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任安 汉 · 刘焉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二
味清道度,厉节高邈,揆其器量,国之元宝,宜处弼疑之辅,以消非常之咎。
玄纁之礼,所宜招命(《蜀志·秦密传》注引《益部耆旧传》。)
建信龙虎山张天师 五代末宋初 · 陈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六
臣闻有物混成。
其来尚矣。
天地得之而覆载。
日月得之而运行。
四时得之而变通。
万物得之而繁庶。
卷之则无馀。
舒之则无垠。
求于外则劳。
求于内则获。
圣人取法而俯正八纮。
上士勤行而仰游十极。
深矣远矣。
恍兮惚兮。
逖听妙言。
强名曰道。
然则真风已续。
大道久隳。
居一者以嗜欲滑和。
就能司契。
在三者笑神仙可学。
谁务谷神。
悠悠多中智之君。
寂寂罕持盈之士。
华胥之国。
不复神游。
无何之乡。
空停羽驾。
天其或者将有俟焉。
皇帝陛下极大道之颓纲。
维列仙之绝纽。
乃眷正一。
属之真人。
思与神交。
遂崇庙貌。
天师道宇所以兴盛于今日也。
天师姓张氏
讳道陵
字辅汉
沛国丰人也。
若乃六世相韩之盛。
七叶佐汉之名。
服冕乘轩。
重规累搆。
在人间之世。
虽炳焕以可知。
而太上之家。
亦寂寥而何有。
况前史详之备矣。
故斯文略而不书。
天师绀发黛髯。
青眸朱口。
储精于八十一气。
校德于七十二仙。
虽嗣世勋。
靡婴代网。
秕糠声利。
桎梏衣冠。
被凤褐而御龙书。
外严圣服。
吞玉英而漱金醴。
内养丹元。
初杖策以游吴。
忽拂衣而向蜀。
地惟蚕市。
峰号鹤鸣。
有异荆台
即谓忘归之所。
谅同朱阁。
还称不死之庭。
留人
因停翠盖。
山椒考室。
更写丹邱。
时巴蜀初夷。
神奸未刈。
菱花纵吐。
罕照山精。
棘矢虽陈。
莫除偫厉。
遘兹妖孽。
毒我烝人。
上元贻西顾之忧。
下土夭北邙之骨。
天师心存绛阙。
精彻苍旻。
玉辇来过。
因受驱治之法。
金墉至止。
爰膺诰命之文。
平变怪之猖披。
致生灵于清静。
声流华夏。
惠洽幽明。
若夫宣扬微言。
指明奥义。
著为道帙。
贻厥学徒。
斯并秘在灵坛。
贮于琼笈。
丹青妙揵。
鼓吹真科。
有陋赤松
空留八戒。
翻嗤鸿烈。
尚杂百家。
既而鄙方外之犹羁。
念寰中之未返。
飘然轻举。
倏若遐征。
三十六天
徒见骖鸾之去。
二十四治。
不窥化鹤之归。
昭灼仙踪。
葳蕤来裔。
竟留仙宇。
上契昌期。
皇帝陛下仙李分阴。
夙承上圣之孕。
弊樟擢秀。
实报中兴之符。
高居穆清。
虔奉宗庙。
动作兴事。
等云雷之经纶。
内平外成。
见天地之交泰。
无为而理。
有感则通。
至若盛烈殊休。
亦可得一二而言也。
蕞尔越徼。
介于海隅
沉阏斥争。
曹谭无礼。
文身相顾。
崩角同忧。
初款塞以求哀。
俄盈庭而请命。
实兴我役。
薄言徂征。
偏师一征。
扩地千里。
斯则圣人之吊伐也。
秦密二郡。
关河几千。
家乃汉臣。
身縻伪爵。
马援方居陇坻
窦融亦保河西
日饮皇风。
思沾元化。
率有卒伍。
拥乃黎元。
协力同心。
聿来胥会。
斯则圣人之柔服也。
绝域殊方。
搜奇蕴异。
验青云之不散。
仰白日之高悬。
