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王猷”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序
阳明集有感 其一 辟阳明说 明 · 柳成龙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二
阳明。与朱子学背驰。大要只在于致知格物四字上。别立意见。朱子谓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使人即物穷理。以致其知。阳明则以为理在吾心。不可外索。其论学。一以良知为主。昔孟子论理义之悦心。必以耳目为喻。盖就人之所易知者以明之也。夫目。固足以见天下之色。然天下无色。则目何有见。耳固足以听天下之声。然天下无声。则耳何所听。口固足以辨天下之味。然天下无味。则口何所辨。斯固合内外之道。不可专以在内者为是。而在外者为非也。然使为阳明说者闻此。必曰。人但可求明于目。目明则天下之色。不难见也。但可责聪于耳。耳聪则天下之声。不难听也。但可使口不爽。口不爽则天下之味。自可辨也。今舍其目与耳与口。而役役焉求明于色。求聪于声。求辨于味。则色与声与味。其能自明自聪自辨乎。斯言一出。天下靡然莫有容喙者矣。然目虽有见而常人之见。不如离娄。耳虽有听而常人之听。不如师旷。口虽有辨而常人之辨。不如易牙。斯乃先觉之所独得。而学之所以为贵也。若捐去书册。暝目一室。但事于本心良知之间。则虽一时凝定之力稍若有得。而所谓三千三百。致广大尽精微者。终不能如圣人矣。吁。嘉定以后。末学之弊。已极于口耳出入之间。阳明其亦矫枉而过直者欤。不然。无乃禅家所谓改头换面。以笼驾一世者耶。二篇意。各有所在云。
阳明每说心为理,理在吾心不在书。
人虽有口能知味(指良知),味辨熊鱼始不疏(指即物穷理)
道有万殊归一法,地分胡越尽吾庐(物我一理)
如今天下怀襄甚,怊怅何人更凿疏。
万活堂赋 明末清初 · 张显光
 出处:旅轩先生文集卷之一
尝见中庸费隐章。引鸢飞鱼跃之诗而曰。言其上下察也。程子以为子思吃紧为人处活泼泼地。所谓活泼泼者。乃是一本万殊。流动充满。不容自无。不容自已。无空缺无停息者是也。然此理之在宇宙间者。何物不然。何时不然哉。诗人特以一时所见者。上有戾天之鸢。下有跃渊之鱼。故取鸢鱼言之也。而在上者何独鸢。在下者何独鱼。又岂但动物血气之类。得是理哉。凡飞凡潜。若动若植。无非此也。又岂但万物之类乎。象于天而为三光。形于地而为五岳四渎。流行于两间而为寒暑昼夜风云雷雨者。亦无非此也。然则所谓活泼泼者。满天地间皆是也。顾人不能察其理耳。人之所以不能察夫是理者。无他。自梏于形气之小。不能通于理气之大故也。不然则栖心空寂。拟道虚无者。不知吾心实与天地万物相为流通。而天地万物之理。皆具于吾方寸之中。则其心既自不能为活物。又安知夫盈宇宙者。皆是此理之活哉。吾今僻处于山斋。此身虽是块然一物。而其心则实理无所不通。物无所不括。故遂以万活名堂。而为自省之地。苟有以知夫此道之在天地者既如此。则在吾身者亦如此。认在外之活。反在我之活。体在我之活。验在外之活。静而涵动之理。动而行静之用。静不沦于虚无。动不流于情欲。则庶乎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可上可下。可行可止。而中庸之道。其在是矣。第不知衰老昏坠者。其果能否。遂为之辞。
最灵吾人,得血气而有身,非枯木之无生。
能知觉而为心,岂死灰之无情。
戴无往而非天,履无适而非地。
目无触而非物,手无为而非事。
惟在在焉皆理,故见见其都活。
益可验于静观,堂用是而揭目。
察夫上下察者,岩何为而常立,涧何为而不息。
