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林秉” 相关资源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金石類
政書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王宁有祠在兴国军之富池以刘光世有
请也
己未诏明越州禁山东游手之来贩籴者时海密诸州
米麦贵踊明州进士 林秉
德言积粟之家利其高价皆
倾廪以鬻之正恐因缘为奸以泄中国之机又且耗吾
国计以资寇粮不可不虑乃命禁止焉  (第 9b 页)
  香林别赵侍御阅道      周敦颐
公暇频陪尘外游朝天仍得送行舟轩车更共入山脚
旌旆且从留渡头精舍泉声清㶁㶁高林云色淡悠悠
谈终道奥愁言去明日瞻思上郡楼
  宿南台寺          张 栻
香阁珠林倚半天两人相对岳峰眠羌 林秉
烛翻疑梦
缑岭乘鸾似学仙云伴瘦筇过绝壁风传清啸隔苍烟 (第 18a 页)
  邝 灏(高要人/登进士)何 经(四会人/知县)单廷琏(四会人/知县)
  罗国宝(四会人/运判)陈大韶(四会人/通判)李邦祥(高明人/助教)
  许 相(开平人/教谕) 林秉
(吴川人/通判)叶廷芳(琼山人/)
  王 宸(琼山人/训导)吴 瑞(临高人/)
 正德十四年己卯 (第 80b 页)
   得栋妻蒋氏(福清人与五都陈云元妻周氏同被/贼掠逼污不从贼露刃于颈二妇力)
(拒且骂贼怒磔之两/尸喷血道上不灭)施延哲聘妻吴氏(福清人受/聘未婚延)
(哲卒既葬讣至女哀请奔丧拜夫墓前自缢家人/解之至夜蒙被复缢家人又解之次夜复缢于床)
(绳断移于梁屋震如涛久之绳又断自是水浆不/入口者十三日含笑而逝年二十又同邑张可育)

(聘妻方氏未婚而/夫卒奔丧殉节)赵蓁聘妻郑氏(连江人许字未/婚闻夫卒奔丧)
(殉/节) 林秉
宽聘妻李氏(名定宋闽县人未婚而秉宽/卒母怜不以闻踰年将别议)
(婚定宋觉之泣请守志缟素归于/夫家抚嗣 …… (第 30b 页)
(妻谢氏炼𥙿春妻林氏陈久台妻林氏卢祖仪妻/李氏陈其华妻林氏黄学权妻夏氏贞女郑赐举)
(聘妻潘氏 林秉
钺聘妻贺氏王翼汉聘妻吴氏方/肇涛聘妻林氏生员章春芳聘妻熊氏烈女方绍) (第 38b 页)
 (秀传博涉群书专精释典僧有亏戒律者集众佛前作丨丨而笞/之多能改过高僧传西国僧支法领口诵出戒本一卷丨丨本一)

(卷在此流行今时名旧丨丨后孝文世有光律师验旧丨丨及以/戒本文有加减多少不足依大律本次第刋集现世流行号为新)
(丨丨法苑珠 林秉
此丨丨在金坛上天人大众无量恒沙闻佛丨/丨一时寂然尤知比丘入第三禅传灯录丨丨之际祥光烛坐)
规磨(荀子 (第 9a 页)
传诏曰以姬公之圣而耇德不降则丨丨弗闻注丨/丨谓凤也晋书乐志序楚王升轻轩于彭蠡汉顺听丨丨于樊衢)
(易 林秉
风驾雨与丨丨俱动举千里见我爱母阮籍诗丨丨求友/谷风刺愆陆云诗丨丨在林良骏即闲陶潜诗重离照南陆丨丨) (第 12a 页)
   守拙斋铭
郡城之西南湖之上当在宋也吾祖信臣公揽其胜作
山月亭诚斋杨文莭公记之吕忠公商居寓焉代迁亭
废遗址尚存其下有庵曰圆通径幽势阻来多显者余

亦尝假馆其中僧曰道 林秉
心简实旁通儒书善吟讽
斋名守拙邑士王某为作铭亦偿夙诺云尔粤观太初
朴素淳重民之质矣饮食日用风气既开世 (第 10a 页)
  伤亡屯丁苏雹、刘如玉、苏树、吴杏仁、李清、王穆文、元标密、潘来八名:于同治元年在嘉义县斗六等处,打仗受伤身死。


