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抚州景云寺故律大德上宏和尚石塔碑铭818年 唐 · 白居易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元和十一年春庐山东林寺僧道深怀纵如建冲契宗一至柔𧦬诸智则智明云皋太易等凡二十辈。与白黑众千馀人。俱实持故景云大德宏公行状一通。贽钱十万。来诣浔阳府。请司马白居易作先师碑。会有故不果。十二年。作石坟成。复来请。会有病不果。十三年。作石塔成。又来请。始从之。既而僧反山。众反聚落。钱反施者。(一作寺府)翌日而文就。明年而碑立。其词云尔。我闻竺乾古先生出世法法要有三。曰戒定慧。戒生定。定生慧。慧生八万四千法门。是三者迭为用。若次第言。则定为慧因。戒为定根。定根植则苗茂。慧因树则果满。无因求满。犹梦果也。无根求茂。犹揠苗也。虽佛以一切种智摄三界。必先用戒。菩萨以六波罗蜜化四生。不能舍律。律之用可思量。不可思量。如来十弟子中。称优波离善持律。波离灭。有南山大师得之。南山灭。有景云大师得之。师讳上宏。姓饶氏。曾祖君雅。祖公悦。父和(一作知)恭。临川南城人。童而有知故。生十五岁发出家心。始从舅氏剃落。壮而有立故。生二十五(一作二)岁立菩提愿。从南岳大圆大师受具戒。乐其所由生故。大历中不去父母之邦。请隶于本州景云寺。修道应无所住故。贞元初离我所。徙居洪州龙兴寺说法。亲近善知识故。与匡山法真天台灵裕荆门法裔暨兴果神凑建昌惠进五长老交游。佛法属王臣故。与姜相国公辅颜太师真卿暨本道廉使杨君凭韦君丹四君子友善。提振禁戒故。讲四分律。而从善远罪者无其数。随顺化缘故。坐甘露坛。而誓众主盟者二十年。荷担大事故。前后登方等施尸罗者十有八会。救拔偫生故。婆娑男女由我得度者万五千七十二人。示生无常故。元和十年巳亥迁化于东林精舍。示灭有所故。是月丙寅归于南冈石坟。住世七十七岁。安居六十五。自生至灭。随迹示教。行止语默。无非佛事。夫施于人也博。则反诸巳也厚。故门人乡人报如不及。繇是艺成林。琢石为塔。塔有碑。碑有铭。铭曰。
灭度后,薝卜香衰。
醍醐味醨,谁反是香。
谁复是味,景云大师
景云之生,一匡苾刍
中兴毗尼,景云之灭。
众将安仰,法将畴依。
昔景云来,行道者随。
践迹者归,今景云去。
升堂者思,入室者悲。
炉峰之西,虎溪之南。
石塔巍巍,有记事者。
以真实辞,书于塔碑。
顺元帅府都事杨君昭雪卷后 元 · 傅若金
 押纸韵 出处:傅与砺诗集卷三
至大间夷寇野鹊刘弄兵鬼方肆杀敚为民害至白昼入城登元帅庭大呼狎视镇兵若无人者时杨君为幕白府僚发卒捕之获其渠魁七人贼众溃走南边以宁事闻会执政有衔元帅者以专制论罪凡在府者坐之后八年朝廷亦知其枉命在坐咸复予旧官属关陕之变杨君适居蜀不得通今年始来京师因靖州刘从事持其邦人士所送赠文若诗为言状及其为人才能遂共感激作忆昔行一首以赠之
忆昔南夷瞰罗鬼,魑魅魍魉何为尔。
夺马朝驱大市中,椎牛夜啸长林里。
公然入城欺守帅,况论过邑残居里。
府僚会谋饬将卒,杀捕渠魁众皆靡。
事闻执政议专制,忍使群盗轻过鄙。
明罚终能达帝聪,复官更遣司军纪。
幕中杨君西蜀彦,宿者同患今须起。
感时每欲泪沾膺,论事犹闻血生齿。
寇盗(一作贼)风烟互骚屑,朝廷爵禄思任使。
至尊日夜忧四方,安得边臣尽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