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庸” 相关资源
目錄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別集類
南京太常寺卿
许氏(孚远/)中庸述
一卷
未见
杨氏(时乔/)中庸古今四体文
一卷
未见 李氏(槃/ (第 2b 页)
中庸 臆说
一卷
未见 (第 2b 页)
按登科录李槃有二一沣州人嘉靖乙未进
士一馀姚人万历庚辰进士未审著书谁是 李氏(栻/ ) (第 3a 页)
中庸 庸言
二卷
未见
按登科录李栻亦有二一丰城人嘉靖壬戌
进士一安溪人万历甲辰 …… (第 3a 页)
俱未见
杨氏(文/)中庸臆
一卷
未见 李氏(颎/ (第 10a 页)
中庸 参
一卷
未见
陈氏(仁锡/)中庸渊天绍易测
六卷 …… (第 10a 页)
一卷
未见
周氏(梦华/)中庸传
一卷
未见 李氏(清/ (第 11a 页)
中庸 章句详说
一卷
未见
高氏(世泰/)中庸问荅 (第 11a 页)
许氏(孚远/)中庸述
一卷
未见
杨氏(时乔/)中庸古今四体文
一卷
未见 李氏(槃/ (第 2b 页)
中庸 臆说
一卷
未见 (第 2b 页)
按登科录李槃有二一沣州人嘉靖乙未进
士一馀姚人万历庚辰进士未审著书谁是 李氏(栻/ ) (第 3a 页)
中庸 庸言
二卷
未见
按登科录李栻亦有二一丰城人嘉靖壬戌
进士一安溪人万历甲辰 …… (第 3a 页)
俱未见
杨氏(文/)中庸臆
一卷
未见 李氏(颎/ (第 10a 页)
中庸 参
一卷
未见
陈氏(仁锡/)中庸渊天绍易测
六卷 …… (第 10a 页)
一卷
未见
周氏(梦华/)中庸传
一卷
未见 李氏(清/ (第 11a 页)
中庸 章句详说
一卷
未见
高氏(世泰/)中庸问荅 (第 11a 页)
周 渭(太平兴国二年任详人物) 高象先
时 戴 刘元吉
康 戬(字休祐高丽永宁人以知江州任)
李中庸 张 观(字仲宾常州毗陵人淳化中任)
陈尧叟(至道初任详名宦) 李惟清(下邑人至道二年任) (第 1b 页)
时 戴 刘元吉
康 戬(字休祐高丽永宁人以知江州任)
李中庸 张 观(字仲宾常州毗陵人淳化中任)
陈尧叟(至道初任详名宦) 李惟清(下邑人至道二年任) (第 1b 页)
逢吉(京东转运/使开封人)袁成务(京东转运/使开封人)李若谷(京东转运/使开封人)
郝仁瑀(京东转运使又/青州兵马都监)马元方(京东转运副使/知郓州鄄城人) 李中
庸(京东转/运使) 薛映(京东转运使/知曹州蜀人)孙何(京东转运副/使汝阳人)张知
白(京东转运使知/青州沧州人)荣 (第 43b 页)
郝仁瑀(京东转运使又/青州兵马都监)马元方(京东转运副使/知郓州鄄城人) 李中
庸(京东转/运使) 薛映(京东转运使/知曹州蜀人)孙何(京东转运副/使汝阳人)张知
白(京东转运使知/青州沧州人)荣 (第 43b 页)
宗正寺,出知越州。坐失举,降知濠州,改庐州。迁给事中,复判宗正寺,知郑、蔡、寿三州,卒。在临胊时,用 转运使李中庸
荐改官。 中庸
没,无子,贺为主葬,图其象,岁时祀于家。子宗道,终集贤校理。
夏侯峤
按《宋史本传》:峤,字峻极,其
夏侯峤
按《宋史本传》:峤,字峻极,其
寺,出知越州。坐失举,降知濠州,改庐州。迁给事中,复判宗正寺,知郑、蔡、寿三州,卒。
在临朐时,用 转运使李中庸 荐改官。 中庸 没,无子,贺为主葬,图其象,岁时祠于家。子:宗道,终集贤校理。
高觌
高觌,字会之,宿州蕲人。进士起 ……民,谦己利物,有古道焉。若旨浚渒河,觌罢采金,抗论互市,起赈穷戢暴,骧推功与人,皆无所愧矣。赵贺不忘 李中庸, 而齐廓兄弟弃亲以徇荣,用心何其不同哉!
