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平原公遗德颂 唐 · 李华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四
维上帝降灵为贤。弼我大邦。钧明说望。协期陈谟。仗钺出师。丕赫厥勋。大君以距岭缘湖八州之域。天下震扰。此邦全宁。内辅宗师。外饫军旅。咽颐荆越。钟以眷右。乃命平原宾护东宫而尊大之。师长邦宪。肃清华夷。朱旂畅毂。平原戾止。秋霜伊何。视我直方。春雨伊何。宏我恺悌。公张氏讳镐字从周河内儒家。时贤荐让。诏书徵起。三年之间。位登将相吉甫方叔。平原兼之。间岁临海狂顽覆浙左。陷上饶。●(846D)皖寇徒。残害长吏。潜逼钟陵宜春。盗帅家兵遍山。吏不敢问。人愁苦之。公默麾偏师。勿骇吾人。无声无色。偫凶枭夷。下遂其顺。上遂其仁。咸曰不有平原。遑恤吾身。平原之政。以类而举。是邦胡冤。公薨于镇。八州文武。吏人老幼。途哭家祭。不能举首。夫山倾川竭。未为成灾。大臣盛德舍荣。即哀灾之大者。刻颂之义。发乎心。播乎声。施事为教。感哀为德。公故吏侍御史博陵崔贲文明殿中侍御史昌黎韩洄幼深监察御史赵郡李惟岳谟道大理寺丞王士华子秀尚书刑部员外郎袁州刺史张澹惟清袁州别驾吴郡陆调牧臣及耆寿袁维清彭正运施希廷李开云百姓彭伋潘玉等一十二人咨余为颂。抚石而泣。故其词也哀。
皇矣明王,求公于野。
官在谏省,将锄悖凶。
谓公有勋庸,授公肃宗
为辅翼,专征獯戎。
或蹇或通,易简昭融。
帝命平原,八州堤封。
深湖大江,宣布睿德。
淳此下国,荡除妖贼。
安其父子,爰及家室。
时万时亿,山川出云。
生此元臣,献岁发春
三灵化醇,今则逝矣。
南方愁辛,呜呼平原。
如其仁,如其仁。
淮南节度使尚书左仆射崔公颂德碑铭 唐 · 李华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八
昔在召公。相武王除害去虐。敷命帝庭。周公佐成王卜洛定宅。登颂清庙。奉康王会朝丰宫。克致太平。惟崔公相玄宗保宁圣德。镇安天下。辅肃宗扫除凶秽。享太平。(一作天命)事今上振宣明威。抚绥淮海。惟申伯翊宣王登南邦。兴周室。小白率诸侯征翼奉王室。与崔公叶德同勋。皆姜姓也。夫议盛德。谕大功。赞大贤。举其殊伦。卓然昭明。不书其细。申大体也。故诗陈方叔之烈曰。方叔元老。克壮其猷。又美韩侯之封曰。有倬其道。韩侯受命。今述崔公。亦不名不备官。古之制也。后魏尚书亮。八代至公。海内首族。人伦德范。公少负文学重名。具兼宏略。扬于王庭。甲科入仕。历京兆仓曹参军。再迁司勋员外郎。丁太夫人忧。以毁闻。终丧。拜刑部员外郎侍御史。知剑南节度留后事。逆臣起幽陵。陷潼关。至尊哀兆人。思古公避狄之义。于是帝车西南。依我心膂。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剑南节度采访使玄宗克让圣子。家为唐虞。公出纳王命。至于朔方。弼谐二圣。孝慈光明。自西自东。殄歼元恶。天讨之师。岌如山行。寇若霜稿。鼓燎无馀。帝曰尔圆。实叶朕志。官中书令。拜赵国公。公拜稽首。臣敢上冒。以负天明命。帝遂其高。俾作少师。师训东宫。兼长邦宪。居守洛京。乃傅济王。又典汾州。王德日宣。汾州阜安。乃统江淮。主三军。督万人。加工部尚书。时征镇之司。恃勋奸令。