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其三 北宋 · 华镇
 押支韵
谢公白首乘轩地,长记沧波洗屐时(考古)
以上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 《嘉泰会稽志》:谢公洗屐池在县西三十里东山傍,俗传康乐遗迹,以其登山蹑屐也。然华安仁《考古》诗云云,又指言谢文靖尔。
石门 南宋 · 陆游
 押词韵第七部
昔读康乐诗,梦到石门山
中有醉道士,倒佩落其冠。
来游一一是,嵌岩如屋宽。
喷薄三百尺,万珠落珊珊。
峭壁天削成,磐石容投竿。
摩挲苍藓字,喟发千载叹。
老洪梦中旧,两脸依然丹。
语我君小留,山瓢勿嫌酸。
涧果四时有,收拾苦不难。
旋炊胡麻饭,荐以枸杞槃。
手摘石上,风炉煮甘寒。
扰扰尘土中,未易得此欢。
濯足山下潭,戏惊蛟龙蟠。
醉面索吹醒,坐待风雷翻(同上书卷一三○七四)
按:原辑者谓,此诗乃绍兴三十年春陆游福州北归途中。作于青田。又谓。剑南诗稿。卷十五有。绍兴庚辰。余谢康乐石门。与老洪道士痛饮赋诗。既还山阴王仲信为予作石门瀑布图。今二十有四年。开图感叹作。诗。题中所云。赋诗。即是此篇。放翁集外诗。题此诗为《石门山》查《古今图书集成》卷一千二十七,谓石门山即道书所载石门洞天。据《永乐大典》此诗诗题作《石门洞》较妥。
临江仙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 宋 · 林正大
 押词韵第十一部
须信乾坤如逆旅,都来一梦浮生。
夜游秉烛尽欢情。
阳春烟景媚,乐事史来并。

座上群公皆俊秀,高谈幽赏俱清。
飞觞醉月莫辞频。
休论金谷罚,七步诗成
附: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七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三部
世称诗,岂谢可比。
池草固未彫,阶药已颇绮。
如唐号,白岂元可拟。
中有不同处,要与分朴诡。
郑圃赵昌父颍川韩仲止
二泉岂不高,顾必四灵美。
咸潮生门,虾蜞以为旨。
未若玉山雪,空铛煮荒
隐居通议:方紫阳罗寿可诗曰:诗学晚唐,不自「四灵」始。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厓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魏仲先 原作「和仲先」,据隐居通议(读画斋丛书本)卷六改正。按: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蜀人,有草堂集】 、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欧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苏长公踵欧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三谢 隐居通议作「追」。】。独黄双井专为少陵、晁莫窥其藩。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乾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馀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西江。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馀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型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往往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向,非区区之所敢知也。
论诗三十首丁丑岁三乡作。) 其四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晋人柳子厚,唐之谢灵运陶渊明,晋之白乐天。)
定宇先生文集:答问:问:「元裕之云:柳子厚,唐之谢康乐陶元亮,晋之白乐天。此说如何?」答曰:「谢康乐以放旷不检束遭祸,柳子厚陷伾文之党亦卒贬死,以之并说,亦自颇是。陶元亮忠义旷达,优游乐易,以白乐天比之,亦似,但优游乐易相似,而论其至到处,则乐天不能及渊明也。」
论诗三十首丁丑岁三乡作。) 其二十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自注:“柳子厚宋之谢灵运。”
早行图 元 · 程钜夫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五 行旅类
万山回合路纡萦,独策羸骖款款行。
却忆麻源三谷里,画桥携酒听溪声。
