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上东门铭 东汉 · 李尤
四言诗 押真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
上东少阳,厥位在寅。
条风动物,月值孟春(《后魏书·李顺附传》,李骞《释情赋》注)。
赠亲友 北魏 · 李骞
押词韵第十一部
北史曰:骞为尚书左丞。坐免。论者以为非罪。骞尝赠亲友卢元明、魏收诗。盖失职之志云。
幽栖多暇日,总驾萃荒坰。
南瞻带宫雉,北睇拒畦瀛。
流水时将末,悬炭渐云轻。
寒风率已厉,秋水寂无声。
层阴蔽长野,冻雨暗穷汀。
侣浴浮还没,孤飞息且惊。
三褫俄终岁,一丸曾未营。
闲居同洛涘,归身款武城。
稍旅原思藋,坐梦尹勤荆。
监河爱斗水,苏子惜馀明。
益州达友趣,廷尉辩交情。
岂若忻蓬荜,收志偶沈冥(《诗纪》云。悬炭事见《淮南子》。亦古候气之法。说林。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魏书李骞传。《诗纪》百九。又北史李顺传附骞传引明、情二韵。)。
齐献武王庙制议 北齐 · 崔昂
出处:全北齐文卷六
案《礼》,诸侯五庙,太祖及亲庙四。今献武王始封之君,便是太祖,既通亲庙,不容立五室。且帝王亲庙,亦不过四。今宜四室二间,两头各一颊室,夏头徘徊鸱尾。又案《礼图》,诸侯止开南门,而《二王后祔祭仪法》(《通典》作仪注云)执事列于庙东门之外。既有东门,明非一门。献武礼数既隆,备物殊等。准据今庙,宜开四门。内院南面开三门,馀面及外院、四面皆一门。其内院墙,四面皆架为步廊。南出夹门,各置一屋,以置礼器及祭服。内外门墙,并用赭垩。庙东门道南置坊;道北置二坊,西为典祠廨并厨宰,东为庙长廨并置东辂,其北为养牺牲之所(《魏书·礼志二》:武定六年二月,将营齐献武王庙,议定室数、形制。兼度支尚书崔昂及卢元明、王元景、裴献伯、李泽、陆操、李骞、阳休之、郑伯猷、崔劼、邢峙、宗惠振、张毓,高元寿、王显季等议。又见《通典》四十八。)。
感怀 其十二 元末明初 · 胡布
出处:元音遗响卷一
崇冈非百尺,嵑嶭出天险。
世路纷迂互,人心利刀剑。
在贵富所资,处贱贫始卑。
一朝异颜色,忠信反见疑。
直在李骞期,三闾且乖违。
昔者希嘉命,郁抑在今时。
达理惧盈满,掩晦昭内机。
良田曲蹊径,蒲稗远胜之。
令名岂不美,冰炭所推移。
直道无苟容,遗默天下溪。
六公咏 其四 刘越石 明 · 李民宬
押元韵 出处:敬亭先生集卷之一
刘琨字越石。为并州牧。其长史降石勒。遂奔蓟州。为段匹磾所害。
永嘉昔不竞,九土胡尘昏。
雄豪刘越石,长啸清塞垣。
运去终奈何,窜身来蓟门。
慷慨扶风词,泪下如泉源。
伤昔李骞期,志在报汉恩。
武皇不见察,九族沈幽冤。
寄身鲜卑间,此心谁与论。
手中有玄璧,畴分玉与璠。
刚肠化绕指,已矣何所言。
我醉击玉壶,千秋酹壮魂。
题曹通政(寅)思仲轩诗卷 清 · 朱彝尊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二十三
芜城鲍明远,古调李骞期。
眷念同怀子,因题思仲诗。
春塘宜入梦,柔木易生枝。
更放过墙竹,浓阴使院垂(公弟居此植杜仲一本子庭故以名轩)。
杂诗二十首 其十三 清 · 朱彝尊
押支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二十
有酒斯鼓缶,吹埙必和篪。
同调定见怜,一心不相离。
古人重久要,隙末非所宜。
谷风思小怨,大德反弃遗。
新交不如故,君子当三思。
请看苏子卿,岂绝李骞期。
读司马迁报任安书题后 清 · 祁寯藻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䜱䜪亭后集卷十三
英雄成败事堪悲,公论千秋史笔垂。
却怪当时奉觞者,反颜都恨李骞期。
偶成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坐对苍松独远思,岂堪吾世更陈辞。
未遑终食恒三叹,何待将归有五噫。
放眼尚难嵇叔夜,俱飞宁与李骞期。
生平越石轻相许,不似卢谌昔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