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史評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別集類
  (河阳兵拒死朝廷旌其忠大兴守衢廉谨节概有/幸隆遗风寻奉父遗骸葬于常山之护国寺山遂)
  (解政家于常立祠/于寺子孙世祀焉)
  曾楙(弘治衢州府志字叔夏其先赣人元符进士宣/和七年知兴化府金人陷燕山诏帅守各募敢)
  (死士入援楙率先诸郡以显谟阁学士致仕楙祖/平尝为衢之判官因家焉有内外制文集东宫日)
  (记弟开字天游登进士第权直学士院出知婺州/罗汝楫谓开尝阻和议遂落职寓衢十三年端居)
  (简出类山林枯槁之/士有内外制藏于家)
 周大宪(衢州府志字用章敦颐裔道州人宋南渡来/衢见常山八都彤旧山奇秀遂家焉子旦五) (第 31b 页)
(新喻人)孙 昂(清江
人)
邹 规(新淦人)娄 炳(新淦人)李 格(萍乡人知州)曹 迥
(袁州人) 曾 楙(赣县人)
周 廉(赣县人)

  崇宁元年壬午解试

  金日宣 余 汲 董 复 张 祝 孙叔通(龙泉
人)
(第 42b 页)
康雄操(龙泉人)
梁有永(龙泉人)曾兴伯(泰和人)陆子游(泰和人)刘 斌(泰和人)
萧复之(泰和人) 曾 楙(泰和人)
曾 琳(泰和人)刘如筠(安福人)
李体仁(安福人)刘衡之(安福人)段洪义(安福人)张 钦(安福人) (第 54b 页)
  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绍圣进士调临江司法参军
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
言隆祐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有诏推鞫忌者欲挤
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旋追官勒停会
赦注汀州司户徽宗即位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
对首言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一二大臣互相排
击失今不治至不可胜救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
诸已而惟王氏是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蔡京恶之

复出为虔州教授又嗾言者论朴学术不正不当预
师儒罢为四会令改知清江钦宗即位半岁凡五迁
至国子祭酒高宗初除秘书监趣召未至卒赠宝文
阁待制自志其墓曰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
其可已矣所著有章贡集二十卷(宋史)

   曾楙
字叔夏赣县人准次子元符进士绍兴中知福州
拒伪楚命表高宗劝进扈从隆祐太后至虔军民嚣
乱赖以抚定累官吏部 (第 14b 页)
  丞相吕大防墓在信丰县南山寺右

  中书令李潜墓在兴国长信里木口村其子宝文阁待
制李朴墓亦在焉明知县蔡钟有立蕝表之

  吏部尚书 曾楙
墓在赣县空同山侍郎曾开墓亦在焉
安抚使钟胄墓在龙南雷公塘后 (第 74a 页)
 泽自大名至开德与金人十三战皆捷遂以书劝康
 王檄诸道兵会京城又移书北道总管赵野河东北
 路宣抚范讷知兴仁府(宋崇宁初置今/曹州府曹县是) 曾楙
合兵入
 援三人皆以泽为狂不答泽随以孤军进至卫南(隋/县)
 (元省故城在今/卫辉府滑县)先驱云前有 (第 50a 页)
 (之子熊克中兴小历/以傅为授子盖误也)沂中崞县人师中秀容人韐崇
 安人也曹辅至兴仁守臣徽猷阁待制赣县 曾楙

 之辅乃裂衣襟出御笔蜡封及枢密院矾书以遗楙
 楙告于王甲申破蜡封乃渊圣皇帝手诏略曰金人 (第 29a 页)
以献王大悦都监康履面
责哲不当王叱退之野军自大名乱后尤无纪律日出
剽掠甚于敌骑泽遗书诮野讷及知兴仁府 曾楙
使率
所部勤王野等以为狂不答知泗州朝请大夫贾公望
见经制使翁彦国切责之曰京城报甚恶天子日夜望
中丞救 (第 29a 页)
尚书省出敕(三年二月/壬申可考)
 保静军节度使姚古知河南府带御器械郑建雄知
河阳徽猷阁待制知兴仁府 曾楙
升直学士提举西京 (第 27a 页)

宁遭周德之乱阖门俱死由是辞不就职 朝奉大夫
周武仲试尚书吏部侍郎徽猷阁直学士提举西京嵩
山崇福宫 曾楙
试礼部侍郎徽猷阁学士提举万寿观
兼侍读董耘试兵部侍郎武仲浦城人宣和末为御史
中丞坐论童贯事责黄州安置 (第 17b 页)
人以为激劝按日历邴初六日)
(已先除学士与胜非/所记不同未知孰是) 徽猷阁直学士提举西京嵩山
崇福宫 曾楙
(第 37b 页)
翰林学士楙
不受 尚书刑部侍郎卫
肤敏移礼部侍郎肤敏至杭州已属疾闻变恸哭舟中
即请老不许请就医秀州许之 大理卿商 …… (第 37b 页)
资政殿学士提举中太一宫
叶梦得行舟碧澜堂下召守臣梁端通判州事张焘及
寓客龙图阁直学士许份徽猷阁直学士 曾楙
徽猷阁
待制致仕贾安宅等谋之梦得欲与端等共为一檄调
诸县射士勤王而留平江檄书不发安宅曰时已后矣
此事 (第 70b 页)
置而康遂得迁邪或熹所云盖/指东巡之议今且附见又于闰八月丁丑申言之) 徽
猷阁直学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曾楙
为翰林学士
 是日上次下蜀镇建武军节度使节制江南东路军
马杨惟忠将万馀人迎銮部伍甚整上按辔顾望颇称 (第 4b 页)
            宋 李心传 撰
建炎三年八月(按是月/丁未朔)戊申环庆经略使王似言方今
用兵之际关陜六路帅乞皆用武臣吕颐浩曰臣少识
种谔眇小而为西夏信服今之武帅类皆斗将非智将
罕见如谔之比杜充曰方今艰难帅臣不得坐运帷幄
当以冒矢石为事上曰王似未知武臣少能知义理若

