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詩類
春秋類
故事類
目錄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傳記類
史評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續道藏
 乃未及改每以为憾今从朱子

纪元表己卯周武王十三年二月即天子位改祀曰年
(是年焦祝蓟 陈杞
齐鲁燕管蔡俱/始封 在位十九年子成王诵立) 丙戌成王元年(是/年)
(鲁公伯禽元年三年宋微子启卫康 (第 14b 页)
 秋曰文帝愈增崇宫殿取白石英及紫石英(又英英云貌诗小雅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又诗小雅二矛重英注以羽饰矛 
 鲁颂朱英绿縢疏盖丝缠而朱染之(又乐名前汉礼乐志帝喾作五英英华茂也)又国名史记 陈杞
世家皋陶之后或封 
 英六楚世家注英国在淮南盖蓼国也(又姓通志氏族略英氏以国为氏汉有九江王英布)又于 (第 19a 页)
是当衍文)
分器序疏武王至分器○武王既已胜殷(已误以)
赋宗至诸侯○乐记云封有功者为诸侯(此指封蓟祝 陈杞
宋等而)
(言非记成文也)言为尊之法也(也误正)
言诸至也亡○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云云(伋左传亦作级) (第 11b 页)
 纪之为翳也则秦本纪从翳盖疑而未决也疑而未

 决故于 陈杞
世家之末又言垂益夔龙不知所封则
 遂谬矣何不合二书而思之乎夫秦纪不烧太史公
 所据以纪秦事者也秦纪所 (第 27a 页)
 (秦属颍川汉置汝南郡刘宋为重镇号悬瓠城东魏/置豫州治此唐曰蔡州宋置淮康军其地襟带长淮)
 (控扼颍蔡/四方最中)四府其开封府(春秋郑卫 陈杞
地秦属三/川汉置陈留郡隋唐曰汴)
 (州兴元初徙宣武节度使治此五代梁都之号东京/晋汉周及宋因焉金号南 (第 6a 页)
鲁邑可考也予谓此等记载
皆不关论辨请即以本书解之夫谓益为翳者以史记
也谓益为皋陶子者亦以史记也乃史记 陈杞
世家又
曰皋陶之后或封英六伯翳之后封于秦惟垂与益其
后不知所封则显以皋陶益翳分作三人而益且不知
所封 (第 45a 页)
 夫无公田邦国用殷之助法制公田不税夫朱文公
 亦云沟洫以十为数井田以九为数井田沟洫决不
 可合
   振鹭

 史记 陈杞
世家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
 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
 之于杞以奉夏后祀传西 (第 13b 页)
 人杀陈佗鲁庄公二十二年传云陈厉公蔡出也故
 蔡人杀五父而立之桓公名鲍厉公名跃史记以佗
 为陈厉公跃为陈利公 陈杞
世家云桓公鲍卒桓公
 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
 而立佗与春秋传异
 曹 昭公名班僖 (第 17a 页)
去方百里之地四十九
矣宋与虞虢皆公爵又去七十五春秋经传所见共一
百二十四国其有爵可考者如晋卫蔡滕邢齐 陈杞

邓纪随荀息皆侯也十四国宜去二百二十四曹滑榖
郕芮梁贾南燕北燕皆伯也九国宜去八十一吴楚莒
邾郯弦鄫 (第 59b 页)
之东莱诗豳风之纪曰三正通
于民俗尚矣二说固然抑又有说焉先王立一代之法
于前代典章兼存不废其焦蓟英六祝 陈杞
宋之封皆
所以使其子孙各修先代之礼物至于朝野所奉行则 (第 12a 页)
  年进汴都赋自诸生为太学正邦彦博文多能尤
  长于长短句自度曲其提举大晟府亦由此既盛
  行于世而他文未传嘉泰中四明楼钥始为之序
  而太守 陈杞
刋之盖其子孙家居于明故也汴都
  赋已载文鉴世传赋初奏御诏李清臣读之多古 (第 17a 页)
 (定并所赐敕/谕辑录成书)
李时南城召对录一卷
又文华盛记一卷
夏言圣驾渡黄河记一卷