在临朐时,用 转运使李中庸 荐改官。 中庸 没,无子,贺为主葬,图其象,岁时祠于家。子:宗道,终集贤校理。
高觌
高觌,字会之,宿州蕲人。进士起 ……民,谦己利物,有古道焉。若旨浚渒河,觌罢采金,抗论互市,起赈穷戢暴,骧推功与人,皆无所愧矣。赵贺不忘 李中庸, 而齐廓兄弟弃亲以徇荣,用心何其不同哉!
贡生黄国忠、总理魏德裕同立鸭母埤墘田一处,年抽谷二石。
咸丰五年葭月(缺)日谷旦,后学赖启东、苏梦周、 李中庸 同敬勒石。
(按:碑存台南县白河镇草店里武圣庙,高九二公分,宽四九公分,砂岩。额镌「武庙」二 (第 314 页)
咸丰五年葭月(缺)日谷旦,后学赖启东、苏梦周、 李中庸 同敬勒石。
(按:碑存台南县白河镇草店里武圣庙,高九二公分,宽四九公分,砂岩。额镌「武庙」二 (第 314 页)
。而察其心也。此即恕也。吾夫子所谓终身行之者。不可不深体认之也。顾今病势临纸运笔。难于移山走海。书赠 李君中庸
说。誊出一件。考讲之如何。
与朴寅和(庚午元月廿八日)
昨因北青李君希善。付数字。恐或先此入照。忽因 …… (第 329L 页)
属之本然。自程朱以后。至于吾东诸先贤。所不敢言者也。然而何必徒事辨诘也。思老以此有书。故玆尾及耳。 中庸 卒章衣锦尚絅之义。触处受用。千万以为己二字。贴在额上。无时不警省。如何如何。寒泉谓论语二十篇。只在为 …… (第 330H 页)
亦似无妨。朔日望日。则依例拜庙后哭于墓所。如何。
答白乐丰
示喻备悉。孔子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 中庸 曰。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自汉文短丧后。能断然行三年之丧者。惟晋武帝,周高祖,宋 …… (第 332L 页)
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劝读 中庸。 此即像赞所谓早脱孙吴者也。座下自视比横渠,牛溪,重峰。果如何。恨不即面㬥多少也。
与李承龟
穷巷僻村 (第 337L 页)
与朴寅和(庚午元月廿八日)
昨因北青李君希善。付数字。恐或先此入照。忽因 …… (第 329L 页)
属之本然。自程朱以后。至于吾东诸先贤。所不敢言者也。然而何必徒事辨诘也。思老以此有书。故玆尾及耳。 中庸 卒章衣锦尚絅之义。触处受用。千万以为己二字。贴在额上。无时不警省。如何如何。寒泉谓论语二十篇。只在为 …… (第 330H 页)
亦似无妨。朔日望日。则依例拜庙后哭于墓所。如何。
答白乐丰
示喻备悉。孔子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 中庸 曰。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自汉文短丧后。能断然行三年之丧者。惟晋武帝,周高祖,宋 …… (第 332L 页)
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劝读 中庸。 此即像赞所谓早脱孙吴者也。座下自视比横渠,牛溪,重峰。果如何。恨不即面㬥多少也。
与李承龟
穷巷僻村 (第 337L 页)
答李时仲(度中○甲戌)
答李时仲
答李时仲
答李时仲
答李生(遂洪)大学问目(癸丑)
答 李生中庸 问目(乙卯)
华泉集卷之七
书
答金丈(乐源)别纸(己酉)
答金进士(济默)别纸(乙卯
答李时仲
答李时仲
答李时仲
答李生(遂洪)大学问目(癸丑)
答 李生中庸 问目(乙卯)
华泉集卷之七
书
答金丈(乐源)别纸(己酉)
答金进士(济默)别纸(乙卯
孟献子。章句谓仲孙蔑何也。昔杜预作公子谱云
仲孙父杀君。故改仲为孟字。未知如何。
已有先辈说。
答 李生中庸 问目(乙卯)
(第 379H 页)
