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經解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四書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器用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藝術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洞神部

唯郑注立于国学 礼记十卷(汉北中郎/将卢植注)礼记二十卷
(汉九江太守戴/圣撰郑元注)礼记三十卷 (王肃
注梁有礼记/十二卷业遵注亡)礼记宁
朔新书八卷(王懋约注梁/有二十卷)月令章句十二卷(汉左中郎/将蔡 (第 25a 页)
邕撰)
礼记音义隐一卷(谢氏/撰)礼记音二卷(宋中散大夫徐爰/撰梁有郑元 王肃)
(
射慈射贞孙毓缪炳音各一卷蔡谟东晋安北咨议参/军曹耽国子助教尹毅李轨员外郎范宣音各二卷徐) (第 25a 页)
 (正及五郊初则燔柴及牲玉于坛故祭法云燔柴于/泰坛祭天也次则于坛下埽地而设正祭故礼器云)
 (至敬不坛扫地而祭是也苍 王肃
以郊丘是一而郑/氏以为二者案大宗伯云 璧礼天典瑞又云四圭)
 (有邸以祀天是玉不同宗伯又云牲币各放 …… (第 4a 页)
 (禘喾而郊稷谓此祭天圜丘以喾配之孝礼记大传/郑注大祭其先祖所由生谓郊祀天也 经曰郊祀)
 (后稷以配天配灵威仰也圜郊特牲孔疏 王肃
以郊/特牲周之始郊日以至与 丘同配以后稷郑必以)
 (为异圜丘又以帝喾配者郑以周郊日以至自是鲁/礼 (第 10b 页)
 大裘黼文以象天王至泰坛脱裘服衮张融又易之

 以为王至泰坛脱衮服裘盖 王肃
托孔子以信其说
 张融疑 (第 7a 页)
王肃
以变其论然记曰郊之日王皮弁以听
 祭报则前祭未尝服大裘也又大裘无文与黼不同
 二者之说误矣
     (第 7a 页)
 轮
礼志建元四年世祖即位其秋有司奏前代嗣位或因
前郊年或别始晋宋以来未有画一今年正月己郊未
审明年应郊与否尚书令王俭议检晋明帝太宁五年
南郊其年九月崩成帝即位明年改元即郊简文咸安
二年南郊其年七月崩孝武即位明年改元亦郊宋文

帝元嘉三十年正月南郊其年二月崩孝武嗣位明年
改元亦郊此二代明例差可依仿祭酒张绪等并同诏

武帝本纪永明元年春正月辛亥车驾祀南郊大赦改

礼志永明元年当南郊而立春在郊后世祖欲迁郊尚
书令王俭启案 王肃
曰周以冬至祭天于圜丘以正月
又祭天以祈谷祭法称燔柴太坛则圜丘也春秋传云 …… (第 6b 页)
 俯昭象物仰致高烟肃彼灵祉咸达皇虔
普通中荐蔬之后改诸雅歌敕萧子云制词既无牲宰
遂省涤雅牷雅云
历代名臣奏议天监元年时议又以为周礼云若乐六
变天神皆降神居上玄去还恍忽降则自至迎则无所

可改迎为降而送依前式又周礼云若乐八变则地祗
皆出可得而礼地宜依旧名逆神并从之 初宋齐代
祀天地祭宗庙准汉祠太一后土尽用宫悬又太常任
昉亦据 王肃
议云周官以六律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
以致鬼神以和邦国以谐兆庶以安宾客以悦远人是
谓六同一时皆作今六代舞 (第 19b 页)
天神有六地)
(示有二夏正郊天祭其所感之帝焉周人本德祭灵威/仰也鲁无冬至之祭惟祭灵威仰耳先儒悉不然故 王)

(肃
作圣證论引群书以证之言郊即圜丘圜丘即郊天/体惟一安得有六天也晋武帝王肃之外孙也泰始之)
(初定南北郊 (第 3a 页)
于圜丘也祭上帝于南郊曰祭(祭当/作郊)祀五帝五神于
明堂曰祖宗郊祭一帝而明堂祭五帝小德配寡大德
配众 王肃
云祖宗是庙不毁之名果如肃言殷有三祖 (第 30a 页)
 皆亡莫得而正今明堂月令者郑玄云是吕不韦著

 春秋十二纪之首章礼家钞合为记蔡邕 王肃
云周
 公所作周书内有月令第五十三即此也各有證明
 文多不载束晰以为夏时之书刘瓛云不韦鸠集儒
 者寻 (第 23b 页)
名曰稷稷乃)
(原隰所生故以稷为原隰之神若贾逵马融王肃之徒/以社祭勾龙稷祭后稷皆人鬼也非地神故圣證论 王)
(肃
难郑云礼运云祀帝于郊所以定天位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社若是地应云定地位而言列地利故知社)
(非地也为郑 …… (第 8a 页)
 主阴气君南向于北墉下答阴之义又云社者神地

 之道又周礼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乐用灵鼓大
 丧三年不祭唯天地社稷越绋而行事 王肃
云勾龙
 周弃并为五官故祀为社稷案所据左氏传云勾龙
 为后土祀以为社故曰伐鼓于社责上公也今俗犹
 言 …… (第 10a 页)
 崔灵恩以郑为长当矣何者案公者尊称以人尊社