  嘉义县防剿打仗阵亡义首 林秉
心、林聿成、王金元(即王庵)、许国辉、林永成、李秉忠、黄腾茂、林西辉、史忠九名:该义首等或招集民团, (第 552 页)
冠瀛、何玉田、许芝青、曾履享、陈垣如、黄兆荃、王兰廷、邵进修、蔡懋杰、徐学清、王通、黄穆如、蔡元亨、 林秉
中、邵梦元、邵元模、李星波、陈昌年、郭彤阶、何纪云、黄勿、林鸿年、郭杰夫、郑冠英、李秀农、陈蔚章、 …… (第 809 页)
  六月初三、四两日,林镇军派兵勇千馀名,令署守备沈登龙等管带,驰往离嘉八里之柳仔林驻扎,以为前路先声.初六日,林镇军进军柳仔林,探得「该逆伪二元帅戴云从股首严办等侦知我军连日进发,更索性攻围嘉城」.初八早,镇军饬令举人刘达元、总理吴志高、勇首黄知哥带勇前导,镇军亲率署游击徐步云、署守备石必得等统带屯番兵勇一千馀名,暨勇首 林秉
心等所带林姓义首,分作中左右三队,由柳仔林长驱直进,攻抵嘉城西门外,燬破贼垒五座.即于午刻收兵,进扎 …… (第 854 页)
落;到处经被斩首矣!义首林仔义走脱,不知去向.又义首 林秉
心逃至庵古坑,被贼首黄丕见拿解与戴万生,被渠拟爬而亡.王协台被渠拟割.其斗六溪边厝林珠仔会七十馀庄, …… (第 856 页)
  伤亡屯丁苏雹、刘如玉、苏树、吴杏仁、李清、王穆文、元标密、潘来八名,于同治元年在嘉义县斗六等处打仗,受伤身死.
  嘉义县防剿打仗阵亡义首: 林秉
心、林聿成、王金元即王庵、许国辉、林永成、李秉忠、黄腾茂、林西辉、史忠九名,该义首等或招集民团,来县 (第 872 页)
  伤亡屯丁苏雹、刘如玉、苏树、吴杏仁、李清玉、穆文元、标密、潘来八名,于同治元年,在嘉义县斗六等处,打仗受伤身死。
  嘉义县防剿打仗阵亡义首 林秉
心、林聿成、王金元(即王庵)、许国辉、林永成、李秉忠、黄腾茂、林西辉、史忠九名。该义首等或招集民团来 (第 78 页)
    各衿士捐题银项:岁贡杨光谟、廪生蔡邦光、杜朝锦、杨庄彦,各捐银三十元。黄毓辉、黄毓周、李廷柱,各捐银二十元。岁贡林朝英、廪生施嘉徽、谢掌文、林维增、张维新、生员张植树、杨建辅、张植材、黄秀美、廪生杨廷献,各捐银十元。生员吴开基、张国祥武生陈振辉、杜朝成,各捐银八元。恩贡陈廷璧、生员林维垣、黄昌盛、吴积善,各捐银六元。岁贡黄鸣鹤、廪生郭高时、陈翊元、李瑛、生员巫文馨、杨有仪、陈锦华、郭廷梁、杨丕谟、苏登云、黄应京、林士峻、武生苏文仪、戴时香、杨介谦,各捐银四元。石中玉、苏天章,各捐银三元。廪生黄同礼、林清图、王振德、生员 林秉
睿、张国香、庄高明、张廷芝、黄志高、郑儒珍、苏文球、田 (第 152 页)
倪大成、许阵,各捐银十二元。举人郭绍芳、武举吴朝宗、贡生游化、贡生章甫、生员郭青峰、生员郭绥猷、生员 林秉
睿、生员卢时光,生员谢道南、生员郭廷材、武生陈大斌、武生张简中、武生张简辉、武生张简新、林陟光、王琳 (第 556 页)
  同治元年,逆贼两次围困城池,援穷粮尽,义首,义民等誓以死守;虽至枵腹绝食,犹复防剿打仗。阵亡各姓名: 林秉
心、王金亢,许国辉、林永成、李秉忠、黄腾茂、林西辉、史忠等由贼阵亡、李顺利、叶春恩、杨天来,陈老营、 (第 694 页)
攻打府城。又陈阿新、黄灿、林四、陈敏、盛伏、陈必代、陈九、丁先八犯,均系现获之陈花船上贼夥;又陈廷、 林秉
