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經集部類
 溪置其水南出得黄卢水口东出历蒲子城南东北
 入谷极溪便水之源也又南合紫川水水出东北紫
 川谷西南得江水江水出 江谷
西北入紫水紫水又 (第 71b 页)
 蒲城东 注武溪水南出得黄芦水 东出历蒲子
 城南东北入谷极溪便水之源也又南合紫川水出
 东北紫川谷西南合江水江水出 江谷
西北入紫水
 紫水又西北入蒲水蒲水又西南入于河 水经又
 南过河东北屈县西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十 (第 10b 页)
 玉坎下塘 赵岭上塘 赵岭下塘 西塘有二车田后塘 车田塘 举临塘 槐林塘 张边
塘 朝家塘 朱家塘 东段塘 东段大塘 东塘 陈塘 黄家塘 黄塘 城头塘 城下塘
朱塘 宋家塘 方原塘 郊陇塘 新塘有二汪家塘 白竹塘 白竹上塘 张塘 埚头塘
埚尾塘 郊陇中塘 余家塘 钱婆塘 东坑下塘 东坑塘 邱埚塘 沙湾塘 石井塘 邱埚
下塘 黄家上塘 陈家塘有二 吴家塘 吴家上塘 塘原口塘 欧家上埚塘 宋原下塘 塘
原塘 宋原塘 陈家内塘 黄邱塘 梅山塘欧塘 土大塘 刘家塘  江谷
塘 谌塘 谌下
塘 江 塘 北岸塘 北岸下塘 下围塘 西石塘  塘 门首塘 葫塘 濂溪上塘 曾神
(第 27b 页)
  万历十四年七月赈梧州饥时大水城外水高一
丈五尺庐舍田禾尽被渰没苍梧及各州县漂流
民舍俱至数百家被灾田粮各数百石米价腾涌
发谷赈之又行盘盐厂左右 江谷
船过厂发粜十
之三

  万历十四年摘文州县积荒田地粮米各除豁有 (第 13a 页)
  念闾阎而登之衽席仁民之道也宣
上恩德而煦育群生廉使之事也今
圣天子在上深仁厚泽遍于寰区各宪仰体
洪慈加惠黎庶故今日者

恩深汤网贯索宵空间有一二梗顽自罹于法而
帝德汪洋犹有悯恻
敕修监狱俾免薰蒸沾染此诚
泽及朽株春生 江谷
矣凡我民人幸生逢
 盛世咸宜涤虑洗心迁善远罪庶几措五刑而不用
  虚囹圄而弗居共游
 尧天舜日之下则 (第 83b 页)
 之源也又南合紫川水水出东北出(疑作/山)紫川谷西

