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昙璀”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祐国寺 北宋 · 王嗣宗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三八四、康熙《开封府志》卷一九、乾隆《祥符县志》卷九
夫圣人之妙用,必在于清净;
圣人之至行,必存于教迹。
虽玄黄并列,覆载之体不同;
而水火交驰,化育之机一致。
自淳元浸散,道德下衰,嗜欲炽而奔竞繁,巧伪骋而仁义缺。
揭日月者既患昏衢之翳,鼓橐籥者更嗟蕴界之尘。
邪山厚而智种蟠芽,苦浪深而性珠匿耀。
不有启发,孰救沈沦?
金容一梦于汉皇,玉偈遂流于中夏,教之盛者,其谁与京?
《华严经》云:「佛成正觉,普见一切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證得。
如来悯之,于是发大誓愿,放大光明,始则转四谛法轮,所以摄有学也;
终则视一秉心印,所以契圆寂也」。
其间张定慧、显权实,性相双列,空有交證。
随机设教,靡遗于巨细;
对病施药,宁差于浅深?
一源通而万派分,一炬然而千灯照。
韪夫慈救之旨,可谓至矣;
善诱之利,可谓备矣。
后之学者,实繁有徒,何代无人,以干法蛊。
则斯院经始,粗得而言:后唐故明悟大师赐紫惟课,瓯之良族也,籍本温陵俗姓林氏
生既殊禀,幼且不群;
殆至成童,卓然秀异。
每或出侍游览,必旷望岑寂,若有所待也;
入承训教,必凝澹窗户,若有所奉也。
举止闲雅,为宗族所异。
一旦辞亲,慨然有脱洒之志。
年十三,诣泉州仙游龙华寺璀禅师,以祈落发。
师从其愿,俾奉洒扫。
年十七,受具于福州白塔戒坛
师神形清爽,心机颖悟。
初读《法华经》,豁若生知;
次阅《因明论》,宛如宿习。
自尔博访讲席,遍礼道场,不五六稔,大有领悟。
遂振锡游名山,礼诸祖,参胜会,扣玄关,了然默识,密契心要。
北游岳麓,灵感非一,以长兴庚寅岁憩于大梁之精舍。
暇日蹑屩至明德坊,睨隙地数亩,乃叹曰:「有为之法,逐境而迁;
无定之波,遇坎则止。
吾其少息焉」。
遂有解履之兴。
因以厥志,募诸檀信。
善愿冥契,如谷响答,曾未周岁,资用充羡,乃书券而易之。
于是购材鸠工,揆日兴事,始则一室蔽风雨,终则百楹极壮丽。
玉质金相,再稔而成,爨室糗房,继踵而出,亦为当时之胜概也。
晋天福初,以精诚上请,遂赐额焉。
紫服美号,翌日加锡,旌行业也。
于是富门大族,率多相瞩,捐金施宝,曾无虚日。
曰:「吾以一瓶一衲,植足皇都,经之营之,亟踰素愿,乃缘合欤?
吾当广作佛事,以利一切,且以答檀施之惠也」。
于是首写《大藏经》总五千四十八卷,设秘藏以置之;
次塑画罗汉像各五百躯,辟华堂以列之。
正殿之内,塑释迦像,洎侍从贤圣总九躯,绘塑之妙,率为一时之奇观也。
院之营构,自唐长兴辛卯汉乾祐戊申,始卒十八年,经费数千万。
梁藻栋,总成三百间;
圆顶染衣,度踰二百众。
匪师之力,曷至是哉!
师以周显德丙辰岁春三月,微恙遽作,翌日加剧,乃摄衣正念,召门弟子喻以后事,竟以其四月日示灭于方丈。
门弟子升堂者三人:长曰智觉大师赐紫从琛,早终。
次曰赞正大师赐紫从瑷,季曰明演大师赐紫从琛,皆名流也。
瑷公以素膺肯构,允谓当仁,爰于曳杖之,上禀传衣之命,兢兢干事,不坠清风。
迨我皇朝乾德癸亥岁,锡以命服,旋加美号,奖旧德也。
是岁季冬令月,国家以皇居狭隘,载拓基坰,斯院所居,正该卜筑。
于是诏迁净众于京城之北,赐隙地数十亩,俾结界而居焉,仍以旧额旌之,即今丰美坊之西北隅也。
瑷衣裓之外,悉以营材;
糗糒之馀,罄将募役。
斧斤交运,板筑连施,剞劂之伎靡停,绘塑之工间作。
督藏忘倦,卒睹成功,比之旧规,谅无惭德。
绀殿中峙,回廊四周,危楼接影耸于前,虚阁飞甍压其后。
禅堂四辟,爨室东开;
圣像云攒,经龛鳞次。
小大相计,踰四百间;
精洁护持,向二十稔。
昔之旧物,一以无遗。
嘻!
负荷之勤,斯亦至矣。
瑷公以太平兴国己卯岁示化禅室。
院之后事,属于璪公焉。
璪公行业素高,节概可法。
自祗院事,才逾半纪,炎凉搆疾,不臻上寿,以雍熙甲申岁秋九月奄云示化,良可惜也。
院主圆大师赐紫智柔,洎供养主觉慧大师赐紫智缘,皆先师课公及门者也。
法裔相沿,式当预事。
于是禀遗命,励悫诚,循轨而趋,守节而立,檀施以之倾信,游学以之归附。
华龛灿灿,时开宝轴之文;
云衲侁侁,日饫香厨之供。
院之法侣,殆百馀人,于佛法中率有所得。
敷菊秀,各振清芬;
玉洁珠寒,供融善价。
吾见其进,蔚有可称。
保此令猷,二公之力也。
于戏!
教之大也,如来开示之,菩萨阐扬之,四众护念之,故佛灭度后二千岁,中虽隆替相仍,而传持不绝。
非神力何以至是耶!
宜其世间作大依护,赞叹叙述,谅无愧焉。
嗣宗挂籍策名,彤庭彯组,素于内典,尤懵指归。
柔公以仆早熟道风,尝师心要,缕述始末,俾绪斯文。
智萦而未睹玄珠,识浅而更惭果海。
猥承见托,难执让名,强率斐词,以旌殊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