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藝術類
類書類
別集類
  吴遇吉(东阳/人)     黄灿文(东阳人肃/政廉访使)

  朱谦亨(义乌/人)     胡云龙(永康人临/安推官)
  赵时嘉(永康人福建/安抚参议)   吕圭(永康/人)
  何明仲(武义/人)     赵汝祥(浦江/人)
  张梦弼(浦江/人)     余元吉(开化 (第 24b 页)
  堆  晶品畾磊  积  爨郁䉹縻

  偏  入八乙巳  圆  辔峦乐栾

  斜  母勿乃力  正  主王正本

  重  哥昌 吕圭  
并  竹林羽弱

  长  自目耳茸  短  白曰臼四 (第 10b 页)
磊  积  爨郁䉹縻
偏  入八乙巳  圆  辔峦乐栾
斜  毋勿乃力  正  主王正本
重  哥昌 吕圭  
并  竹林羽弱
长  自目耳茸  短  白曰臼四 (第 65b 页)
乃力 (斜者虽斜而其/中要取方正)
(正/) 主王正本 (正者已正而四/方无使馀偏)
(重/) 哥昌 吕圭 (重者下/必要大)
(并/)
 竹林羽弱 (并者右/必用宽)
(长/) 自目耳茸 (长者原/不喜短)
(短/) 白曰臼四 (短者切 (第 6b 页)
建。
三官庙二 一在县南登高埠,元天历中建,一在县南西北,明嘉靖中建。
观音庙 在西关,元至元中邑人 吕圭
创建,今犹称吕家庙。
火神庙 在县治南,明嘉靖中建。
二郎庙 在县西北郭外。
齐王庙 在县东一百里田
縻偏  入八乙已   圆  辔峦乐栾
斜  毋勿乃力   正  主王正本
重  哥昌 吕圭   
并  竹林羽弱
长  自目耳茸   短  白曰臼四
大  
邓东宝、范木、李发、黄亚班等九名,系不甘服役,乘间逃回投首。王阿保、吕佑、陈寻、陈论、许横、黄宽谅、 吕圭
、沈添成、李旺、陈春、方祥友、难妇林月娥等十二名口,称系被掳难民,船破被获。黄瑞姚、黄罗氏、黄洗氏、 …… (第 4 页)
九名,均系不甘服役,逃回投首,应照新例免罪,递回各原籍安插。王阿宝、吕佑、陈寻、陈论、许黄、黄宽谅、 吕圭
、沈添成、李旺、陈春、方祥、林月娥等十二名,系被掳难民,分别宁释及捐给口粮,给护回籍。捞获械交营配 (第 6 页)
   祭文[李景渊]
   祭文[李玄始,玄好]
   祭文[赵愿,闵畯]
   祭文[宋之沆]
   行状 吕圭
亨]
   跋[车骏渊]
   跋[车性渊]
   跋[车相镐]
   谨书四名子公诗集下[车相鹤
行状 吕圭
亨]
呜呼。时运之有隆替。事迹之有显晦。大可以一国言。广可以一世言也。乃一姓门户。亦有是理。殆若天实 …… (第 41L 页)
 

岁庚戌初春。通政大夫前行承政院右副承旨。知制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恒阳 吕圭
亨谨状。
跋[车骏渊]
世之为诗者道 府君诗曰。壹郁中颖百怪。沉着上挟散朗。论者以为知言。近古刘先生 (第 43H 页)
𤢜得而人不及者。配贞敬夫人宁越严氏。主簿蓍女。与公同年。有二男一女。长义准早殁。次承准今副提学。女适 吕圭
益今校理。侧出一男二女皆幼。子姓略干人。裕元之生。少公十年馀。而知公则熟。敢不以所知书之乎。公之懿行 (第 44L 页)
树。启年二男一女。长裕问。次裕宪出系。女林嘉镇。益懋系男裕正进士。女宋相玉。裕正一男一女。男喜景。女 吕圭
宪。孙曾若干人。公之后孙喜邻。以公之状谒铭于裕元。裕元于公为旁派。闻公者熟。义不敢辞。乃为之铭。铭曰 (第 67H 页)
   自序
古欢堂收草诗稿画像
   [画像]
古欢堂收草诗稿卷之一(天水 姜 玮 慈屺 著)
 [题词]
   联床集题词 吕圭
亨]
 联床集
   家大人六十一生朝。陪家伯氏蓬春。联吟志庆。
   蔚山前洋。陪家伯氏。汎舟和呈
  

