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翁玉(慈溪人丙/辰进士) 刘济(山阴/人)
王佐(黄岩人/知县) 冯俊(平湖人遂/安知县)
翁永年(馀姚人以下四/人顺天中式) 胡日章(馀姚人乐/安教谕)
潘络(馀姚人甲/辰进士) 王存忠(仙居人丁/未进士)
寿 (第 33b 页)
王佐(黄岩人/知县) 冯俊(平湖人遂/安知县)
翁永年(馀姚人以下四/人顺天中式) 胡日章(馀姚人乐/安教谕)
潘络(馀姚人甲/辰进士) 王存忠(仙居人丁/未进士)
寿 (第 33b 页)
祝君坽在鄱阳县东北怀德乡唐景云间刺史祝钦
明开浚故名按钦明立朝鄙佞一节之美自不可没
明洪武二十八年鄱阳县丞周从恭修复旧陂十四
所成化间知县刘焕筑濠湖圩弘治间知县余本实
筑汤湾湖圩后令 翁永年 筑樟潭圩县丞刘兴修筑
北湖陂嘉靖二年知县徐俊民修筑清泥等十二圩
大场湖等十圩
明洪武二年馀干州 (第 11a 页)
明开浚故名按钦明立朝鄙佞一节之美自不可没
明洪武二十八年鄱阳县丞周从恭修复旧陂十四
所成化间知县刘焕筑濠湖圩弘治间知县余本实
筑汤湾湖圩后令 翁永年 筑樟潭圩县丞刘兴修筑
北湖陂嘉靖二年知县徐俊民修筑清泥等十二圩
大场湖等十圩
明洪武二年馀干州 (第 11a 页)
旧与州学共宋淳祐间县令周还淳始就北门内州学
旧基创之元至正壬辰兵燬 明洪武五年知县林
伯龄迁建于城北隅兴贤巷帝师殿旧址知县聂瞻
任勉相继增葺宣德三年知县雷升重修弘治间御
史王宗锡陈铨副使邵宝知府李复真知县 翁永年
从诸生请仍迁宋州学址顾清记正德间知县陈良
翰重修李士实记知县周震赵荣显递加葺治嘉靖
间知县徐俊民增设 (第 22b 页)
旧基创之元至正壬辰兵燬 明洪武五年知县林
伯龄迁建于城北隅兴贤巷帝师殿旧址知县聂瞻
任勉相继增葺宣德三年知县雷升重修弘治间御
史王宗锡陈铨副使邵宝知府李复真知县 翁永年
从诸生请仍迁宋州学址顾清记正德间知县陈良
翰重修李士实记知县周震赵荣显递加葺治嘉靖
间知县徐俊民增设 (第 22b 页)
孟忠厚(字仁仲元之孙隆祐太后兄也累官常德军承宣使苗博乱平赵鼎谓张浚曰太后复辟
其功甚大当推恩外家浚乃奏忠厚宁远军节度使后封信安郡王忠厚奉昭圣太后训不敢以私
干朝廷与秦桧忤帝以太后功故眷特优及卒三子皆除直秘阁)
李 椿(字寿 翁永年 人以父升死靖康之难补迪功郎张浚辟为制司准备差遣椿奔走淮甸绥
流民布屯戍察军情相视险要周密精审所助为多 (第 54b 页)
其功甚大当推恩外家浚乃奏忠厚宁远军节度使后封信安郡王忠厚奉昭圣太后训不敢以私
干朝廷与秦桧忤帝以太后功故眷特优及卒三子皆除直秘阁)
李 椿(字寿 翁永年 人以父升死靖康之难补迪功郎张浚辟为制司准备差遣椿奔走淮甸绥
流民布屯戍察军情相视险要周密精审所助为多 (第 54b 页)
唐开江华人建炎初第进士通判廉州治绩著称于
时叔父贡尝被诬愤死狱中开弃官诣京师讼冤人
高其义
李椿字寿 翁永年 人进士隆兴间任廉州通判守官
清慎不陵不援人语以私辄峻拒之时称廉惠通判
以敷文阁待制致仕
钱益东 (第 86a 页)
时叔父贡尝被诬愤死狱中开弃官诣京师讼冤人
高其义