 故曰社公 王肃
以俗言社公及以社为上公者俗言
 天公雷公岂上公乎又日蚀伐鼓于社责阴助阳之
 义也夫阳为君阴为臣日蚀者 (第 10b 页)
 洁嘉荐惟馨乃家乃国是奉是尊
南齐书礼志永明元年十二月有司奏今月三日腊祀
太社稷一日合朔日蚀既在致斋内未审于社祀无疑
不曹检未有前准尚书令王俭议礼记曾子问天子尝

禘郊社五祀之祭簠簋既陈惟大丧乃废至于当祭之
日火日蚀则停寻伐鼓用牲由来尚矣而簠簋初陈问
所不及据此而言致斋初日仍值薄蚀则不应废祭又
初平四年士孙瑞议以日蚀废社而不废郊朝议从之
王者父天亲地郊社不殊此则前准为不宜废诏可
永明十一年兼祠部郎何佟之议案礼记郊特牲社祭
土而主阴气也君南向于北墉下答阴之义也郑玄云
答犹对也北墉社内北墙也 王肃
云阴气北向故君南 (第 12b 页)
 者彼文上有祭天祭地下有山谷丘陵此六宗之文

 在上帝之下山川之上二者次第相类故知是此六
 宗 王肃
亦引彼文乃云禋于六宗此之谓矣郑玄注
 彼云四时谓阴阳之神也然则阴阳寒暑水旱各自
 有神此言禋于六宗则 …… (第 3a 页)
 祀祖考所尊者六三昭三穆是也司马彪又上表云
 历难诸家及自言己意天宗者日月星辰寒暑之属
 也地宗社稷五祀之属也四方之宗四时五帝之属
 惟 王肃
据家语六宗与孔同各言其志未知孰是司
 马彪续汉书云安帝元初六年立六宗祠于洛阳城
 西北亥地祀比大社魏 …… (第 4a 页)
 二次也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也风师箕也雨
 师毕也
 唐氏顺之稗编郑云宗者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此谓六宗也 王肃
难云星则五纬之星合为一位辰 (第 12b 页)
    可易也故朱子亦以为是
书武成丁未祀于周庙骏奔走执豆笾(传四月丁未祭/告后稷以下文)
(考文王以上七世之祖骏大也诸侯皆大奔走于庙执/事 疏知告后稷以下后稷则始祖以下容毁庙也天)
(子七庙故云文考文王以上七世之/见是周庙皆祭之故经总云周庙也) (祖/)
礼记大传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毕而退设奠于牧
室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逡奔走追王太王亶父王季
历文王昌不以卑临尊也(疏此论武王伐纣率领诸侯/以祭祖庙追王太王王季上)

(尊祖祢之事率领天下诸侯在庙祭先祖乃追王太王/王季文王等为王不以诸侯之卑号临天子之尊也)
书经洛诰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王入太室祼(疏太室/室之大)
(者故为清庙庙有五室中央曰太/室 王肃
云太室清庙中央之室)
 通鉴前编成王七年王至新邑十有二月烝于文武
 书召诰疏洛诰云王在新邑烝祭王入太 …… (第 34a 页)
(人适尽若除文武则奄少二人曾子问孔子说周事而/云七庙无虚主若 王肃
数高祖之父高祖之祖庙与文)
(武而九主当有九孔子何云七庙无虚主乎故云以周/礼孔子之言为本谷梁说及小记 …… (第 36b 页)
    之父祖耶弥见其说之诬耳又云七庙外亲
    尽之祖禘祫犹当祀之夫禘非合食不及群
    庙何有毁庙牵连言之混而无别夫七庙之
    议 王肃
为是疏既引之而又必举马昭之难
    以牵合者此疏家之陋例适足以益郑氏之
    过而启千万世纷纷之 (第 40a 页)
 此乃礼也而执法欲见弹劾思获助于硕学惠蔚曰
 此深得礼变寻为书以与光赞明其事光以惠蔚书
 呈宰辅乃召惠蔚与峦庭议得失 尚书令王肃
又助
 峦而峦理终屈弹事遂寝
肃宗本纪熙平二年七月己巳车驾有事于太庙 (第 37b 页)
 主于东夹室
文献通考崇宁三年九月诏曰有天下者事七世古之

道也惟我治朝祖功宗德贤圣之君六七作休烈之盛
轶于古先尊为不祧者至于五宗迁毁之礼近及祖考
永惟景祐钦崇之诏已行而不敢踰暨我元符尊奉之
文既隆而不可杀虽欲如古莫可得也博考诸儒之说
详求列辟之宜顾守经无以见其全而适时当必通其
变爰稽众议肇作彝伦惟恩以称情而为宜则礼以义
起而无愧是用酌郑氏四亲之论取 王肃
九庙之规参
合二家之言著为一代之典自我作古垂之将来庶安 (第 38a 页)
 不禘降于天子也若禘祫同贯此诸侯亦不得祫非
 徒不禘也武宣皇后太和四年六月崩至六年三月
 有司以今年四月禘告 王肃
议曰今宜以崩年数案
 春秋鲁闵公二年夏禘于庄公是时缞绖之中至二
 十五月大祥便禘不复禫故讥其速也去四 …… (第 8a 页)
 武宣皇后崩二十六日晚葬除服即吉四时之祭皆
 亲行事今当计始除服日数如此礼须到禫月乃禘
 赵怡等以为皇帝崩二十七月之后乃得禘祫 王肃
 
