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法制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詞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保天年穷地纪
宋书礼志太康三年正月帝亲郊祀皇太子皇弟皇子
悉侍祠非前典也
十年十月诏曰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
堂以配上帝而周官云祀天旅上帝又曰祀地旅四望
望非地则明堂上帝不得为天往者众议除明堂上帝
考之礼文正经不通且诗序曰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

推以配天宣帝以神武创业既已配天复以先帝配天
于义亦不安其复明堂 及南
郊五帝坐(挚虞议见/明堂门)
 挚虞传虞为光禄勋太常卿时怀帝亲郊自元康以
 来不亲郊祀礼仪弛废虞考正 (第 18b 页)
    故或十月为即位告祭十一月为正祭欤
武帝本纪保定元年春正月庚戌祀圜丘
天和二年春正月丁亥初立郊丘坛壝制度

宣帝本纪宣政元年即位七月丙午祀圜丘
隋书礼仪志后周宪章姬周祭祀之式多依仪礼司量
掌为坛之制圜丘三成成崇一丈二尺深二丈上径六
丈十有二阶每等十有二节在国阳七里之郊圜壝径
三百步内壝半之方一成下崇一丈径六丈八尺上崇
五尺方四丈八方方一阶阶十级级一尺其祭圜丘
郊并正月上辛圜丘则以其先炎帝神农氏配昊天
上帝于其上五方上帝日月内官中官外官众星并从 (第 46a 页)
设陈馔幔于
内壝东门西门之外道北南向北门之外道东西向(坛/上)
(及东方南方午陛之东馔陈于东门外西方 及南
方午/陛之西馔陈于西门外北方之馔陈于北门外上辛雩)
(祀但有壝东/方之外馔焉)前祀二日大乐令设宫悬之 (第 11a 页)
 敬职万方来祭常于时假保祚永世
礼志太康十年十月诏曰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
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而周官云祀天旅上帝又曰祀
地旅四望望非地则明堂上帝不得为天也往者众议
除明堂五帝位考之礼文不正且诗序曰文武之功起
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宣帝以神武创业既已配天复
以先帝配天于义亦所不安其复明堂 及南
郊五帝位 …… (第 13b 页)
明堂祀天
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或以为五精之帝佐天育物
者也前代相因莫之或废晋初始从异议庚午诏书明
及南
郊除五帝之位唯祀天神新礼奉而用之前太
医令韩杨上书宜如旧祀五帝太康十年诏以施用宜 (第 14b 页)
    蕙田案以上迎尸及侑
乃举(注举举鼎也举/者不盥杀也)司马举羊鼎司士举豕鼎举鱼鼎
以入陈鼎如初(注如初如阼阶下西面北上事疏/如初如上经正祭时陈鼎之 也)雍正
执一七以从雍府执二七以从司士合执二俎以从司

士赞者亦合执二俎以从七皆加于鼎东枋二俎设于
羊鼎西西缩二俎皆设于二鼎西亦西缩(注凡三七鼎/一七四俎为)
(尸侑主人主妇其二俎设于/豕鼎鱼鼎之西陈之宜具也)
 (姜氏兆锡曰缩之言直犹顺也凡全经言南陈南肆 及南
顺之属皆异名而同实肆亦陈也谓其陈之皆)
 (直而/顺也)
雍人合执二俎陈于羊俎西并皆西缩覆二疏七于其 (第 7a 页)
子在则祭以适长子主之适
长子死即不传其子而传立庙者之子凡立庙听于京
师或所居州县其在京师者不得于里城 及南
郊御路 (第 21b 页)
 语犹言行在也
太祖本纪太祖三年春正月幸辽东
太宗本纪天显三年夏四月戊寅东巡 四年夏六月
己酉西巡己未选轻骑数千猎近山癸亥驻跸凉陉秋
七月庚辰观市曲赦系囚甲午祀太祖而东八月辛丑

至自凉陉九月庚午如南京戊寅祠木叶山癸巳至南
京冬十二月戊午至自南京 七年冬十二月丁巳西
狩驻跸平地松林
会同元年春二月戊戌幸辽河东三月壬戌将东幸三
尅言农务方兴请减辎重促还朝从之 三年春三月
己巳如南京壬申次石岭庚寅诏扈从扰民者从军律
甲午幸蓟州乙未晋 及南
唐各遣使来觐夏四月庚子
至燕备法驾入自拱辰门御元和殿行入閤礼六月壬 (第 12a 页)
日之行为二率陵犯
时刻化分为三率求得四率与本日太阳实行相加为
本时太阳黄道度依日食求视差法求得东西差 及南
北差(江氏永曰以太阳黄道经度依月离篇求得赤道/经度乃以陵犯时为用时如日食篇求用时春秋)
(分距午赤道 (第 24b 页)
 (斗入六七百里总因黔中名乱岭东岭西诸州混而/为一道杜氏遂有此误叙州即巫州奖州即业州也)
 又有当来属者豫域襄阳之南漳汉东之光化 及南
 