梯山如覆篑之功。
航海如容舠之隘。
不愆其素。
咸造于庭。
常满之杯。
岂弗索而何获。
难得之货。
盖不求而自来。
斯则圣人之怀远也。
泽盈碧露。
井有黄云。
山涌龟蛇之金。
匣鸣龙虎之剑。
九苞神凤。
窥阿阁以来仪。
八翼灵禽。
羽山而戾止。
斯则圣人之符瑞也。
又若陋常钧之琐琐。
笃至德之巍巍。
当大道既隐之时。
行自昔所无之事。
宅于望苑
命我天伦。
洪惟至公。
实冠百辟。
在昔卯金抚运。
代邸承祧。
高视前王。
良无愧色。
洎定建储之计。
始无必子之言。
徒自饰情。
竟成虚语。
何则。
五帝官天下。
三皇家域中。
有自来矣。
虽甚盛德。
莫能行之。
然犹纪其功者。
灿若云编。
颂其德者。
溢于玉牒。
苟以今而泥古。
谅如日而映星。
重以并见戚播。
特逾旧制。
姬周异姓为后。
何足道哉。
炎汉非刘不王。
既闻命矣。
踰千越万。
绝后光前。
皇太弟以天纵之姿。
懋日新之德。
初开凤邸。
东平之善尤彰。
旋正龙楼。
北阁之游殆绝。
开物成务。
藏往知来。
大元帅齐王
下士好贤。
经德秉哲。
分茅建社。
荒十二之雄都。
佐国庇人。
得五千之深旨。
副元帅燕王
拔乎偫萃。
体自吾君。
居无求安。
不以珥貂自贵。
坐进此道。
岂以驷马为先。
咸树风声。
同守社稷。
中外既理。
华夷已清。
然而上心犹或未足。
思致人于寿域。
每澄虑于大庭。
寤寐通仙。
阐扬元教。
以为德如可尚。
岂隔于古今。
道之将行。
必先于崇奉。
乃诏执事
天师新庙于信州龙虎山
是山也。
夙号洞天。
由来福地。
南襟百越。
北带三吴。
台岭前瞻。
恍惚赤城之状。
庐峰回盼。
依稀紫霄之形。
岂犹罗浮洞中。
潜通勾曲。
祝融坛上。
平视长沙
彼词人之炫四朝。
方士之称三岛。
欲将拟议。
犹或荒凉。
至如璇房琼室之深严。
金楼玉台之秘邃。
蕙圃芝田之芬馥。
霓裳鹤盖之蹁跹。
道士青牛
仙翁之白鹿。
固已纷纶于秘箓。
杂沓于灵篇。
更著丹崖青壁之奇。
谷隐岩栖之美。
纤萝夕动。
闻天籁之寥寥。
瀑布晨飞。
动日华之杲杲。
孤桐倥偬。
上出云霄。
修竹檀栾
下凝烟雾。
倚树而多称君子。
采药而更遇王孙。
宅之者潜契希夷。
游之者自袪鄙俗。
天师顷来江左
尚憩兹峰。
旋指汉川
实留遗爱。
厥后运当典午。
年在永嘉
有美后昆。
聿来遘止。
崇真宇。
以永灵风。
亦犹缑岭之旁。
子晋之祠盛启。
阜亭之下。
安期之庙聿兴。
仇生膺石室之祈。
稷邱享太上之祀。
谅同条而共贯。
实接武以均芳。
自是日薄星回。
时迁代改。
田日变。
而瑶岛长春。
迄皇运之中微。
属旻天之不吊。
蚩尤作梗。
暴海内之衣冠。
回禄为灾。
壶中之日月。
千寻建木。
俱为柏殿之灰。
八景灵坛。
但有芜城之草。
钟随鼎折。
磬逐杯飞。
荒阶之苔藓易侵。
空馀玉磶。
废井之梧桐半在。
不见银床。
洎区中之厌兵。
乃江表之无事。
永惟仙冑。
犹固颓基。
虽渐务修崇。
然终非博厂。
成乃集灵之所。
钟乎好道之若。
及此庀徒。
永逸。
事当农隙。
人若子来。
既遴麈尾之
仍采雉偫之木。
虽有蠹。
实出小山。
纵后彫。
竟辞大谷
公输剞劂。
王尔钩绳。
竞呈巧以致功。
乍星罗而雾集。
回廊四合。
忽若云垂。
秘殿百寻。
矗如山立。
芝栭绣桷。
藻井绮疏。
上赪壤以腾文。
下朱雾而动彩。
飞梁偃蹇。
疑螮蝀之横空。
