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如宋杨绘言群贤未老求去意绘之言曰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一而致仕富弼六十八而引疾司马光 王陶
皆五十而求散地陛下可不思其故乎 (第 136b 页)
如宋杨绘言群贤未老求去意绘之言曰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一而致仕富弼六十八而引疾司马光 王陶
皆五十而求散地陛下可不思其故乎 (第 135b 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
             宋 李焘 撰
  仁宗
嘉祐四年秋七月丙申太子中允 王陶
为监察御史里
行初诏中丞韩绛举御史而限以资任屡举不应格于
是绛请举里行以陶为之诏可陶辞不受诏强之乃就 (第 1a 页)
世无此事
壬子上问辅臣曰闻汎使来人甚恐如何王安石曰汎
使来不知人何故恐但不逞多口之人因此妄说尔上
王陶
言大旱又汎使来人惶扰必致大乱安石曰乱
亦何难致若人主失计则天下大乱矣人主苟无失计
徒以旱故遂大乱即无 (第 13b 页)
  三贤祠祀颜真卿姜公辅余靖咸淳间太守倪普建

周必大记

  泰和县儒学

  学在邑西延真观左宋咸平中县令范应辰改建县治
东庆历间县令 王陶
重建建炎二年教官刘申与贡
士严焕倡修申自记绍兴十九年县令左师尹重修
刘邦昌记嘉泰二年县令黄棐修 元升 (第 42a 页)
月食出宫女百/馀人以应天变修阴教而实录乃于辛卯日书此事恐)
(误也今/从日记) 秋七月丙申以太子中允 王陶
为监察御史
里行初诏中丞韩绛举御史而限以资任屡举不应格
于是绛请举里行以陶为之诏可陶辞不受诏强之乃 (第 5a 页)
 癸巳权三司使蔡襄奏大行山陵一用永定制度于

是右司谏 王陶
上言民力方困山陵不当以永定为准
其后京西转运使吴充楚建中知济州田棐相继上言
请遵先帝遗诏山陵务从俭约 …… (第 12a 页)
向陈五不可且乞如其数以献许之(此据薛向/传附见) 以右
司谏 王陶
为户部员外郎直史馆充皇子位伴读屯田
员外郎周孟扬秘书丞孙思恭充皇子位说书孟扬自
以王官教授与上有潜龙 …… (第 16b 页)
曰欧阳修私记/载此事尤详独以虫儿乃)
(宫正仰摇真之私身与司/马光记不同今从日记) 壬戍以皇子位伴读 王陶
为淮阳郡王府翊善皇子位说书孙思恭为侍讲太子 (第 27b 页)
(考异李焘/曰司马光)
(记闻载韩维说慈寿将归政颖王谓维及孙思恭曰慈/寿欲为曹佾求使相二人不应王竟使 王陶
达意于政)
(府果得之按实录佾制下太后犹持/之不知求使相果太后意否当考) 学士院奏详定
改律敕官文书 (第 15a 页)
甲兵督盗贼北道遂安 韩琦自永兴复请相州以
归会河北地数震知梓州何郯因上书言阴盛臣彊以
讥切琦又乞召还 王陶
以迎合上意帝薄之后陶入为
三司使迁翰林学士中丞吕公著复论陶赋性倾邪当
韩琦秉政谄事无所不至自以尝预宫 (第 13b 页)
悉皆未老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
十有五而致仕富弼六十有八而引疾司马光 王陶

五十而求散地陛下可不思其故耶 甲戌富弼坐沮
格青苗落使相以佐仆射徙判汝州王安石曰弼虽谪
犹不失富 (第 22b 页)
  王汝砺(龙川人工/部尚书)梅鼎臣(翁源人/)
 天圣三年乙丑
 
 天圣五年丁卯王尧臣榜
  黄象先(连州人/) 王 陶(曲江人/式之子)
黄 程(海阳人太/子中舍)
  邓 戡(乳源人官/殿中丞)曾楷(龙川人翰/林权直)梅 佐(翁源人/知 (第 14b 页)
  列传六十八

   王广渊       王陶
   
陈荐       孙永
   陈襄       孙洙
 第八十六卷
  列传六十九
   熊本    (第 29b 页)
还判三班院知梓州始郯为御
史鲠切无所避为仁宗所知晚节稍回畏在梓州因地
震言阴盛臣彊以讥切韩琦又乞召还 王陶
以合上意
由是名声损于御史时也后提举玉局观以尚书右丞
致仕卒年六十九
梅挚字公仪成都新繁人也举进士稍 (第 7b 页)
  列传六十三
陈升之字阳叔建州建阳人也举进士为校书郎知南
安县徙知汉阳军为监察御史张尧佐以后宫亲为三
司使升之言其不可尧佐遂改为宣徽使景灵宫使升
之复言其不可且曰已成之命虽不可以臣故追夺自
今愿以天宝为鉴防杜閒隙升之亦言事然持论不坚

