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吴提学送诗来又和三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湘绮楼诗弟十九卷补遗
每笑桐城吴汝纶,老年渡海学维新。
如今侍讲多前辈,还与京卿接后尘。
羊爱礼存天复旦,雁归花发日逢人。
消寒待续寻梅咏,已是青阳六九春。
赠别傅芸子东游(壬申春居天津作。)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出处:玄隐庐诗卷二
傅君芸子于中日战乱之时,渡海教授西京帝国大学。余维中日兄弟之邦,其于斯世所负荷者至重。今日本军人驱其庶黎为殉,大侵中国,此不惟吾之深痛,亦其国人所为腐心者也。夫迷途仅于一时,而教化之功常存乎百世,明道正谊,厥赖儒先,意者与其明智之士讲贯,以通狂惑,亦所以戢凶氛也。西京仆游屐往一过之,爱其风物之美,遂述以赠君行焉。
我昔游西京,纵览收奇逸。
圆山之园幽且閒,岚山之水映毛发。
一棹微风澹不归,舷边欲渡云边月(圆山公园在西京,岚山则在其郊外,铁道可达,水清见底,有长桥名曰「渡月」。)。
美人赠我瓷双瓢,底有细字清水烧。
轻装仍载山水梦,柔腮一瞥如花娇(西京多佳丽。「清水烧」,瓷名也,又有京人型,皆名产,在清水寺下,列肆以估。)。
丁宁后会歌声起,海国汪伦杂悲喜。
西京人意好于山,名言绝叹吴夫子(吴挚甫先生诗云:「西京山色好,人意好于山。」)。
梦里犹思岛上风,鲸呿鼍怒海云红。
狂驱狼豕恣隳突,断我关河北复东。
吁嗟乎,春申烈燹又成墟,何处乾坤着腐儒。
期子远过朱舜水,化行蛮貊一车书。
四月下旬至保定越闰月二日实君布政兄宴集莲花池作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卷下
阔略积岁怀,奔骋万里途。
执手皦日下,各惊颜貌癯。
世难责攸寄,谁能爱微躯。
连宵倒衷肠,屏风触僮奴。
绕屋念先泽,涕陨沾襟裾(先公官布政使时,去今十二年矣。)。
君也奋相接,百跃并一吁。
城偏莲花池,胜迹耀上都。
为我召宾僚,良辰挈榼壶。
亭馆信玮丽,双塘茁芙蕖。
曲廊引坡陀,丑石络四隅。
交加古木色,浓翠垂霄铺。
弄影白玉梁,得像蓬瀛无。
三圣留镵珉,慨慕尘劫馀。
弦诵未坠地,盛称黄与吴(谓子寿布政、挚甫京卿,皆久主莲池书院讲席。)。
遭值公退后,嬉此过隙驹。
昔贤劳万物,匪躬殉所图。
及出眺高明,恍与造化俱。
一张而一弛,文武道不诬。
期君休天钧,集气于冲虚。
执古御今有,湛然贯精粗。
洗心息以踵,嚣讼皆笙竽。
兹来觌政役,复极视听娱。
绸缪尊俎间,醉语效区区。
挽马通伯先生 晚清 · 周达
出处:今觉盦诗卷第三起己巳讫壬申
同光以来盛文学,濂亭挚甫称大师。
冀州衣钵付姚马,抱润一集尤清奇。
阳刚阴柔各有美,语本惜抱谁敢訾。
望溪义法示正脉,得骨得髓皆禅机。
晚龄治经绝外慕,商兑汉宋穷渊微。
文能载道体始贵,巧取六籍供殽胾。
忆余随宦岁在丑,父兄持我游莲池。
座中矍铄见吴叟,我时拜跪初胜衣。
翌年马翁馆柏署,昌黎六一欣同时。
我居京国始就傅,日夕闇诵随群儿。
稍长涉猎喜弄翰,一札曾荷宗工知。
书来扬挹极齿颊,劝我汲古勤文辞。
当时头角颇自负,老大无似真当笞。
陵迁谷变四十载,风埃离合千愉悲。
坑焚祸烈古灵泣,道丧文敝国亦移。
裕之修史岂初志,苦为耶律分谤讥。
美新曲笔有馀痛,拂袖归食龙山薇。
传闻临终證圆脱,大觉已谢人间羁。
于今皖学失宗仰,国宝共惜宁吾私。
南陈北马夙齐誉,天眷一老犹慭遗。
江山人物等可念,挂眼匡阜寒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