碧瓦参差。
状鹦鹉之偫集。
凌兢失视。
坱圠无垠。
宝座既严。
睟容惟穆。
朱幡不动。
有若存神。
羽服如飘。
还疑上汉。
差差仙仗。
肃肃灵官。
顾望增辉。
游从生敬。
演兹大教。
卫我兴朝。
天子万年。
南山而永固。
本支百世。
将西伯以齐芳。
其福祉也既如此。
其壮丽也又如彼。
纵高岸之为谷。
必灵光之岿然。
二十二代孙秉一。
体备清和。
气凝元寂
钩深致远。
所得者金简玉书。
吐故纳新。
其验者赤筋青骨。
之灵风未振。
吕恭之道荫弥高。
岂徒三世无惭。
斯固一言以蔽。
再光先搆。
不亦宜乎。
夫妄启精庐。
诞作楚室。
犹存碑表。
必播声诗。
况简在帝心。
成兹妙果。
以祈苍生之福。
以崇元牝之门。
苟匪颂宣。
孰传来者。
臣才非黄绢。
腹谢青缯。
壮武之讨论。
未窥铁砚。
佐元元之述作。
又乏金壶。
辄罄謏闻。
强为铭曰。
天地万物。
未生厥初。
道乃特立。
为之权舆。
惟寞。
不盈不虚。
帝返金阙。
神传玉书。
圣教以宣。
列仙继作。
陟降朱陵
优游碧落。
身虽化去。
功乃昭灼。
猗欤真人。
用实宏博。
真人者何。
堂堂乎张。
家藏鹊印
富貂珰
区区
琐琐袁杨。
我独高谢。
于何不臧。
访道求真。
存元守一。
九鼎传芳。
飞仙得术。
内养灵符。
外宏阴骘。
众邪奔溃。
偫生宁谧。
我功既著。
我惠既敷。
上瞻绛府。
旁睨蓬壶。
仙踪去蜀。
庙貌留吴。
正一之教。
宁远乎。
赫赫我唐。
明明天子。
亲诣崆峒。
精求赤水
尊道贵德。
任贤尚齿。
禹好昌言。
尧称光被。
瓯闽恃险。
(疑)我兴戎。
室家相吊。
杼柚其空。
帝思俾乂。
师乃徂东。
曾无遗镞。
俄已韬弓。
泽浸殊邻。
声覃绝域。
条支入朝。
窦融归国。
方贿连延。
襁负匍匐。
乐我王道。
誓依有德。
义高睦族。
举必至公。
脱略常法。
从容古风。
命我棣𦹛。
处我桂宫。
亦建贤戚。
施于无穷。
能事毕修。
圣功益茂。
思致华戎。
同跻仁寿。
耽味道腴。
表扬仙冑。
圣真
宇兹名岫。
庀徒揆日。
舍旧谋新。
燕山
嶰谷诛筠。
不遗文水
仍采贞珉。
隐如山积。
响若雷震。
功匪浃旬。
成由决日。
敞作阳台
邃为阴室。
璀⿰(石粲)珠金。
荧煌丹漆。
子午非速。
琼华讵匹。
峨峨秘殿。
穆穆睟容。
众真列侍。
仙裔相从。
如聆夕唱。
似喜晨钟。
洪惟妙用。
实亚犹龙。
元览前阀。
恭闻往诰。
自匪哲王。
孰云好道。
我后统天。
升堂睹貌。
光扬真科。
必膺厚(一作丰)报。
天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
太初之始,玄黄混并。
及一气之肇判,生有形于无形。
于是地居下而阴浊,天在上而轻清。
斯盖群阳之精,积气而成。
澒洞苍莽,不可为象,溟涬濛鸿,莫知其终。
其气皓𤽂,其体穹隆。
观文以察时变,垂象而见吉凶。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定辰极于保斗,验日星于磨蚁。
其运也,转如车毂;
其速也,流如弩矢。
半覆地上,半居地下。
或似卵以含黄,或若奁而抑水。
方既见于王充,安亦闻于虞喜
落下准之于地中,耿询测之于室里。
悠哉博厚,倬彼昭回,称历历,网说恢恢
雪霜降而风雨施,无非教也;
四时行而万物茂,复何言哉!