李椿字寿 翁永年 人进士隆兴间任廉州通判守官
清慎不陵不援人语以私辄峻拒之时称廉惠通判
以敷文阁待制致仕
钱益东 (第 86a 页)
玉庵兴建缘起 题玉庵交单
同戒录序(因辰春期) 读隐秀轩集
阅钟子评选史传诗皈隐秀轩集
翁永年 书法叙 大藏集广疏
阅元白全集 血书法华经跋
睿公裒文引言
普荐罹难阵亡横死军民榜
复灵芝耆 …… (第 0509c 页)
其间哉。抑其间果有难易流源之辨。与吾将咨先
生于白云之乡。必曰吾道之天。难易异同亦绪馀也。 翁永年 书法叙
世之称书法三昧者。皆于穷愁患难忧喜离合中得
之。昌黎谓愁思之声要妙。而穷苦之言易好。虞卿非 (第 0516a 页)
穷愁。乌能著书。例之书法。固一道也。 翁永年先生。 辛
卯壬辰间。罹难来杭。吾社诸先辈。爱其诗文书法。竞
为重恤。社中文会。湖上杯吟。无 (第 0516a 页)
翁先生。 则似兴皆落
莫。予年十九。弃去操觚。而息心禅观。则与之隔断红
尘矣。独楷书一箑。未忍付诸祖龙耳。今甲 (第 0516a 页)
寅冬。来遇
玉庵。诘姓氏。乃知 永年先生 也。出箑相證。忽逾二纪。
真成隔世再晤。话言畴昔。恍如昨日也。及赠余叙旧。
四律。书法八分。遒劲陆离 (第 0516a 页)
同戒录序(因辰春期) 读隐秀轩集
阅钟子评选史传诗皈隐秀轩集
翁永年 书法叙 大藏集广疏
阅元白全集 血书法华经跋
睿公裒文引言
普荐罹难阵亡横死军民榜
复灵芝耆 …… (第 0509c 页)
其间哉。抑其间果有难易流源之辨。与吾将咨先
生于白云之乡。必曰吾道之天。难易异同亦绪馀也。 翁永年 书法叙
世之称书法三昧者。皆于穷愁患难忧喜离合中得
之。昌黎谓愁思之声要妙。而穷苦之言易好。虞卿非 (第 0516a 页)
穷愁。乌能著书。例之书法。固一道也。 翁永年先生。 辛
卯壬辰间。罹难来杭。吾社诸先辈。爱其诗文书法。竞
为重恤。社中文会。湖上杯吟。无 (第 0516a 页)
翁先生。 则似兴皆落
莫。予年十九。弃去操觚。而息心禅观。则与之隔断红
尘矣。独楷书一箑。未忍付诸祖龙耳。今甲 (第 0516a 页)
寅冬。来遇
玉庵。诘姓氏。乃知 永年先生 也。出箑相證。忽逾二纪。
真成隔世再晤。话言畴昔。恍如昨日也。及赠余叙旧。
四律。书法八分。遒劲陆离 (第 0516a 页)
贤巷帝师殿旧址历,知县聂瞻、任勉、雷升相继修。治弘治间,御史王宗锡、陈铨提、学邵宝,知府李复真,知县 翁永年
从生徒意请复旧址,迁东湖滨即今处华亭,顾清记。厥后屡圮屡修。皇清康熙元年,守道高得贵、知县程世章修明
斗柄春来又几旋,昨宵今夕倍堪怜。一年那得灯重满,五夜何曾月再圆!星汉依稀
火树里,风光次第杏花前。上元别是佳游节,选胜还疑小有天。
赋赠 翁永年 中翰燕尔之喜(辛卯)
艳阳玉树正堪攀,一捻柔枝翠幕间。赋就「梅魂」谁竞爽,赓来「柳絮」自幽閒。 (第 76 页)
火树里,风光次第杏花前。上元别是佳游节,选胜还疑小有天。
赋赠 翁永年 中翰燕尔之喜(辛卯)
艳阳玉树正堪攀,一捻柔枝翠幕间。赋就「梅魂」谁竞爽,赓来「柳絮」自幽閒。 (第 7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