公独露奏。慝用辍兴。转吏部淮南既清。军有馀逸。夷难江南。万里康哉。六岁在镇。心驰王幄。恋慕之极。至于涕洟。献章请朝。帝恩降允。公不俟驾。建旆将驰。耆耋泣诉。吏人遮道。指日诣阙乞留者三百馀人。公申谕而行。至于京师。天子大悦曰。赵国公先帝元臣。常为朕师。自我不见。于今六年。有司如朕意待之。加尚书左仆射。遂淮南之请。所部八州人。舞手蹈足。秘书省少监庐州刺史长乐贾深。有文有武。忠于王室。推心驭下。嘉绩升闻。戴公仁明。思扬盛德。合肥令彭城刘商。先后之族。临人惠和。一州之老幼咸曰。我州我邑。敷王德泽。崔公封内。我是以安其仁。不铭其德。不可谓贤。华尝忝公游。咨以为颂。夫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公入掌三公之政。出践诸侯之长。昔郑武公卿士。诗人赋缁衣鲁僖公为周贤侯。史克颂坰野。敢附前烈。以书公不朽。故褒大臣则王室尊。崇美政则王命行。不唯颂公。尊天王也。今载公朝觐之礼以宏大之。其文曰。
思崔公出镇之崇。
克孝克忠。
宣帝之武
恢帝之功。
自蜀自朔。
至于秦宫。
出纳大命。
决事于中。
思崔公烈烈郁郁。
以邕以肃。
乃统淮服。
洎江之隩。
阗阗长毂。
霞旆霜镞。
蠢尔凶毒。
罔不颠覆。
思崔公三世元臣。
德绥生人。
乃朝于王。
王顾殊伦。
且曰东南。
饮化如春。
为朕腹心。
宁其咏吟。
思崔公入觐于王。
銮声央央。
佩玉以锵。
秉圭奉璋。
公复于扬。
四牡其骧。
公慕彤庭。
涕濡于裳。
思崔公庐江州邑
孰不垂泣。
我公之还。
阳和起蛰。
乃求乐石。
乐石爰立。
刊之颂之。
介福攸集。
州人斯及。
唐故洪州刺史张公遗爱碑763年8月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
北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其三曰贵相。圣人法天建官。作为台司。以左右民。于是乎有敬敷五教平章百姓之职。居之者下代天工。上应星宿。其或一麾出守八命作牧。内为吉甫。外为方叔宏道利物。其政一也。惟唐七世皇帝诛羿浇。纂旧服。得柱石之臣曰平原张公。讳镐字从周。秉中庸之德。含光大之量。辍耕陇亩。为唐。推毂于河南。树风于荆门。作宾铜楼。登侍禁掖。牧抚人半岁。洪州再稔。鳏寡不侮。神人咸若。慈惠之政。洽于百城。享寿六十有一岁。在癸卯七月壬寅。薨于位。夫德之被物也厚。则物之兴感也至。故公之捐馆。自九江至于敷浅原。南暨于梅岭。东臻于闽徼。蚩蚩之民。靡幼靡艾。泣涕乎遗风。悽怆乎棠阴。恳恳乎若求而不得。企而不及也。佥曰平原。其可谓盛德也已。子惠困穷。俾富而庶。若解衣衣我。辍食食我。弃我往矣。谁育我矣。逝矣远矣。音徽沫矣。吾侪小人。呜呼畴依。盍咏歌之。刻诸金石。秋八月。既殡。耆老吉州安福县邓林玉等一百一十五人。乃率吁众戚。谋故吏从事州长县尹虎贲亚旅乡老大夫。相与稽乎陈迹。建颂表德。用广留侯之世家。纪子产之遗爱。礼也。公曾祖曰善见。位朝议大夫越州司马司马生武定。任荆州都督府户曹参军户曹生知古。官止代州司马广德元年太子少傅。自司马至少傅。世以儒显。天钟美于其后嗣。四世而生平原。燕颔犀额。山立玉色。森然若大厦栋梁。清庙祭器。该宗六学。大抵以周易为师。将探元化。耻观朵颐。隐居南山。盖三十期。天宝十四年。