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汉英武皇帝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 唐末宋初 · 李恽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
宅之西。五里而远。偫山邃谷。延袤萦拥。北自乾坎。南距申酉。苍崖峭壁。怪石灵泉薜萝荫乳窦以夏寒。丛桂向晴旸而冬绿。涧溜清泚。自激轻音。蔓草芃茸。本无毒螫。洞穴窈窕。烟岚闭亏。隔云闻鸡犬之声。度岭接樵苏之径。大哉。气通斗极。崆峒带多武之乡。地划参墟。晋野乐深思之俗。况乎刑政之经不紊。霸王之器具存。纪都邑即天下之浩穰。养士马即域中之精勇。往者北齐启国。后魏兴邦。虽未臻偃伯之称。且咸正事天之位。时或倦重城之晏处。选面胜之良游。各营避暑之宫。用憩鸣銮之驾。亦犹秦之阿房。晋之虒祁。楚之章华。汉之未央。古基摧搆。往往存焉。年历寖远。率多改作。盖以翼翼都会。豪右富民。因旧图新。增制惟错。于是乎金人塔庙。老氏宫观。星布于岩石矣。懿哉坤维之上。一舍之遥。偫木阴翳。奇峰崷崒。上有平址。东西仅五十步。北倚石壁。有弥勒阁。内设石像。侍立对峙。容旨温□其镌磨之巧。代不能及。昔睿宗皇帝再加添设。功用宛然。次东有池水甚洁。澄湛凝碧。睹之恐耸。国人俨其堂宇。偶以神位。每角亢方中。雷雨未施。即雩祷咸萃矣。驯岭西下□□约三百步。有高寺榜曰天龙。故易义云。夫龙者。潜即勿用。飞即在上。天龙之名。固其宜矣。今英武皇帝应千龄之运。居九重之尊。比自舞象执经。齿冑学优于庠序。问安侍膳。□□□□于庭闱。动叶咨询。行符典则。负对日之辩。似不能言。□秤象之智。果而勿伐。肃肃煌煌然。伟量知几。深不可测。立德在间平之右。承家继文武之基。自非道济艰危。孝安宗社。孰能与于此乎。天会中睿宗皇帝以道(阙十一字)出阁授检校司徒归义都督。时年尚幼冲。躬亲官次。寡辞敏德。务简刑清。吏不敢欺。府无留事。尝以公退休暇。与叔季诸王。方驾接轸。礼谒精蓝。一岁之中。□□□数上独于东序愬观音像一堂。其内幡花鬘盖供饰之用。靡不严洁。于兹日新。每具斋祷。罔不乾乾惕惕。潜发明诚。所志者。延鸿祚于邦家。弭灾氛于区宇。因心爱敬。不忘斯须。□□甚嘉偫论归美。攸是罢解公府。特恩检校太保。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充大内都点检贞干服勤。中外严敕。宣威敬事。动叶圣谟。及皇帝践阼。加□□太师太原尹。阶勋爵邑。悉称公台。寻领侍卫亲军事。未几。值仓卒之变。震骇非常。上独执雄断。入平内难。时戊辰秋九月嗣升宸极。立定倾危。赫然大□垂裕终古。自是□□洁念。恒切归依。每届良辰。必亲行幸。至壬申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诏有司于大殿后正面造重楼五间。寻遣良冶铸贤劫自拘留孙如来已降铁佛千尊。□范金审像□□容光相圆明等无差别。如是匀分龛室。各安上级。时诏宣徽北院使永清军节度使检校太保范超自始监修。应期成就。基砌柱础。广槛飞甍。丹彩相望。