中庸 入道之书。而曰道学者何耶。然则执中圣人相传之道。精一圣人相传之学。故兼言之欤。夫子之时。老佛之道既出 …… (第 379H 页)
言之也切。说之也详。言说各有异义。则言字自己之辞欤。说字所引之辞欤。
言字说字恐互用。而忧深故切。虑远故详。极有味。
大学序文则论性而不论心。 中庸 序文则论心而不论性。然则大学首章先言德。故其于序文。论性 (第 379H 页)
而不论心欤。 中庸 首章先言性。故其于序文。论心而不论性欤。
尤翁尝言大学论心而不言性。 (第 379L 页)
中庸 论性而不言心。故朱子于序文中。各补其阙云。问目大义指此欤。
子思本文以中和二字。释未发已发之意。而 …… (第 379L 页)
首章人物性之说。先辈所言各异。未有的论。愚何敢容喙于其间。或云气有偏全。或云气有通塞。未知何说得宜耶。
偏全通塞。皆气也。以性言之。则气质之性也。然张子曰。气质之性。君子有不性焉。惟在后人自观之如何。
中庸 首章。与大学相为表里。辑要云天命之性属明德。脩道之教属新民。然则道字上包性而下包教字。不属于至善云者 (第 380H 页)
何欤。又曰戒惧属正心。慎独属诚意。然则大学先诚意而后正心。 中庸 先正心而后诚意者何欤。又曰天地位万物育。属脩齐治平。然则齐治平可以指言。而脩身之义则安在耶。致中和。 (第 380H 页)
即脩字之义欤。此下十章。皆释首章之义。而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发明。首章既为一篇之纲领。则何者可属知仁勇之义乎。愚以为中字属知。和字属仁。致字属勇。于义如何。
大学之至善。包明德新民而言。则中庸之性道教。何莫非止于至善耶。大学学者事也。其工夫次第。井井不紊。 中庸 教者事也。统说道理。自与大学相为表里云尔。岂次第条目而相符耶。性道教是一篇之纲领。而知仁勇是入道之门 …… (第 380H 页)
两端之说。吕氏云两端。谓过与不及。执其两端。乃所以时中。杨氏云执其两端。所以权轻重而取中也。程子云执持过不及之两端。使民不得行也。若然则章句何以曰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取中也。盖众论不同之际。孰为过孰为不及孰为中也。择其两端而取中耶。
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端即小大厚薄之类也。小则小者为中。大则大者为中。厚薄亦如此。非谓执匪小匪大以为中也。
颜渊之仁。承上章不明之端。而以明道之所以明也。择乎 中庸 则非贤者之过。服膺不失则非不肖者之不及欤。
贤者之过。贤字换以知字看似宜。
择乎 (第 380L 页)
中庸 则中庸何可择乎。择则二矣。侯氏云所谓择者。即学问思辨勉而中思而得者也。然则既择 (第 380L 页)
中庸 则 (第 380L 页)
中庸 之中。奚啻得一善事欤。 (第 380L 页)
择则二矣云者。恐未安。天下万事。过不及非平常者何限。颜子就其中。宜于 中庸 者择之。岂曰二矣哉。得一善则每字意隐在其上。熟味之则可见。
第九章上一句应大舜之知也。此一句应颜渊 (第 381H 页)
之仁也。下一句应子路之勇也。而又云 中庸 不可能也。可能之能字。与鲜能之能字。相照应欤。
此不可能者。统言知仁勇也。与上鲜能谓之照应可也。
…… (第 381H 页)
尊德性道问学。人道也。致广大尽精微。地道也。极高明道中庸。天道也。自人而至于天。逆言之者何欤。此乃下学上达之意欤。此一节承首章道体之大小而言。其曰德性广大高明故也厚也。道之大也。问学精微 中庸 新也礼也。道之小也。尊之道之致之尽之极之道之温之知之敦之崇之。所以脩是德而凝是道也。杨氏曰。温故而知 (第 383L 页)
仲孙父杀君。故改仲为孟字。未知如何。
已有先辈说。
答 李生中庸 问目(乙卯)
(第 379H 页)
