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類
易類
禮類
地理類
編年類
類書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匏有苦叶四章章四句
习习谷风(严缉风赋云大风盛怒于土囊之口注土囊/谷口也则谷风为大风又习习不断喻其夫)
(之暴怒无休息也小雅谷风篇云维风及颓至草木萎/死则非和调生长之风陈启源曰毛传东风谓之谷风)
(出于尔雅故 解习
习为和舒集传/从之华谷以谷风为怒风恐非)以阴以雨黾勉同心
不宜有怒采葑(释文引郭璞云今菘菜陆玑云蔓菁 (第 21a 页)
 论人者岂以其非所宜为而咎之乎

(坎下/坎上)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
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
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邱陵也王公设险以
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习字安溪遵古注作便习训而以夫子传云重险为
  解习
之意非以重训险说甚精其实重复即便熟矣
 窃尝从而推之不惟成德者可习于险而往有功也 (第 41a 页)
 以见习之之效其中至实而其道不穷则无入而不
 自得故行则有尚
彖曰习坎重险也
 言险体相重有更历备尝之象焉 解习
之意非以重
 训习也
水流而不盈 (第 24b 页)
 (色何以赴之且陛下以避暑行而上皇留热处非所以/教孝也又言宗庙之享必亲宗室之封必世皆大事)
 (洞于本计又称孔子曰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伏见/王长通白明达本乐工舆皂韦槃提斛斯政独 解习)
 (
调马所谓矇瞍之能厮圉之技独厚赐金帛足矣今/超授高爵与政外庭鸣玉曳履与士大夫相后先臣)
 (窃耻之诚知 (第 3b 页)
  天台法门议        (唐/)梁 肃
论曰修释氏之训者务之而已曰戒定慧斯道也始于
发心成于妙觉经纬于三乘导达于万行而能事备矣
昔法王出世由一道清净用一音演法机感不同所闻
益异故五时五味半满权实偏圆大小之义播于诸部
粲然殊流要其所归无越一实故经曰虽说种种道其
实为佛乘又曰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喻之以众流入海
标之以不二法门自他两得同诸秘密此教之所由作

也洎鹤林灭而法网散神足隐而宗途异各权所得互
为矛盾更作其中或三昧示生四依出现应机不等持
论亦别故摄论地持成实唯识之𩔖分路并作非有非
空之谈莫能一贯既而去圣滋远其风东扇说法者桎
梏于文字莫知自 解习
禅者虚无其性相不可牵复是
此者非彼未證者谓證慧解之道流以忘反身口之事
荡而无章于是法门之前统或几乎息 (第 20a 页)
徽猷阁待
制兼侍讲 左司谏黎确试右谏议大夫监察御史吴
表臣守右正言 直龙图阁辛炳为起居舍人直龙图
解习
为太常少卿(王明清挥麈后录靖康中有 (第 7b 页)
解习/
者东州人为郎于朝未尝与人接)
(谈敌骑南犯西北阙帅守时相以其谨厚不泄谓沉鸷/有谋遂除直龙图阁知河中府 (第 7b 页)

戊戌 太常少卿解习
为起居郎 新除直龙图阁知泉
州苏迟为太常少卿尚书吏部员外郎王俣为左司员
外郎新除右司员外郎侯延庆为礼 (第 19b 页)

解习
字东魏孝文帝常宴群臣酒酣欢极帝因举卮酒
属群臣曰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辩之赐金钟御史中尉
李彪曰沽酒老妪瓮 (第 54a 页)
 习(荀子虑积焉丨丨/焉而后成谓之伪)异习(吕氏春秋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丨丨皆服之德厚也)变习(吕氏/春秋)

(至圣丨丨移俗/而莫知其所从)罕习(钟嵘诗品夫四言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丨丨焉)定习(文心雕龙故/宜摹体以丨)
(丨因性/以练才)竞习(大唐西域记异道诸仙各制/文字人相祖述丨丨所传)综习(大唐西域记伽蓝/天祠接堵连隅僧)
(徒二千馀人大小/二乘兼攻丨丨)遵习(大唐西域记瞿室□伽山如来曾至此处/为诸天人略说法要当建国土敬崇遗法)
(丨丨/大乘)研习(大唐西域记画则丨丨/理教夜乃静虑凝神)李习(全唐诗丨丨有/凌云寺诗一首) 解习(挥麈/后录)
(靖康中有丨丨者/东州人为郎于朝)
适所习(汉书翼奉传臣奉窃学齐诗闻五际之要十月之交篇知/日食地震之效昭然可明犹巢居知风穴处知雨亦不足 (第 17a 页)
  思理必究其原而后名斯生学必归于是而后惑

  斯 解习
其名称而胶于疑惑此言性者之所为棼
  棼也或言性伪或言性恶或言性善恶混或言性
  之品有三皆即人言性 (第 24b 页)
 (徽庙潜龙日孰知其为大苏之/小史耶其事见王明清挥尘录)

