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類
春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清代道教文獻
 (取以/为比)朱曰此诗序以为后妃之德而四章竟不及其
 德如何但反覆歌咏之而已岂其德之深远纯备有
 难以言语形状而指 陈欤
呜呼此其所以为德之至
 也(黄曰诗人之美是人不言其所以美之之事而特/言诗人喜乐之情则其人之贤可知哀公 (第 35b 页)
曰楚人讨贰而立
子囊必改行而疾讨陈陈近于楚民朝夕急能无往乎
有陈非吾事也无之而后可吁此晋之所以不能争
观子展之谋曰吾与宋为恶诸侯必至吾从之盟楚
师至吾又从之则晋怒甚矣晋能骤来楚将不能吾乃
固与晋吁此楚之 (第 4a 页)
 近晋而陈近楚也观范宣子之言曰楚人讨贰而立
 子囊必改行而疾讨陈陈近于楚民朝夕急能无往
 乎有陈非吾事也无之而从可吁此晋之所以不能
 争 陈欤
观子展之谋曰吾与宋为恶诸侯必至吾从
 之盟楚师至吾又从之则晋怒甚矣晋能骤来楚将
 不能吾乃固与晋吁此 (第 9b 页)
 而疾讨陈陈近于楚民朝夕急能无往乎有陈非吾

 事无之而后可吁此晋之所以不能争 陈欤
观子展
 之谋曰吾与宋为恶诸侯必至吾从之盟楚师至吾
 又从之则晋怒甚矣晋能骤来楚将不能吾乃固与
 晋 (第 20a 页)
江人)黄 汸(清江
人)
黄与能(新淦人)钱昌武(新淦人)黄裳元(袁州人)唐一稷(会昌
人枢密院编修)
陈 欤(雩都人朝散大夫)
李 衮(宁都人陟明子)田如鹗(南康 (第 52a 页)
  请诛魏党许显纯等七锦衣疏  李若愚
为罪状久明而罪律未协故国法屈而不伸杀运已过
而杀机尚留故戾气郁而弗宣伏望皇上大奋乾纲以
答天意以谢忠魂事臣刑官也在刑言刑窃以法者天
下之平也八辟八议五禁五戒实昉于虞周易之噬嗑
先王以明罚敕法法者人主所受于天虽天子不得以

意出入也臣尝为理官六年矣每断死狱辄抚案流涕
笔欲下而止者三今亦何忍以过求于人然法之所在
听者不得蔽也今日之刑孰有大于许显纯等一案而
自冬洎夏何久不决也夫寇贼奸宄四者诸犯备有之
五辞之未 陈欤
五听之未丽欤五疑之未释欤五疵之
未捐欤悲夫悲夫逆珰之睥睨神器也路人知之羽翼
成矣盗帑藏擅封爵皆其小者 (第 24b 页)
 生精力书局自随同撰者何人分代者何属采取者
 正史外何书略而为目录㭊而为甲子纪年订而为
 考异别而为稽古录体例可 陈欤
分而冠之以纲为 (第 11b 页)
 诸家分门别派其说可悉数欤礼始于高唐生显于
 后苍其转相传述者谁欤二戴何删马氏何补冬官
 何缺仪礼何逸群儒议论纷纭其说可详 陈欤
论语
 何以有鲁论齐论大学孝经何以有古夲今夲尔雅
 或曰周公作或曰子夏作其说何居孟子何以或删 …… (第 71b 页)
 其说维何贤良三策晁董不同者焉在言世务书严
 徐所见者孰优仲长统之称政论申鉴之详政体其
 言可采者皆得而敷 陈欤
嗣是而后莫切于十思之
 疏五规之论至以十事陈说唐宋诸臣不一而足何
 人何事孰为得失可得而论述胪列欤伊 (第 76a 页)
劳逸之不敌亦已明矣夫用兵必出于敌人之所
不能我大而敌小是故我能分而彼不能此吴之所以
肄楚而隋之所以狃 陈欤
夫御戎之术不可以逆知其
详而其大略臣未见有过此者也
王伦至金金主以其右司侍郎张通古签书宣徽院事 (第 63b 页)
曰楚人讨贰而立子囊必改行而疾讨陈
陈近于楚民朝夕急能无往乎有陈非吾事也无之而
后可吁此晋之所以不能争 陈欤
观子展之谋曰吾以
宋为恶诸侯必至吾从之盟楚师至吾又从之则晋怒
甚矣晋能骤来楚将不能吾乃固与晋吁此楚之 (第 8a 页)
顽异罪人坐席叙德与齿而犯法者
列于外坐劝惩之意可谓著明矣是即先王化民成俗
之道也其节文制度亦可得而悉 陈欤
夫明乎古之道
而通乎当世之务学者之事也其毋多让
问人之行莫大于孝故圣贤之问答加详焉今我皇上
大诰之书 (第 58b 页)
  问史家纪传之体本诸尚书编年本诸春秋而自司马
迁班固而后咸以纪表志传为正史汗简相承代袭其
体顾范蔚宗独不立表而三国志至梁陈诸书及南北
史表志缺如后人将何所稽乎说者谓表之为体本之
历谱牒与纪传相表里而班书之古今人物表新唐书
之宰相世系表又遵何说欤古之为史者多继世而卒
业又或集众手而成书孰得孰失可概 陈欤
司马温公 …… (第 2b 页)
  圣天子治益求治安益求安之至意欤抑讨军实备器
械饬部伍勤简阅固将弁之专责而信赏必罚尤在大
僚之督率欤阵法有风后握奇武侯八阵皆以六十四
数为队寓对待流行之用其四正四隅分合进退变化
相生机权所在诸生能备悉其规制欤用兵在将古名
将之彪炳史册者指不胜屈而或宽或严善谋善战者
能料敌制胜所向无前其治军不同而成功则一所谓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者可一一指 陈欤
多士于治兵为 (第 8a 页)
   又
问天生斯民立之司牧而寄以三事即孔子所谓庶富
教者是也然其设施之略可得闻欤稽之周官则所以