又奏如郑玄言各于其庙则无以异四时常祀不得
 谓之殷祭以粢盛百物丰衎备具为殷祭者夫孝子
 尽心于事亲致 …… (第 8b 页)
    蕙田案以上陈
北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五年八月乙巳亲定禘祫之

礼志太和十三年正月壬戌高祖诏曰礼记祭法称有
虞氏禘黄帝大傅曰禘其祖之所自出又称不王不禘
论曰禘自既灌诗颂长发大禘尔雅曰禘大祭也夏殷

四时祭礿禘烝尝周改禘为祠祭义称春禘秋尝亦夏
殷祭也王制称犆礿祫禘祫尝祫烝其礼传之文如此
郑元解禘天子祭圜丘曰禘祭宗庙大祭亦曰禘三年
一祫五年一禘祫则合群毁庙之主于太庙合而祭之
禘则增及百官配食者审谛而祭之天子先禘祫而后
时祭诸侯先时祭而后禘祫鲁礼三年丧毕而祫明年
而禘圜丘宗庙大祭俱称禘祭有两禘明也 王肃
鲜禘
祫称天子诸侯皆禘于宗庙非祭天之祭郊祀后稷不 …… (第 20a 页)
以景初
三年正月崩至五年正月积二十五晦为大祥太常孔
美博士赵怡等以为禫在二十七月到其年四月依礼
应祫 散骑常侍王肃
博士乐祥等以为禫在祥月至其
年二月宜应祫祭虽孔王异议六人殊制至于丧毕之
祫明年之禘其议一焉陛下永惟孝 (第 24b 页)
    贺上礼见此
明帝本纪建武三年皇太子冠赐王公以下帛各有差

为父后者赐爵一级断远近上礼
礼志明帝永泰元年徐孝嗣议曰案士冠礼三加毕乃
醴冠者醴则惟一而已故醴辞无二若不醴则每加辄
醮以酒故醮辞有三 王肃
云醴本上古其礼重酒用时
味其礼轻故也或醴或醮二三之义详记于经文今皇
王冠毕一酌而已即可拟古设醴而犹用 (第 20b 页)
 (朝鲜北极出地三十八度与登州同后世朝鲜为外国测/景但可在登州尧时嵎夷为青域测景自当在朝鲜也)
申命义叔宅南交平秩南讹(傅申重也南交言夏与春/交讹化也 疏郑云夏不)
(言曰明都三字摩灭也伏生所诵与壁中旧本并无此/字非摩灭也 王肃
以夏无明都避敬致然即幽足见明)
(阙文相避如肃/之言义可通矣)敬致 (第 2a 页)
    日在营室推之则建丑为近是其云三正不
    同言时节者皆据夏时此诚千古定论也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疏 王肃
云月正元日犹/言正月上日变文耳)
大禹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
    蕙田案郑康成及高堂隆等以为尧正建 (第 16b 页)
奄称士者异其贤/也奄人之官此为最长则司宫当天子之内小臣也周)
(礼又云寺人王之正内五人郑云正内路寝也 王肃
云/今后宫称永巷是巷者宫内道也伯长也是宫内门巷)
(之长故知巷/伯是寺人也) 二师使四乡正敬享(注乡 (第 38b 页)
    蕙田案以上拜
曲礼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
(注布席无常此其顺之也上谓席端也坐在阳则上左/坐在阴则上右 疏东西设席南乡北乡则以西方为)
(上头也南北设席东乡西乡则以南方为上头也盖坐/在阳则贵左坐在阴则贵右南坐是阳其左在西北坐)
(是阴其右亦在西东坐是阳其左在南西坐是阴其右/亦在南也然此乃据平常布席如此若礼席则或不然)
(也/)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
(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饮食之客布席于牖前丈或为/杖 疏函容也既来讲说则所布两席中间相去使容)

(一丈之地足以指画也记云侍坐于大司成远近间三/席席之制三尺三寸三分寸之一则三席是一丈故郑)
(云容丈也丈或为杖者 王肃
以为/古人讲说用杖指画故使容杖也)主人跪正席(注虽来/讲问犹)
(以客礼待之/异于弟子)客跪抚席而 (第 23b 页)
 徒露布李云露布上书注谓不封也魏改元景初诏
 曰司徒露布咸使闻知蜀汉建兴五年春伐魏诏曰
 丞相某露布天下此皆非将帅献捷所用 后魏王肃

 
获贼二三皆为露布韩显宗有高曳长缣虚张功捷
 之讥孝文称传脩期下马作露布齐神武破芒山军
 为露布杜弼即 (第 6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