始褐衣召见。凡用舍系于才。行止牵乎时。当无为无事。则许由善卷各得安其节。人思俾乂。则黄公角里不能逃其用。势使然也。繇是一命左拾遗。再命右补阙修国史。三命侍御史。四命谏议大夫。五命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起布衣二年。绾相印。佐王业。明扬之盛。辉动古今。于时至德二载也。天子方以复夏之师。蒐于岐阳三河之人。左衽是惧。公入叙百揆。出分二陕。帅东诸侯之兵。收复宋郑。诛后至者。以惩不恪。安危之机。悬于方寸。方将董正东夏怀柔山戎。会帝咨百工曰。有能典朕荆楚。俾奸宄不作。予惟克迈乃勋。于是拜公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明年元良肇建。上曰。畴若予乐父师之职。汝作宾客。卒调护太子。嘉言惟允。于是授太子宾客上思夙夜出纳言语侍从之臣。命公作左散骑常侍。会钟陵鄱阳之间。人咨艰食。上又曰。命汝作州伯。总十联之任。俾余无虞。惟尔贤。于是有洪州之拜。粤宝应元年冬十月。公朝服受命。至自临川。彰善用明。瘅恶用威。一法度用信。布恺悌用德。慰荐掾吏。劳徕鳏寡。化以公廉。扇以礼让。煦而妪之使自得。清而静之使自定。于是豪民猾吏。革面敛手。家有忠信。人怀孝弟。畅于事业。布于风俗。浃于人心。被于歌咏。是岁也。三吴饥。人相食。厉鬼出行。札丧毒痡。淮河之境。骼胔成岳。而我仓如陵。我民孔阜。犬牙之境。疵疠不作。灾不胜德也。临海袁晁。狃于会稽之役。侵我东鄙。江介大恐。民斯绎骚。公命左军屯上饶之隘。塞常山之口。斩其唐突者三千馀人。自是奸党散落。不敢南向而射。人安焉。舒城贼帅杨昭。凭蜂聚之众。杀同安郡刘秋子以叛。师溃而奔。犯我疆埸。公覆而取之。悬其首于五达之衢。凶徒歼焉。沈千乘者。新安大豪。结椎剽之党。为之囊橐。弄兵潢池。虔刘我民。桴鼓之声相闻。郡国二千石不能禁。公命次将斩之以徇。锄其根株。俾无遗类。新安民庶。室家相庆。江干清焉。振六条之宏纲。开布大信。从善如不及。视民如赤子。克已推诚。以百姓心为心。饮之以和。俾服从教化。轻剽呰窳夺攘矫虔之俗。罔或干于政。憀悴蹇亟苛察缴绕之吏。不能见其巧。哀矜民庶。期于无讼。德政行焉。慎选乃僚。必国之良。有若博陵崔贲昌黎韩洄赵郡李惟岳北海王士华河间邢宙河东裴孝智陇西李道。皆卿才也。以嘉言硕画。参公军事。澄清之内无浊流。审克之下无冤民。淑德旌焉。公之解裋褐而拖国章也。十有一年矣。虽匪躬之故。宣力不暇。而沧洲愿言。未始弭忘。每曰少伯子房。吾之师也。累乞骸骨。将角巾故山。朝廷方虚三老五更之位待公。除书未下。而公薨焉。呜呼哀哉。褒德之盛典。退身之正志。向用之遐福。三者俱未从人欲。斯可以叹矣。惟公出将入相。文武为宪。谠言成略。藏在册府。代莫得而闻也。今采其德刑礼义之善利物者。颂之于石。慰彼堕泪者之心焉尔。其文曰。
纯粹之气。升于星辰。
降为贤人。皇王得之。
以釐百工。以骘下民。
九江之南。五品不逊。
百姓不亲。平原来思。
绥之以德。俾民化淳。
宽厚清静。饬躬率先。
是训是勤。猛兽不噬。
夜犬不吠。丰年来臻。
蔼蔼令德。家有膏雨。
户有阳春。牧我苦晚。
弃我苦早。实天不仁。
南州寥寥。东山依依。
德音若存。千载之后。
魂魄登此。颂声不泯。