庶之者有九两之系与夫保息之养本俗之安焉所以
富之者有九职之任与夫土会土宜土均之法荒政职
事之颁焉其所以教之者又有八统之驭十二教之施
与三物八刑五礼六乐之类不一而足其经制之详可
得而悉 陈欤
孔门诸子言志有三年而可使足民者有
三年而可使知方者彼固有得于圣人之教而其所以
行之者何先汉唐诸臣为政 (第 13b 页)
始于高堂生显于后仓其转相传述者谁欤二戴何删
马氏何补冬官何阙仪礼何逸群儒议论纷纭其说可
陈欤
论语何以有鲁论齐论大学孝经何以有古本
今本尔雅或曰周公作或曰子夏作其说何居孟子何
以或删或疑或翼或尊 (第 2a 页)
 然则在鱼复者其方阵法欤风后远矣马隆之赞独孤及之
 记韬铃裂素笔墨畦径间尔磊磊落落晶晶荧荧长留水滴
 千载如新其诸葛公鱼复之所 陈欤
篝灯赋之
客有挥奇肱驰桂轴鞭素鸾御黄鹄出牂牁踰瓦屋策青𦍑迈
黄竹访雪外之蓬姿超云间之滴博探玉斧之界 (第 6p022a 页)
者固多。而必取于玉者。其故何欤。诗言文王之玉相。传称孔圣之玉振。皆是比德之意。而曰相曰振之义。可得条 陈欤。
卫武之学。赞其琢磨。子贡之器。许以瑚琏。学之欲其琢磨。器之必称瑚琏。果何意欤。或曰。容观玉声。或曰。 (第 335L 页)
 君无襚。亲戚之衣受之。不以即陈。士丧礼。袭小敛

皆陈庶襚。此云不以即陈。亦如士丧礼所云。亲者襚不将命以即陈。非不陈也。但不使人而自 陈欤。
 赙者既致命。主人无亲受。疏。不得拜受。据士丧礼。主人正拜。但不亲受耳。
初九日。自天子诸侯之丧( (第 560L 页)
 王若曰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农也者。所以厚民生而裕国用者也。尧谨授时。禹勤沟洫。贻我来牟后稷也。康功田功文王也。古昔圣王之茂耕织者。若是其挚。而樊须学稼。孔子称之以小人。许行饔飧。孟子斥之以用夷。其义何居也。箕畴八政。食居其首。班志四民。农为第二。先后之序不同者何欤。三事三农。著在诗礼。九扈九农。纪于左氏。多寡之数不齐者何欤。谷有三谷五谷六谷九谷之别。总之为百谷。土有一施再施三施四施之异。以讫于二十施。其详略次序。皆可缕 陈欤。
播曰东作。穫曰西成。本旨固有引喻。而亩必言南。陌必称北。亦是不易之位欤。三盗三族之文。见于何书。五粟 (第 498H 页)
言之欤。佛家有四洲之名。外纪有五洲之目。皆非荒唐吊诡之所闻欤。圣人称东西南北之人。其所到之极。皆可指 陈欤。
帝都有东西南北之京。其所据之势。孰为最胜欤。
大抵天造皆圆。人作皆方。物之既方。自有四向。东西南北之 …… (第 181L 页)
凡有几种。青盐绿盐白盐红盐黑盐。其色不同。蚕盐栾盐蓬盐冷盐陌盐。其名各殊。其所出之地所用之事。皆可指 陈欤。
甄琛力言罢官。无乃议论太高欤。刘彤全言利民。无乃名实不 …… (第 182H 页)
于中国欤。吴玠必主陆运。邵漙请复水运。其得失难明。纲运每患滥赏。纲欠未免均摊。其弊窦难防。今可一一指 陈欤。
清瑄海运之法。行于至元。而省费不少。会通河漕之制。成于永乐。而国用以赡。其规模之详。皆可得闻欤。
大 …… (第 184H 页)
欤。谷有三谷五谷六谷九谷之别。总之为百谷。土有一施再施三施四施之异。以讫于二十施。其详略次序。皆可缕 陈欤。
  (第 185L 页)
之精魄反交之说断之。此果与杜预交会之说。相为表里欤。参两篇自注之精。五行说得理之透。皆可详 陈欤。
天道篇之赤心说来者。果指何句。离明训之日光目说者。果从何说欤。引论语未见其止之训而与旧解不同者何也。 (第 28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