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平海郡守申公墓碣铭 明 · 李珥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拾遗卷之六
珥幼长于汉城寿进坊。里有申公。是先君异姓疏属。年兄弟行祖孙。故待先君颇恪。珥时以童子陪杖屦。见公仪严行质。统家有法。奉死生以诚。珥虽騃无见识。心乎长者之。珥迁舍虽久。傥邂逅一拜。未尝不欢如平昔。岁万历庚辰腊月。珥承召命入京。复寓旧里。则公于是月癸丑。已谢世。珥哭于殡。既克襄。胤子湍。求碣铭于珥。珥欲辞以不文。情有所不忍。未几。告石已具。乃不敢辞。谨按。申氏是高灵世家。显自前朝。入我朝。有领议政文忠公讳叔舟。翊戴光庙。事业大彰。于公为高王考。高阳府院君昭安公讳浚。策靖国勋。于公为曾王考。子工曹参议讳复淳。孙司宪府监察讳泳。是公祖祢也。妣宗室李氏。平皋副正信之女。正德丙寅五月甲午生公。讳硕汀。字巨源。少习贡士业不就。以荫补典设司别提。升监察。出宰和顺县。守宁远,平海二郡。皆举职。季年。筑室杨州之松山先茔侧近地。四节亲祀。老不惮劳。时往来京第。亦不干人进取。卒时年七十五。遗戒勿厚葬。先室锦城朴氏。左议政訔之后。忠义卫绅之女。妙年归公家。承始顺宜。兄弟笃。不私其财。一门贤之。先公三十年以喜靖辛亥殁。年四十五。只一男。是湍也。后室。宗室昌原君潓之女。无子。公葬卜日。得明年辛巳三月庚申。卜地得先垄。与朴氏同域。湍今以麻田郡守遭忧。娶温阳郑氏。生三男二女。男长曰景淇。察访。先公夭。次景海,景洛。皆业文。女适宋大立,沈大有。皆士人。孽子曰景泽,景沼。公之内外曾孙十五人。铭曰。
不恰恰用心,不汲汲求名。
行无畦畛,制以衷情。
厥或命达,乃公乃卿。
谁之不如,困于积薪。
我撮幽光,以诏后人。
鸿山县监赠承政院左承旨李公墓碣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六
吾外曾祖佥知李公讳弘干。负气谊立名砥行。为一时名臣。事在己卯录。有二子。其季公。讳享成。字景休。幼有异质。甫三岁。伯父讳元干公。与之硕果令自食。以试其智。公即掷破之以啖。伯父大奇之曰。是故击瓮儿也。遂子之。及长嗜书。屡举于乡。裒然有俊声。荫补四山监役。转司评。出为鸿山县监。治以修学校劝农桑为先务。县不产苧与栗。而官有恒贡。民以贵直办。公令户植之。数年蕃实。公私充足而民不病。出剩谷数百斛为学储。聚邑子厚廪之。兴劝隶业。蔚有成就。居五年。县大治。公不乐为官。辞疾归。治第仁王麓。有池台花竹之胜。觞咏以自适。晚又筑居汉滨。自号钓翁。壬辰之乱。流寓洪阳旧庄。十二月病卒。距公生甲申。得年六十九。龙仁之李。出自丽太师讳吉卷。累传至参判升忠、县令奉孙、司评孝笃暨佥知公。即公四代。妣李氏。济用正逵之女。配李氏。宗室高阳正亿孙之女。安清君之孙。甫龁。见女奴买瓜。瓜多于直。即取而还其半。虽生纨绮。饬躬如寒素。奉旨瀡蘋蘩无不宜。训子女得母道甚。后公六年己亥五月卒。春秋七十五。越辛丑十月。与公柩归。同葬龙仁先兆次。子四人。曰肇敏。折冲护军。曰谨敏。判官。曰贞敏。通政。今为唐津县监。季曰靖敏。女凡七人。长适正许鲠弼。次适判府事黄琎。次适判官宋继先。次适水使申忠一。次适衡山正梁。次适水使朴安道。次适县令南以圣。皆名族。肇敏生一男二女。男曰致中。谨敏生四女。贞敏生三男二女。男曰致敬、致详、致远。靖敏生一女。内外孙凡四十馀人。公内行淳备。先夫人病。公割指进以疗之。先公朝天道卒。常以不得侍诀为终身痛。讳日哭泣如初终。四十年一日也。居平。以横渠座右录为家训。喜读小学书。至作歌辞以录之。家故多赀。喜赈施。不问有无。与朴思庵、郑松江、牛溪成先生里闬相友善。松江之谪。人惧祸莫敢问。公独送之郊外。讯遗不绝。松江有绝塞频传札之句。其行谊类此。后以男贞敏原从功。追赠公左承旨。妣淑夫人。唐津公谓余曰。子既铭吾祖矣。吾父。子之从祖。墓尚阙显刻。吾耻也。子岂独晏然已乎。遂不敢辞。谨就唐津公状而序之。系以铭。铭曰。
名父父之,名友友之。
又有贤助,以左右之。
处为孝子,出为循吏。
琴书水竹,七帙之乐。
不尽其馀,为子孙遗。
我书于石,不朽其辞。
采桑子 赠谢朴先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押侵韵 出处:定山堂诗馀卷三
与朴先别于真源坐上,五年所矣,尚能诵酒中赠钦郎千子「病后人怜」之句,感其情至,为赋此词。吾党既星散,而千子亦面上草青矣,言之三叹。
欢场谁记多情句,四海知音。
红泪难禁。
病后人怜风露深。
绣裙团扇当年事,的的酸心。
别恨侵寻。
耐得雕栏玉漏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