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其石下阙所存者行三十二字亦有棋局之纹
冯绲碑  永康元年
 隶释云在渠州字原云墨宝作达州此碑与冯焕神
 道冯焕残碑告冯焕诏皆在渠州流江县达州永睦
 县之间 郑霭
先在夔路得之故墨宝作达州实渠州 (第 36a 页)
 残碑碑阴告冯焕诏冯绲墓双排六玉单排六玉李
 翊碑李翊夫人碑是邦雄桀碑无字碑城坝碑皆在
 渠州流江县达州永睦县之间 郑霭
先在夔路得之
 故墨宝作达州实渠州境

六十五

沛相杨统碑
 建宁元年立在陜府阌乡震墓侧碑残缺集古 (第 19b 页)
 𣙜当时课息岁不过四十万建炎军兴改法卖引比
 之熙宁已增五倍绍兴十七年主管茶事官增立重
 额至二十五年台谏论列始蒙蠲免当时 郑霭
为都 (第 1b 页)

言巫伋奏布乃张邦昌之婿覆载所不容而无忌惮若
此望赐处分故有是旨(布初见建炎/三年二月) 右朝奉郎 郑霭
为夔州路转运判官左朝奉郎杨椿为夔州路提点刑
狱公事霭骧子也秦桧与之亲厚故超用之 新除军
器监丞康与之 (第 16a 页)
卿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符行中充敷文
阁待制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右朝奉大夫
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 郑霭
行尚书度支员外郎 (第 6a 页)

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霭
与符行中在蜀中馈遗秦桧
不可胜计岁时寒暄之问亦必用金狮子二枚伴书焉
(此以赵甡之/遗史修入)
庚午军 …… (第 6a 页)
薨于荆南府赠检校少
保后谥威定
辛巳左朝散郎都大总管四川茶马监牧公事汤允恭
复司农卿与尚书度支员外郎 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
粮郑霭
两易霭仍除直秘阁 尚书吏部员外郎黄然
为两浙路转运判官 右朝奉郎知蜀州孙道夫主管
台州崇道观从所请也 (第 22b 页)
子监主簿右通直郎陈洪为太府寺主簿
洪与义子也 诏直秘阁知荆南府孙汝翼专恣妄作
直秘阁都大主管四川茶马 郑霭
职事不修唯务掊尅
可并罢 直秘阁新知无为军张永年罢以淮南转运 (第 37b 页)
秦桧作媒)
直徽猷阁龚鋈(前淮南运判其/弟与秦桧管庄)直秘阁郑侨年(前知/庐州)
(前知/严州) 郑霭(前四川提/举茶马)
高百之(前知/温州)张永年(前知无/为军)
(前知太平州已上/六人并桧亲党)孙汝翼(前知荆/南府 (第 16a 页)
功郎致中并直秘阁他子侄九人各进一官后谥
忠靖 左朝散大夫符行中再责成州团练副使南雄
州安置右朝散大夫 郑霭
令吏部与远小监当差遣以
殿中侍御史王圭论二人在蜀中专恣暴横多以库金
互送也 右承议郎黄敏行免决刺配贵 (第 19b 页)
会显忠上恢复之
策于朝秦桧怒乃奏显忠不遵禀闻奏止用申状故有
是命 甲申罢四川宣抚司 六月癸巳右朝奉郎
为夔州路转运判官秦桧与之亲厚故超用之 甲
辰用林大鼐议始筑九贵神坛于东郊祀礼如感生帝 (第 126b 页)
依旧宫观
池州居住 乙丑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符行中为
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
郑霭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霭
与行中在蜀中馈
遗秦桧不可计虽岁时寒暄之问亦必用金狮子二枚
坐书焉 八月丙戌郑作肃知吉州还入见奏本州 (第 26a 页)
万建炎军兴改法卖引比之熙宁已增五倍绍兴十七
年主管茶事官增立重额逮至二十五年台諌论列始
蒙蠲减当时 郑霭
为都大提举奉行不虔略减都额而
实不与民间尽蠲前官所增逐户纳数又越二十馀年 (第 70a 页)
  冯绲碑  永康元年 隶释云在渠州字原云墨宝
作达州此碑与冯焕神道冯焕残碑告冯焕诏皆在
渠州流江县达州永睦县之间 郑霭
先在夔路得之
故墨宝作达州实渠州境按渠州达州今皆为县一 (第 1a 页)
  字原云永康元年立在渠州墨宝作达州与冯焕神
道冯焕残碑碑阴告冯焕诏冯绲墓双排六玉单排
六玉李翊碑李翊夫人碑是邦雄桀碑无字碑城埧
碑皆在渠州流江县达州永睦县之间 郑霭
先在夔
路得之故墨宝作达州实渠州境

  沛相杨统碑  碑阴 (第 20b 页)
之殊
途。各立向背之宏辙。今且据其行事。决滞胥陵。喻达蒙泉。
疏通性海。至如寇谦之拒崔浩。祸福皎然。 郑霭
之拒周君。
成败俄顷。姚安著论。抑道在于儒流。陈琳缀篇。扬释越于
朝典。此之讽议。涅而不缁。坠在诸条 (第 13a 页)
,改法卖引,比之熙宁,已增五倍。绍兴十七年,主管茶事官增立重额。逮至二十五年,台谏论列始蒙蠲减。当时 郑霭
为都大提举,奉行不虔,略减都额,而实不与民间,尽蠲前官所增,逐户纳数。又越二十馀年,其间有产去额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