□□□□巍乎窗扉下瞰于云端。栋宇勃兴于地表。金炉晓炷。惟闻薝卜之香。玉磬晨鸣。不假莲花之漏。议者曰。树超世之果。图不朽之功。必依惟睿之谋。宜享终天之禄。岂比夫望祭□□□□□祷之。驾骋瑶池。徒纵盘游之乐者哉。上御宇之八年乙亥岁。天赞皇帝。义敦天性。礼叶彝章。洎春末夏初。累飞诏示。必以备物典册。将加徽号洪名。□□君亲之恩。敬修迎受之礼。至夏六月十六日。果降贵近昭宣□容寻于正殿□□英武皇帝兼颁龙衣玉带。驷马雕鞍。别赐神旗鼓吹。殊私异将□□□□□众心悦随。偫后称庆。宝函金简。扬命舜命禹之书。驭朽持盈。尽为子为臣之敬。礼之大者。帝载无穷。先是英武皇帝以今岁摄提建月青风□□□□□升寒气将退。严整仪卫。亲率公卿。驾苍虬之骙骙。衣赭袍之熠熠。云韶寅导和乐□□□□□曲之居误届初禅之境。臣幸陪天仗。亲奉德音。既成□福□□□□□□之佑遽兹承诏。俾志胜缘。将纪洪猷。潜思秘祝。所冀龙华会上。侧聆善嘱之言。星宿劫中。遍睹青莲之相。欢心有待。谨作铭云。
觉皇递兴,大教垂世。
成位有期,坏空相继。
大哉贤劫,千佛重光。
六度万行,轨躅相望。
浩劫迢遥,一念可摄。
勿谓难逢,声尘相接。
惟彼陶唐,上列参墟。
莓莓沃野,煌煌帝居。
天启亨会,神输瑞图。
英武定难,后来其苏。
圣人有作,抚宁邦域。
治民事天,允釐庶绩。
金像玉楼,伊帝之力。
普济苍生,永尊皇极。
唐故朝议大夫申王府司马上柱国太常卿韦公神道碑铭763年 唐 · 独孤及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 创作地点:广西南宁市
楚元王傅后五世。长孺相汉。始自鲁国徙家杜陵。其后十六世孙景略。仕青州刺史青州仓部侍郎南皮公瓒。南皮公生三子皆才。同时为郎。长曰季武。实居主爵。次曰叔谐。典司库部。季曰叔谦。历吏部考功时人号为三列宿考功生知人。以司库员外郎职方郎中。自长孺青州。二丞相。一侍中。十一二千石。自南皮至职方。二叶五尚书郎。为当世言婚宦者谓之郎官韦家。楩楠瑶琨。非崇山浚源不生。故公侯卿大夫。实钟德门。事业名声。与冠盖俱。四牡龙旂之庆。百代弥炽。盛矣哉。公讳缜。字某。职方之仲子也。性忠廉无邪。温直好礼。用诚明博厚。祇若祖考之训。虽颠沛不违仁。非得之不苟求。言足以成事而济众。默足以居易而慎独。乡举经行。吏部登贤能。拔授秘书省校书郎。亲累徙官。再迁至亳州临涣县。宽仁恺悌之政。行乎千室。期年而颂声兴。迁薛王府文学。转秘书郎。王宫图牒。天禄典籍。公皆以儒服参焉。艺文修而彝章叙。历佐濮徐仙三州。清恪如一。入为申王府司马。以达才居陪臣之列。宏道奉职安义以直已。谏从政肃。繄忠亮是赖。掌邦典者。谓王门之治。可移于公卿。方议登之三府。会寝疾终于位。是岁开元十二年岁在甲子冬十月二十二日。春秋若干。夫人河南元氏益州唐安县主簿知柔之女。承先祖供祭祀之谓职。闵勤劳劝以义之谓德。庄敬恭顺婉娩听从之谓礼。顾复劳瘁均养善训之谓慈。夫人兼有焉。某年月日。春秋若干卒。某年月日。合葬于某原。呜呼。才宜贵。仁宜寿。世禄宜富。三者公夫人皆居其地。不臻其分。乡党宗族。以命不可说相吊焉。惟明德必有后之言也信。有若孟子幼成。博见利器。铿若金锡。天宝十年。