注:建昌城西十有五里曰麻源三谷,晋谢灵运遗迹在焉。公作山房藏书,间则携宾客燕游其间。或幅巾藜杖,独行田野,与樵夫野叟相问答。县小吏驰马值公城门,怒诟公,守城卒擒吏送公府,公命释之。人服公之容德云。
黄鹤楼眺望 明 · 郭诩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云净长空独倚阑,隔江一带好青山。
渔舟出没风波里,铁笛依稀霄汉间①。
景物久遗尘外想②,鬓毛亦任镜中班③。
停杯且待深更月,时有仙人跨鹤还
【校注】 (1)铁笛:指吕洞宾吹笛故事。依稀:仿佛,不清晰。谢灵运《行田登海口盘屿山》:“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 (2)尘外:世外。《晋书·谢安传论》:“文靖始居尘外,高谢人间,啸咏山林,游泛江海。” (3)鬓:同“鬓”。班:通“斑”。《楚辞·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登楼眺望,渔舟铁笛,使人顿生尘外之想。“停杯”云云,即有与仙人遨游世外之意。诗当作于作者走武昌之时。
黄鹤楼识兴 明 · 俞振才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危楼突兀架高城①,天籁玲玲坐上生②。
今古题残黄鹤景③,英雄流尽碧波声④。
胸中丘壑欣无恙⑤,物外鸢鱼觉有情⑥。
倚遍阑干瞻魏阙⑦,乡关回首白云横。
【校注】 (1)危:高。本诗无校。 (2)天籁:自然之音响,对地籁、人籁而言。《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玲玲:玉声。曹摅《述志·赋》:“饰吾冠之岌岌,美吾佩之玲玲。”坐:通“座”。 (3)今古句:鹤楼之景,古今题咏甚多,故曰“题残”。 (4)英雄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即此意。 (5)丘壑:深山幽谷,常指隐者所居。《晋书·谢安传》:“放情丘壑。” 谢灵运《斋中读书》:“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胸中丘壑”,指游放山水之情。无恙:犹言无违,无损。 (6)鸢鱼:鸢,鸷鸟名,俗称鹞鹰、老鹰。《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7)魏阙:指朝廷。《庄子·让王》:“身在江湖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陆德明释文:“象魏观阙,人君门也。” 虽性好丘壑,兴寄鸢鱼,终不免心存魏阙,系情乡关,未能超然物外。《黄鹤楼集》中除本诗外,尚录有《夏日登黄鹤楼联句》及《避署漫兴》,当俱为任职湖广时所作。
黄鹤楼 明 · 赵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人骑鹤去仙乡,翼翼危楼几夕阳①。
鸦闪晴光归古堞,雁拖暝色下横塘②。
一林枫叶深添赤,两岸蒹葭淡著黄③。
何处渔舟归棹晚④,数声羌笛和沧浪⑤。
【校注】 (1)翼翼:庄严雄伟貌。《诗·大雅·绵》:“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危:高。几夕阳:谓历经多少岁月。 (2)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暝色:暮色。横塘:本建康(今江苏南京)堤名,三国吴时所筑,此借指武昌江堤。此二句言鸦飞于夕阳之下,身带晴光,归于古堞;雁飞于黄昏之时,尾拖暮色,落于横塘。 (3)蒹葭:水草名。蒹,;葭,芦苇。 (4)棹:划水行船曰棹。也指归船的工具。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隐汀绝望舟,鹜棹逐惊流。”故又指代船。归棹,即命棹而归。 (5)羌笛:古吹奏乐器,原出古羌族,故名。沧浪:《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沧浪,水名,即汉水。《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本诗通过对登临黄鹤楼所见黄昏景物人事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摆脱凡尘喧嚣,向往自在闲适生活的情趣。
春口宴集黄鹤楼 明 · 雷贺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卷上
鹤去何年尚有,芳辰风景趁奇游①。
晴沙远带春花媚②,云阁高悬夜月幽。
万里江山称壮丽,百年冠盖叙绸缪③。
青霄一望长安近,岂是浮云白鹭洲④。