懿彼秉阳,本乎亲上。
著不息而行健,列三光而成象。
抑高见张弓之道,临下识覆盆之状。
若夫玄景映璧,繁星贯珠,究宣夜之说,习《周髀》之书。
申须言之而尽妙,裨灶论之而有馀。
亦闻九野为称,十端是纪,为万物之祖,用四时作吏。
郑国之再旦,悟齐公之仰视。
苌弘违之而支坏,穆子梦之于压己。
至若黄帝盖象,颛顼浑仪,可以表测,谁能管窥。
道悠久而闻《礼》,步艰难而见《诗》。
既居高而治下,亦常正而无私。
尝论冒笠之象,宁知倚杵之期。
仁已喻于放勋,高仍同于仲尼
授之人时,正以璿玑。
唐尧羲和之命,高辛重黎之司。
故王者被衮以象矣,燔柴而祭之。
南郊就阳之位,圆丘父事之仪。
以灾异而垂谴,岂玄远而难知?
故其德表清明,道称柔克,瞻浩浩之元气,仰苍苍之正色。
亏以东南,奥以西北,街指毕昴,宫称营室。
难谌而靡常,无亲而辅德。
常亏盈而益谦,每无为而成物。
邹衍曾谈,保章是职。
既见于神农,降种亦闻于后稷
共工山而折柱女娲补阙而鍊石。
秦密尝陈于辩对,裴楷亦昭于敏识。
若夫域中为大,得一而清,立圆仪之八尺,识《太玄》之九名。
制既闻于陶景,妙或说于张衡
旋转识弹丸之状,覆焘见欹盖之形。
尔其运以六气,承之八柱,既警晋而启魏,亦与唐而授楚。
故当钦若,岂宜戏豫。
虞炳之妙识,伏姚信之精虑。
至若巫咸叫阍,陶公击门,《诗》称云汉,柱识昆崙。
闻汤王之仰舐,传邓后之曾扪。
推耿、落于扬子,一浑、盖于灵恩
既识左旋,亦云周复。
尝闻不足而裂,每为盖高而跼。
思真之论精微,道养之言委曲。
或云历于两地,或云通于飞谷,斯皆臆度之谓,岂见闻于耳目也!
按:《事类赋》卷一,嘉靖十六年秦汴刊本。
宾州二首(《舆地纪胜》卷一一五《广南西路·宾州》作秦密诗。题作《迁江纪实》) 其一 北宋 · 陶弼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广右开炎服,思刚置县衙。
羁縻唐世及,正朔圣朝加(自注:见下。)
乡分今贺水,邑隶古琅琊
泉脉通明镜,封邻接镆铘(自注:此皆邑令秦密迁江纪实。盖县为古羁縻思刚州,本朝改为迁江县,又有明镜湖镆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