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恪” 相关资源

別史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军假节顿军硁比为蕃后继击猛破之猛帐下将 李恪
斩猛而降以功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
迁护军加散骑常侍奋家世将门晚乃好学有刀笔之
用所在有声绩 (第 31b 页)
不有焉泰始七年单于猛叛屯
孔邪城武帝遣娄侯何桢持节讨之桢素有志略以猛
众凶悍非少兵所制乃潜诱猛左部督 李恪
杀猛于是
匈奴震服积年不敢复反其后稍因忿恨杀害长吏渐 (第 98a 页)
 辽山令樊海墓在州西南山下

 百户樊楫墓在州北突堤村张秉礼撰碑志
明前军都督断事高巍墓在州东桃园村
  知州李恪
墓在州东北
 举人孟端墓在州城北祝融祠下习嘉言志铭主事
 孟祥佥事孟准举人孟隆进士孟儒副使孟居仁胥 (第 2a 页)
 安塞县学(小/学)在县治南元大德三年知县刘秉实教
  谕萧允中修建明成化十四年知县杨璿李瓘修
  教谕边瑢有记正统间知县 李恪
重建景泰二年
  修万历八年知县方尽美继修沧州知州丑珦有 (第 20a 页)
 温瑛(承事延祐/四年上)
 布延都哩默色(从仕延/祐五年) 顾图卜坚巴哈(承事至治/二年上)
  李恪(将仕佐至/治二年上)
    济尔噶台(承务泰定/二年上) (第 37a 页)
  晋氏(商河人与媳高氏杨氏俱夫亡守节同县李/功勋妻段氏宋用中妻李氏李连妻徐氏均)
(雍正年/间/旌)骆万鉴妻任氏(惠民人夫亡守节同县李/其芳妻高氏刘起荣妻胡)
(氏刘和妻路氏高丕妻骆氏闰德济妻骆氏郭明/儒妻史氏郭基妻胡氏郭洪雷妻张氏任宾妻石)
(氏李明光妻李氏张文绅妻成氏曹其文妻苏氏/曹大魁妻石氏刘允愫妻董氏张娄文妻刘氏曹)
(振声妻王氏刘有相妻王氏杜光辉妻苏氏杭玉/琴妻耿氏路元龙妻梁氏张灏妻韩氏 李恪
妻刘)
(氏李玉锡妻徐氏李文辉妻刘氏生员李寿湜妻/艾氏举人高珖继妻杜氏李攸叙妻季氏监生李)
(寿洹妻 (第 26b 页)
平诸郡
大抵皆狄人泰始七年单于猛叛屯孔邪城武帝遣楼
侯何桢持节讨之桢以猛众凶悍未易禽制乃诱猛左
部督 李恪
杀猛于是匈奴震服积年不敢复叛其后稍
因忿恨杀害长吏渐为边患侍御史河西郭钦上疏曰 (第 25b 页)
 李汉李繁李邰李程李绅俱文士李纲李绛李晟李
 福李祐等俱名臣考之宗室并有同者罗泌谓张良
 有九王言十八今唐才三百年而有八李祐六李福
 五李清 李恪
四李晟李绅以异代错综之可胜数哉
 
  (第 29a 页)
   慧 琳   宝 月   明 达

   法 进   麻 姑   无 相
   智 永
  中外同名
   杨 仆   刘 猛    李 恪
   陈 汤   杨 统   杨 定
   张 茂   樊 安   石 宁
   杨 俊   张 威 (第 34b 页)
   题曾如璋冠礼卷后
右曾如璋冠礼字辞诸作共一卷皆前元诸名公所作

时如璋尊府巽堂先生应奉翰林文字有名誉于时故
所行所得如此经历世变此卷遂流落吉水王氏如璋
从孙子启为詹事府少詹事闻之托春坊庶子周崇述
为购求及王至京师而子启君已捐馆适如璋之孙子
颖谒选在吏部弗之顾予辈未尝不兴叹也今子启君
之子积复捐重赀求得之使百馀年故物一旦复旧积
可谓善继其志矣夫所谓故家大族者以文献足徵故
也曾氏之子孙其永宝之虽然冠辞之所祝皆人道之