 南合江水江水出 江谷
西北入紫水紫水又西北入
 蒲水蒲水又西南入于河水河水入南黑水水出定
 阳县西山二源奇发同泻一壑东南流 (第 32b 页)
出得黄卢水口东出历蒲子城南东北入黄卢谷极
溪便水之源也又南合紫川水水出东北紫川谷西
南合江水江水出 江谷
西北入紫川水紫川水又西
北入蒲水蒲水出石楼山下又西南入于河河水又
南黑水出定阳县西山二源奇发同泻一壑 (第 27b 页)
 唐南诏银生府之地濮落杂蛮所居大理时为僰夷所有男女勇健走险如飞
 其境内莫蒙寨有河汲其水炼于炭火上即为细盐交易无秤斗以篾篓计多
 寡而量之又有南堆 江谷
宝江自遮遇甸流至州境下流入于澜沧其镇曰蒙
 乐山东至元江南至孟琏西至孟定北至镇沅自州治东北一十九程至 (第 11a 页)
 引五泻堰过青赐北至山塘河口折而东过 镇出蔡泾闸北入江
注十二 石头港自定山南三河口导长河而东北折经横河出镇山东入江 蔡港在白龙山
 北自白塘桥西引长河北至恩庄折而西又北折经横河入 江 谷
渎港在县东六十四里自北角引
 长河北经横河入江
注十三 申港在县西三十里自三山石堰北行入江芦埠港在县 (第 11a 页)
  洞(在蒲县北四十里居群山中有泉甚甘冽旁产/五花花乳石又白衣洞在县东五十里产乳石)
(俱为祷/雨之所)石峡(在蒲县东五十里巉/石峭立东有石洞)紫川水(在州东/南源出)
(州东山谷中合义泉河至州西南入蒲水水经注/紫川水出紫川谷西南合江水江水出 江谷
西北)
(入紫水紫水又西北入蒲水寰宇记原出隰川县/东与黄栌相近州志紫川岸不生草木水不产鳞) (第 62a 页)
(又名万/里城)合江城(在州北唐书地理志翼州有合 江/谷
堆三谷三守提城元统志合江)
(镇在茂州北八十里旧志合水在叠溪所南五十/里为汶江水北自松潘界来为黑水西 (第 9a 页)
 (江郡隋开皇初郡废改县/曰清江寻改曰翼水后废)废峨和县(在所城北六十/里永镇桥唐书)
 (云开州蛮所置按唐志有峨和白崖都护祚鼎/四城有合 江谷
堆三谷三守捉城皆在县境)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东至乌蒙府界五百里西至/常郎堡生吐蕃界五十里南)
  (第 16b 页)
 时为白夷所有元至元中置威远州本朝因之编户四里
风俗男女勇捷走险如飞 白蛮习俗朴野(俱旧/志)
山川蒙乐山 南堆 江 谷
宝江(自遮遇甸流至州/境下流合澜沧江) (第 53a 页)
(二月晋阳丨丨帅师伐楚以救 江谷
梁传晋将与狄战使孤夜姑/为将军赵盾佐之阳丨丨曰不可古者君之使臣也使仁者佐贤)
(者不使贤者佐仁者今盾 (第 42a 页)
戴说汉漾沔未明升庵曰苏代谓汉中之
甲出巴者源出西和州徼外经阶沔与嘉陵水合阆水
即漾水也浪漾亦通垫江出 江谷
泽经仇池出宕渠至
巴郡入江智按桑钦叙漾汉而尾言西汉水又按巩昌
西和县有嘉陵江故决之曰源出秦州之嶓冢至 (第 12a 页)
而已戊辰起兵备大名抚
台为温公如璋后余三科进士亦旧知也手书论事无
所不及而笔益潦草亦不具名刺转参政浙 江谷公

虚为抚台交浅而知予深每有所询辄另具姓名双摺 (第 17b 页)
至清兮并游歇安
得冲举兮恣超忽若夫长离南迈融风扇氛爽榭郁燆
里闬如焚更簟骤盥扬炎益煴尔乃逃暑山馆招凉
风穴凝寒阴岩却燠移高荫之萧森蔽琪枝与珍木
渐水气之浥泫落飞飙之穆谡汲虚无之青荧斯骨凛 (第 30b 页)
  书广宋遗民录后
元人吴立夫读龚圣予撰文履善陆君实二传辑祥
兴以后忠臣志士遗事作桑海馀录有序而无其书
明朝程学士克勤取立夫之意撰宋遗民录谢皋羽
巳下凡十有一人余惜其仅止于斯欲增而广之为
续桑海馀录亦有序而无书淮海李小有更陆沉之
祸自以先世相韩辑广遗民录以见志取清 江谷

桐江月泉吟社以益克勤所未备其所采于逸民史
其间录者殊多谬误以王原吉为宋人张孟谦与谢
唐同时令人掩 (第 17a 页)
传曰。见险而能止者
知矣哉。困则知变。穷则思反。必之后图。余惧其无所为及
也。行当持手于穷涧。贯利濒 江谷
土练麻而养。逍遥温饱。 (第 29a 页)
一如无二如。如此空华空果
皆归佛果。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古人云。

#+BEGIN_VERSE
「  江谷
春风吹不起
 鹧鸪啼在深花里
 三级浪高鱼化龙
 痴人犹戽野塘水」
#+END_VERSE


(第 029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