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小說家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別集類
  学士非三经字说不用至政和之初公议不以为

  是蔡嶷为翰林学士慕容彦逄为吏部侍郎宇文
  粹中为给事中 张琮
为起居舍人列奏欲望今后
  时务策并随事参以汉唐历代事实为问奉御笔
  经以载道史以纪事本末该贯乃称 (第 40a 页)
  范致虚(字谦虚建阳人进士以龙图阁直学士任)王 敷(以集贤殿修撰任)


  陈彦文(莆田人以集贤殿修撰任)    张 琮(以徽猷阁待制任)
  蒋 静(详饶州名宦)     陈邦光(以显谟阁待制任)

  汪伯彦(字廷俊祁门人进士高宗时 (第 45b 页)
 吉凭城守(给事中杨文荐元吉门生也奉使往湖南/过赣见事急自任守禦城中赖之江西巡)
 (抚刘远生自出城召其将 张琮
于雩都赣人曰抚军/遁矣怒焚其舟拘其妻子俄远生率琮兵至赣人乃)
 (大悔远生愤甚渡河再战皆败见获复逃归 (第 26a 页)
牧至扬州闻金人南侵遂不行 诏江东西漕臣李尚
张琮
并兼皇太后进发随军应付 命池州募忠义
勇敢万人充守禦 诏宣和皇后父安礼封普安郡王
亲属与承信郎三十名 (第 2b 页)
际府库不充欲望量赐支绢以激战士诏成所言忠能
体国令户部辍绢二万匹赐之初上遣贺子仪抚谕成
成即令其将 张琮
赴行在又命举人许道为表谢上曰 (第 5b 页)
  日戊戌
李成遣人诣行在受招安未回复反 李成在泗州声
言愿归朝廷因曾劫杜充老小于汴河杀二万馀人皆

尽不敢赴行在朝廷闻之遣人赍文字往招安成大喜
待使人甚厚成欲遣人随使人赴行在军中皆恐惧不
敢行有 张琮
者安肃军人语言稍辨利略知书能讴小
词成之将佐会饮则置琮于坐隅令讴词助欢军中号
为小张于是军中将佐皆举 (第 1b 页)
从督师请也是月也彗星见诏传旨修省以王绍
禹为河南总兵贼格里眼等掠叶县围沈邱入项城之
郛焚之犯光山副将 张琮
刁明忠率禁旅踰山行九十
里及其巢贼大营已移挑其锐返斗先驱射贼殪绛袍
而驰者二人知光山吴敏师赍糗糒至士 (第 14a 页)
守贞俱乾隆年间/旌)陈元善妻石氏(宿松/人夫)
(亡守节又同县张必善妻唐氏王在镐妻梁氏袁/天齐妻刘氏 张琮
妻袁氏唐应制妻熊氏吴远文)
(妻石氏吴德亨妻沈氏王象成妻黄氏汪水思妻/杨氏张文都妻周氏舒尔珍妻何氏罗 (第 22b 页)
 (成化中进士仕至南京户部尚书居第不增广不治/产待诸侄无异已出与故旧处犹布衣居官常求情)
 (于法中志/ 南畿) 张琮(江宁人益从孙弘治初进士为礼部/仪制郎中晋藩有夺王封者时刘瑾)

(第 47a 页)
 (死略尽张为鬻首饰截发毁容力/营一十八丧详见徐积睢阳篇)苗子荣妻(张氏归/德人元)
 (末夫亡事姑抚幼历兵变中以节/自励人无间言洪武中诏旌其门)曹氏(归德人 张琮/
妻琮卒曹因)
 (绐匠氏曰夫尝嘱我作棺必宽大匠如其言/是夜竟自缢合棺而葬景泰中诏旌其门)宋氏(陜/西 (第 73a 页)
    台中语
周夏官侍郎侯知一年老敕放致仕上表不伏于朝堂
踊跃驰走以示轻便张悰丁忧自请起复吏部主事高
筠母丧亲戚为举哀筠曰我不能作孝员外郎张栖贞
被讼诈遭母忧不肯起对时台中为之语曰侯知一不

伏致仕 张琮
自请起复高筠不肯作孝张栖贞情愿遭
忧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
(出朝野/佥载)
   (第 8b 页)
   起复
经子夏问曰三年之丧卒哭金革之事无辟也者礼与
初有司与孔子曰夏后氏三年之丧既殡而致事殷人
既葬而致事记曰君子不夺人之亲亦不可夺亲也子
夏曰金革之事无辟也者非与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

