵火而不失且待时而乃成夫物固有不偶然者也为之作歌
昔在唐天宝禄山范阳
天子狩蜀都,贼兵入西京
肃宗灵武,国势重恢张。
二载收长安,銮舆迎上皇。
小臣有元结,作诗颂大唐
欲令一代典,风烈追宣光
真卿作大字,笔法名天下。
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书过泗亭碑,文匹淮夷雅。
留此系人心,枝撑正中夏
先公循良吏,海内推名德。
驱马复悠悠,分符指南极。
遐眺道州祠,流览浯溪侧。
如见古忠臣,精灵感行色。
匪烦兼两载,不用金玉装。
携此一纸书,存之贮青箱。
以示后世人,高山与景行。
天运有平陂,名迹更存亡。
宝弓得堤下,大具归西房。
旧物犹生怜,何况土与疆。
却念蒸湘间,牧骑已如林。
西南天地窄,零桂山水深。
岣嵝大禹迹,万木生秋阴。
一峰号回雁,朔气焉得侵。
恐此浯厓文,苔藓不可寻。
藏之箧笥中,宝之过南金。
此物何足贵,贵在臣子心。
援笔为长歌,以续中唐(后汉书吴祐传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谷梁传定九年得宝玉大弓恶得之得之堤下)
蓑衣仙歌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二十八
苏州玄妙观楼壁上有松江杨某画一披蓑者,甚洒落,而不著其姓名。按此乃南宋何立,世所称蓑衣仙也。张光弼《蓑衣仙诗引》云「宋押衙何立,秦太师差往东南第一峰勾干。恍惚人引至阴司,见秦对岳事,令归告夫人东窗事犯矣。复命后弃官学道,蜕骨于苏州玄妙观」云。《宋史》作莎衣道人,住平江天庆观孝宗于宫中默有所祷,遣中使致贽而不言所以,道人答词辄与帝意合。史虽不言东窗事,而其为高孝时人可知。今玄妙观即宋之天庆观,则杨生所画正此故事也。爰题诗于其后,俾览者有所考焉。
蓑衣仙,既非冒雨叱乌犍,又非钓雪寒江边。
脱屣妻孥住道院,毵毵茸草披两肩。
出身曾作权门吏,遣往东南干公事。
途遇主人对簿来,三木囊头杻掔臂。
嘱传口语语夫人,东窗事犯应难避。
归来新殡已在门,乃知所遇正其魂。
喟然太息轮回理,世间冥报非空言。
遂脱押衙靴笏去,蓑衣一领冬夏温。
噫嘻乎,权奸当朝快诛戮,那顾阿鼻有地狱。
方谓阴司亦势利,生有馀威死馀福
地下横财尚铸炉,情面阎罗不难熟。
所以当时格天阁,垂死犹倾数十族。
若无斯人亲眼观,曷使世上奸胆寒。
画师数典有深意,莫作江湖逸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