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列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醫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楚辭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般若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上帝得连上帝而言至于单名皇天单名上帝亦得/故尚书君奭云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

 (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郑注云皇天北极大帝又掌/次云张毡案设皇邸以旅上帝上帝即大 帝尧
典曰)
 (钦若昊天皆是上帝单名之事月令更无祭五帝之/文故季夏云以供皇天上帝郑分之皇天北辰耀魄) …… (第 16b 页)
 于南郊以祀上帝絜其祭服备其惟帐陈之圭币荐
 之黑缯命咸黑典乐为声歌作九招制六列五罃享
 上帝以中罃 帝尧
(第 40a 页)
陶唐氏
制咸池之舞而为经首之
 诗以享上帝命之曰大咸
    蕙田案删书断自唐虞今所载皆据六经为
    首 (第 40a 页)
 慰我农兮既渥锡明昭兮有年
礼志十二年夏言等言古者大雩之祀命乐正习盛乐
舞皇舞盖假声容之和以宣阴阳之气请于三献礼成
之后九奏乐止之时乐奏云门之舞仍命儒臣括云汉

诗词制云门一曲使文武舞士并舞而合歌之盖云门
帝尧
之乐周官以祀天神取云出天气雨出地气也
且请增鼓吹数番教舞童百人青衣执扇绕坛歌云门
之曲而舞曲凡九成因 (第 53b 页)
 唐虞祀五帝于五府苍曰灵府赤曰文祖黄曰神计
 白曰明纪黑曰元矩五府之制未详
    蕙田案此即郑注之说
 路史 帝尧
居于明堂榱题不枅土阶不戚茆茨不剪
 泊如也 作七庙立五府以享先祖而配五帝
 三礼图明堂布政之宫周制五 (第 64b 页)
          右祭司民司禄

春秋襄公九年左氏传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
以出内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注谓火正之官配/食于火星建辰之)
(月鹑火星昏在南方则令民放火建戌之月大火星伏/在日下夜不得见则令民内火禁放火 疏昭二十九)
(年传五行之官有木正火正金正水正土正后世祀之/火正之官居职有功祀火星之时以此火正之神配食)
(也有天下者祭百神天子祭天之时因祭四方之星诸/侯祭其分野之星其祭火星皆以正配食也火正配火)
(星而食有此传文其金木水土之正不/知配何神而食经典散亡不可知也) 陶唐氏
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
因之故商主大火(注阏伯高辛氏之子传曰迁阏伯于/商丘主辰辰大火也 …… (第 12a 页)
 初
礼志建中靖国元年又建阳德观以祀荧惑因翰林学
士张康国言天下崇宁观并建火德真君殿仍诏正殿
以离明为名太常博士罗畸请宜仿太一宫遣官荐献
或立坛于南郊如祀灵星之仪有司请以阏伯从祀离

明殿又请增阏伯位案春秋传曰五行之官分为上公
祀为贵神祝融高辛氏之火正也阏伯 陶唐氏
之火正
也祝融既为上公则阏伯亦当服上公衮冕九章之服
既又建荧惑坛于南郊赤帝坛壝外令有司以时致祭
增用 …… (第 30b 页)
 洁肃恭神明嘉币惟量嘉玉惟精于以奠之庶几来

