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蔡弘璧(雄县人) 常来誉(雄县人) 李白生(祁州人)

  董 煜(高阳人) 李 琰(高阳人) 韩雄岱(高阳人)

   韩持
(高阳人) 齐赞宸(高阳人) 齐赞枢(高阳人) (第 11a 页)
 (金伏过/丨丨) 脱巾(裴度凉风亭睡觉诗丨丨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听歌(避暑/录话)
   (韩持
□喜声乐遏极暑辄求避屡徙不如意则卧一榻使/婢执板缓歌不绝声展转徐听或颔首抚掌与之相应往) (第 62b 页)
 乐安王宠子封清河王

庶姓
田终术
 莽长安令
张长叔
 俱洛阳人莽羲和命士食货志 韩持

 龙额侯莽败乃绝 韩王信傅
国游先 (第 8a 页)
 原长短句有六朝风致是未见诗文高胜处也
元祐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黄鲁直欲见之则
 谢曰今政事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邵泽/民)
叔原监颍昌府许田镇手写自作长短句上府帅 韩持
 国持国报书得新词盈卷盖才有馀而德不足者愿
 郎君捐有馀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胜门下老吏之望 (第 6a 页)
   送表弟云卿经历赴上都先时韩寿院判仲常
   诗有通介不随新进士齑盐依旧老书生之句
   大为王君称贯及北行仲常用元韵饯赠 韩持

   
诗见示亦请予依韵相送因勉为赓赋
枢廷机务贵谋成调议中间执倚平经事莫深吾弟 (第 3b 页)
戌殁于崇祯乙亥享年五十子四顾韩邑庠生嗣 韩持
韩卫韩独持韩出孺人馀皆副室王氏出也女三张出
者二一适廪生王濂一适余弟自肃男庠生际谊王出
者一未字长君 (第 15a 页)
    石麒罢官时,归构一堂曰「醉经」。既书标,心恶之曰:『「醉」分为「酉、卒」;明年岁在酉,吾殆死乎』?至是果卒。仆祖敏、徐锦等俱从死。
    钟鼎臣自经死。屠象美为乱兵所杀,城中屠戮一空,鸡犬无遗。诸生张叔 韩持
一木牌,与敌格斗死。孙开达亦战死。刘履丁为仇家所刺,并杀其子。
    汤芬父某分守西门,死之。诸生 (第 652 页)
媲潘南朴氏。学生喜济女。生三女长适金钟极。次适姜时焕今典籍。次适宋钦大。光翕一男在哲。二女适郑在寅, 韩持
维。侧室男在奎。三女幼。光集四男在兢,在秉,在应,在性。二女适进士李寿普,安济远。金钟极二男一女。姜 (第 501L 页)
时焕二女。宋钦大二女。在兢一男二女。在秉一男二女。在应二女。在性一女。郑在寅一男二女。 韩持
维二男。李寿普二男一女。安济远二男并幼。呜呼。曩余作宣城之游。历九潭而拜处士公。获瞻其与拙庵公联床怡 …… (第 501L 页)
陬。惜乎其命之舛也。配恩津宋氏。学生诲相之女。尤庵文正公时烈五代孙。有一男在哲。二女长适郑在寅。次适 韩持
维。侧室男在奎。三女皆幼。郑婿一男二女。韩婿二男并幼。呜呼。此先下洞之枕癸原。即公之幽宅也。今公胤子 (第 514H 页)
   金上舍(楚直)自龙湾来访。即席次其诗。
   次姜士咸寄示韵
   金持平(寿锡)
   与诸生上城楼
   夜读志感
   次 韩持
平季明寄示韵
   生朝录示儿子
   荒鸡
   送儿子还京。兼上伯氏。
   儿子临行。口占一律
大臣须汲黯。一士无剧孟。悠悠独倚筇。悄悄空引领。掩抑江蓠赋。愁绝山榛咏。归来读我书。小屋灯火耿。
韩持
平季明寄示韵
笑覆西亝一局棋。高歌酒后欲成悲。衷情皦日衔窗白。世事旋风捲屋吹。可耐楚骚衰世后。已非周 (第 132H 页)
   舟行善竹岛。金参奉(羽善)持酒来会。
   送李(应懋)之任南阳牧官
   高兴杂绝
   咏李安隐铁竹杖
   与 韩持
平登南楼
   芍药
   病起
   寒碧楼。同北麓李丈。次板上韵。
   题李长津壁上
   石
化。细节坚刚鹤膝支。花径盘旋鞋并错。烟村指点笏俱持。试听爪甲铿然响。散野狐禅正此时。
韩持
平登南楼
天大 君恩已赐环。缘何仍滞楚江干。饱经下石心先折。欲理摧轮岁又残。业障空来宁挈眷。荣华扫尽 (第 234L 页)
   过杨忠壮旧庄
   山海关。次前韵。
   次白麓韵(辛应时)
   挽辛白麓
   赠别奏请使黄景文
   赠 韩持
平应寅以奏请书状赴京
   朝天契轴
   别权而远赴湖西方伯
   赠许太辉公岭南方伯
   银台
事待人能时有会。对由诗诵学无邪。把杯相视伤头白。临路重携劝饭加。丹恳好将恩诰返。西郊歌鼓媚黄花。
韩持
平应寅以奏请书状赴京
乘骢来剥崔罗门。却把蛮笺乞赠言。千里有行去路杳。十年相识旧情敦。善辞庶可回天意 (第 449L 页)
 二十八日。 上命当日阻搪承旨一并罢职。守门将亦为汰去。金校理翰东 除修撰牌不进。李社令世胤 除积城县监。太学东斋以当日掌议之不许谨悉。公议峻发。将鸣鼓施罚。而西斋不应。故一齐出来云。○幼学宋之庠,郑元忠,金达颖,崔尚灏,金