朔方河东河西陇右节度使御史大夫兵部尚书太子太师清源公王府君神道碑铭 中唐 · 元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九
玄宗再受命。宅帝位三十有五载。兵加幽都。讨平匈奴大将军戢戈税弓。来朝献功。天子劳旋告成。回虑西戎。乃制诏丞相御史。咨尔朔方河东节度支度采访使安北单于大都护御史大夫清源王忠嗣。统我六师。万方皆全。磔裂单于封狼居山。归马漠南。列郡祁连。抚兹北荒。厥功茂焉。犬戎睚眦。作虐西裔。攘据石堡。渔猎青海。皇天震怒。以时致罪。公拜稽首。敢留王诛。猖狂先零。国怨家雠。建牙榆溪。树羽河源。东缀飞狐。西蹶阳关。本天下劲兵。制缘边万里。徂长毂。动雷驷。旌旄辔捶。干云蔽地。款流沙而瞰乌弋。岋昆崙而瞵濛汜。方且缮完补缺。劝穑戒车。图全遗近功。尽敌非一战。陈章立论。别白甚明。以孤特之姿。失贵臣之意。安禄山保奸伺变。忌公宿名。李林甫居逼示专。嫌公不附。寝营平之奏。沮乐毅之谋。内隙外谗。阴中交讪。卒从吏议。竟罹大狱。虽钊温肆爪牙之毒。而哥舒有折槛之争。辨牙门之至冤。逢匡石之排妒。黜守沔上。没于汉东。涸我横海鳞。年终四十五。羯胡得力并云朔。荏祸幽燕。纵鸣骑于两都。投大艰于区宇。悲夫。父龙颜之英主。感风云之早契。散祸于微。图坚在脆。乾坤改施。忠邪易地。谪放隳落。离披困畏。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狩皇舆于巴蜀。劫宫庙于蛇虺。如倒持而授柄。岂天意与人事。今上抚军。用公旧校。士留残愤。将有馀雄。谓诸葛之犹生。走仲达而知惧。及肃清东土。正位北辰。伤闻鼓鞞。载感风烈。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太师。边吏增气。三军激节。盖念功悼枉。国之经也。义明运诎。神所劳也。公本太原祁人。六代祖仕后魏青州刺史北齐为白道镇将五代祖随周武帝入关。署冯翊掾。因徙家于郑。今为华阴人也。皇考讳海宾。九原太守。安抚朔方诸蕃部落兼丰安军使开元二年七月。以骑士屯萧关。盛秋临坰牧。秃发举卅万众东踰狄道郭知运节制陇右。委稼啖寇。婴城不动。遂得践围西使。驱掠马牛。爟火照平凉。羽书惊朔塞。公召将校计事。皆曰众寡不敌。利病相悬。济河外之兵。徵凉州之援。公以为羌虏入盗。吞噬腹心。埽国马而西归。不崇朝而事去。方为四夷耻。终遗大汉羞。职守封疆。身为障蔽。辞难就易。进熟偷安。而无后咎馀责者。微诸公谁不乐此。乃拔勇简材。轻赍益马。有气敢往。不满千人。雷动飙移。自辰徂亥。垂六百里。突掩贼营。纵吾奇兵。乘彼不意。披猖受戮。横溃宵驰。终夜追奔。迟明会食。剿归师于壕口。歼困兽于达毗。蹂轥之所残。戈矛之所毙。积尸将崆峒侔厚。漂血与洮河争流。气盛忘衔橛之虞。战酣无存变之意。苍黄颠仆。落于戎手。亦足以暴威武于天下。憺洪棱于蛮貊。五十年间。犬羊迁迹。不敢觇边以取当。咸皆失地而远客。勋映古烈。名垂壮籍。初玄宗省书废朝。问故流悼。伟其心而大其节。哀其没而念其忠。褒赠开府仪同三司安北大都护。俾给事中倪若水乘驲吊祭。命许国公苏颋为之文以致意焉。轻车介士。麾儿属将。饰柩护丧。封坟宠葬。公之遘闵。年初九岁。诏复朝散大夫尚辇奉御。特令中贵扶入内殿。意苦而羸形绝地。辞哀而迸血沾衣。左右动容。上亦歔欷。因抚而谓曰。此去病之孤。吾当壮而将之。万户侯不足得也。衣之以朱绂。锡名曰忠嗣。部曲主家。后宫收视。