【校注】 (1)芳辰:犹良辰。谢灵运《拟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 (2)晴沙:晴日下的沙。媚:美。 (3)冠盖:官吏的服饰和车乘,借指官吏。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百年冠盖,谓久于宦途的朝廷大员。绸缪:情意殷勤。吴质《答东阿王书》:“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 (4)青霄二句:长安,借指京都李白《登金陵凤凰》:“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白鹭洲,原为南京西南长江中的一个沙洲,因江流西移,今已与陆地相连;浮云,喻指奸佞之人。抒写诗人对朝政的讥讽和自身的忧愤。本诗反其意而言之。 诗言冠盖相与,宴集黄鹤楼,赏佳丽之景,叙绸缪之情,共赞时政清平。宦途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将之荆南雨夜黄鹤楼独眺作① 明 · 徐学谟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破瞑扳跻磴道悬②,朱甍绣岭飒苍然③。
天空无处招黄鹤,夜静何人蹑紫烟④。
江势浮空吞二梦⑤,雨声连峡暗三川⑥。
难教胜处无题句,千古风流笑谪仙⑦。
【校注】 (1)荆南:即荆州府唐代荆南节度使治所在地。 (2)破暝:天初黑。扳跻:扳,引,犹谓攀跻、攀登。磴道:石阶之路。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三谷》:“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 (3)朱甍:朱红色屋脊。绣岭:美丽如绣的山岭。 (4)何人:指仙人。紫烟:紫色烟云,仙人所乘。郭璞《游仙诗》:“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 (5)二梦:指云梦泽。或谓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或谓云梦实为一泽,可单称“云”“梦”。故以“二梦”称之。又《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三:“云梦泽,半在江南,半在江北。” (6)峡:三峡,即瞿塘巫峡西陵三川唐代剑南西、剑南东及山南西三道为三川。《新唐书·杜甫传》:“禄山乱,天子入避走三川。” (7)谪仙:指李白。 作者于嘉靖中出知荆州府,诗即作于此时。此诗为雨夜登黄鹤楼之作。首联写雨夜登临及所见楼阁之风采;颔联化用仙人黄鹤故事传说,虚拟一笔;颈联摹写登楼所见壮阔雨景;尾联归至谪仙“有景道不得”之佳话。
黄鹤楼八首 其四 明 · 穆文熙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耽玩湖光坐日曛①,大藩风物总纷纭②。
江流不转千年恨,石势常含八阵云③。
山到郧襄秦界合④,星回翼轸楚天分⑤。
兴亡我欲探前代,折简湘灵未可闻⑥。
【校注】 (1)耽玩:留连玩赏。日曛:落日余辉。谢灵运《晚出西射堂》:“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2)大藩:犹言大国。湖广武昌明代楚王封藩,故云。杜牧《送中丞江西》:“惟帝忧南纪,搜贤与大藩。”纷纭:《文选·班固东都赋〉》:“千乘雷起,万骑纷纭。”吕延济注:“纷纭,多也。” (3)江流二句: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 转,遗恨失吞吴。”《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水经注·沔水》:“有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垒细石为之。自垒西去聚石八行,行间相去二丈,因曰八阵。” (4)郧襄:谓郧阳府襄阳府,今皆属湖北,与陕西接壤,故云“秦界合”。 (5)翼轸:二星名,在楚之分野。 (6)折简:犹寄书。《三国·魏志·王凌传》:“凌至,饮药死。”裴松之注引《魏略》曰:“凌知见外,乃遥谓太傅司马懿)曰:‘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古人以竹简作书,简长二尺四寸,短者半之。汉制,简长二尺,短者半之。折简者,折半之简,言其不敬。湘灵:湘水之神。《楚辞·远游》: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此诗亦写登楼远眺。
张太史阳和奉使,①予觞之江楼,别去诗来,盖纪二日游也。予乃即景而赓其什② 明 · 陈省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张骞江汉乘槎日③,主人东道我其一。
通家倾盖意何稠④,莫问青丝与白头⑤。
雪后浮云天易暮,醉眼依稀黄鹤舞⑥。
黄鹤黄鹤天上来,宾主重登已非故⑦。
张灯促席夜气清,更卜明朝阴和晴。
湘帘画槛须臾开⑧,四山雪映阳春台⑨。
八斗二三君但饮⑩,不将美酒负尊罍。
