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探春 清 · 杜文澜
 押词韵第七部
曼陀罗牡丹廿余春,残花少,蓓蕾如豆。市中购新花六本,作此妥之。
翠幄阴迟,画栏烟瘦,东风愁负莺燕。
芳径锄香,筠篮担露,入市韶光偏贱。
谁借藏娇屋,早分与、莓苔一半。
信知倦蝶痴蜂,暗笑弄花人懒。
何事尹邗避面,任休滞残寒,眉黛慵展。
巾紫凝妆,鞓红酣酒,羞问情深浅。
唯有婵娟月,尚飞近、移春庭院。
待上瑶台,又怕琼箫写怨。
杭州华严寺大律师塔铭 唐 · 僧清昼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七
晋中。颖迈之士。多尚出尘。白足高步于海隅。青目遐视于湘表。千有馀祀。禅律师宗。吾知若人。出秉伊说之钧。处蹑黄绮之躅。亦躬圭之与和璞。隐显之殊乎。我律师其人也。法讳道先。俗姓褚氏。踰龀出家。方冠受具。诣光州和尚学通毗尼。于时夏浅德崇。坛场属望。盖天赉真士。为东南义虎。云雨慈味。笙镛道声。常持法华。兼创佛庙。洎没身不怠也。世寿七十九。惠寿五十八。上元庚子岁仲秋月。示灭于本寺。是日驰阳昧昧。淫雨飔飔。烈风崇朝。嘉禾为折。乃东土福尽之徵也。俄然喜气五色。亭亭如盖。移晷不散。遍映精庐。即西方往生之意也。初吾师未殁。其月三日质明。支疾凝神。视色观身。弥陀具相。忽现师前。满庭碧花。昔所未睹。其四日昧爽。有异人请师。谓师为和尚。遂开目弹指曰。但发菩提心。五之日。曼陀罗华。自天而雨。悲夫。非哲匠去世。安至是耶。门人神烈义精等。摄齐何仰。绕塔徒哀。履名迹而可师。书琬玉之不坠。词曰。
我法未季,哲人是生。
真慈在物,泽洒飙清。
高戒严身,佩月与璎。
贻训徒张,逝不可作。
瑞花冥濛,卿云萦薄。
灵轜何止,于此山椒
寒鼯断续,影塔萧寥。
五峰诸子,泣望终朝。
彭尺木极乐世界庄严图甘翰臣 其一 功德池流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押庚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十二
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秦译《阿弥陀经》文,凡五举,唐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凡十三举。两本详略差殊,而慈恩作疏,依秦本不依唐本,得非西天那烂陀寺,犹以秦本为正本欤?慈恩依世亲菩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判功德庄严为依、正二果,依八、正七为十五科。此图凡十六科,彼此相勘,则七重行树、七重栏楯当慈恩《疏》之宝林耀颖第一科;功德池流、宝池澡浴当《疏》之德水澄澜第二科;天乐鸣空当《疏》妙伎鸣天第三科;琉璃宝地、宝地经行当《疏》檀金饰地第四科;天华布地当《疏》时华舞回第五科;十方往供当《疏》羽驾游方第六科;众鸟说法当《疏》鸟韵法音第七科。《疏》第八科,风生善念,此则摄诸鸟语之中。其依果庄严,《疏》为八而《图》为十;其正果庄严,则声闻进修当《疏》第十一科常随众;九品往生当《疏》第十二新贤;上善会同当《疏》十三旧圣;《疏》第十四为劝生;十五为释劝,无相可图,且亦可摄诸上善会同。《图》之三圣接引,《疏》在功德因中。其无尽楼台,无边海会,亦可摄诸《疏》前八科中。然在作图时,自有文外远致,非依、正二果所限矣。慈恩《疏》为知归所未见,故新定此图,略依净土三经及袁氏梦纪为之。然大体冥同,独《疏》依经次,《图》不依经次耳。尝恨僧繇、道子、伯时诸公,佛像夥多,乃无净土庄严图本传世。日本当麻曼陀罗净土变相,疑出唐人,亦无传摹之本。此图运思精密,画亦有孤云、实甫之风,诚为甚难希有者。非园主人出以索题,展玩累月,欢喜踊跃,老病思归,效颦偈赞。
定水渊渊处,西行第一程。
怪来功德相,无愿亦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