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直” 相关资源
編年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藝術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別集類
何由丕变言行相
戾乃如是耶
丙寅命翰林学士王钦若知制诰梁颢分为西川及峡
路安抚使国子博士袁及甫秘书丞 李易直 副之閤门
祗候李成象(未/见)同勾当安抚事所至录问系囚自死罪
以下得第降之上谕钦若等曰朕以观省风俗尤 (第 27b 页)
戾乃如是耶
丙寅命翰林学士王钦若知制诰梁颢分为西川及峡
路安抚使国子博士袁及甫秘书丞 李易直 副之閤门
祗候李成象(未/见)同勾当安抚事所至录问系囚自死罪
以下得第降之上谕钦若等曰朕以观省风俗尤 (第 27b 页)
僚朝礼六飞南度荡为煨烬后虽建殿不复奏请御容
姑存遗迹而已
太宗皇帝命内侍裴愈与山阴县令 李易直 访王羲之
兰亭旧迹其流杯脩禊处在越州僧子谦因请建寺于
旧迹以藏御札至道二年二月壬辰诏从子谦之请赐
寺 (第 13b 页)
姑存遗迹而已
太宗皇帝命内侍裴愈与山阴县令 李易直 访王羲之
兰亭旧迹其流杯脩禊处在越州僧子谦因请建寺于
旧迹以藏御札至道二年二月壬辰诏从子谦之请赐
寺 (第 13b 页)
秩 上谓宰相曰昱贵家子无捡操不宜任
丞郎故有是命壬辰内侍裴愈上言先受诏与越州
山阴县令许待旦会稽县令 李易直 等同寻访县界
得晋右将军王羲之兰亭旧迹其流抷褉饮处尚在
僧子谦状欲建佛庙殿阁以藏所赐御扎望赐名额 (第 16b 页)
丞郎故有是命壬辰内侍裴愈上言先受诏与越州
山阴县令许待旦会稽县令 李易直 等同寻访县界
得晋右将军王羲之兰亭旧迹其流抷褉饮处尚在
僧子谦状欲建佛庙殿阁以藏所赐御扎望赐名额 (第 16b 页)
安载按史记李延年善歌为变新声而上方兴天地祠
欲造乐诗歌弦之延年善承意弦次初诗因知此序弦
字所自本非误笔也并识之
王栐燕翼贻谋录
太宗皇帝命内侍裴愈与山阴令 李易直 访王羲之兰
亭旧迹其流杯脩禊处在越州僧子谦因请建寺于旧
地以藏御札至至道二年二月壬辰诏从子谦请赐寺 (第 15b 页)
欲造乐诗歌弦之延年善承意弦次初诗因知此序弦
字所自本非误笔也并识之
王栐燕翼贻谋录
太宗皇帝命内侍裴愈与山阴令 李易直 访王羲之兰
亭旧迹其流杯脩禊处在越州僧子谦因请建寺于旧
地以藏御札至至道二年二月壬辰诏从子谦请赐寺 (第 15b 页)
干者)
(具名以闻丨丨/丨丨授之知县)皆良吏(宋史选举志供奉官刘文质尝/入奏察举两浙部内官高辅之) (李易直 艾仲儒梅询高鼎高贻庆姜屿戚伦八人有治/迹并降玺书褒谕帝曰文质所举丨丨丨也特选文质)
(为西京作/坊副 (第 15b 页)
(具名以闻丨丨/丨丨授之知县)皆良吏(宋史选举志供奉官刘文质尝/入奏察举两浙部内官高辅之) (李易直 艾仲儒梅询高鼎高贻庆姜屿戚伦八人有治/迹并降玺书褒谕帝曰文质所举丨丨丨也特选文质)
(为西京作/坊副 (第 15b 页)
姜公辅(字德文爱州人进士第以制策异等有高才每进见敷奏详亮德进器之后论公主造塔)
(忤德宗左迁泉州别驾)
(宋)姜屿(景德中刘文质奏部内官高辅之 李易直 艾仲孺梅询高贻庆姜屿六人有治迹赐玺书褒谕)
姜识(方士也自言有神术可使死者再生时仁后薨上悲慕俾试其 (第 3a 页)
(忤德宗左迁泉州别驾)
(宋)姜屿(景德中刘文质奏部内官高辅之 李易直 艾仲孺梅询高贻庆姜屿六人有治迹赐玺书褒谕)
