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尔汝歌 孙吴 · 孙皓
押真韵
《世说》新语曰: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歌云云。帝悔之。
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
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诗纪》云。一作愿汝寿千春。○《世说》新语简傲篇。《御览》百十八、三百九十、五百七十一。《诗纪》十二。)。
献诗 孙吴 · 薛莹
四言诗
吴志曰:建衡三年。孙皓追叹莹父综遗文。且命莹继作。莹献《诗》曰:
惟臣之先,昔仕于汉。
奕世绵绵,颇涉台观。
暨臣父综,遭时之难。
卯金失御,邦家毁乱。
适兹我土,庶存孑遗。
天启其心,东南是归。
厥初流隶,困于蛮垂。
大皇开基,恩德远施。
特蒙招命,拯擢泥污。
释放巾褐,受职剖符。
作守合浦,在海之隅。
迁入京辇,遂升极枢。
枯瘁更荣,绝统复纪。
自微而显,非愿之始。
亦惟宠遇,心存足止。
重值文皇,建号东宫。
乃作少傅,光华益隆。
明明圣嗣,至德谦崇。
礼遇兼加,惟渥惟丰。
哀哀先臣,念竭其忠。
洪恩未报,委世以终。
嗟臣蔑贱,惟昆及弟。
幸生幸育,托综遗体。
过庭既训,顽蔽难启。
堂构弗克,志存耦耕。
岂悟圣朝,仁泽流盈。
追录先臣,悯共无成。
是济是拔,被以殊荣。
珝忝千里,受命南征。
旌旗备物,金革扬声。
及臣斯陋,实暗实微。
既显前轨,人物之机。
复傅东宫,继世荷辉。
才不逮先,是忝是违。
乾德博好,文雅是贵。
追悼亡臣,冀存遗类。
如何愚胤,曾无仿佛。
瞻彼旧宠,顾此顽虚。
孰能忍愧,臣实与居。
夙夜反侧,克民自论。
父子兄弟,累世蒙恩。
死惟结草,生誓杀身。
虽则灰陨,无报万分(○《三国志》薛莹传。《诗纪》二十。)。
孙皓初童谣 魏晋 · 无名氏
押鱼韵
《宋书》五行志曰:孙皓初童谣曰云云。皓寻迁都武昌。民溯流供给。咸怨毒焉。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业。《御览》或作邺。○《三国志》陆凯传。《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御览》百五十六引江表传。又引《三国志》。《御览》百七十、九百三十五。《乐府诗集》八十八。又《文选》补遗三十五作扬州谣。《诗纪》二十。)。
使者为妖祠诗诗(纪作孙皓时诗妖。) 魏晋 · 无名氏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宋书》五行志曰:孙皓遣使者祭石印山下妖祠。使者因以丹书严曰云云。皓闻之。意益张。曰:从大皇帝至朕四世。太平之王。非朕复谁。恣虐逾甚。寻以降死。近诗妖也。
楚九州渚。吴九州都。
扬州士。作天子。
四世治。太平始(《宋书》作矣。○《三国志》孙皓传注引江表传。《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诗纪》二十。)。
效孙皓尔汝歌 南朝宋 · 王歆之
押先韵
南史曰:河东王歆之。尝为南康刘邕相。素轻邕。后歆之与邕俱与元会并坐。邕谓歆之曰:卿昔见臣。今能见劝一杯酒否。歆之因效孙皓歌答之。
昔为汝作臣,今与汝比肩。
既不劝汝酒,亦不愿汝年(○《宋书》刘穆之传。南史刘穆之传。《御览》八百四十六。《诗纪》五十四。)。
吴四主(吴主权,以己酉僭称帝,二十三年。孙亮,六年。孙休,六年。孙皓,十七年,庚子降晋。共五十二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觉韵
吴主权,孙坚次子也。坚以破虏将军讨卓,陷雒,后为公孙瓒所杀。子策,从袁术,得馀兵,为怀义较尉,渡江转斗,无敢当其锋者。江东已定,不幸毙于奴客之手,呼权代领其众。然则守业者讨虏,创业者讨逆也。决机争衡,卿不如我;任能保土,我不如卿。言之审矣。权于三国之主,才能最下。赤壁之役,非孔明感发于外,瑜、肃定谋于内,八十万之会猎,群下失色,张昭倡迎,安能拔刀斫案,立齐将吏之心,尽烧北船,大褫奸瞒之魄?善夫!公瑾之言曰:“操虽托名汉相,实汉贼也。将军割据江东,兵精足用,当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江东上下,未闻斯语,乌知君臣之大义,尊匡之大猷?惜夫公瑾有王佐之才,而天不假以年。华容已北,分荆索荆,中原国贼,卒置之度外焉。搆怨于蜀,已自寒其齿唇;称臣于曹,乃欲踞诸炉火:能乎哉?鼎峙既成,改元僭号。十馀年中,国本再废,而溺宠立少,置辅非人。会稽杀而琅琊殂,会稽,权少子亮也。为孙綝所废,自杀。琅琊,权中子休也。既立,诛綝。喜读书讲学,畏张布,疑惧而止。乌程嗣而鸿业丧。黄旗见于东南,青盖终入河朔。石头之榇甫舆,归命之座久设。乌程,休兄子皓也。降晋,为归命侯。昔讨逆弱冠,以一较尉创业;后主举江南而弃之。悠悠苍天,孙秀所繇致,慨于何人也?
破虏将军初讨卓,雒阳首入青氛浊。
讨逆从袁获馀兵,取稽徇豫如掌握。
孙郎渡江江始震,渔者射龙龙不觉。
成业终归保业人,守江观衅群心乐。
曹旌百万向南浮,子布诸群何龌龊。
周鲁同心立大猷,赤壁千年山水濯。
从兹鼎峙出东南,黄龙赤乌表头角。
可怜燕翼迷孙谋,四友诸宾空自斮。
琅琊始继会稽立,喜书畏臣终罢学。
乌程初还建业都,青盖已归雒河朔。
此座需卿归命迟,南方之人皆面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