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春秋類
易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類書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内之地有赋无贡而赋法亦掌于冢宰其法县之象
 魏不待颁也故别言诸侯若如郑说则宫室车服若
 典命之䓁于夲文为增添如 刘说
则百县为诸侯之
 县而畿内无有亦太详外而略内矣皆似不可从
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
 正义 (第 37a 页)
 衰世之法则所言难以尽信

 案此记天子兼二祧为七庙盖韦玄成说也刘歆则
 谓天子本七庙加二祧为九语类中朱子独以 刘说
 
为然则文武世室不在七庙数中自有定论先儒若
 陈氏马氏吴氏亦各韪刘而疑郑其以文武世室为
 二祧者周礼郑 (第 20b 页)
 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郑注以为大祖
 及文武二祧与亲庙四为七庙韦玄成主其说而刘
 歆则谓七者其正法数可常数者宗不在此数中班
 固以 刘说
为是朱子虽两存其说而曰前代说者多
 是刘歆愚亦意其或然据此则以一昭一穆为宗亦
 曰世室之说未为朱子定 (第 21a 页)
  少刘氏之言庶得其中乎说者谓汉文短丧以日
  易月其言盖出于此然汉文以二十七月之丧更
  制为三十六日之服实非以日易月之比也又案
   刘说
原本于马融王肃而惟据齐斩之亲不兼大
  功以下者言则胜于旧矣 (第 10b 页)
也时在屯难是天地经纶之日故君子法之须经纶艰难也与此所引异)
表郑玄云以纶为沦字(云疑误沦当论字误案 刘说
无考集解述郑注云论谓论)
(撰书礼乐施政事是本作论是也)
六二乘马班如(班郑本作般)
六三君子几(几 (第 7b 页)
 末意若以此字属孔子言以谓知属观于此言者文

 法难说得通 按 刘说
参众说而兼用之颇似有理
 然蒙引亦自可从也姑俟再定 翼注曰本字即经
 文物有本末之本知字即经文知所先 (第 37a 页)
  (二十/二)绝秦是厉公之言宜称寡人
刘炫以为臣之出使自称己君皆曰寡君今吕相虽奉

君命兼有己语称寡君正是其理杜何知宜为寡人称
君为误今删定知 刘说
非者以吕相奉厉公之命而往
绝秦则皆是厉公之言不得兼有己语案隐十一年郑
伯告许大夫云假手于我寡人今吕相 (第 10b 页)
 中义郑训作和与说文同王肃又训作适俱违远卦

 象刘绩读如解得众曰中众之误卦本无坤 刘说

 矣杨敬仲曰自春之始于东而中于西南穷于东北
 则西南有中之象东北有穷之象是杨言亦支也贞
 吉谓五 (第 33b 页)
 历法则引大衍之数四营之象而以天地之数终焉
 大抵五行主洪范则附以春秋而不及大衍历律主
 大衍则附以春秋而不及洪范考厥源流区以别矣
 故 刘说
虽未尝有图而图实在其中藉令绘以为图
 亦但可名天地生成图或五行生成图而断断不得
 名之曰大衍图何也蓍 (第 2a 页)
  数四营之象而以天地之数终焉大抵五行主洪
  范则附以春秋而不及大衍律历主大衍则附以
  春秋而不及洪范考厥源流区以别矣故 刘说