自尚书兵部郎出守汉中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移典河内河内人至今颂之。仲子幼卿洛阳县叔子幼奇。宋州邱县。季子幼章。有贞干密识。恭宽而明。前后八执宪而再起草。自兵部郎中持节典泗楚二州。锡金印紫绶。咨以屯田赡军食。如汉营平侯故事。以言以立。皆公之教训也。宝应二年春三月。以子为大夫。故诏追赠公太常卿。君子谓公之义方。庆及其身。而楚州之孝诚格于宗祏。礼也。犹以为与化俱者人事。不我期者邱陇。虽大宗小宗。可详诸姓氏谱。命官日时。各存乎屋壁之志。若遗直与故事。非金石刻。则无以示后世也。由是楚州稽首于庙。见托撰德。垂懿万亿。孝思罔极。其铭曰。
肃肃乃祖,翼商屏周。
总偫邦兮,退傅间生。
扶扬重侯,德乃降兮。
龟纽虎符,黼衣彤弓。
世相副兮,百代纯嘏。
钟仁于公,德斯懋兮。
为邦三年,足民知方。
政之臧兮,校文石渠
观书鲁堂,志自强兮。
三佐列郡,曳裾游梁。
道未光兮,已矣介福。
不充景行,吁嗟命兮。
一经之遗,垂裕果盛。
哀荣并兮,子子孙孙。
丕承忠敬,馀庆兮。
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太尉中书令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管内支度田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夷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上柱国南康郡太师韦公先庙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七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乃立宗庙。以安神明。德厚流光。追养继孝。顺而下之曰义。等而上之曰仁。国家稽合礼文。损益前载。崇功贵仕。得祠四室。于王制酌诸侯二昭二穆之义。于祭统见君子尽志尽物之诚。惟太尉中书令南康郡王。懿文经武。保合昌运。左右德宗。格于皇天。始恢陇坻之旅。终化岷峨之俗。贵为上公。位极元台。克肆忠力。乃图孝享。作新庙于京师大安里。古者扬其功烈。铭于祭器。近古以鲁钟卫鼎。追琢先德。不若镂文字于丽牲之碑之为详也。乃谨而书之云。公姓韦氏。京兆杜陵人。自扶阳重侯用经明至宰相。后裔蕃昌。德与位偕。积十六叶。至六代祖范。字元礼。以字行于代。仕车骑大将军。入隋为沂州刺史。启土郿城。易名曰庄。实生孝恪。雅有文宪武德初侍御史洛州别驾。生司农府君讳机。为第一室。端诚正志。休有厥声。专对出疆。艰贞复命。著西征记以献。太宗嘉之。剖符澶州。修起儒术。三典卿曹。陟降屯夷。操持贵倖。不避彊禦。善理宫室。得其时制。史氏书之。为唐名臣。以夫人陇西郡辛氏配。司农坊州府君讳馀庆。为第二室。清和修洁。履道不回。历右饶卫兵曹参军。以至二千石。以夫人武功苏氏配。坊州赠太子少保府君讳岳。为第三室。方严贞干。政事修明。在武后时。以直忤旨。由太原移佐睢阳。出入四纪。绩宣中外。历殿中监。剖符八州。