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地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史傳部類
大功臣之
从服不容有过但礼文残缺制无正条窃附情理谓宜
小功庶君臣之服不失其序升降之差颇会礼意清河
郎中令韩子熙
议案丧服公之庶昆弟为其母大功
但公之庶昆弟或为士或为大夫士之卑贱不得仰匹
亲王正以馀厌共同可以夺情相 …… (第 4b 页)
功不可过从以期所以从麻而齐
专属公子之妻随轻而重何关从服之臣寻理求途傥
或在此必以臣妻相准未睹其津也 子熙
诚不能远探 (第 7a 页)
不得
过大功记公子为其母练冠麻衣縓缘既葬除之传曰
何以不在五服中也君之厌不得申其罔极依旧大功
清河国 郎中令韩子熙
议亦云一国之贵子犹见厌况
四海之尊固无申礼卒如崔光议 (第 27a 页)
之有在相鼠攸刺遄死有归无令申伋受笑于苟存曾
闵沦名于盛世
孝明帝时灵太后返政以元叉为尚书令解其领军
子熙
与清河王怿中大夫刘定兴学官令傅灵𢶏宾客
张子慎伏阙上书曰窃惟故主太傅清河王职综枢衡 (第 37b 页)
父爵而让第八弟道舒诏不许道将引清河王国 常侍
韩子熙
让弟采鲁阳男之例诏乃许之道将涉猎经史
风气謇谔颇有文才为一家之冠诸父并敬惮之彭城
王协任城王澄皆虚襟 …… (第 5b 页)
早以文学见知为符玺郎待诏文林馆正思兄
弟以齐太后舅氏武平中并得优赠道约弟道舒字幼
安袭父爵位中书侍郎 子熙
裕袭熙裕清虚守道有古
人风为亲表所敬渊弟敏字仲通小字洪崖少有大量
孝文器之纳其女为嫔位仪曹郎早卒赠威 (第 8a 页)
俸绢数十疋其清贫如此赠散骑常侍燕郡公谥
曰康长子兴宗字茂先好学有文才位秘书中散卒赠
渔阳太守子子熙字 元雍
少自修整有学识弱冠未能
自通侍中崔光举为清河王怿常侍迁郎中令初子熙
父以爵辞与弟显宗显宗不受子熙缘父 …… (第 76b 页)
俭素安贫常好退静迁邺之始
百官并给兵力时以祭酒闲务止给二人或有令其陈
请者子熙曰朝廷自不与祭酒兵何关 韩子熙
事论者
高之元象中加卫大将军先是 (第 78a 页)
子熙
与弟聘王氏为妻
姑之女生二子 (第 78a 页)
子熙
尚未婚后遂与寡妪李氏奸合而
生三子王李不穆迭相告言 (第 78a 页)
子熙
因此惭恨遂以发疾
卒遗诫不求赠谥其子不能遵奉遂至干谒武定初赠
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幽州刺史兴宗弟显宗字 (第 78a 页)
陛下帝信之因乂出宿解乂侍中明旦乂将入
宫门者不纳辛卯太后复临朝摄政下诏追削刘腾官
爵除乂名为民清河国 郎中令韩子熙
上书为清河王
怿讼冤(怿死见上卷元年复/扶又翻书为于伪翻)乞诛元乂等曰昔赵高柄
秦令关东鼎沸(事见 …… (第 22a 页)
首洿宫斩骸沈
族以明其罪(枭坚尧翻洿哀/都翻沈持林翻)太后命发刘腾之墓露散
其骨籍没家赀尽杀其养子以 子熙
(第 22b 页)
中书舍人子熙
麒麟之孙也(韩麒麟见一百三十五/卷齐武帝永明元年)初宋维父弁常曰