  未尝有图而图实在其中藉令绘以为图亦但可 (第 11b 页)
  (曲阳有鼓聚故翟鼓子国有昔阳亭是昔阳与鼓/亦有微分水经注曰白渠枝水自肥累东经昔阳)
  (城南世谓之直阳城非也即鼓聚矣皆同 刘说
当/从之战国时昔阳为齐地史记赵惠文王十六年)
  (廉颇攻齐拔昔阳是也隋开皇十六年于此改置/昔阳县十 (第 35a 页)
 不志葬又以为不言葬者常也夫事孰有大于葬天
 子者而可以不志乎死生始终之际人道之大变岂
 以是为常事而不书也二者之说孰然曰 刘说
是也 (第 4a 页)
此传所言亦当如彼请/鲁侯自安耳杜云齐侯不在坐非也孔疏援乡饮酒礼)
(以请安于宾乃是常事未见卑公之意以 刘说
为非然/彼礼是卿大夫所行者两君相见安得以为比而谓请)
(安为常事乎杜偶不/考仪礼故致斯误耳)
二十八 (第 17b 页)
疾害也若酒诰厥心
疾很之疾疾其民谓重民赋役也贯刘光伯谓如物在
绳索之贯也(定宇云韩非子亦有/满贯之云 刘说
是)盖上数战则赋役必
重而害民之恶遂如物之满于绳索矣杜云为民所疾
又云贯犹习也恐于文意隔阂
十二年传 (第 8b 页)
 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初王恢之讨东越也(见上卷建/元六年)使番阳令唐蒙风晓南
越南越食蒙以蜀枸酱(班志番阳县属豫章郡番蒲何/翻风读曰讽刘德曰枸树如桑)

(其椹长二三寸味酢取其实以为酱美师古曰枸者缘/木而生非树也子形如桑椹又不长二三寸味尤辛不)
(酢 刘说
非也崔骃曰按汉书音义枸木似谷树其叶似/桑叶用其叶作酱酢美蜀人以为珍味广志曰枸黑色)
(味辛下气消谷晋 (第 11a 页)
虽有文母之德必系于子(师古曰文/母文王之)
(妃太姒也仲冯曰文母文王之母也所谓系于子也/何预太姒余谓 刘说
是诗曰思齐太任文王之母)
郑伯随姜氏之欲终有叔段篡国之祸(左传郑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恶庄公而 …… (第 4b 页)
 梅福知王莽必篡汉祚一朝弃妻子去不知所之其
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姓名为吴市门卒云(会稽郡/时治吴)
(县会工/外翻) 秋九月戊申晦日有食之赦天下徒 遣执
金吾侯陈茂(晋灼曰百官表执金吾/属官有两丞侯司马)谕说江湖贼成重
等二百馀人(说输/芮翻)皆自出送家在所收事(如淳曰贼虽/自出得还其)
(家而已不得复除尚当役作之也师古曰如说非也言/身既自出又各送其家人诣本属县邑从赋役耳贡父)
(曰贼二百馀人皆异县人既自出/故送家在所收事也余谓 刘说
是)重徙云阳(服虔曰重/成重也作) (第 32a 页)
小说太宗将诛萧墙之恶以主社稷/谋于卫公靖靖辞谋于英公徐绩绩亦辞帝由是珍此)
(二人二说未知谁得其实然 刘说
近厚有益风化故从/之旧建成传又云封德□密劝太宗诛建成世民不从)
(德彝更言于上曰秦王既有大功终不为太 (第 25a 页)
  闻见昌(瑞州人)陈延赏(德化人一作德安人)郑天益(德化人一作德安人)
景和(湖口人)曾乾度(吉水人林志作临江人任推官)欧阳载(永丰人)

曾 硕(永丰人)颜 严(永新人林志作颜俨)王钦若(新喻人枢密院)
李 仪(袁州人)胡从义(萍乡人员外郎)胡咸秩(袁州人)戴国贞(袁州
人)
刘 说(袁州人)
危拱辰(南城人先禄卿)乐黄中(宜黄人史子)
吴 敏(金溪人都官员外郎)曾士尧(南丰人致尧弟)乐黄目( (第 9b 页)
      唐 元(连州人/)
 王为宝       吴表微
 许 申(潮阳人/)    刘 起
  刘 说       
陈宗宪
 李 仪       牛昭俭
 刁 湜       王 益
 蔡宗晏       林咸德 (第 98b 页)
(此二人二说未知谁得其实然 刘说
近厚有益风化故从之/主社稷谋于卫公靖靖辞谋于英公徐绩绩亦辞帝由是珍)
(言于上曰秦王既有大功终不为太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