停杯忽忆当年事,蕉鹿胡卢悲复至⑾。
两人兀兀坐无言⑿,相看酩酊非关醉。
白眼乍舒俯仰望,青天只在鹤楼上⒀。
云台凌烟空嶙峋⒁,我心澹荡波心漾⒂。
楚客听歌陌上花⒃,南斗阑干北斗斜⒄。
俯身欲摘中流影,但见沧洲不见家。
沧洲鸥鸟嘲盟寒⒅,匠石徒工画垩漫⒆。
人生红颜易衰飒⒇,合并易知四美难21。
碌碌空催犬马年22,与君酌酒暂为欢,明日黄冠归去我也申屠般23。
【校注】 (1)张太史:指张元忭太史古代为史官明代翰林也担任修史之职,故称太史。 (2)什:诗文的篇什。 (3)张骞(?—前 144)汉代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武帝时曾先后出使西域诸国。此处喻元忭使楚。 (4)通家句:通家指世交。作者同元汴的父亲张天复大概是好友。倾盖,喻初交即一见如故。盖,车盖,其制如伞。《孔子家语·致思》:“孔子之郑,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5)莫问句:《史记·邹阳传》云:“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知与不知也。”按,据《明史》,元汴“十余岁时,以气节自负,闻杨继盛死,为文遥诔之,慷慨泣下”。杨继盛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则万历十年元汴还不到四十岁,故作者有青丝白头之叹。 (6)黄鹤舞:指传说中辛氏酒肆仙人画鹤起舞的故事。 (7)宾主句:据旧志载,黄鹤楼嘉靖四十五年毁于火,隆庆四年重修,已非旧貌。 (8)湘帘:斑竹帘。 (9)阳春台:谓楼台温暖如。 (10)八斗句:佚名《释常谈》云:“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古代斗亦为酌酒之器,八斗二三是说元忭的酒量和才思都远远超过八斗。 (11)停杯二句:《列子·周穆王》云:“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后世遂以蕉鹿比喻人生得失无常。胡卢,亦作卢胡,发自喉间的笑声。《孔丛子·抗志》:“卫君乃胡卢大笑。”这两句是说回忆当年之事,深感得失难料,人生无常。“当年事” 当指张元忭的父亲晚年的遭遇而言。 (12)兀兀:昏醉之态。白居易《对酒》:“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13)白眼二句:《晋书·阮籍传》云:“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名义考》卷六:“人平视睛圆则青,上视睛藏则白。”杜甫饮中八仙歌》:“举觞白眼望青天。” (14)云台:楼台高际云端。《淮南子·真》:“云台之高,堕者折脊。” 凌烟:犹凌云。 (15)澹荡:荡漾。 (16)陌上花:古代吴越一带民歌。苏轼陌上花三首》序云:“游九里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婉转,听之凄然。”元忭山阴人,古为吴越之地,故有此语。 (17)南斗句:刘方平《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8)沧洲句:言归隐之志未酬。鸥盟,曾与鸥鸟有约;盟寒,背盟,失信于鸥鸟。《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必曰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 陆游《夙兴》:“鹤怨凭谁语,鸥盟恐已寒。” (19)匠石句:匠石,古代传说中的工匠。《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垩漫,也作“垩慢”,用白粉涂饰。这句是说黄鹤楼建筑之工巧。 (20)衰飒:凋谢;衰老。 (21)合并句:《文选·谢灵运〈拟太子邺中集诗序〉》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22)犬马年:对自己年龄的谦称。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 (23)黄冠:古代田夫之冠,即箬笠之属。《礼记·郊特牲》:“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后来指归隐田园。杜甫《遣兴五首》之四:“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申屠:指人申屠蟠隐居治学,见汉室衰微,乃隐姓埋名于梁、砀之间,朝廷屡召不出,避世益深。后来董卓为乱,荀爽陈纪等高士皆被胁从,独得免,人皆服其先见。 作者同张元忭不仅有宾主之谊,而且是通家之好。两人初次相见,同游黄鹤楼,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故人横遭不白之冤,含恨去世;故人之子虽是海内名士,但十余年来仕途蹭蹬,未获升迁。面对良辰美景,却少赏心乐事,兀坐两无言,白眼望青天,充溢着愤慨不平之情。作者虽然身居要职,但对官场的黑暗早已深感厌恶,表达了避世归隐的强烈愿望。