维性疏险必败吾家李崇郭祚游肇亦曰伯 …… (第 22b 页)
云及澄魏/宗室之贤王也)它日太
后从容谓侍臣曰(从千/容翻)刘腾元乂昔尝邀朕求铁劵冀
得不死朕赖不与 韩子熙
曰事关生杀岂系铁劵且陛
下昔虽不与何解今日不杀太后怃然(怃罔甫翻朱元/晦曰怃然犹怅)
(然/)未几有 (第 23b 页)
十万户为太原王荣
(乐音/洛)戊戍又加荣太师皆赏擒葛荣之功也 壬子
魏江阳武烈王继卒 魏使征虏将军 韩子熙
招论邢 (第 24b 页)
因叉出
宿解叉侍中明旦又将入宫门者不纳 夏四月辛卯
太后复临朝摄政下诏追削刘腾官爵除叉名为民清
河国 郎中令韩子熙
上书为清河王怿讼冤乞诛元叉
等曰昔赵高柄秦令关东鼎沸今元叉专魏使四方云
扰开逆之端起于宋维成祸之末良 …… (第 32a 页)
籍没家赀尽杀其养子以 子熙
为中书舍人子熙麒麟
之孙也叉之解领军也太后以叉党与尚彊未可猝制
(第 32b 页)
籍没家赀尽杀其养子以子熙为 中书舍人子熙
麒麟
之孙也叉之解领军也太后以叉党与尚彊未可猝制
乃 …… (第 32b 页)
之罪使天下不得伸其冤愤太后
嘿然顺澄之子也他日太后从容谓侍臣曰刘腾元叉
昔邀朕求铁劵冀得不死朕赖不与 韩子熙
曰事关生
杀并系铁劵且陛下昔虽不与何解今日不杀太后 (第 33a 页)
 (主宦官张景嵩说之云乂欲害嫔嫔泣诉于魏主/曰又非独欲杀妾又将不利于陛下魏主信之)
 乂出宿解乂侍中明旦乂将入宫门者不纳太后遂
 复临朝摄政诏削刘腾官爵除乂名为民(清河国 郎/中韩子熙)
 (
上书为清河王怿讼冤乞诛乂等太后命发刘腾墓/散其骨尽杀其养子侯刚亦坐黜死于家唯乂以太) (第 16b 页)
 (后妹夫故未忍诛 韩子/熙
(第 17a 页)
元雍
麒麟之孙也)先是黄门侍郎元顺以刚直忤乂出
 为齐州(魏置今山东/济南府是)刺史太后徵还为侍中侍坐于太 (第 17a 页)
 (主曰乂非独欲杀妾又将不利于陛下魏主信之因/乂出宿解乂侍中明旦将入宫门者不纳太后遂复)

 (临朝摄政诏削刘腾官爵除乂名为民清河国 郎中/令韩子熙
上书为清河王怿讼冤乞诛乂等太后命)
 (发腾墓散其骨籍没家赀尽杀其养子侯刚亦坐黜/寻卒于家唯乂以妹夫 (第 88a 页)
 (司州/牧)北海王详(司州/牧)谷纂(司州治中/昌黎人)司马悦(司州/别驾)
 马纂(司州/治中)源怀(司州/牧)裴宣(司州大都督/河东闻喜人) 韩子熙(司州/别驾)

(第 20a 页)
  作正光二年光为司徒著作如故韩兴宗传为秘

  书郎参著作事
  魏书 韩子熙
传天平初为侍读兴和中孝静欲行
  释奠敕 (第 24a 页)
子熙
为侍讲
  北齐书崔㥄传魏天平中为侍读封隆之传天平
  初魏静帝诏为侍讲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著作令 (第 24a 页)
  王嘉咨议参军后上表诉前征勋诏以白衣守咨
  议卒显宗撰冯氏燕志孝友传各十卷传于世景
  明初追赭阳勋赐爵章武男 兴宗子子熙字
  雍
少自修整有学识侍中崔光举为清河王怿常
  侍迁郎中令初兴宗以爵让弟显宗不受子熙缘
  父素怀卒亦不袭 (第 8b 页)
