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論語類
詔令奏議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正史類
編年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神部
 (易氏祓曰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其北境曰汉南以/地理志考之荆山在南郡临沮县汉水又在其北正)
 (属襄阳言汉南则跨荆山之北至 周/复
以荆门之北属豫州复禹封域)
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梦其川江汉其浸颍湛(注/颍)
(出阳城宜属豫州在此 (第 17a 页)
 还兵古周礼说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
 及六十有五皆征之许慎云汉承百王而制二十三
 而役五十六而免六十五已老而 周复
征之非用民
 意郑驳之云周礼皆征之者使为胥徒给公家之事
 如今之正卫耳胥徒事暇坐息之间多如郑此说力 (第 19b 页)
 阳循禹之旧也其北境则曰汉南以地志考之荆山
 在南郡临沮县即今荆门军当阳县之地汉水又在
 其北正属襄阳言汉南则殷之荆州实跨荆山之北
 至 周复
以荆山之北属豫复禹封域以荆及衡阳为 …… (第 11b 页)
 (嘉会曰豫州土地平旷尤宜六/扰五种非无他鸟兽不足称也)
正东曰青州
 易氏曰禹贡有青有兖有徐殷并青于徐而徐兼扬
 州之淮故江南曰扬州 周复
以淮归扬而并徐于青
 正在畿东故曰正东 …… (第 18a 页)
 人治水法理精详师授的确其肯以一概之见而使
 利害不足相补除哉
正北曰并州
 易氏曰舜有并州禹贡以并入冀州殷因之 周复
(第 37b 页)
 卑晋而东都之事去矣然论者谓襄王之失计此又
 非也在桓王时已尝以十二邑易鄬邗之田于郑郑
 不能有而复归诸周 周复
不能有而强以与晋如豪
 奴悍仆主人微弱不能制而择巨室之能者使治之
 至襄王时已视为弃地固不甚爱惜也晋 (第 8a 页)
心申申其容舒
心广而体胖也夭夭其色愉仁义根心而生色之睟然者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复扶又反)

(第 3b 页)
(年十三岁岁星 周复
于大梁)晋人使狐父请蔡于楚弗许(狐父晋/大夫)
单子会韩宣子于戚(杜单子/单成公)视下言徐(林其视 (第 19a 页)
兽不可同群身不离乎众人之群而不为所乱故能亨否使大人而洁身独往世道终否何能复泰后儒多以狄仁杰为亨否成反 周复
唐之功吾独以谓不然夫仁杰失身牝鸡而荣其禄是乱群也及乎既死庐陵犹未反正则所称梁公者依然武瞾之伪爵惟荐一 (第 6a 页)
 也

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若曰尔
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
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
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位惟帝不畀惟
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
 此多士二字竹简旧所标之题也此三月先儒谓此
  周公复
辟成王即政明年之三月其意盖谓是七年
 明年之三月也而说者又谓此即召诰所谓三月乙 (第 28b 页)
 居睽极四陷坎中故称孤焉处孤之道求善士而相
 与以诚所谓德不孤也○杨诚斋曰狄仁杰以一身
 徇唐非孤立于睽离之世乎乃荐一张柬之而五侯
 之合 周复
为唐仁杰之志行矣○项平甫曰初在下
 而四近君四不正而初正○张紫岩曰离性炎上往
 不知返其道为孤而初在 (第 45a 页)
 (黄曰有国风而后有小雅有小雅而后有大雅小雅/者二南风化之所积也大雅者小雅政事之所成也)

 (如小雅言文武治内外之事至大雅则言受命作 周/复
受天命小雅言成王兴贤育材之事至大雅则言)
 (受命福禄尊祖配天小雅言宣王南征北伐之事至/大雅则言建国 (第 24a 页)
 诚斋曰举朝皆武氏之臣而狄仁杰以一身徇唐非
 孤立于睽离之世乎乃下荐洛州司马张柬之荐一
 柬之而五柬之合与仁杰而六 周复
为唐仁杰之志
 行矣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第 57b 页)
之旨以准周易为八十一卦凡九分共二卦一五
隔一四细分之则四分半当一日准六十卦一日卦六
日七分也中中孚也 周复
也礥闲屯也少谦也戾睽也
上于升也𤕠羡临也此冬至以至大寒之气也差小过
也童蒙也增益也锐渐也达交泰也耎 (第 8b 页)
 