靖康中有 解习
者东州人为郎于朝未尝与人接谈金
 兵南下择西北帅守时相以其谨厚不泄谓沉鸷有
 谋遂除直龙图知河中府习 (第 10a 页)
 故圣人于坎上加一习字王辅嗣云更习也最妙程

 朱不用而以重坎为习坎那一卦不是重何独坎卦
 孔子所云重险乃是 解习
字之意一重险过又一重
 险非更习而何不是以重字训习字也不独上圣大
 贤将降大任必先穷饿困苦动心忍性增 (第 13a 页)
 叙刘元城之官召张才叔杨中立之徒用之盖繇此
 也耕道名佃君谟之孙觷字柔直南剑人后亦显名
 于时(已上二事尤丈延之云/)
靖康中有 解习
者东州人为郎于朝未尝与人接谈敌
 骑南侵择西北帅守时相以其谨厚不泄谓沈鸷有
 谋遂除直龙图知河中府习 (第 15b 页)
  天台法门议        梁 肃
论曰修释氏之训者务之而已曰戒定惠斯道也始于
发心成于妙觉经纬于三乘导达于万行而能事备矣
昔法王出世由一道清净用一音演法机感不同所闻
益异故五时五味半满权实偏圆大小之义播于诸部
粲然殊流要其所归无越一实故经曰虽说种种道其
实为佛乘又曰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喻之以众流入海
标之以不二法门自他两得同诣秘密此教之所由作

也洎鹤林灭而法网散神足隐而宗途异各权所得互
为矛楯更作其中或三昧示生四依出现应机不等持
论亦别故摄论地持成实惟识之类分路并作非有非
空之谈莫能一贯既而去圣滋远其风东扇说法者桎
梏于文字莫知自 解习
禅者虚无其性相不可牵复是
此者非彼未證者谓證惠解之道流以忘反身口之事
荡而无章于是法门之前统或几乎息 (第 9a 页)
   毛稼轩地理书序

葬书昉于郭景纯汉魏以前未之闻也然景纯书亦平
易而无奇自杨曾廖赖之书出其言汪洋污漫诡异难 解习
其术者各尊所闻互相抨击一地而彼曰大吉此
曰大凶一穴而甲云宜北乡乙云宜南乡加以神煞禁
忌日增月益或格于 (第 16a 页)
  刘益侯制义序

言制义者先王钱非独其体朴茂也其究心于或问大
全诸书亦非唐瞿以下所及隆万之际理益庞故体益
卑论者不知反本而寻升降于格律之间末矣学语孟
庸之理未有精于朱子者也是故有明三百年崇而守
之则淳背而去之则嚣夫当其崇而守之未必尽得朱
子之意也而犹可以淳况能得其意者乎近年学者盖
有句谈字议俪枝斗叶以为朱子意在是矣呜呼此其
所以佐姚江之锋而遗之禽也朱子之于程子文义参

差者十之五然不害为传心后之推渊源者亦曰如合
符节无间言焉此真所谓能得其意者必也溯本穷源
求诸经质诸圣存之以公心折之以公道以朱子之所
以师程者师朱然后理可明而意可得观益侯刘先生
之制义其庶几者乎不知者拘于俗 解习
说必骇其异
也若深于朱子之学则一字一句皆朱子之所讲而明
者而又何异乎前代朱子之书功令虽申而表章未至 (第 13a 页)
   训旅鹓艮稷(八事/)
吾家自高曾以下子孙皆至亲须惇睦患难相恤贫窘
相助过失相规如有不受规益者众共责之卑者众共
笞之必尽公道乃可使服今条列数事以示汝兄弟遵

 一须访求有德有学之人为师以教子侄择其资质
  颖悟者教之以治经次者教之读书讲 解习
诗文 (第 3b 页)
  游山寺
红尘飞不到一寺倚岩阴松老知僧腊潭空悟佛心古碑苍藓
合疏磬白云深坐久生幽思斜阳下远岑

 徐贲
  送曾伯滋赴河西将幕
上将初分阃儒官 解习
兵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洮水从岷
下祁山入陇平知君能载笔草檄报边城
  兵后过睪亭山
睪亭西去远一过一 (第 16a 页)
思议时凡夫之心
口两丧神通生处诸佛之境界一如。复次我
教法中以信解修證为准的至若译经传法
生信也。义 解习
禅悟解也。明律护法修行也。
神异感通果證也。孰言像末无行果乎。亦
从多分说也。秖如檀特刻杖表侯景之西 (第 0854c 页)
良久靠拄杖喝一喝云水
冻冰生。

上堂僧拟问师便打乃云指月家风眼高一世逢魔
不怖见佛不礼禅不知参教不 解习
夜不挑镫日不
埽地哀不啼哭乐不嬉戏人若问著不吐一句唯条
拄杖拦腮劈脊遂擿下杖笑云且道是甚时节。

(第 000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