 九旒鸾辂黄屋左纛辒辌车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
 班剑百人挽歌二部葬礼依晋安平王孚故事谥曰
 文献图怿像于建始殿拔清河国令 韩子熙
为黄门
 侍郎徙王国三卿为执戟者近代所无也为文献追
 福建五层浮图一所工作与瑶光寺相似也
宣忠寺侍中 (第 2a 页)
之惟朕案行定名谥曰元懿)
赠谥(魏书孙小传小请父瓒丨丨求更改葬诏赠振威将军秦州/刺史石安县子谥曰戴又 韩子熙
(第 12a 页)
子熙
卒遗戒不求丨丨)
(其子不能遵奉遂至干谒周书苏绰传绰卒太祖诏公卿等曰苏/尚书平生谦退敦尚俭约吾欲全其 …… (第 12a 页)
宣文堂昶)
(启曰臣仰赖天慈以存首领然大耻未雪丨丨/缠心愿垂曲思处臣边戍招集遗人以雪私耻)负愧(魏书 韩子熙/
传元乂害清)
(河王怿 (第 46b 页)
子熙
与刘定兴傅灵𢶏张子慎伏阙上/书曰非但臣等痛恨终身抑为圣朝怀惭丨丨)实愧(魏书崔挺传/张彝兼侍中) (第 46b 页)
通斜/谷寇南郑闻氐众盛与杨灵珍俱退入斜谷)
(会天大雨军马丨丨截竹/煮米于马上持炬炊而食)泥渍(魏书 韩子熙
传元叉害清河王怿/后灵太后返政以元叉为尚书令)
(解其领军 (第 37b 页)
子熙
与刘定兴傅灵𢶏张子慎伏阙上/书曰明明在上赫赫临下丨丨自消玉质还洁)沉渍(吴越春秋/帝尧之时)
(遭 (第 37b 页)
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路繇
冀相闻李彪名而诣之脩师友之礼称之于郡举孝廉
至京师馆而受业焉
清河王怿以 韩子熙
少自脩整颇有学识引为常侍父 …… (第 16b 页)
亡居丧有礼 子熙
为怿所眷遇遂阙位待其毕丧后复
引用又以刘懋性沉雅厚重尤礼重懋令诸子师之
辛纂为太尉骑兵参军每为怿所赏 (第 17a 页)
挚太常方馁于柏谷耳遂与卫将军羊深矜其所
乏乃率刁双司马彦邕李谐毕祖彦毕义显等各出钱
千文而为买马焉 韩子熙
为黄门侍郎清白自守不交人事 (第 11b 页)
时为尚书右丞梁武帝弟子西丰侯正德
诈称降款朝廷遣使往迎普惠上疏请付扬州移还萧
氏不从俄而正德果逃还 韩子熙
为黄门时尔朱荣擒葛荣送至京师庄帝欲面 …… (第 22b 页)
见数之 子熙
以为荣元凶自知必死恐或不逊无宜见
之尔朱荣闻而大怒请罪 (第 23a 页)
子熙
庄帝恕而不责
北齐陈元康为散骑常侍初魏朝授世宗相国齐王世
宗频让不受乃召诸将及元康等密议之诸将皆劝世 (第 23a 页)
就大功臣之从服不容有过但礼文残缺制无正条
窃附情理谓宜小功庶君臣之服不失其序升降之差
颇会礼意清河国 郎中令韩子熙
议谨按丧服大功章
云公之庶昆弟为其母妻传曰何以大功先君馀尊之
所厌不敢过大功也夫以一国之贵子犹见厌况 …… (第 18a 页)
何关从服之臣寻理求途傥或在此必以臣妻相准未
睹其津也 子熙
诚不能远探坟籍曲论长智请以情理
较其得失君遭母忧巨创之痛臣之为服从君之义如
何君至九月便萧然而即吉臣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