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四書類
詩類
春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別史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欲陵而生民欲宽注峻也(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剑南道陵州仁寿郡)又姓正字通永乐中滦州同知陵茂高人 又广 

(韵汉复姓六氏 吴季子
之后有延陵氏高士传有于陵子仲战国策有安陵丑吕氏春秋有铅陵卓子汉有高陵显秦高陵君)
 之后楚有公子食采 (第 23a 页)
 是知将甚去格此义亦要晓得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节 或问则言天子至庶民皆有
 天下国家之责而不可不求其本 吴氏季子
则谓天
 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士庶有家而皆不可不
 求其本合二说方完 翼注曰本字与急务不同本
 立 …… (第 21a 页)
 曰乱即不脩意治即齐治平意薄即不齐意厚即
 治平意 所厚二句虽以厚薄言然见得家又为国
 与天下之本亦是本字意  吴氏季子
谓国厚于天
 下又是补章句之意
康诰曰节 此章释经文明明德曰德曰天之明命曰 …… (第 22a 页)
 移孝作忠之类在一人身上说者殆起于蒙引谆谆
 与章句大全辨不知何意故虽前贤之书观之亦当
 有分别 又曰大全 吴氏季子
说颇两骑又为蒙引
 作俑 又曰大段文义要作两三层看我之上有亲
 我之下则有臣臣事上有君有长臣使下又有 …… (第 60b 页)
 用只任一良知良能而足朱子补此一句最有关系
一家仁节 孝弟慈之蔼然者谓之仁孝弟慈之秩然
 者谓之让不必如双峰饶氏以仁属孝以让属弟以
 贪戾为仁之反亦不必如 吴氏季子
以父慈子孝为
 仁兄友弟恭为让两仁字两让字俱兼孝弟慈事君
 事长使众说一家仁一家让亦兼事君事长使众者 …… (第 65b 页)
 以下皆无兼事君等解仁让者不知何故 翼注曰
 贪是贪欲戾是背理总反仁让勿分 又曰一人贪
 戾一家可知  吴氏季子
曰仁与让人性之所同得
 也贪与戾亦人情所不能免也彼其机括伏于胸中
 莫或击触则虽有是仁让而不能自兴虽 …… (第 66a 页)
 看重上句下句带言 按翼注亦如此看下节同

 财散东阳许氏以不过取言 吴氏季子
以散财发粟
 言亦当兼用财聚亦当如此反看 翼注民聚只是
 归心不必说近悦远来
是故言悖而出者节 张彦 …… (第 81b 页)
 之不妨 翼注曰民散在争夺之后悖出又在民散

 之后有三层意 大全 吴氏季子
曰以是非言之则
 如彼以利害言之又如此此二句当置在此节下不
 当在惟命节下
惟命不于常节 翼注曰此依 …… (第 82a 页)
 他者外之之辞无他技不外增也 张彦陵曰他字
 宜玩大臣稍有露才扬巳的意思譬如身上反添了
 一个赘瘤(是翼注意)然要晓得大臣非真无技能(是 吴氏季子
意)
 只是善藏其用盛德若愚的意思 翼注曰其心二
 字略读住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作一句读休休即形 (第 84b 页)
库全书
四书蒙引卷二
明蔡清撰
康诰曰克明德芟一条减五十七字)

克明德明字连上所谓明之者也德自是明德 吴季子
云明则众人之所同克则文王之所独此语有病盖以明之之明为明德之明矣人多喜而用之误也克止是能也语录或问皆说 (第 1a 页)
 先代故巡狩不陈其诗其篇第不列于太师之职是
 以宋鲁无风其或然欤(此郑康/成说)或谓夫子有所讳而
 削之则左氏所记当时列国大夫赋诗及 吴季子

 周乐皆无曰鲁风者其说不得通矣(与集传/小异) (第 19a 页)
 实诚正修内节节有个定静安虑但经文所指则耑

 在知边耳 吴氏季子
讲定静安虑皆浮泛不切
 能虑最难事有猝至有杂投有关利害有介疑似平
 日讲究都靠不得究竟不能虑亦是知不 …… (第 6a 页)
 按淇澳节章句或问大全蒙引存疑浅说俱不主武
 公言盖恂慄威仪盛德至善原非武公所及不过借
 其词以发其义耳惟 吴氏季子
主武公言而顾麟士
 说约本之然终不妥也
 盛德至善明季讲家俱云德盛于内而内焉一至善
 德盛于外而外焉 …… (第 19b 页)
 之为害一句属家不齐亦非