达仁,郑元辅,进士柳远鸣,姜都事世靖, 韩持
平德厚,权正言傧,洪承旨义浩,李参判东郁,崔校理显重,李校理趾永,权校理坪来问。○午后雨达夜。沟渎皆 …… (第 453H 页)
  金翰东遂与疏首承 命退出。会诸生依 下教晓谕。则诸生皆以为大义未伸。群情抑郁。此月则虽徊徨道路。不可遽然还乡。归资颁给之 命。虽极惶感。揣量私分。终有不敢奉受云云。赈厅以归资颁给。送人问疏儒几何。而以归计未定。不敢奉受之意。略通所怀。又自政院贻书问退归与否。金翰东入政院。以为诸生虽多般晓谕。断无还乡之意。敕 教之下。无以奉承。惶恐不知所达云云。政院以此意入 启。自 上下教曰日已暮矣。明日待开门来待。金翰东遂退出。夕后惠厅以诸生所怀草记入启。 批曰不必然。岭儒退归而后。予心可以少纾。归资不受则以留资给之。如此则必归云云。 恩数益隆。惶缩益深。○崔中军范星,柳司谏云羽,幼学睦祖源,李宽基,进士金圣球,权煜,李荣仁,权赟,金用程,权夏锡,禹景谟,郑浣, 韩持
平德厚,沈溎 (第 460H 页)
  

宋氏(能相)妇传 韩持
平启震之女。宋氏之妇也。幼稚丧母。哀毁惟笃。及其嫁也。或相其箧笥。有其亲之笔迹则辄不忍悲。涕泪湿衣裳 (第 431H 页)
谷午饷。夕抵洞山。权称,郑基平持酒来见。甲辰早发洞山。午饷祥云留客堂。日晡直抵洛山寺。襄阳府使赵纬, 韩持
世。即故旧也。预待于梨花亭。陈酒乐。因雨捲入宾日寮欢宴。日昏乃罢。寺即新罗神僧义相所刱。后殿设观音塑 (第 39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