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今以三年之丧从其利者
吾弗知也(记曾/子问)春秋不以家事辞王事 闵子骞曰若
是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事(公/羊)
史张华为度支尚书母忧诏令摄事(晋/书)王叔文丁母忧
日夜图起复(唐/书)张茂宗起复尚义章公主(详见驸/马类)
传记苏颋父瑰卒有敕起复颋固辞不起时人语曰苏
瑰有子李峤无儿 侯知一年老敕放致仕上表不伏 张琮
丁忧自请起复高筠母丧亲戚为举哀筠曰我不 …… (第 50a 页)
能作孝子张栖贞被讼诈遭母忧不肯起对台中为之
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 张琮
自请起复高筠不肯作孝
张栖贞情愿遭忧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为兽心
人面不其然乎(佥/载)
集金革夺情 (第 50b 页)
   罢史学
先是崇宁以来专意王氏之学士非三经字说不用至
政和之初公议不以为是蔡嶷为翰林学士慕容彦逄
为吏部侍郎宇文粹中为给事中 张琮
为起居舍人列
奏欲望今后时务策并随事参以汉唐历代事实为问
奉御笔经以载道史以纪事本末该贯乃称通儒可依 (第 37b 页)
 参寥老空寂二砚皆佳物也
鄱阳自雍熙乙酉梁颢榜至绍定己丑登科者五百七
 十馀人其间三世联登者唯三家龙溪先生汪藻汪
 槃汪谷张宗谔 张琮
张棫鲍煜鲍安世鲍升之汪氏
 之登科者七世张氏今亦六世然非正嫡相续也鲍 (第 9a 页)
   荅钱辛楣詹事书(丁酉)
方今学博而行醇盖未有出閤下右者每以不获常奉
教为憾自闻读礼家居道里差近而文弨徒为廪粟所
縻不获走唁寸私缺如大著金石文跋尾愿见久矣今
承见示欣喜疾读叹考核之精实有前人欧赵董洪及
本朝顾氏朱氏之所未逮者文笔雅健持论极纯正皆
有益于世教文弨见闻寡陋一旦获此几如贫儿之骤
富矣顷读左氏传见陆氏释文荧阳并从火且明辨之

云从水者非而今本太半从水学者虽见释文究亦莫
知其何以非也今得尊跋荧阳太守元宁记而始了然
矣古一字有数体如绂黻芾三者实一也而易书诗各
(句)文固有不尽画一者石经叔亦作叔孺亦作[孑*(焉-正+?)]而
今本皆祇作叔字孺字矣宋张淳仪礼识误燕礼内宴
字淳从监本定作宴后来校者复议淳为非是今观唐 张琮
碑亦以 为宴也(五经文字宴/二字并/载云上说文下字林)说文大
段当遵而亦不可过泥然如据之为㨿泰之为泰 (第 1b 页)
潭之浏阳县逢吉前君卒一年女子二人一适太原刘
麟一适鄢陵 张琮
男孙八人宏也献民天民舜民他未
名女孙七人幼男曾孙二人益幼铭曰
彼函工犹擅仁矧君医志全仁业卅年起死频以 (第 6a 页)
酉、梁颢榜至绍定己丑,登科者五百七十馀人。其间三世联登者,唯三家。龙溪先生汪藻、汪槃、汪谷,张宗谔、 张琮
、张棫,鲍煜、鲍安世、鲍升之。汪氏之登科者七世,张氏今亦六世,然非正嫡相续也。鲍氏安国、安行、安世兄
将吏不交一言。隔河大营遍山麓,指为空营。兵民从大营中至,言敌势盛,辄叱为间谍,斩之。江西巡抚刘远生令 张琮
者,将兵趋湖东。及赣围急,远生自出城,召琮于雩都。赣人曰抚军遁矣,怒焚其舟,拘远生妻子。俄远生率琮兵
圯于寇。皇清知县李似楠重修,至顺治十四年,城为霪雨崩颓。知县王继祐重修,日久复坏。康熙二十七年,知县 张琮
重修。
唐县城池 元至正间建城。明洪武三年,金吾右军千户程飞,即旧基修筑。天顺间,千户齐政重修,周围
。先时,北有门曰朝天,在府后,今塞。嘉靖三年,致仕千户朱凤奏筑里城,下工部尚书赵璜题覆得旨。时,巡抚 张琮
等估计修筑。天启元年,知府周三锡以郡无内附,乃伐禹梁山之石,督义民胡遵义等周砌陴墙。崇祯十五年,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