所谓治国章

这一章释齐家治国只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一句便包

尽一章之义下文皆是发明此句家离不得身故注必
从身修说来凡章内言家处皆兼身在内不出家不必
如浅说作身不出家看只是不外乎此之意成教于国
内有化之意有推之意家齐而国自治此化之也家齐
而后国可得而治此推之也总是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章内皆兼化之推之二意不必如仁山金氏说某处是
说化某处是说推孝者三句言处国不外处家之理是
解所以不出家而教成于国之故 吴氏季子
曰孝于父
者无愧则施之事君必能效责难而尽陈善移其事父 …… (第 37a 页)
言之孝弟慈之蔼然者
谓之仁孝弟慈之秩然者谓之让不必如双峰饶氏以
仁属孝以让属弟以贪戾为慈之反亦不必如 吴氏季
以父慈子孝为仁兄友弟恭为让一家仁让而一国
兴仁让此固是化然其中亦自有推机字最要玩 (第 39a 页)
吴氏
季子
曰仁与让人性之所同得也贪与戾亦人情所不
能免也凡民之生靡不如此彼其机括伏于胸中莫或
击触则虽有是仁让 (第 39a 页)
  宣著盛大是总释赫喧不可分贴威仪即文言所
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孟子所谓动容周旋中
礼者盛德之至也充实光辉表里洞彻便是盛德
至善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



   吴氏季子
云吾观武公年九十馀犹且敕其臣以
箴儆己之过失则其切磋琢磨者可知矣如抑之
一诗既曰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又曰 …… (第 25a 页)
  雨苍曰无讼便是亲逊成风刑错不用世界非民
新之极不能或云未足以尽新民谈何容易
渭按伏羲作易便有一讼卦序卦传云需者饮食
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盖有血气者必

有争心故乾糇以愆豕酒生祸自古不能绝此患
讼岂易无哉舜初即位皋陶方施象刑迨其后好
生之德洽于民心然后能不犯于有司文王治岐
召伯犹听讼于甘棠之下即虞芮质成亦一方之
事耳迨武王克商而有天下成康继之然后能刑
错不用无讼盖若斯之难也中庸引诗奏假无言
时靡有争而释之曰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
威于鈇钺此便是大畏民志气象新民而至于无

讼新之极矣笃恭而天下平亦不过如此尚谓无
讼为新民中之一事耶总由晚宋时董叶诸人以
此章为释格致故 吴氏季子
有举一以例其馀之
说试问其馀为何事岂更有如无讼之大者哉自
此递相祖述贻误至今雨苍独能正之愚特为敷
(第 30a 页)
  玉溪卢氏曰偾事定国盖古语观此谓二字可见
新安陈氏曰机者弩牙矢之𤼵动所由譬仁让之兴
其机由一家悖乱之作其机由一人故总断云其机
如此一言偾事结作乱句一人定国结兴仁让句 吴氏季子
曰天地之间惟感应为甚速我以此感则
彼以此应如矢赴的瞬息不留是之谓机仁让贪戾
其一家一国之机欤 …… (第 10b 页)
  虚斋蔡氏曰不可说德为财之本财为德之末此一
节起下本末字承上意故曰本上文非结上文也(彦升
按德为治平之原故曰本财因人土而致故曰末)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吴氏季子
曰苟以末为内而以本为外则是轻其所
当重而重其所可轻民不见德而唯财是闻毋乃施 (第 37a 页)
 知矣
夏楚人伐陈秋宋公伐郑冬十月
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来奔公会吴伐齐三月戊戌齐
侯阳生卒夏宋人伐郑晋赵鞅帅师侵齐五月公至自

伐齐葬齐悼公卫公孟彄自齐归于卫薛伯夷卒秋葬
薛惠公
冬楚公子结帅师伐陈吴救陈
 荆楚救中国者非能施德也争诸侯焉尔 吴季子

 谓二君不务德而力争是也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夏陈辕颇出奔郑
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 (第 9b 页)
为文/王之诗此以雅以南不知南为何乐)而七经小传(云/鼓)
(钟诗以雅以南文王世子胥鼓南皆指文王乐也则 吴/季子
所观象箾南籥者也非指南夷之乐也南夷之乐) (第 108b 页)
  赵䌽夫(建德/人)     方若(建德/人)
  何应旂(建德/人)     邵应豹(淳安/人)
  林旂(淳安/人)       吴季子(淳安人/政和尉)
  王钦(淳安/人)      郑观(寿昌/人)
  陈绍庭(永嘉/人)     陈将(永嘉/人) (第 4b 页)
 朱官龙妻滑氏(题旌册年二十九而寡割股以疗翁/疾鞠子景隆成立守节一十六年卒)

 吴德昌妻戴氏(题旌册年二十八而/寡守节一十六年卒)
 黄思沛妻 吴氏(题
旌册年二十而寡翁姑继没鬻衣/饰营葬继侄为后守节二十六年)
  (第 28a 页)
季子
舒妻谢氏(题旌册年二十六而/寡守节三十七年)
 邵怀棠妻章氏(题旌册年三十而/寡守节二十一年)
 周 (第 28a 页)
    熙四十四年
圣祖南巡