、程赐、陈吉、陈魁、郑许、林禧、朱契晏、王贡、郑常七、吴岳、郭群、陈强、黄成十四犯,先后投入蔡逆帮内 …… (第 68 页)
,率众攻城,实属罪大恶极,应请凌迟处死;陈阿新、黄灿、林四、陈敏、盛伏、陈必代、陈九、丁先、陈廷、 林秉
、程赐、陈吉、陈魁、郑许、林禧、朱契晏、王贡、郑常 (第 69 页)
   答韩圭星(甲寅)
艮斋先生文集后编卷之四
 书
   与宋毅燮(乙卯)
   答宋毅燮(己未)
   与朴胜谦, 林秉
(庚申)
   与 林秉
(丁巳)
   答李麟秀(乙卯)
   答宋凤浩(癸丑)
   答张衡观(戊午)
   答张衡观( ……   答吕志铉(戊午)
   答姜仁锡(戊午)
   与田缙秀(辛酉)
   答芮敬基(辛酉)
   与 林秉
(庚申)
   答具琏会(戊午)
   答朴采淳(丁巳)
   答朴纯(庚申)
   与朴纯(辛酉 ……   三德说示南轸永(丁巳)
   赠韩慎,韩升(甲寅)
   赠李钟范(壬戌)
   赠金载石
   示李重佶, 林秉
(庚申)
   示柳远祺(庚申)
   示张世琏(壬戌)
   示高光骏(壬戌)
   谨始说示张 ……   答金璂重(戊午)
   答郑寅昌
   答许颍(乙卯)
   答朴铢(戊午)
   答朴泰玄(己未)
   与 林秉
(壬戌)
   答宋渊求(辛酉)
   答李钟烈(壬戌)
   与金容璿(丙辰)
   答李丙默 ……   答金福洙(辛酉)
   答朴纯(庚申)
   答崔焘(庚申)
   答杨秉晦(庚申)
   答 林秉
(庚申)
   答朴在一(丁巳)
   与朴在一(壬戌)
   答黄义立(戊午)
   答郑瑛朝( …… 题跋
   题朱子答人书后。赠陈圣元。
   题晦翁四斋铭后。赠孙致诚。(钟纯)
   书朱子两语后。赠 林秉
龙。(庚申)
   敬书朱子笔后。赠任泰瑊。
   题朱子论性理语后。示郑宪泰。(庚申。)
   题
立心。庶几天命得尊。圣本得复。而使后生辈。不遂为禅,陆之流派。此则不欲让与幼安一头地也。
与朴胜谦, 林秉
(庚申)
性无不善。无不全。(谓性带得用杂者。不识性。)心本善而末或流于不善。(谓心元不正者。固不 …… (第 169H 页)
林秉
(丁巳)
用敬致知。对说则两事。合说则只敬一事。盖格致是中庸知天事。事虽纤细没紧要底。圣人亦且用敬 (第 169L 页)
林秉
(庚申)
吾人遇君亲。性中有忠孝之理。而无一毫欠缺处。纵遇天来大变。也有酬应不差之理。而亦皆至善无 (第 509H 页)
道也欤。栗翁我东孔子。子之名载石。而且钦以景潭者。欲其专意以学栗翁也。子其服膺而勿谖也。
示李重佶, 林秉
(庚申)
余每喜诵河西先生上元小诗云。高低随地势。早晚自天时。人言何足恤。明月本无私。上联喻随时随 (第 57H 页)
损也。昨闻希彦言。士之毁形。女之污身。同一失行。此是正见。切宜益加研究。而莫少变动也。
林秉
(壬戌)
星诔之变。金党力辨。无佗意。斥我以自辱其师。诬蔑宋贤矣。今见洪在龟作金行状。其于梅,全二 (第 76L 页)
得精。践履得熟。(此两句。包卫辟尊攘吉凶死生许多事务在里。)如此。则我亦圣贤同德。而天人合一矣。
林秉
(庚申)
学人每日自拟今日往拜孔子。与颜,曾以下诸贤。侍坐或从行。才有言动。便自觉察。今我在圣师贤 (第 17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