每随诸王问安否。独与肃宗同卧起。至尊以子育。储后以兄事。公亦惟专惟直。不倾不堕。未尝迕目。孰云有过。每岁天子练戎整旅。冬狩秋田。翼辔奉车。越莽淩阡。格麟长杨。掩兔黄山。蹴履轻狡。流离往还。斫累益奋。搏捷无前。出而有获。多不自贤。上既知公有日磾之纯固。加李广之材气。义形于主。确然秉志。少而侍中。虑不省事。乃试守代州别驾大同军戎副。干法大豪。闭门自敛。卖功老将。俯伏听令。凉秋八月乾草腓。方佯白登外。驰突长城下。单戈指虏。轻骑犯胡。有向必摧。能当辄破。往往射雕者。居公掌握中。匈奴惮边。不敢抵当。肃宗为上泣曰。王忠嗣负材敢战。必恐亡之。即日徵还。守未央卫尉。入侍之岁。时方就冠。元献皇太后降家人之慈。盛择配之礼。命之主馈。恩情甚厚。公以雠耻未雪。激愤愈深。每对案忘餐。或独居掩涕。玄宗虽欲大其伸而全其屈。终亦观其志而感其衷。俾以中郎将官从徐公萧嵩出塞。但使通知四夷事。饱习军阵容。不得先启行。无令当一队。且有后命。虞其夭阏。枕戈假寐。如诏三年。及徐公将入觐京师。改辕张掖。公曰。无以归报。愿一甘心。乃候月乘风。卷旗鞭马。精兵七百弩。深入郁标川。遇赞普牙官。践更角武。戈鋋山立。介马云屯。雾雨忽开。旌旗相接。将校失色。犹欲引驰。公谓一足未移。追射且尽。无敢妄动。观我破之。乃超乘贯羌。当前皆废。吐蕃大将。临高整旅。公陷胸走腹。曲折回旋。取白马于众中。舍大黄而益振。肩倚膝踦。蹈藉蹙圯。轶机骇。偫挤乱坠。提刀四顾。如土委地。纲决网漏。逋诛久矣。既伐且吊。当而勿喜。芟夷之又蕴崇焉。系累之亦焚燎焉。执讯获丑。何啻数千。牵羊絷驹。殆将万计。拥戎州以入塞。积京观而徐回。幕府上功。贰师奏状。上益叹息。诏令凯旋。天子御勤政楼。亲阅军实。太常稽宪度。奖授执金吾。上亦多元戎。因为右丞相。仍令图写。置于座隅。自兹厥后。恒当重任。赵承先之败于怒皆也。只轮不返。公度桑乾河。虏其全部。复失亡之车重。杜希望之辑盐泉也。戎侵宇下。三帅受擒。公独溃坚围。护经时之板筑。信安王之临辽碣也。用武于卢龙塞。朝鲜盛刊垒之功。韦光乘之征骆驼峡也。会援于李陵台。河朔受全军之惠。初佐戎关陇。分镇河湟。一之岁。拔新城。走莽布。夷烽垒。烧积聚。二之岁。开九曲。夺三桥。梁洪河。溯西海。摐雷鼓。勇士厉。指蹴振耀。傍偟塞裔。开元之末。拥旄汾代。天宝之始。兼统朔方。獯鬻内离。九姓横叛。大单于控弦度漠。声言来附。拔悉蜜引弓乘后。尅日会师。中使遽闻。帝思沷荡。受降尽狄。屈指犹迟。亟决急装。天书百下。公以为出疆之任。得守便宜。冒顿北方之强。未当屈折。叛胡畏服大种。不轻用兵。势阔言甘。可虞他变。盛师临木刺。致饩出兰山。含垢并容。两存视隙。全威持重。闭壁坚营。无名王大人到辕门受事。绝单车匹马报候吏前期。防密虑周。诈穷情见。果穹庐桀黠。将侵镐及方。右地郅支。已解仇交质。几欲图成大祸。宁唯向化未醇。于是设间以散其从。肆谍以离其约。二虏不合。遁逃远舍。天子使绣衣御史问后将军不念中国之费。乘机之速。其上畏懦优游之故。且陈支解戎丑之谋。苟事得其中。如将军素料。又匈奴何时可灭。公条对不羁之虏。易以计破。难以兵碎。彼有乖离之渐。我知贪利之戒。威加幽荒。武畅阴海。土崩归德。不二三岁。因白逗遛未决之状。备列平戎一十八策。玺书还报。从公所画。突厥前有畏汉之偪。后有事雠之恐。缩衄迁徙。散亡贫破。遭罹瘃堕之患。傍缘谕告之辞。朝不及夕。以徯王师。受言而去者什二三。