联床集题词 吕圭
亨]
先生文字妙天下。此是精华第一编。广印社中梨枣画。百家笺注五千年。大雅堂皇新乐府。埙篪一室永和谐 (第 378H 页)
   云养先生集重刊题辞[李琦]
云养集序
   云养文集序[德富正敬]
   重刊金云养先生文集后序 吕圭
亨]
   云养先生集重刊序[尹喜求]
云养集卷之一(清风金允植洵卿 著)
 诗○击磬集(自甲寅至甲
     德富正敬撰

重刊金云养先生文集后序 吕圭
亨]
唐李汉序韩昌黎集曰文者贯道之器。世以为知言。然昌黎起八代之衰。卓然为古文大家之首。今观其全集。 …… (第 230H 页)
。然后先生之真文见矣。道先文后。而道与文之能事毕矣。后之具眼者。其必与余有同意也夫。
     恒阳 吕圭
亨谨书。
云养先生集重刊序[尹喜求]
云养集既行。荐绅学士固已圭璧之。顾印本尚少。患不能溥及。乃门人 (第 230H 页)
   书赠任纯宰(丙辰)
   赠洪思哲,李仁矩(甲寅)
   示金正万(丙辰)
   示宋养浩
   赠 吕圭

   示文宇权
   示金南锡(壬寅)
   书赠崔孝鹏兼示孝习(庚申)
   示李德淳(丙辰)
不知其何所学也。今愚因力守朱栗。而被其诬蔑。假使遂致灭死之𥚁。但当含笑入地。了无毫发怨悔也。
所示 吕圭
亨郑万朝金泽荣辈。攻斥尤翁。罔有纪极。 (第 126L 页)
察。
吕圭

道之全礼。虽高且大。而其实未尝不贯乎日用细微切近之閒。苟悦其高而忽于近。慕于大而略于细。则无渐次 (第 212H 页)
与无。为轻重哉。第当暇日南为。访窝主人。一嗅其清香。先以此寄声焉。
华隐记
隐于华山之下。堂曰华隐。 吕居士圭
烈致卿甫居第。吾先识其二肖商铉,宗铉。夤缘而过其里。得接于居士。见其饬躬洁行。不受惹绊。左图右书。乐 (第 520L 页)
   宋益宪问。舜承尧命。柔远能迩。蛮夷率服。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者何欤。
朱子曰。也只是怕恁地。又曰尧舜才有已安已治之心。便非圣人气像。于此便见圣人之心。真与天地同德矣。盖圣人立教。明辟是使民迁善自新。而不以已安已治自多矣。
○小学一书。无非做人这样子。而明伦之篇。最为肯綮。苟能熟讲实践。得免书书我我之叹。是区区之望。
    吕圭
尚问。四十始仕。不可则去。大臣事君。不可则止。去字止字义有不同欤。
始仕与大臣之道。果有差别。而去与 …… (第 264L 页)
   朴满九问。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夫子贤其不佞。而其仁则不许。至于第六卷首章。夫子称其可使南面何也。
不佞。即重厚简默者也。所以圣人许南面也。此非以仁而许之也。
    吕圭
尚问。宁武子何以谓之愚也。
无道之世。沉晦是知也。而武子能不避艰险。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所不可 …… (第 273H 页)
   问。浩然一章。以曾子谓子襄看之。曾子之勇。得于孔子。孟子又得于曾子。此浩然一脉之传授正统。而不动心三字。为一篇题目。则不动心是圣贤分上大件事欤。
不动心。虽非圣贤之极处。然岂有动心底圣贤耶。
    吕圭
尚问。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如何下工夫。是集义之要乎。
集注既曰集义。盖欲事事皆合于义也。又曰所行 (第 279L 页)
一有不合于义而自反不直。则不足于心而其体有所不充矣。观此可洞然无疑。复何设问耶。
   李殷济问。仁与不仁。何以譬荣辱。
此亦只是为下等人言。有朱子说。
    吕圭
尚问。人告之以有过章。搀子路比同于 …… (第 279L 页)
   朴满九问。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何故野则以九一为限。国中则以什一为限耶。

国中比五相连。不可以行九一之法。故使自赋什一之税。此有朱子说。
    吕圭
尚问。陈相见孟子。言滕君之贤否。而孟子之答。不及滕君之事何也。
下文备言大人之事。虽不复言滕君。而发 (第 28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