山何为而高低,壑何为而横直。
林孰使之荣枯,鸟孰使之飞止。
风何心而往来,云何情而灭起。
千岁于岩角,朝生而不夕。
苟非太极之为极,乌能物物兮各形其形,各色其色。
若乃烂锦屏于四围,敷化工之妙蕴。
虩惊雷于屯云,沛百汇之竞奋。
爽凉飙之入牖,已玉宇之寥廓。
恍洞天之迷茫,见松崖之腾六。
月才盈而必亏,日既南而复北。
夫何一理之宰运,纷万变之迭作。
山中既云幽邃,堂自为之阒寂。
块对案而穷年,剩尧夫之观物。
探鬼神之能事,玩造化之奇迹。
以言其常兮,历万古而如昨。
以言其变兮,虽一日而莫测。
自其异者而观之,几巨细之类族。
自其同者而观之,孰非性夫天则。
见得及乎所以然之妙兮,手舞足蹈之不觉。
主人翁饥吃山蔬,渴饮泉寒。
昼伴黄卷,夜听鸣湍。
一今古于閒中,心乾坤于静里。
道已通于形外,思亦穷乎物始。
卷参三之事业,付一室之佔毕。
会贯万之道理,为方寸之独乐。
夫孰知穷山里一茅堂,坐卧有可以与天地万物。
相为流通,恒浩浩而洋洋。
到此地头,吾堂为天地耶,天地为吾堂耶。
万物为我耶,我为万物耶。
今日为太古耶,太古为今日耶。
形分大小,质分彼此。
时分前后者,殊之谓兮。
天地自天地,吾堂自吾堂。
我自我物自物,今自今古自古也。
大小皆此理,彼此皆此理。
前后皆此理者,一之谓兮。
吾堂而天地,吾身而万物。
今日而太古也,此旅翁之假主乎玆堂。
取万活为其契活,曾不自知其贫窭者也。
铭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之理流行曰活。
此理一日不流行,天地不能为天地万物。
况得为万物,然则立此天地之中。
首此万物之上,盍思有以体会夫此理。
体之伊何,曰敬而已。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者。
由一敬之终始,一日不敬心死一日。
一刻不敬心死一刻,其心死兮生之理息。
勖哉主人,常令此心活也。
老人宴(并叙事) 晚清 · 吴宖默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丛琐册六固城郡
古昔圣王之御世也。必以导斯民跻仁寿。为铸治之要务。唐虞之衢室。商周之胶庠。皆是物也。猗欤我主上殿下。挺上圣之姿。法无为之治。临民三十年间。闾巷往往多寿考之人。玆岂非摩仁绥和。敷五福锡庶民之效欤。今年春。因英庙故事。抄都下八十以上老人。分内外所燕享之。仍行会列郡。令该地方各于境内。捐公谷一例设行。臣宖适承乏于玆。以本年五月十五日。会境内八耋人。列坐于寿民堂。凡七十九而九十七岁为最高。座定进食物。饼𥸴鱼肉□及果品油物各一器。惟酒听其能饮。于是六伶弹之吹之。四妓歌之舞之。政是杯盘浪藉。风流跌宕。足令如墙观者。不自知其肩耸而足蹈。中有一老裹袖馂馀。云归遗细君。可想其偕老。尤可壮也。又有一老蹲蹲然起舞作歌曰。食前方丈兮妓乐作。腹果耳繁兮乐莫乐。伊谁之赐兮陨自天。宣上恩德兮太守贤。因抱了歌妓。作狂蜂浪蝶之戏曰。俺是六十年前。二十三风流郎也。一座为之颓金山倒玉柱。适十四岁歌童梁万祚,才人朴龙福并在傍。令万祚唱春香传兔公辞。龙福作地上杂戏。亦是日之一助也。时金罗,赵史翼奎,朴花石永脩,朴夷西龙夏,裴松坡纹杓来在。向余贺曰。使君在吾州。捐廪立养老社。今在此府。承命行养老宴。若使君真可谓寿民之灵丹。所到之福星也。而已夕鸟投林。素月窥东。诸老次第谢告归。仍念如此盛事。不可无传。拈律韵同赋誊册。俾寿一本于玆州云尔。
天清海徼际时明,满座期颐揔老成。
高俎深樽排胜饯,曼弦繁管动欢声。
宣恩与众心丹在,偷暇稽今印绿生。
知府之人头亦皓,同跻寿域更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