庐海潮虢。眉徐卫陜。所至之邦。有威有怀。凡再追命。以夫人扶风郡夫人窦氏配。少保生赠太子太师府君讳贲。为第四室。盛德循行。含章自牧。历蓝田。淑声流闻。上纂崇厚。下贻风训。凡三追命。以夫人凉国太夫人段氏配。噫嘻。自扶阳郿城。积丕烈于前史。自考庙至显考庙。流炽昌于后叶。列于禘尝。储厥义方。故南康郡苞五常。贞四教。秉灵杰。出含道。中立初誓偏师。建奇功。捍大患。立大节。以儒衣法冠授律凿门。佩亚相之印绶。修元侯之节制。就加宗工。入掌金吾。抚征全蜀。命赐备厚。由地官天官。参总端右。平章宰政。进中书令。加司徒太尉。戚钺秬鬯。銮旂雕戈。有严有翼。乃蔚乃赫。忠厚博大以阜俗。信廉仁勇以成师。南蛮纳邸。西羌解辫。象胥译戎捷。乐府陈夷歌。守正持重。推诚毕力。开地通道九千馀里。生聚教训者二十一年。天文纪功。刻在金石。暨德宗弃天下。太上居谅闇。危言急病。体国忘身。毅然君子之道。卓尔大臣之节。永贞元年秋七月。考终命于理所。策赠太师。有司奏谥曰忠武公。自庙成距今。凡八年矣。以公天子守臣。安危注意。不得视涤濯。承吉蠲。而元兄国子司业聿。实奉朝请。荐其常事。孝友而才。称于士林。初公之仲兄曰晕。屯田员外郎邓州刺史。叔氏曰肇。太子左庶子御史大夫左散骑常侍。咸以器望而延褒锡。公之夫人赠魏国夫人张氏。其祖祢与外王父。皆秉国均。为天下华腴。嗣子工部员外郎行立。衔恤无怙。齐丧中礼。大凡四庙之支。旁尊偫从。烜赫昭融。不可胜书。至若质明光近。沐浴盛服。虚中以理嘉荐。匪懈而无违心。大糦沈齐。馨香条鬯。既思其志意。若闻乎容声。洞洞乎。属属乎。有以见举十伦而备百顺。昔素王之以战则克。以祭则受福。其斯之谓乎。司业悼手足之凋落。感春秋以悽怆。永怀明发。俾篆斯文。铭曰。
新庙有侐,静深奕奕。
孝孙匪懈,元衮赤舄。
洪阀章章,乃侯乃王。
汉称扶阳,唐有南康
二十三叶,沛然蕃昌。
四室崇崇,斯焉享尝。
烈烈南康,温良能断。
谋猷樽俎,文武桢干。
汧岐之西,祲沴销散。
井络之下,天文昭焕。
抚封全归,冥漠德辉。
聿修孝享,家法无违。
以昭以穆,以嗣以续。
和气婉容,苾芬烹熟。
子孙小大,罔不祗肃。
神之听之,报以介福。
唐金紫光禄大夫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微宫使上柱国燕国公于公先庙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七
国朝之制。二品已上祠四庙。三公品第一。虽有始封。亦不敢逾焉。元和五年。相国司空燕国公立新庙于京师兰陵里。司空公以文武伟才。肆勤纳忠。外贞师律。入作公相。以平乎水土。以调乎阴阳。深惟祖祢尊尊之义。昭穆亲亲之道。乃图庙食。以永代德。公姓于氏。河南人。七代祖谨。后魏柱国大将军周太傅三老燕国文公。六代祖实。周大左辅。隋赠司空燕国安公。五代祖象贤。骠骑大将军会昌定公。惟三叶有大勋力于北朝。乞言而为惇史。体国以全至公。四代祖益州郫县讳德威。夫人京兆韦氏。曾祖绵州显武县讳元范。夫人北海王氏。王父赠刑部尚书讳汪。夫人北海王氏。烈考赠司空讳夐。夫人邠国太夫人京兆韦氏。凡宗庙之数。郫县为初室。显武为二室。尚书为三室。司空为亲室。