御题让德光前四字扁额(附/)蒋超重建庙碑记(介丹阳金/坛之交各)
    (五十里曰延陵有 吴君季子
庙云自汉及今庙/貌最古民间祈农望岁疾病祷祀远近至者无)
    (虚日君亦惠风甘雨默祐一方野蚕嘉谷穹 …… (第 19b 页)
   (以忠义名天下所无也而吾常有焉常之忠义/前此犹未显也至宋之末始大显焉忠义在人)
   (心固未尝泯宜无间于天下古今而独归于宋/末者有说也盖常有泰伯 季子
之遗风自古高)
   (节所兴由克逊以立风俗君子尚义庸庶厚庞/汉魏而降衣冠南度礼义之俗寖盛迨至赵宋) …… (第 27b 页)
   (州刺史萧定重刻石延陵庙中今碑之存者乃宋/崇宁二年知常州事朱彦立盖刻之者屡矣欧阳)
   (永叔好集古文其论此碑本之太史公书谓孔子平/生未尝至吴不得亲铭 季子
之墓又谓其字特大非) …… (第 35b 页)
   (其间穆尝读越纪见其中载越王勾践躬求贤/圣孔子从弟子七十人奉先王雅琴治理往奏)
   (则孔子固已历吴至越其书近古言似非伪岂/太史公未之见耶况春秋之时贤如 季子
固圣)
   (人之所与今观十字之间辞约意博宛然鲁史/之法有非圣人不能及者盖不必亲登其墓而)
   (第 36a 页)
  (明修齐治平之道于何而寄哉国家之所崇尚贤/侯之所钦承而加之意者岂特为衿佩游谈之地)
  (哉矧毗陵为 吴季子
采邑礼让遗化在人/心者未泯也伯淳不量荒陋书以遗之)明洪武
  初以师生附武进学肄业五年知府孙用始建 (第 8b 页)
  (事以千总指挥褚文明等六人配/享时死事者多立祠死所不悉载)南直𨽻镇江焦
  先祠常州泰伯祠(苏州亦/有祠) 吴季子
(洪武初赐/额嘉贤)
  司徒庙(祀隋陈/呆仁)江阴陈烈士庙(宋人/名臣)苏州吴公祠 (第 40b 页)
 (治五年/敕建)太河神祠(在县西南七十里沙湾明正统十/四年敕建封朝真顺正惠通灵显)

 (广济太/河之神) 吴季子
(在安平镇挂剑台侧按明洪/武初赐季子庙额曰嘉贤)黄石
 公祠(在县东北谷城山之阳汉张良于下邳桥逢老 (第 43a 页)
  南直𨽻

镇江焦光祠(祀汉隐/士焦光)
常州泰伯祠(洪武初有御制祭/文又苏州亦有庙)
常州 吴季子
(洪武初赐/额曰嘉贤)
常州陈司徒庙(祀隋臣/陈果仁)
江阴陈烈士庙(烈士宋/人名忠)
苏州吴公 (第 8a 页)
 其尝为尚书省检阅文字选辟云景定改元岁在庚申

 孟秋朔日文林郎宜差充沿江制置大使司 干办公事
 吴季子
记迪功郎建康府司户参军兼佥厅袁兖书
 朝散郎沿江制置大使司参议官孙吴会篆盖奉议
 郎宜特改差通判建康 (第 22a 页)
 一谨独省察于已发之际使是道之用流行于日用事
物之间极其至与天地同其大造物同其功岂词章功
利之可拟哉昔孔子之所传颜曾思孟之所学皆以此
也及孟子没而失其传者千有馀年周子发其端于前
程子遂扩而大之朱子又集而全之故吾道遂大明于
宋焉西山真氏亦庶几乎此也元之鲁齐许氏虽其道
德之全未及于宋观其所行端悫务实亦非世儒训诂
之可比也外此诸儒皆以考索为足以明道注解为足

以明道求其操存践履之实盖寡焉若双峰饶氏公迁
朱氏已不免此弊其流至于陈氏 吴季子
等则其害为
尤甚某思与学者讲明而践行之刋落华浮一趋夲实
庶有以革其弊但力学疏浅终不能遂也(敬斋/集) (第 40a 页)
长兴澄心教寺宋祥符中有碑记 吴季子
庙在长兴合溪绍兴中重修祝鉴记
长兴大雄教寺治平中石曼卿书额元赵孟頫记
长兴玉窦泉宋侍郎钱伯言记(并 (第 6b 页)
   明帝
建武四年皇子阳生丰下锐上颜赤色有似尧上以赤

色名之曰阳年十三通春秋上循其颈曰 吴季子
 (案明帝讳阳一名庄袁书载之范书直作庄时东海/王彊己立为太子吴季子之称胡为来哉废立之事)
 (萌于循颈矣范作/十岁通春秋馀阙)
明帝以东海王立为皇太子治尚书备师法兼通四经
略举大义博观群书以助术学
 (案显宗是时师/桓荣通尚书 (第 11a 页)
   明帝
建武四年皇子阳生丰下锐上颜赤色有似尧上以赤

色名之曰阳年十三通春秋上循其颈曰吴季子
 (案明帝讳阳一名庄袁书载之范书直作庄时东海/王彊己立为太子 吴季子
之称胡为来哉废立之事)
 (萌于循颈矣范作/十岁通春秋馀阙)
明帝以东海王立为皇太子治尚书备师法兼通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