大君子所当务者非为一人之私言也积既冠矣当服
膺以继世德然后为曾氏之贤子孙岂特宝其文字之
传为美哉予与子启君为同官故积求言于予乃题其
后而归之
   题 李恪
所藏淳化帖第一卷后
昔米元章尝谓此卷汉章晋元晋武齐高梁武梁高简
文七帖并一手伪书晋武当是孝武梁高当是 (第 4b 页)
  樟溪王氏家谱序
王氏世居临川之樟溪郡庠生常徵于诸父谱其可知
之世来以请益于予自予居种湖郡庠来游之士各修
其谱予皆不辞而序焉然奚足轻重其谱哉常事予最
久诚能尊其所闻以自新而不已焉必有以淑于家以
及于其族夫谱有不重者彼徒文焉耳虽百序其何益
  吉塘张氏族谱序
正统壬戌春予携儿子诸生抄书豫章胡先生 李恪
(第 10b 页)
泰始七年单于猛叛。屯孔邪城武帝遣娄侯何祯持节讨之。祯素有志略。以猛众凶悍。非少兵所制。乃潜诱猛左部督 李恪
杀猛于是匈奴震服。积年不敢复反。其后稍因忿恨。杀害长史。渐为边患。侍御史西河郭钦上疏曰。戎狄强犷。历
官制不由己。不能守正。曲附权臣。各削两任官。崔元藻。曾受无辜之贬。合从洗雪之条。委中书门下商量处分。 李恪
详验款状。蠹害最深。以其多时。须议减等。委京兆府决脊杖十五。配流天德。李克勋。欲收阿颜。决脊杖二十。
非德裕权轧天下。徇私背公使不得对。具狱不付有司。党庇李绅。但用绅奏而寘湘死。盖以郑亚首倡郑元寿扶同。 李恪
构成。李回即奏。皆由附会权势以屈孤单时德裕既失权而宗闵故党。令狐绚。翟铉白敏中。皆当路。因是逞憾。以 ……杀吴湘事得报。令但奏来人据崔元藻状李绅诬奏已见。德裕欺罔可知唯弄威权。情随好恶此狱是郑亚首倡元寿扶同 李恪
搆成李回便奏。皆由附会权势以抑孤单者今据路远不取伏款谨具众證事条如前刑部侍郎马植判德裕当武宗一朝位居 ……察判官魏铏。贬吉州司户参军前淮南推官元寿。贬韶州司户参军天长县令张洪思。前扬州录事参军李公佐各削两官 李恪
杖脊十五配流天德。故淮南节度使李绅。追夺三官子孙不得仕。皆以吴湘狱事被罪始绅以文艺节操见用。而屡为怨
士。授宁国推官,以才调济南。用荐超擢佥事,分巡东昌。山东土寇猖獗,帝因给事中张元始言,令祖德及东兖道 李恪
专任招抚,寇多解散。十五年调官沂州。其冬用兵部尚书张国维荐,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十六年挂察典,解
。生员覃庆之女也。公宽悫倜傥。不龌龊生产事。惟以骑射自喜。丙子。以武举入选。未几。国家被兵。林川郡守 李恪。
为义兵将。公往属焉。闻虏候骑入鸿山县。李公问诸将士曰。谁讨此贼者。公奋身应募。馘二虏而归。且不受军赏 (第 487L 页)
权瑎,曹夏亨,李藩,李养源,李一台,宗室林原君杓。瑎持平。夏亨进士。金克重生暿,𣆀。婿三人。闵埙, 李恪,
元震亮。洪泰承生瑞畴。婿六人。朴自懋,朴文桓,李命夏,权好经,李再,李瑞益。命夏进士。朴昌胤生之桢。 (第 167L 页)
千十九雉。而本府馀残。只五百馀人。则一人一堞。亦甚虚疏。况未满其数。而外城则了无守堞者乎。前前府使臣 李恪。
锐意军旅。抄得本府牙兵。分作若干哨。而递去之后。更无留意于山城军兵等事。加以近年以来。饥馑痘疠。死亡 (第 460L 页)
。诸琴十馀人。皆挈榼来饷。将发。步出前路。望见权祖故家。遥礼权简墓。即牧祖之考也。初。牧祖从舅氏总制 李恪。
开镇合浦。遂为漆园府院君。尹子当家婿。因居焉。我之寓漆园。亦从权氏也。追惟悲感。垂涕而去。东行穿入乱 (第 36H 页)
不能对。及今考晋天文志。则周天一百七万一千里。一度为二千九百三十二里云。
十六日。朝。河西门人光州居 李恪
字元作。欲饯景濂。持壶酒来到。因光先以谒余。余对早饭。仍共饮其酒。与之语。可人也。余以笔一柄予之。 (第 41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