委辫而降者五千帐。明年秋。引军度碛。定计乘虚。至多罗斯。坏巢焚聚。涉汨昆水。下将降旗。皆倒戟自残。舆尸请命。斩白眉可汗之首。传置稿街。系督禄娑匍可敦。献于阙下。阿波达干持爱妾宵遁。乘六骡突围。啸聚东蕃。迫胁小种。立乌苏为君长。自尊任为贤王。保萨河仞山。据丁零古塞。谓中国有碛卤之限。官军无可到之期。按甲休徒。击鲜高会。思归故地。卒复大名。间岁方暮。严冬仲月。公出白道誓众。自单于北伐。俾仆固怀恩阿布斯为乡导。觇视井泉。命王思礼李光弼为游军。收罗服听。顾万里若俄顷。过山川如枕席。岂百舍之敢休。不再旬而履狄。夜驱胡马。暗合戎围。自丑至。头驱面缚。乘无物故。士蓄馀怒。羁虏全国。永清朔土。告类上帝。荐功皇祖。三代之盛。猃狁孔炽。方叔吉甫。驱之而已。勤霍倦卫。蒙亦终毙。倾秦筑怨。縻汉偿费。虽张愿列三城。卫公擒颉利。才遏乘冰之势。但雪泾阳之耻。则自命将以来。肃将天刑。诛而不伐。素定庙胜。阵而不战。龙荒绝贵种。大漠无王庭。恢武节而振天声。未有如公之比。公始以马邑镇军。守在代北。外襟带以自隘。弃奔冲而蹙国。河东乃城大同于云中。徙清塞横野。张吾左翼。朔方则并受降振武。筑静边云内。直彼獯虏。巨防周设。崇墉万堵。开阳闭阴。拓迹爰土。藏山掩陆。磅礡固护。西自五凉。东暨渔阳南并阴山。北临大荒。联烽接守。乘高掎要。塞风扬沙。绝漠起鸟。悉数于瞬息。传致于晷刻。元黄不得杂其象。秋毫无以逃其状。矧袭侵与牧马。敢凌遽而南向。冰河风壮。车甲鳞萃。谁何疆理。千长百帅。秦将隶于降虏。汉卒羁于戎骑。公乃衡悬华裔。势分众寡。由中制外。长御远驾。恢我朔边有如彼。图难于易又如此。当秉钧之颛国也。巧文伤诋。网密事丛。借公为资。动摇国本。讽操危法。言酷意诬。虽丞相置辞。犹惊狱吏。而贯高长者。竟出吾王。成公谪居。人无不恨。方逆胡之兆乱也。意并河东。伪筑雄武。常山临代。飞狐扼塞。制夷夏之吭。抚崤函之背。徵邻请助。邀公赴会。将欲诡遇买欢。冀得兵留镇废。公先期应诏。未觏而退。奏论本末之难。指切未然之戒。危辞泄漏。凶党交害。摘抉排折。俾公终败。公之始仕也。自家移孝。孤童被识。策虑奋发。义勇偪亿。其受任也。厉三军之气。同万夫之力。致诛则百蛮竦。振武则暴强服。支离约已。尽悴事国。呜呼哀哉。惟公明迈激朗。信廉仁勇。机敏神速。内和外重。处盛权不得以非理挠。临大节不可以危亡动。道将世迕。器与时屯。折冲厌难之臣。旋踵及身。不淄不磷之坚。挫于刀笔之前。此慷慨义烈之士。所以掩泣而流涟。矧我依仁。受赐托姻。逮予守官。秉策司勤。运阨功在。诚存理冤。明没河渭。苍迈古原。左掌太华。邪睨鸿门。刊铭路隅。庶慰精魂。其词曰。
古人有言。
兵者凶器。
战实危事。
三代为将。
道家所忌。
得非好胜乐杀。
欺降嗜利。
绝域刭
杜邮悲起。
每原始而要终。
吾固知其所以。
温温清源
幼寤圣君。
勇必顾礼。
质而能文。
摧刚为柔。
塞兑解纷。
破虏忘□平戎让勋。
肃致天讨。
义诛不顺。
密谋神断。
四回六奋。
火烈风埽。
霆驰电震。
舍服解网。
知成示信。
胥脍归尧。
三苗格舜。
有守矜功。
谓之不克。
井堙木刊。
孰云非贼。
惟后将军
古训是式。
先计后战。
贵和贱力。
哀胜不敢。
持全制极。
遭罹□故。
颇僻反侧。
苍鹰厉吻。
雏鹜争食。
颠倒静迈
汨陈白黑。
威暴都赖。
功隳即墨
歌沧浪
饮恨南国。
希仁圣之遐畅兮。
亦管诛而蔡殛。