文臣中有智勇兼资练达边事如范仲淹者岂必以亲
临矢石何为多藉武帅
己酉移浙西安抚司于镇江府临安守臣改带管内安
抚使  翰林学士曾楙
试礼部尚书龙图阁待制知台
州谢克家试兵部尚书 右文殿修撰江淮等路发运
副使叶焕为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府( …… (第 1b 页)

事沿路因便处置控扼及具形势以闻时虽下诏坚守
建康而议者以为朝廷阴为避敌之计吕颐浩因奏事
为上言如 曾楙
尚疑之况小民乎宜量留嫔御掌批奏
牍以固人心且免令内臣权管恐其不密或缘此开端 …… (第 2a 页)
人彦汝州人元忠河北人篆等皆从杜充军往寿春故
有是命
甲戌 礼部尚书曾楙
为翰林学士承旨礼部侍郎张守
为翰林学士先是殿中侍御史赵鼎入对论守无过下
(按守原为御史中丞六月甲 (第 11b 页)
不可向迩太后以 礼部尚书曾楙
为抚谕使楙迁延不
行 金人攻潭州时敌自南昌掠袁筠至长沙城下遂
围之 盗刘可转寇京西屡与知唐州桑仲战皆 …… (第 12a 页)
坐金人渡江不奏报也 礼部尚书曾楙
充显谟阁直学
士知洪州承信郎建昌军兵马监押蔡延世进三官为
閤门祇候权主管本军公事集英殿修撰知洪州王子 …… (第 18b 页)
乃去统制官张忠彦时在吉州闻难不顾既而康
珏闻罢命乃以吏部侍郎高卫权主管三省枢密院事
卫论显谟阁直学士 曾楙
抚谕功与其属十馀人皆进
秩后御史张延寿以为言复夺之(追夺在九/月乙巳) (第 20b 页)
今年七月末目云是月诏横)
(驻洪州实甚误也日历诏横屯江/州在十二月甲午详见其日注)
甲辰显谟阁学士 曾楙
试礼部尚书徽猷阁待制知平
江府宋伯友守尚书刑部侍郎既而御史常同言楙乃
蔡京上客至今不变其说伯友謟事邓 (第 16b 页)
 降授右武大夫果州团练使赵秉渊令赴江东宣抚

司军前自效秉渊以掠和州水寨之罪当远谪至是乞
以功赎罪张浚许之
甲申给事中张致远充显谟阁待制知台州致远以母
老乞奉祠章四上乃命出守既而以海寇郑广未平改
知福州(致远移郡在/是月戊子)时言者论福建帅宪 曾楙
吕聪问
捕寇无方又言聪问无检身之操赵鼎进呈乃诏楙累
乞宫祠可提举江州太平观聪问令致远密切究实事
遂已 (第 16a 页)

筠州居住范同并复三官提举江州太平观近兴化军
同池州居住用尚书省检举也 显谟阁学士提举亳
州明道宫 曾楙

丁亥秦桧奏乞禁野史上曰此尤为害事如靖康以来
私记极不足信上皇有帝尧之心禅位渊圣实出神断
而一时私 (第 16a 页)
 丁未大雾四塞金人下含辉门剽掠焚五岳观 副

帅宗泽自大名至开德与金人十三战皆捷遂以书劝
康王檄诸道兵会京城又移书北道总管赵野两河宣
抚范讷知兴仁府 曾楙
合兵入援三人皆以泽为狂不
答泽遂以孤军进至卫南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
前连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泽 (第 30b 页)
泽自大名至开德与金人十三战
皆捷以书劝康王檄诸道兵会京城又移书北道总管
赵野河东北路宣抚范讷知兴仁府 曾楙
合兵入援三
人皆以泽为狂不答泽遂以孤军进至卫南先驱云前
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 (第 14a 页)
  庚寅
知磁州宗泽以兵至北京宗泽自将二千人至北京王
巡抚如信德府王谕泽供副元帅职事

二十三日甲申金人索监书藏经苏黄文及古文书资
治通鉴诸书金人指名取索书籍甚多又取苏文墨迹
及古文书籍开封府披拨见钱收买又直取于书籍铺
签书枢密院事曹辅至兴仁府访寻康王二十三日知
兴仁府 曾楙
申大金军前差签书枢密院事曹辅前来
本府访寻康王所在并录曰曹辅所传蜡封皇帝手诏
曰金人已登城敛兵不下见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