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嵩”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序
画弥勒上生帧赞 唐 · 白居易
四言诗 押庚韵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南赡部州大唐国东都城长寿寺大苾刍(一作刍)道嵩存一惠恭等六十人。与优婆塞士良惟俭等八十一人。以太和八年夏受八戒。修十善。设法供。舍净财。画兜率陀天宫弥勒菩萨上生内众一铺。眷属围绕。相好庄严。于是嵩等曲躬合掌。焚香作礼。发大誓愿。愿生内宫。劫劫生生。亲近供养。按本经云。可以除九十九亿劫生死之罪也。有弥勒弟子乐天。同是愿。遇是缘。尔时稽首。当来下生慈氏世尊足下。致敬无量。而说赞曰。
百四十心,合为一诚。
百四十口,发同一声。
仰慈氏形,称慈氏名。
愿我来世,一时上生。
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是故离礼于仁义者。不可与言儒。异律于定慧者。不可与言佛。达是道者。惟大明师。师姓欧阳氏。号曰惠闻。唐开元二十一年始生。天宝十一载始为浮图。大历十一年始登坛为大律师。贞元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卒。元和九年正月。其弟子怀信道嵩尼无染等。命高道僧灵屿为行状。列其行事。愿刊之兹碑。宗元今掇其大者言曰。师先因官。世家潭州为大族。有勋烈爵位。今不言。大浮图也。凡浮图之道衰。其徒必小律而去经。大明恐焉。于是从峻洎侃。以究戒律。而大法以立。又从秀洎昱。以通经教。而奥义以修。由是二道出入隐显。后学以不惑。来求以有得。广德二年。始立大明寺于衡山。诏选居寺僧二十一人。师为之首。乾元元年。又命衡山立毗尼藏。诏选讲律僧七人。师应其数。凡其衣服器用。动有师法。言语行止。皆为物轨。执巾匜奉杖屦为侍者数百。剪发髦被教戒为学者数万。得众若独。居尊若卑。晦而光。介而大。灏灏焉无以加也。其塔在祝融峰西趾下。碑在塔东。其辞曰。
其一/儒以礼行。觉以律兴。一归真源。无大小乘。大明之律。是定是慧。丕穷经教。为法出世。化人无量。垂裕无际。诏尊硕德。威仪有继。道遍大洲。徽音勿替。祝融西麓。洞庭南裔。金石刻辞。弥亿千岁。
其二/碑阴凡葬大浮图无竁穴。其于用碑不宜。然昔之公室。礼得用碑以葬。其后子孙因宜不去。遂铭德行。用图久于世。及秦刻山石。号其功德。亦谓之碑。而其用遂行。然则虽浮图亦宜也。凡葬大浮图。其徒广则能为碑。晋宋尚法。故为碑者多法。梁尚禅。故碑多禅。法不周施。禅不大行。而律存焉。故近世碑多律。凡葬大浮图。未尝有比邱尼主碑事。今惟无染实来。涕泪以求。其志益坚。又能言其师他德尤备。故书之碑阴。师凡主戒事二十二年。宰相齐公映李公泌赵公憬。尚书曹王皋裴公冑。侍郎令狐公峘。或师或友。齐亲执经受大义为弟子。又言师始为童时。梦大人缟冠素舄来告曰。居南岳大吾道者。必尔也。已而信然。将终。夜有光明笙磬之音。众咸见闻。若是类甚众。以儒者所不道。而无染勤以为请。故末传焉。无染韦氏女。世显贵。今主衡山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