又记召对庙廷事一卷
又扈跸录一卷
严嵩嘉靖奏对录十二卷
毛澄圣驾临雍录一卷
又大礼奏议
毛玉议礼略(子霸州知/州缺 编) 陈杞
大礼正义
何渊大礼辑略揭帖 (第 11b 页)
  俞丰(朝请大夫直秘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被旨兼权庆元五年七月十七日到任八月十七
日交割回司)


   陈杞(太中大夫徽猷阁待制兼沿海制置使庆元五年八月十七日到任嘉泰元年三月十七日改
知建宁府)
  赵不迹(朝议大夫华文阁待制兼沿海制置使嘉泰元年四月初三日到任九月二十六日改知
潭州)


   (第 35a 页)
年开具实催起发数目夹细帐状申户部符下提举司行下本州措置兴复本州
不住出榜召卖拘纳价钱起发庆元六年知府 陈杞
点最高年分定今额然递年坊场又 …… (第 27b 页)
二千八百贯文本府拨降助通判厅起发)

  坊场五分净利钱八千三百二十七贯五百六十
八文(庆元六年知府 陈杞
点最高年分为额一万三百二十五贯文嘉定六年通判
章良朋以坊场败阙关停处多具实催细帐申朝省起发七千三百七 (第 28a 页)
之耳索隐曰此
秦赵之祖一名伯翳尚书谓之益世本汉书谓之伯益是也寻检史记上下诸文柏翳与伯益是一人不疑而 陈杞
世家即叙柏翳与伯益为二未知太史公疑而未决耶而亦谬误也)

  (履祥按伯益即柏翳也秦声以入为去故谓益 (第 56a 页)
为翳也字有四声古多转用如益之为翳契去声之为禹
入声皋之为咎音高君牙之为君雅是也此古声之通用也有同音而异文者如陶之为繇垂之为倕鲧
之为鲧虺之为儡纣之为受囧之为□是也此古字之通用也太史公见书孟子之言益也则五帝本纪

言益见秦纪之为翳也则秦本记从翳盖疑而未决也疑而未决故于 陈杞
世家之本又言垂益夔龙不
知所封则遂谬矣胡不合二书而思之乎夫秦记不烧太史所据以纪秦者也秦纪所谓佐禹治水 (第 56b 页)
  俞丰(朝请大夫直秘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权知庆元四年五月)

   陈杞(太中大夫徽猷阁待制兼沿/海制置使庆元五年八月)
  赵不迹(朝议大夫华文阁待制兼沿/海制置使嘉泰元年四月)
  李沐(徽猷阁学士朝议大夫兼沿/海制 (第 13b 页)
 赋自诸生命为太学正邦彦博文多能尤长于长短
 句自度曲其提举大晟府亦由此既盛行于世而他
 文未传嘉泰中四明楼钥始为之序而太守 陈杞

 之盖其子孙家居于明故也汴都赋已载文鉴世传
 赋初奏御诏李清臣读之多古文奇字清臣诵之如
 素所习 (第 36b 页)
姻者不过齐 宋陈杞
数国而已故当时称大国曰伯舅
小国曰叔舅世为婚姻可知也列国之君曹魏陈郑秦
晋莫不皆然降及后世如晋之王谢 (第 5b 页)
犬丨于丨)诏后(战国策昔者先君襄主与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无穷之门所以丨丨而期远也)禹后(史/记) (陈杞
世家把东楼公者/夏后丨之丨苗裔也)惩后(史记范雎传雎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丨) (第 4b 页)
信处物物亦安能自)
(信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神武善其言兄弟俱释) 楚庄重一言 季布无
二诺(史记 陈杞
世家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汉书楚人谚曰得)
(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又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