越始安郡全义县岭北之地是也(全义今为兴安县/属广西桂林府文)
 (献通考云自荔浦以北为楚以南为越今静 (第 51b 页)
曰治/狄道今临洮府附郭县)
(今开封府之禹州陈州及汝宁/府境是志曰治阳翟故韩都也)砀郡(今归德府 及南/
直凤阳府之亳)
(州又徐州西境砀山县山东兖州府之济/宁东平州境皆是志曰治砀即砀山县也)南阳(今南阳 (第 2a 页)
及南
镇抚司掌印佥书官各具大红便服关领扈从
牙牌悬带俱诣教场伺候一是日免朝锦衣卫备卤簿
驾设辇于皇极门下上 (第 100a 页)
    蕙田案宋义仓一置于乾德再置于庆历俱
    未久而废熙宁以后始常置之虽罢于元祐
    之始旋复于绍圣之初沿 及南
渡其弊日甚
    民之输于官者既为公私蠹耗而无以为水
    旱之备官之徵于民者复多违例巧取而不 (第 74b 页)
子而传立庙者之子凡立庙听于京师或所居州县其
在京师者不得于里城 及南
郊御路之侧仍别议袭爵
之制既以有庙者之子孙或官微不可以承祭而朝廷
又难尽推袭爵之恩事竟不行大观二年议 (第 14a 页)
 林吉日车攻田弋获禽宣王饮酒以告嘉功(又字汇补龙支切音离魏志和洽传谥简侯子禽)九□(集韵)
(同正字通以为俗字误)十三(广韵扶沸切集韵符未切并音费亦作狒兽名说文周成王时州靡国献人)
(身反踵自笑笑即上唇掩其目食人北方谓之土蝼尔雅释兽狒狒如人被发迅走注枭羊也交广 及南
康山中有之大者长) (第 51a 页)
 葫或作䓱葫(又集韵遵为切音槜同)(集韵而由切音柔直音香葇菜博雅穰葇苏也扬子方言苏之小者谓之)
 䖆葇(又本草石香葇生蜀郡陵荣资简州 及南
中诸处)又广韵忍九切音蹂葇䖆菜不切也 篇海通薷 (集韵)
(莫后切音某菜名)(集韵想止切音葸本作胡 (第 62b 页)
 西特有二俎尊之也此执七以少者为贵设俎以多
 者为尊亦宜也
 郝氏曰西缩直西顺俎横设
 姜氏曰缩之言直犹顺也凡全经言南陈南肆 及南
 
顺之属皆异名而同实肆亦陈也谓其陈之皆直而 (第 10a 页)
 则吉也○用见大人升也南征亦升也勿恤元亨也

 吉亦元亨也就人事上说升只有见大人 及南
征都
 说尽了○进见大人一事亦非小节目故升卦特言
 之其曰勿恤者凡人要见一贵人心下未免皆有惧
 其不 (第 99a 页)
 (后其议/始备)
晋侯伐卫
(左传晋文公之季年诸侯朝晋卫成公不朝使孔达侵/郑伐绵訾及匡晋襄公既祥使告于诸侯而伐卫 及南)
(
阳先且居曰效尤祸也请君朝王臣从师晋侯朝王于/温先且居胥臣伐卫五月辛酉朔晋师围戚六月戊戌)
(取之获孙 (第 9b 页)
  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名绦又名括字子容谥敬叔
孟懿子之兄也不废言必见用也以其谨于言行故
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也(语录曰观其三复白圭便是能谨其言行

者那有道是君子道长之时必不废弃邦无道是小人得志以陷害君子之时能谨其言行必不陷于刑
戮○愚谓南容三复白圭其所谨者言耳而集注称其谨于言行盖言行相为表里能谨其言亦谨行之
大端也)
事又见第十一篇○或曰公冶长之贤不 及南
容故圣人以其子妻长而以兄子妻容盖厚于兄而
薄于己也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窥圣人也凡人避
嫌者皆内不足也圣 (第 2b 页)
 (诸侯不往拜命为贬而天王之锡命/无责则曷为不待其来见而命之哉)
晋侯(襄/)伐卫(成左传晋文公之季年诸侯朝晋卫成公/不朝使孔达侵郑伐绵訾及匡晋襄公既)
(祥使告于诸侯而伐卫 及南
阳先且居曰效尤祸也请/君朝王臣从师晋侯朝王于温先且居胥臣伐卫五月)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