社集诗 其二 明末清初 · 释函可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刀俎遗馀生久残,漫劳诸子摘琅玕。
春风沙碛惊新至,腊月盘冰好共餐。
万里乡关三岁梦,七觔布衲五更寒。
淹留竟日归须晚,祇恐重来事又难。
附:冰天社诗序:白莲久荒,坚冰既至,寒云羃羃,大地沉沉。嗟塞草之尽枯,幸山之尚在。布衲𣰦毵,匪独杲长老梅州远逐;孤臣憔悴,尤甚韩吏部潮阳夕迁。珍重三书,萧条只杖,每长歌以当泣,宁寡和而益高移幽谷,非无人而自芳;植千山,实经冬而弥茂。悲深猿鹤,痛溢人天。尽东西南北之冰魂,洒古往今来之热血。既不费远公蓄酒,亦岂容灵运杂心。聊借雪窖之馀生,用续东林之胜事。诗逾半百,会未及三。搕𢶍漫题。
道庵移酌玄览斋同子服骏孙集字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茗斋诗
玄关高掩径无尘,诗社初开寄兴新。
小阁朝眠对蕉影,曲阑剪烛向花神。
五弦渐吐桐君月,一斗难消燕子春。
漫讦病怀仍放浪,何当醉眼解乌巾。
按:(戊子春贻久病谢客道庵移樽招二弟共积雨空斋屐齿久断因出韵牌集字各成诗一首忽海上传警戎帅介马而驰仓皇授兵登陴城门昼闭苍头奔告络绎余请罢去道庵举觞不顾曰即城破走视舍中无益俱死也吾宁痛饮耳飞炮轰殷绕城不绝执炙行觞者皆皇遽无人色而宾主大釂未有行意良久乃罢去偶检敝簏得此稿道庵诗为鼠啮不可读二弟诗存皆可观附笔于后子服诗百壶载酒拥飞觞舞剑寒夜未央身外千秋系通塞杯前万事见清狂悲歌揽发霜偏断故旧盟心话更长此夕怜余输独醒敢因赋咏送流光骏孙诗山窗坐惜茗烟虚日午移尊过隐居听雨易孤梦远看云况与俗情疏柴门闭后谁题凤破研贫来误好书莫怪栖迟在农圃浮名久已误撨渔)
初夏过严园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朱鹤龄
 押寘韵 出处:愚庵小集卷二
林气晨夕佳,松竹叠遥翠。
摊书坐东轩,日移花影坠。
文禽不妄飞,野叟时一至。
苔阶有馀清,晞发此焉遂。
对酒情话多,藉草不知醉。
(无殊曰:调近韦柳实得选体之深盖韦柳诗全从得力左司尤澹远近古顾华玉谓五古先学左司然后诸家可入诚不诬也今人作五言古类知宗选然掇拾成语神韵索然矫枉者遂以学选为戒岂通论哉)
湘阴 清 · 吴兆骞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秋笳前集诗、秋笳集卷五
二月寒食,三年寄短亭。
山空春雨白,江迥暮潮青。
芳树连巫峡,归鸿落洞庭
严城有刁斗,萧瑟未堪听(兄弘人曰:『金陵湘阴六首,皆家弟纪游旧作也。时年甫十三而境地便已尔尔,才非康乐而家有惠连,讽咏未周,为之三叹』。)
弘人曰:『金陵湘阴六首,皆家弟纪游旧作也。时年甫十三而境地便已尔萧,才非康乐而家有惠连,讽咏未周,为之三叹』。
将至都门寄阮亭祭酒 清 · 宋荦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西陂类稿卷五
旷望长安道,春风啸咏还。
故人如问讯,袖里有盘山
按:扈送梓宫瞻望陵寝情易苍凉游赏之篇风尤遐散拔其五言隽永不独步武苏陆即谢客之警句苏州之逸响尚泠泠未歇也牧仲官在法曹擅能政事而性癖苦吟双江扇美于和歌回中抒怀于登望邺下梁园于兹复秀矣宣城施闰章
题天云堂次懒叟韵 其四 清 · 李衡祥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息山先生别集卷之一陋巷录
地僻窠专壑,林疏隙漏光。
蚁磨嫌坞窄,狗变觉池长。
已固重盟鹤,宁追百里羊。
还将娲补意,乘翠自相佯(右次天云咏瓶窝仲玉
跋:仲舒模心。道所以閒居状甚悉。语录序来也。诗句遣兴也。况其养浩之咏。解息之说。触境喷情。夷旷浓郁。真驱阳所谓学问中语也。非不粹然正也。抑其中有过于自评者。嗟夫。遗外名利。切切有卷中所得。不倚而秀。不杂而密者。此为吾仲舒菽粟。若其资禀则已清矣。淡而雅。劲而婉。初非质于鲁者。仲舒之引而谢客者。不亦强乎。然今之所谓学者。吾见多矣。或务外而遗内。或矫情而趍新。其所自矜而自勉者。非诡则华。仲舒有慨乎此者乎。以日用饮食为道。以庸言庸德为心。不立异以衒能。务循理以从俗。此世眼所以称野而吾党所以益贤也。且夫卜子当年。已知绘事之后素。其所亲炙。岂但为文学而止。惟其有抑扬之太过也。是以称其流之或弊。一传而为田子方。再传而为荀卿李斯宗圣门下。亦有是虑否。自是以降。渐益分裂。顿悟径约倡。而天下无朱学。纷纷波荡。以及于今。而王陈为巨擘。独我东不染焉。万一文运愈厄。北秽且渐。则滔天之决。岂丸泥可障乎。宜仲舒之深轸于此。必以质为期者。仆虑甚。乃又幸之。探其不窥高不助长。以奋励于其心者。而得之言语间。且质是录。则囊锥匣霜。虽不无利钝。路脉充广。亦自有可。姑以是相托。以观其所造之如何。黑龙乞巧日。(瓶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