其配各以夫人氏。交神明之道也。惟郫县显武。遵道服儒。廉退洁修。且曰。邴曼容陈仲弓。吾之师也。故仕不过六百石。而以理效闻。尚书沈冥善闭。含道特立。以处士燕居。至于没身。凡三追命。至大司寇。先司空广大而静默。恭俭而好礼。合二雅。循四教。推明理古之学。贬绝非圣之书。恬智交养。龟颐不惑。起家益州东阳主簿。四徙官至宁州真宁县。又再转至泗州司马。禄至卑而仁及物。道未泰而志不慑。公卿大夫之閒。尊有道而疏利权。天宝末宰执擅朝。恶其刚介不附已。故官止郡佐。而庆延身后。朝典加恩。亦三追命。自密州刺史吏部尚书以至于论道焉。长子颇。专良有士行。终洋州司户参军。冢子䪹。贞干强敏。程功赋职。历户部侍郎。以公事贬泉州司户。赠楚州刺史。幼子顷。吏理清明。仕至长安县司空公即第三子也。英朗闳达。刚方博厚。才可以捍大患。学可以析偫疑。弥纶中朝。则尚书郎京邑廷尉皆有懿绩。惠绥外服。则湖苏虢陜二千石察廉克宣功化。繇山南东道节度使平章事入觐。居中策拜显尊。绍文公安公之爵地。展尽志尽物之诚敬。悽怆怵惕。精明吉蠲。诗云。春秋匪懈。享祀不忒。司空当之矣。又曰。以妥以侑。以介景福。先公宜之矣。公状先公之行。其大略曰。孔宣父应聘历国。困而老于洙泗。我先君宦学于天宝之年。而操之者甫忠。(谓林甫国忠)先君能无穷乎。又曰。小子不敏。不通先君之大道。不识先君之大行。不肖之罪也。类是者千馀言。其太史公自序之风。可以论撰。酌之祭器。德舆外王母。公之从母也。故其门中风训。获周知之。忝备重任。在公下列。公以庙铭见授。顿伏上闻。尊严咫尺。实奉面命。其在传信。不敢蔓辞。铭曰。
燕文三老,弼魏佐周。
安公定公,亦播厥猷。
郫县显武,一同丕矩。
尚书司空,三命追崇。
义训忠教,公台焜耀。
乃封故地,乃建新庙。
新庙是宜,膻芗告祠。
齐明盛服,乃顺乃时。
卑静以正,如亲听命。
求福不回,孝孙之庆。
刻铭斯碑,以代烝彝。
忠武军监军使宁远将军内常侍员外置同正员赐紫金鱼袋上柱国云麾将军左监门卫将军朱公神道碑 唐 · 苏遇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
天垂四星。环拱帝座。降精成象。崛起辅时。内则衔奉丝纶。伏勤夙夜。外则监护统帅镇静邦家。宜其荣冠貂蝉。名香竹帛。公讳孝诚。字孝诚京兆三原县人也。自姬周分姓。由小邾建家。隐屠肆而名动诸侯。居里闬而势侔卿相。云博肆直于汉世。然据曜文于吴庭。绵绵不绝。世有荣位。皇祖游仙。皇考珍。并育德当年。钟庆于后。公弱冠入侍。以谨密见亲。咫尺天颜。左右皇极。克勤专对。休有令闻。贞元中。德宗新平宇县。戎臣专阃。多不自安。任非其人。情则莫达。使乎之选。朝廷为难。公时妙年。早承恩渥。累驰驿骑。所至风从。对扬王休。众高敏捷。累践要职。官更局丞。干蛊之声。自兹益大。寻加朱绂银章。以旌能也。元和初。张伯。靖负固叙州。啸聚蛮落。公衔命于俶扰之际。抚谕于溪洞之中。遂使投戈感恩。敛衽向化。掉三寸舌。息数州兵。古人所难。公有馀裕。拜宫闱令上护军。以宠劳也。先皇深忧漠北。虑启边患。公密陈嘉谋。请城天德。许诏既下。仰办于公。量财揆日。躬先板筑。胡马不敢南牧。汉兵休怀西归。保护塞垣。万代之利。攻心断臂。复睹于今。授承议郎内侍省内谒者监。