中庸 入道之书。而曰道学者何耶。然则执中圣人相传之道。精一圣人相传之学。故兼言之欤。夫子之时。老佛之道既出 …… (第 379H 页)
言之也切。说之也详。言说各有异义。则言字自己之辞欤。说字所引之辞欤。
言字说字恐互用。而忧深故切。虑远故详。极有味。
大学序文则论性而不论心。 中庸 序文则论心而不论性。然则大学首章先言德。故其于序文。论性 (第 379H 页)
而不论心欤。 中庸 首章先言性。故其于序文。论心而不论性欤。
尤翁尝言大学论心而不言性。 (第 379L 页)
中庸 论性而不言心。故朱子于序文中。各补其阙云。问目大义指此欤。
子思本文以中和二字。释未发已发之意。而 …… (第 379L 页)
首章人物性之说。先辈所言各异。未有的论。愚何敢容喙于其间。或云气有偏全。或云气有通塞。未知何说得宜耶。
偏全通塞。皆气也。以性言之。则气质之性也。然张子曰。气质之性。君子有不性焉。惟在后人自观之如何。
中庸 首章。与大学相为表里。辑要云天命之性属明德。脩道之教属新民。然则道字上包性而下包教字。不属于至善云者 (第 380H 页)
何欤。又曰戒惧属正心。慎独属诚意。然则大学先诚意而后正心。 中庸 先正心而后诚意者何欤。又曰天地位万物育。属脩齐治平。然则齐治平可以指言。而脩身之义则安在耶。致中和。 (第 380H 页)
即脩字之义欤。此下十章。皆释首章之义。而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发明。首章既为一篇之纲领。则何者可属知仁勇之义乎。愚以为中字属知。和字属仁。致字属勇。于义如何。
大学之至善。包明德新民而言。则中庸之性道教。何莫非止于至善耶。大学学者事也。其工夫次第。井井不紊。 中庸 教者事也。统说道理。自与大学相为表里云尔。岂次第条目而相符耶。性道教是一篇之纲领。而知仁勇是入道之门 …… (第 380H 页)
两端之说。吕氏云两端。谓过与不及。执其两端。乃所以时中。杨氏云执其两端。所以权轻重而取中也。程子云执持过不及之两端。使民不得行也。若然则章句何以曰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取中也。盖众论不同之际。孰为过孰为不及孰为中也。择其两端而取中耶。
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端即小大厚薄之类也。小则小者为中。大则大者为中。厚薄亦如此。非谓执匪小匪大以为中也。
颜渊之仁。承上章不明之端。而以明道之所以明也。择乎 中庸 则非贤者之过。服膺不失则非不肖者之不及欤。
贤者之过。贤字换以知字看似宜。
择乎 (第 380L 页)
中庸 则中庸何可择乎。择则二矣。侯氏云所谓择者。即学问思辨勉而中思而得者也。然则既择 (第 380L 页)
中庸 则 (第 380L 页)
中庸 之中。奚啻得一善事欤。 (第 380L 页)
择则二矣云者。恐未安。天下万事。过不及非平常者何限。颜子就其中。宜于 中庸 者择之。岂曰二矣哉。得一善则每字意隐在其上。熟味之则可见。
第九章上一句应大舜之知也。此一句应颜渊 (第 381H 页)
之仁也。下一句应子路之勇也。而又云 中庸 不可能也。可能之能字。与鲜能之能字。相照应欤。
此不可能者。统言知仁勇也。与上鲜能谓之照应可也。
…… (第 381H 页)
尊德性道问学。人道也。致广大尽精微。地道也。极高明道中庸。天道也。自人而至于天。逆言之者何欤。此乃下学上达之意欤。此一节承首章道体之大小而言。其曰德性广大高明故也厚也。道之大也。问学精微 中庸 新也礼也。道之小也。尊之道之致之尽之极之道之温之知之敦之崇之。所以脩是德而凝是道也。杨氏曰。温故而知 (第 38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