姜识(方士也自言有神术可使死者再生时仁后薨上悲慕俾试其 (第 3a 页)
安抚使副使(都监管勾官/)
唐贞观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有巡
察安抚存抚之名节度使兼之则有副使天授二年废
十道存抚使
国朝凡诸路灾伤或边境用师皆特遣使安抚事已则
罢其河北河东别置司景德三年置河北缘边安抚使
以雄州知州充又有副使以诸司副使以上充不常置
都监以閤门祗候以上充并北掌边戎及交聘之事副
使都监迭巡所部庆历六年置湖南安抚使八年置河
北四路安抚使大中祥符元年置河东安抚使管勾官
二人一以代州知州充一以閤门祇候以上充熙宁五年
罢诸路经略安抚使勾当公事
观省风俗尤难其人(国朝咸平三年以翰林学士王钦/若为西川安抚使国子博士袁及)
(甫副之閤门祗候李成象同勾当安抚事知制诰梁颢/为陜西路安抚使秘书丞 李易直 副之所至录间系因)
(真宗复谕钦若曰观省风俗尤难其人数日思/之无易卿等各宜宣布德泽使知朕勤恤之意)驰 (第 12a 页)
唐贞观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有巡
察安抚存抚之名节度使兼之则有副使天授二年废
十道存抚使
国朝凡诸路灾伤或边境用师皆特遣使安抚事已则
罢其河北河东别置司景德三年置河北缘边安抚使
以雄州知州充又有副使以诸司副使以上充不常置
都监以閤门祗候以上充并北掌边戎及交聘之事副
使都监迭巡所部庆历六年置湖南安抚使八年置河
北四路安抚使大中祥符元年置河东安抚使管勾官
二人一以代州知州充一以閤门祇候以上充熙宁五年
罢诸路经略安抚使勾当公事
观省风俗尤难其人(国朝咸平三年以翰林学士王钦/若为西川安抚使国子博士袁及)
(甫副之閤门祗候李成象同勾当安抚事知制诰梁颢/为陜西路安抚使秘书丞 李易直 副之所至录间系因)
(真宗复谕钦若曰观省风俗尤难其人数日思/之无易卿等各宜宣布德泽使知朕勤恤之意)驰 (第 12a 页)
双白石
姜夔字尧章宋南渡后人居苕溪与白石洞天为邻潘
转翁号之曰白石道人且畀以诗云人间官爵似樗蒲
采到枯松亦丈夫白石道人新拜号断无缴驳任称呼
姜答云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
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仙人食罢腹便便七十二峰
生肺肝(云云/)时姜与黄岩老同学诗于萧千岩而黄亦
号白石时称双白石
玺书之宠
姜屿宋景德中刘文质奏部内官高辅之 李易直 艾仲
孺梅询高贻庆姜屿六人有治迹赐玺书褒谕(又见/边肃)
方士
姜识方士也自言有神术可使死者再 (第 34b 页)
姜夔字尧章宋南渡后人居苕溪与白石洞天为邻潘
转翁号之曰白石道人且畀以诗云人间官爵似樗蒲
采到枯松亦丈夫白石道人新拜号断无缴驳任称呼
姜答云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
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仙人食罢腹便便七十二峰
生肺肝(云云/)时姜与黄岩老同学诗于萧千岩而黄亦
号白石时称双白石
玺书之宠
姜屿宋景德中刘文质奏部内官高辅之 李易直 艾仲
孺梅询高贻庆姜屿六人有治迹赐玺书褒谕(又见/边肃)
方士
姜识方士也自言有神术可使死者再 (第 34b 页)
艾颖宋乾德初上命择廷臣颖中首选 以工侍致