谓贤哲之悔亡兮。
颜与冉又不得。
桓尊周而灭项。
犹存功而掩慝。
思人以爱树。
十世而宥直。
如为虏而报雠。
使伏谗而失职。
顾汧城以流恸。
而太息。
贾生徒惊于糺纆。
北叟焉知其倚伏。
凋玉缺。
直罔贞蹶。
竟埋干将
终碎明月。
宿草陈根。
芜没苍坟。
垂清风于颂石。
与终古而存存。
幽州纪圣功碑铭845年 唐 · 李德裕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幽州卢龙军帅检校尚书右仆射张公仲武。往年修献捷之礼。今岁有铭勋之请。二者君子韪之。岂不以诸侯有四夷之功。献其戎捷。春秋旧典也。宗周纳肃慎之贡。铭于楛矢。天子令德也。斯可以为元侯表。可以为后世法。圣上嘉其动而中礼。乃命宰臣采其元功。传于惇史。臣德裕乃敢飏言曰。夫兵者。所以除暴害也。爱人则恶其为害。禁暴则恶其为乱。虽睿智不杀。化之以神。至德允怀。招之以礼。然书有猾夏之戒。传有修刑之训。虞舜四罪。乃成大功。文王一怒。以至无侮。非德教之助欤。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熙我文典。焕乎光明。极象外之微。臻于至道。鼓天下之动。致于中和。虑必钩深。退而藏密。故能神机独照。伐未兆之谋。威光远震。制不羁之虏。当其时也。烽燧迭警。羽书狎至。人心大摇。偫师沮气。皇帝以轩后之威神。汉高之大略。光武之雄断。魏祖之机权。合而用之。以定王业。此议臣所以不敢望于清光也。倬哉。天地应而品物生。君臣应而功业成。故龙跃而云从。鹤鸣而子和。方叔伐猃狁。蛮荆来威。安远击车师西域振服。宜有良将。殿于朔边。张公礼阅战器。书成传癖张仲孝友。子孺塞泉。流落不偶。光景未耀。明主雅闻奇志。持印而拜将军。遥推赤心。筑坛而命元帅。拔自雄武。授之蓟门。果能精诚奋发。策虑偪臆。千里献筹。一心忧国。则知龙颜善将。任人杰而不疑。日角好谋。叹敌国而强意。回鹘者。本北狄之裔也。或曰獯狁。或曰山戎。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前史载之详矣。暨薛延陁之败也。酋帅吐迷度率众款塞。太宗灵武纳降。立回鹘部落。置瀚海都督。因我封殖。遂雄北方。代宗之戡内难也。叶护以射雕之士。亲护戎旌。亦由羌髳率师以翼周。北貊枭骑以助汉。既殄大憝。乃畴厥庸。特拜叶护司空。岁赐缯二万疋。厥后饰宗女以配之。立宫室以居之。其在京师也。瑶祠云构。甲第棋布。栋宇轮焕。衣冠缟素。交利者风偃。挟邪者景附。其翎侯贵种。则被我文绘。带我金犀。悦和音。厌珍膳。蝎蠹上国。百有馀年。既而桀骜无亲。天命不佑。僭侈极欲。神道恶盈。本国荐饥。畜产耗半。黠戛斯蹙因利乘便。遂焚龙庭。区落萧条。阴燐青荧。今之乌介可汗。亡逃失国。窃号沙漠。非我册命。自为假王。其来也。羡漫阴山。睥睨高阙。元塞之下。氛雾蔽天。质贵主以前驱。依大国而求援。或丐我米糒。救其饥人。或邀我甲兵。复其故地。外虽柔服。内有桀心。因行人致辞。徵呼韩故事。愿居光禄塞。急保受降城。其下有二部。曰赤心宰相那颉啜特勒。赤心者。天性忿鸷。戎马尤盛。初与名王嗢没斯首谋内附。俄而负力怙气。潜图厉阶。为嗢没斯所绐。诱以俱谒可汗。戮于帐下。其众大溃。东逼渔阳。上乃赐公玺书。授以方略。公以室韦悍亟之兵。近我边鄙。俾其侦逻。且禦内侵。寻以徵役不供。为虏所败。