周之王畿与九服共方万里故此九服除王畿之外每
服而言又方以别之畿者限也树之封疆而限千里故
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侯者候也为王斥候服
者服事于王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甸田也为王治
田出税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男者任也为王任其
职理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采事也为王事民以供
其上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蛮者縻也以政教縻之
又蛮服大司马谓之要服要者以政要束为义于四要

之内方七千里故王制注云 周公复
唐虞旧域分其五
服为九其要服之内七千里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
谓此一服在夷狄之中故以夷言之又其外方五百 (第 8a 页)
  (氏曰国语曰先王之为台榭也台不过望氛气榭/不过讲军实宣王中兴南征荆舒北伐猃狁内修)
  (政以复文武之竟土今 周复
衰平惠以降皆庸暗/龌龊无能兴者孟子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
  (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况我宣王中兴讲武 (第 39b 页)
 礼
五载一巡守 四朝 明试以功
 王樵曰孔子曰舜临民以五尧临民以十二言尧时
 十二载一巡守也则五载之制乃舜所定其后成
 复
十二年一巡守尧上古事简周世文天子不能频
 出也舜五载勤民也
 四朝孔传会朝于方岳之下凡四处礼记疏引郑 (第 11a 页)
复云在丰故解之
也史记周本纪云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
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九鼎焉而
都丰镐是言成王虽作洛邑犹还西周之事也多方
云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即镐京也于彼不解至此始为 (第 12b 页)
 特举盈数耳即使国皆十里禹时提封岂有十万里之廓
 乎(王介父洪容斋皆有辨路史/云禹时七千国未知何本)汤受命时定公侯伯三等
 凡三千国 周复
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国(贾山至言/作千八百) (第 10a 页)
 (文王山在夏后皋墓北可十里许有回溪阪行者/畏之曹公开北道后行旅皆由于此晋魏以来莫)
  (之或改北 周复
从南道隋大业初建东京废二殽/道开葼册道葼册道即北道也大约出潼关历陜)
  (州入永宁界分为二道东南入 (第 17b 页)
 又曰在乡党则恂恂在庙朝则便便至于燕居

则申申夭夭不是圣人拣择安排盖盛德之至
动容周旋无不中节者也(天台陈氏)

  子曰甚矣吾衰也(句)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复扶又切)
集曰甚矣吾衰也言其衰之甚也复又也方其年
壮气盛而欲行周公之道也故梦寐见之及其年
老气衰而知不能行之 (第 3a 页)
  论观彖过半
文王既名卦而系之辞矣然其系辞也必杂取夫卦义
其取夫卦义也又取诸爻之刚柔上下内外比应善恶

当否者为多故名之所以命也间用主爻之义然以两
象二体为括要之宗者也辞之所以系也兼论二体之
德然以六爻刚柔为取用之材者也惟其如是是以六
爻未系而其粲然分列者已具于浑然涵蓄之中周公
之系爻也盖本此以为权度者也或彖辞所耑指之爻
则其意可以发明或彖辞所未及之爻则其义可以推
广文周一心者也彖爻一贯者也故夫未观爻辞者拟
议悬度可以预知其得失之所归已读爻辞者寻绎覆

视可以确定其吉凶之有故吁此智者之事学易之方
也以乾坤两卦言之元亨利贞者彖辞也夫重乾重坤
之象天地无两也著其 周复
一周气化循环之义而已
元亨利贞贞复启元此彖辞所以发卦象之蕴也然而
大明终始者有六位以时成于其中故自下 (第 2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