仕
艾仲儒宋至道中两浙运使刘文质入奏部内官有
艾仲儒高辅之 李易直 梅询高贻庆姜屿戚纶等八
人有治绩并降玺书褒谕
艾预宋真宗朝赴乡举遇一村儒曰此行登第矣有
书一卷 (第 10b 页)
仕
艾仲儒宋至道中两浙运使刘文质入奏部内官有
艾仲儒高辅之 李易直 梅询高贻庆姜屿戚纶等八
人有治绩并降玺书褒谕
艾预宋真宗朝赴乡举遇一村儒曰此行登第矣有
书一卷 (第 10b 页)
扬州彰武殿
太祖征李重进还以御营建寺所御之榻存焉后僧徒
共建一殿申严崇奉名彰武殿且请降御容使民庶瞻
仰真宗皇帝命翰林画工图写严卫而往仍赐供具景
德二年八月癸巳命中使前往奉安遇朔望州郡率官
僚朝礼六飞南渡荡为煨烬后虽建殿不复奏请御容
姑存遗迹而已
兰亭天章寺
太宗皇帝命内侍裴愈与山阴县令 李易直 访王羲之 (第 30a 页)
太祖征李重进还以御营建寺所御之榻存焉后僧徒
共建一殿申严崇奉名彰武殿且请降御容使民庶瞻
仰真宗皇帝命翰林画工图写严卫而往仍赐供具景
德二年八月癸巳命中使前往奉安遇朔望州郡率官
僚朝礼六飞南渡荡为煨烬后虽建殿不复奏请御容
姑存遗迹而已
兰亭天章寺
太宗皇帝命内侍裴愈与山阴县令 李易直 访王羲之 (第 30a 页)
总帅
观省风俗国朝咸平三年以翰林学士王钦若为西川
安抚使国子博士袁及甫副之閤门祇候李成象同勾
当安抚事知制诰梁颢为陜西路安抚使袐书丞 李易
直
副之所至录问系囚真宗复谕钦若曰观省风俗尤
难其人数日思之无易卿等各宜宣布德泽使知朕勤
恤之意
祖于琼 (第 4a 页)
观省风俗国朝咸平三年以翰林学士王钦若为西川
安抚使国子博士袁及甫副之閤门祇候李成象同勾
当安抚事知制诰梁颢为陜西路安抚使袐书丞 李易
直
难其人数日思之无易卿等各宜宣布德泽使知朕勤
恤之意
祖于琼 (第 4a 页)
绍钦促令登薪火,盛僧欲下,绍钦遣左右以杖抑按焚之而退。
《燕翼贻谋录》:太宗皇帝命内侍裴愈与山阴,令 李易直 访王羲之兰亭旧迹。其流杯修禊处,在越州。僧子谦因请建寺于旧地,以藏御札。至道二年二月壬辰,诏从子谦之
《燕翼贻谋录》:太宗皇帝命内侍裴愈与山阴,令 李易直 访王羲之兰亭旧迹。其流杯修禊处,在越州。僧子谦因请建寺于旧地,以藏御札。至道二年二月壬辰,诏从子谦之
。宰相李昊常称其为人,所著《笔诀》三卷传于世。
姜屿
按《万姓统谱》:景德中,刘文质奏部内官高辅之、 李易直 、艾仲孺,梅询、高贻庆、姜屿六人有治迹,赐玺书褒谕。
姜遵
按《宋史·姜遵传》:遵,字从式,淄州长山
姜屿
按《万姓统谱》:景德中,刘文质奏部内官高辅之、 李易直 、艾仲孺,梅询、高贻庆、姜屿六人有治迹,赐玺书褒谕。
姜遵
按《宋史·姜遵传》:遵,字从式,淄州长山
甲科,后官至户侍致仕。
艾仲儒
按《万姓统谱》:至道中,两浙运使刘文质入奏,部内官有艾仲儒、高辅之、 李易直 、梅询、高贻庆、姜屿、戚纶等八人有治迹,并降玺书褒谕。
艾与言
按《万姓统谱》:与言,沂州人,元祐登
艾仲儒
按《万姓统谱》:至道中,两浙运使刘文质入奏,部内官有艾仲儒、高辅之、 李易直 、梅询、高贻庆、姜屿、戚纶等八人有治迹,并降玺书褒谕。
艾与言
按《万姓统谱》:与言,沂州人,元祐登
职在抡材,今令朝臣举官,已是逐末,更不择举主,何由得人也。供奉官刘文质尝入奏,察举两浙部内官高辅之、 李易直
、艾仲孺、梅询、高鼎、高贻庆、姜屿、戚纶八人有治迹,并降玺书褒谕。帝曰:文质所举,皆良吏也。特迁文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