以酬勋也。属元戎授钺。问罪淮西。恩加朝散大夫内侍省内给事。以护许军。公素怀忠果。徇国忘身。每竭家财。以周军用。时经行阵。或被伤痍。亲自抚巡。问以疾苦。布皇恩于阃外。推赤心于腹中。士皆感激。人百其勇。故能绵历三岁。终始一心。克定淮夷。剪除荆棘。过合流。下郾城。功伐彰明。上每嘉叹。迁朝议大夫内常侍。旋以内忧。请从丧纪。诏命不许。遽令起复是岁李师道遘逆。窥窃近郊。宪宗司空公光颜镇守滑台。以行天讨。两道全师。委公监抚。初入寇境。方伺地形。为贼埋伏。乘我未备。公行从之骑才廿人。决机方寸之中。奋发仓卒之际。马直进。突其坚锋。左拂右旋。所向风靡。以少击众。古昔无俦。威声益雄。士旅争进。收斗门。下临濮。皆公之力。贼平还镇。宠诏继至。加宁远将军上柱国。溵蔡牢落。陈许疮痍。二年之中。四更节将。公抚新怀旧。军郡帖然。既尽禦众之方。真得监临之体。享年五十一。元和十五年七月廿日。遘疾终于许州之官舍。部曲表请。归葬长安。有诏追赠曰。故忠武军监军使宁远将军内侍省内常侍员外置同正员赐紫金鱼袋朱孝诚。祇事左右。勤劳岁时。言念忠诚。常所委用。出入内外。迭为监临。廉以居贞。和而得众。将我成命。奉以终身。悯以云亡。是有追锡。升阶进秩。式慰营魂。可赠云麾将军左监门卫将军。王人临门。哀荣备至。公抱谦恭之性。有适时之才。备著勋劳。曾无矜伐。每受荣奖。忧形于色。午参之机变。缪子之荐贤。兼有之也。驱驰二纪。出入四朝。送往事居。物无横议。方将振翼天汉。展步云衢。苍苍不仁。摧我贞干。夫人王氏。辅佐成家。克修妇道。中馈有誉。偕老忽乖。痛移天之祸。尽昼哭之节。嗣子富平监军朝议郎内侍省掖庭局监作上柱国士俛。能袭弓裘。善继先志。明时并侍。甸服监临。荣□六姻。贵昭圣世。次子士伦。初从筮仕。投迹要司。皆蒸蒸之心。愿申罔极。以遇久同王事。备详勋绩。桑田非久。陵谷易迁。传之不朽。在乎贞石。衔悲纪序。无愧乎词。铭曰。
入侍重闺。出奉紫泥。
星躔往复。驿骑东西。
伯靖负阻。啸聚五溪
宣我威恩。革彼昏迷。
北难猃狁。侵扰黔黎。
乃城天德。上干云霓。
下视虏马。远如醯鸡。
桀黠态尽。窥塞无蹊。
再监滑许。灭蔡平齐。
智勇双高。功名日跻。
紫绶金貂。恩宠极兮。
悲凉部曲。呜咽鼓鼙。
佳城白日。草露凄凄。
李中枢(并小序) 明 · 柳方善
七言排律 押元韵 出处:泰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公名(贞干。)孝诚闻于上。上特教书褒崇。仍赐几杖。又于献寿之日赐乐。因遣内官赐宫酝。实千载之荣也。右政丞柳宽首歌其事。今中枢赵相末生又序其端。亦一时之壮观也。中枢年七十三。母年九十馀也。
传家积德久弥存,秾李敷阴满一门。
鹤发在堂膺寿考,厖眉视膳奉晨昏。
年踰舜慕心愈笃,日展莱嬉色更温。
饮湩肯须烦孝妇,含饴常自弄曾孙。
寒鱼定向冰间跃,美笋应从雪里蕃。
名彻九重宸意动,班升两省庆声喧。
丝纶密勿垂优典,几杖联翩表达尊。
香拥宫壶融圣泽,风飘仙乐畅天恩。
中官狎坐荣光烂,国老参筵胜事繁。
多少史臣方刮目,千秋特笔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