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陈知古”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刘嗣隆(由职方员外郎)

  查拱之(郎中)      辛若济(由比部员外郎明道二年任)

   陈知古(由屯田郎中景祐三年任)
   王化成(由比部员外郎)

  李惟寅(由工部郎中庆历元年任)   周世南(由工部郎中)

   (第 72b 页)
宥宜除名流雷州伉
故宰相晏之孙也
李林宗为河南县令为县未数月贱买市人缣帛文宗
太和七年三月坐赃贬
陈知古
为华阴县令太祖开平元年十一月同州刘
知俊 (第 17a 页)
知古
因抽选丁藏匿富户以受其赂訚县诉论 (第 17a 页)
  王文肃所藏淳化祖帖每卷有臣王著摹及汪俊陈

知古等名纸墨极新好每卷法帖第一第二下有臣
王著摹字汉章帝书遐迩下有二小字梁武帝下有
一十三三小字唐太宗书下有裂纹第二卷钟繇书
多戎辂帖诸帖少见王珣少伯远帖诸帖有张芝书
处字不分二断另作一行宣示表后多戎辂表十二
行张华书有横裂文谢安书安字是楷字诸刻皆草
字第三卷王涣之书反侧左之等下有 陈知古
三小
字又有三十八三小字山涛书有横裂纹羊欣书后 …… (第 10b 页)
纹小佳更帖问字口有裂纹第七卷让未知
如下有横裂纹七行篆书尾后有第七卷十六板终
七字八卷发庐帖后有莆田 陈知古
五小字月半帖 …… (第 11a 页)
下有横裂纹六行尊夫人帖不字右有裂纹取卿帖
知耳耳字有补痕第九卷思慈帖后有 知古
二小字
思慈无往帖后有汪俊二十字第十卷臣王著模四
字在献之书旁求耳后篆尾前有第十卷三字在追
求左第字 (第 11b 页)
 愿属邢君善宝之娄江公及廷尉两笺犹在恨知微
 乃置澄清不揽采也(同上/)
王文肃公所藏淳化祖帖每卷有臣王著摹及汪俊
知古
等名纸墨极新好每卷法帖第一第二下有臣王
著摹四字汉章帝书遐迩右有一二小字梁武帝下有
一十三三小字唐太 (第 50a 页)
宗书下有横裂纹第二卷钟繇书

多戎辂帖诸帖少见王珣少伯远帖诸帖有张芝书处
字不分二断另作一行宣示表后多戎辂表十二行张
华书有横裂文谢安书安字是楷字诸刻皆草字第三
卷王涣之书反侧左之等下有 陈知古
三小字又有三
十八三小字山涛书有横裂纹羊欣书后有汪俊刻三
小字在欲何之左孔琳书有横裂纹叹具傍增悒悒脚 …… (第 50b 页)
纹小佳更帖问字
口有裂纹第七卷让未知如下有横裂纹七行篆书尾
后有第十卷十六板终七字八卷发庐帖后有莆田
知古
五小字月半帖下有横裂纹六行尊夫人帖不字
右有裂纹取卿帖知耳耳字有补痕第九卷思慈帖后
(第 51a 页)
知古
二小字思慈无往帖后有汪俊二十字第十卷
臣王著模四字在献之书旁求耳后篆尾前有第十卷 (第 51a 页)
 之又有缉熙敬止印是南宋内府所藏大年之画世
 不多见此可宝也隆庆元年九月望日
陈眉公先生携王文肃公所藏淳化祖帖见示每卷有
 臣王著摹及汪俊 陈知古
等名纸墨极新好较吾禾
 项氏所藏又出一头地每段行间亦多有异鲁孔孙 …… (第 13b 页)
 帖有张芝书处字不分二断另作一行宣示表后多
 戎辂表十二行张华书有横裂文谢安书安字是楷
 字诸刻皆草字第三卷王涣之书反侧左之等下有
  陈知古
三小字又有三十八三小字山涛书有横裂 …… (第 14a 页)
 卷汝不可言下有裂文小佳更帖问字口有裂纹第
 七卷让未知如下有横裂纹七行篆书尾后有第七
 卷十六板终七字八卷发庐帖后有莆田 陈知古
(第 14b 页)
 小字月半帖下有横裂纹六行尊夫人帖不字右有
 裂纹取卿帖知耳耳字有补痕第九卷思慈帖后有
  知古
二小字思慈无往帖后有汪俊二小字第十卷
 臣王著模四字在献之书旁求耳后篆尾前有第十
 卷三字在追求左第 (第 15a 页)
 子实所藏因并识之

记苏州本淳化帖
嘉庆十一年十月敬在南昌于彭临川处见板本淳化帖
十卷卷数下有臣王著摹四字检卷后仍摹奉圣旨摹勒
上石篆书则卷数下四字为剩矣士大夫必不至此其为
市井所为伪本无疑十四年八月复于南昌见之知为瑞
州吴司马故物后至京师见多鬻之者旋过苏州则贾人
以数帙炫卖焉然后知为苏州本也六研斋笔记王文肃
所藏淳化帖卷数下四字与此同又第二卷钟繇书第三
卷孔琳之书增多处亦同惟文肃本裂文八处此本或见
或不见文肃本莆田 陈知古
王俊刻等字此本皆无之据 (第 24b 页)
则赵模冯承素辈职耳。
《李日华·六研斋二笔》淳化祖帖考
王文肃公所藏,淳化祖帖每卷有臣王著摹,及汪俊 陈知古
等名纸,墨极新好,每卷法帖第一第二,下有臣王著摹四字,汉章帝书遐迩右有一二小字,梁武帝书下有一十三三 ……,表后多戎,辂表十二行,张华书有横裂文。谢安书安字是楷字,诸刻皆草字。第三卷王涣之书反侧左之等下,有 陈知古
三小字,又有三十八三小字,山涛书有横裂纹羊欣书,后有汪俊刻三小字,在欲何之,左孔琳书有横裂纹叹,具傍 ……更帖问字口有裂纹。第七卷让未知如下有横裂纹七行,篆书尾后有第七卷十六板,终七字。八卷发庐帖,后有莆田 陈知古
五小字,月半帖下有横裂纹六行,尊夫人帖不字,右有裂纹,取卿帖知耳,耳字有补痕。第九卷思慈帖,后有 知古
二小字,思慈无往帖,后有汪俊二十字。第十卷臣王著模四字在献之书旁求耳,后篆尾前有第十卷三字,在追求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