由是介马数万。连亘幽陵。伏精甲于松樠。布穹庐于碛卤。散若飞鸟。止如长云。火燎于原。不可向迩。公激义气以虹贯。发精诚而石开。奇计兵权。密授髦俊。乃命介弟仲至与裨将游奉寰王如清左敌万李君庆张自荣高守素李志操。率锐兵三万。建旆而前。介冑雪照。戈矛林植。命以义殉。壮由师直。声隆隆而未泄。欲逐逐而不食。戢以听命。严而有威。公曰。险道倾仄。且驰且射。兵所以无敌也。致之平原。勒以方陈。我师可以逞志也。于是据于莽平。环以武刚。首尾蛇伸。左右翼张。轻骑既合。奇锋横骛。摧枯株。搏畜兔。摄詟者弗取。陆梁者皆仆。虏王侯贵人。计以千数。然后尽众服听。悉数系累。谷静山空。靡有孑遗。橐驼駃騠。风泽而散。旃墙罽幕。布野毕收。马牛几至于谷量。虏血殆同于川决。径路宝刀。祭天金人。奇货珍器。不可殚论。乃命从事李周瞳驰传上奏。又命牙门将周从玘继献戎俘。皇帝受而劳之。偫臣毕贺。昔长平七征。骠骑六举。窦宪合氐羌之众。陈汤揽城郭之兵。或生灵减耗。士马物故。或邀功救罪。矫命专征。然犹告类上帝。荐功清庙。顾视二汉。不其恧欤。以公威动蛮貊。功在漏刻。因命为东面招抚回鹘使。先是奚契丹皆有虏使。监护其国。责以岁遗。且为汉谍。自回鹘啸聚。靡不鸱张。公命裨将石公绪等谕意两部。戮回鹘八百人。虽介子讨罪于龟兹班超行诛于鄯部。未足俦也。回鹘又遣宣门将军等四十七人诡辞结欢。潜伺边隙。公密赂其下。尽得阴谋。且欲驰入五原。尽驱杂虏。公逗留其使。缓彼师期。竟得人病马瘏。缩衄而退。挫锐解纷。繄公善计。今鸟介自绝皇泽。莫敢近边。并丁令以图安。依康居而求活。尽徙馀种。屈意黑车。寄托远遁。流离饥冻。黑车亦倚其威重。迫胁诸戎。造谋藉兵。解仇交质。自谓约赍深入。汉将取而未期。渡幕轻留。王师往而不利。公以壮猷远驭。长计羁縻。不媮避嫌之便。终尽致敌之术。将时动而得隽。岂岁数而胜微。矧乎明主仗将帅为爪牙。视戎狄为鼠彘。方猎猛敌。不玩细娱。非周宣无以成召虎之勋。非汉宣无以听营平之计。勖哉上将。光我中兴。公前后受降三万人。特勒二人。可汗姊一人。都督宰相四人。其他侯王骑将。不可备载。王褒以日逐归德。称为人瑞。班固以稽落荡寇。大振天声。孰若天子神武。百蛮振慑。乘其蹙困。临以兵锋。刈单于之旗。纳休屠之附。非万里之伐。无三年之勤。巍乎成功。辉焯后代。宜刻金石。以扬鸿休。铭曰。
太和之初,赤气宵兴。
开成之末,彤云暮凝。
异鸟南来,胡灭之徵。
北夷飙扫,厥国土崩。
逼迫迁徙,震我边鄙。
长蛇去穴,奔鲸失水。
上都蓟门,兵连千里。
曾不畏天,犹为骄子。
丐我边谷,邀我王师。
假我一城,建彼幡旗。
归计强汉,郅支嫚词。
狼顾朔野,伏莽见羸。
雁门之北,羌戎杂处。
濈濈偫羊,茫茫大卤。
纵其枭骑,惊我牧圉
暴若豺狼,疾如风雨。
皇赫斯怒,羽檄徵兵。
谋而泉默,断乃雷声。
沉机变化,动若神明。
沙漠之外,虏无隐情。
渔阳突骑,燕歌壮气。
赳赳元戎,耽耽虎视。
金鼓誓众,干旄蔽地。
爰命介弟,属之大事。
翩翩飞将,董我三军。
禀兄之制,代帅之勤。
威略火烈,胡马星分。
戈回白日,剑薄浮云。
天街之北,旄头已落。
绝辔之野,蚩尤未缚。
俾我元侯,恢宏远略。
取彼单于,系之徽索
阴山寝烽,亭徼櫜弓
万里昆夷,九译而通。
蛮夷既同,天子之功。
儒臣篆美,刊石垂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