也改侍御史知杂事拜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知
瀛州迁龙图阁直学士知真定府召知谏院宰相文彦
博屡乞罢政升之等恐枢密使贾昌朝复相乃疏其交
通女谒之罪昌朝由此亦罢四年迁枢密直学士知开
封府改右谏议大夫拜枢密副使台谏官唐介吕诲赵
王陶
言升之交结宦者以图柄任升之遂家居求罢
仁宗手诏召出之介等复阖门待罪仁宗乃两罢之升
之以资政殿学士知定 (第 1b 页)
民交章论荐志不少易嘉祐中以近臣荐授州学教授
烈方辞避而福建 提点刑狱王陶
奏烈以妻林氏疾病
瘦丑遣归其家十年不视烈贪诈人也已行之命愿赐
削夺谏官司马光言臣素不识烈不知其人果如 (第 2a 页)
王陶
两易其职丁卯光入对上谕曰已除卿中丞光
曰言职人所惮臣不敢辞但 (第 2b 页)
王陶
言宰相不押班竟不
赴而陶遽罢言职不押班细故也陶言之过然爱礼存
羊固不可废自顷宰相权重今陶复以言宰相罢 …… (第 2b 页)
奎素有学问敦笃持重可
任以事擢参大政众谓得人今才数月止因论事之际少
失宛顺便加斥逐进退大臣不当如此与 王陶
罢中丞
而加翰林学士何以异陶既出维亦表求外补上从之
未行改汝州司马光言韩维沈靖方雅亦陛下畴昔宫
僚之 …… (第 5b 页)
一用一奸邪若台谏循默不言陛下从
何知之此乃非好事也上曰吴奎附宰相否光曰不知
也上曰奎有罪否光曰吴奎言 王陶
过实安得无罪但
士论与奎而不与陶上曰结宰相与结人主孰贤光曰
结宰相为奸邪然希意迎合观人主趋向而顺之者 (第 9b 页)
 为翰林学士(曾公亮疾韩𤦺专因力/荐安石觊以间琦也)韩琦罢(𤦺执政/三朝或)
 (言其专帝颇不悦中丞 王陶
料必易置大臣欲自规/重位因劾𤦺不押文德殿常朝班为跋扈𤦺闭门待) …… (第 44b 页)
 (多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礼其所建请惟顾义之所/在无适莫心与富弼并著勋业故时人称贤相者必)

 (曰富/韩)吴奎陈旭罢(奎既罢知青州司马光諌曰奎名/望清重今为 王陶
绌奎恐大臣皆)
 (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韩/维亦以为言帝乃召奎还中书及韩琦罢相奎与 (第 45b 页)
 (石乃上疏言老成人不可不惜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晦年五十有八欧阳修年六)

 (十有一而致仕富弼年六十有八而引疾司马光 王/陶
皆五十而求散地陛下可不思其故乎安石闻而)
 (深恶之会刘挚为安石所器拜监察御史里行挚就/职即奏言亳州 (第 38b 页)
开元寺蔡/君谟尝有诗)临漳道院(郡志官/于此者)
(往往乐其风俗之简/静号为丨丨丨丨)漳浦驿(蔡君谟 王/陶
有诗)楼阁南楼(唐尹/懋有)
(陪韩漳州/登丨丨诗)齐云阁(蔡君谟诗紫阁青梯压翠岑春愁秋/思昔登临雨 (第 8a 页)
  (镇事神宗立陈三事从权听政跋礼执政士行有/司 失体 中丞王陶论韩琦 扈迁学 乞明)
  (别是非汝争吴奎以还 王陶
词头罢知青州以亦/力求出 州 论禧祖庙不当与稷契等 元)
  (绛兼条例司辞御史中丞贤遂知 …… (第 17b 页)
 刘彝(执中例福州官令朐山惠民书号法范最/为条 司属 言更法非便 浙运课)
 沈括(存中神吴兴籍无书不通永以太平车之/说说 宗免 民车 城 乐贬 著述)
  王陶(博学能文初弹狄青甚英宗既知宗正请速立/为皇子 事韩琦 谨后弹其跋扈揣上意)
 孙洙(巨源/感动) (广陵谓包拯欧阳以贤良荐言治令人/韩琦 今之贾谊也 乞留諌官广言)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