 听
 商丘宣明王位奠币嘉安 恭惟火正自 陶唐氏

 于商丘配食辰祀有功在民有德在位敢替典常惟
 恭奉币
 捧俎丰安 万汇攸成四方宁谧工祝致告普存民 (第 38a 页)
也买逵郑玄皆云烈山炎帝)
(之号杜言神农世诸侯者案帝王世纪神农本起烈山/然则初封烈山为诸侯后为天子犹 帝尧
初为 (第 22b 页)
唐侯
然)
(也此与鲁语皆云其子曰柱祭法云其子曰农/者刘炫云盖柱是名其官曰农犹呼周弃为稷)
自夏以上祀之( (第 22b 页)
昌九世会修符合帝际勉刻封孝经
钩命决曰予谁行赤刘用帝三建孝九会修专兹竭行
封岱青河雒命后经谶所传昔在 帝尧
聪明密微让与
舜庶后裔握机王莽以舅后之家三司鼎足冢宰之权
势依托周公霍光辅幼归政之义遂以篡叛僭号自立 (第 33b 页)
以来十有四载创九
庙礼三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兄弟文王之慈惠
也卑宫室菲饮食夏禹之恭俭也道稽古德日新 帝尧
之文思也怜黔首惠苍生成汤之深仁也化玄漠风太
和轩皇之至理也至如日月星辰山河草木羽毛鳞介
穷祥极瑞盖以 (第 17b 页)
    蕙田案此口含为歃血之證
八年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注宋序齐/上王爵也)

(瓦屋/周地)
榖梁传外盟不日此其日何也诸侯之参盟于是始故
谨而日之也诰誓不及五帝(注五帝谓黄帝颛顼帝喾 帝尧
帝舜也诰誓尚书六)
(誓七诰是其遗文五帝之世道/化淳备不须诰誓而信自著)盟诅不及三王(注三王/谓夏殷 (第 27b 页)
 之所不变也朱子云刘歆谓宗不在七庙中者恐有
 功德者多则占了七庙数也其说是故虞夏皆以颛
 顼为太祖虞之时以帝喾为文祖 帝尧
为神宗皆功
 德庙而自立亲庙五祀瞽瞍以上史记瞍父曰蟜牛
 蟜牛父曰勾芒勾芒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 (第 54a 页)
 (方氏悫曰皮弁则以白鹿皮为之素积则以素为裳/言裳则衣可知裳必叠幅故谓之积扬雄所谓襞幅)
 (为裳/是已)
 世本黄帝作冕服
 史记 放勋
黄收纯衣
论语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注孔曰损其常服以盛祭/服 疏郑注此云黻是祭)
(服之衣冕其冠也左 (第 16b 页)
 而待诸侯之自归也此句已答贾迟久问意下文复

 推言之
且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
封黄帝之后于蓟封 帝尧
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
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
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 (第 19a 页)
    蕙田案以上土鼓
易离卦九三不鼓缶而歌
诗陈风坎其击缶(传盎谓之缶缶疏郭璞曰盎/盆也此云击 则缶是乐器)
 吕氏 春秋帝尧
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
 音以歌乃以麋𩊚置缶而鼓之(注质当/为夔)
 陈氏礼书尔雅曰盎之谓缶 (第 18a 页)
 有馀要之皆不若六八之数为不失中声也至于弦
 数先儒谓伏羲蔡邕以九孙登以一郭璞以二十七
 颂琴以十三扬雄谓 陶唐氏
加二弦以会君臣之恩 …… (第 5a 页)
 吕氏春秋古乐昔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
 畜积万物解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
 阴气以定群生 帝尧
立鼓□乃柈五弦之瑟作为十 (第 54a 页)
 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然风俗未和阴阳未调灾害
 数见意者大本有不立与何德化休徵不应之久也
 祸福不虚必有因而至者焉宜深迹其道而务脩其
 本昔者 帝尧
南面而治先克明峻德以亲九族而化
 及万国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 (第 20a 页)
    致美则加饰焉经所谓夏后氏山盖以山画
    于韨而成文也朱子谓韨冕皆祭服则虞氏
    可知矣
 路史 帝尧
作七庙以享先祖祭以其气迎牲杀于庭 (第 19b 页)
 歌显宗成皇帝 于休显宗道泽玄播式宣德音畅
 物以和迈德蹈仁匪礼弗过敷以纯风濯以清波连
 理映阜鸣凤栖柯同规 放勋
义盖山河 (第 25b 页)
 册宝升殿显安 有瑑斯宝有编斯册导以麾仗奏
 以金石祲威盛容煌煌赫赫臣工奉之高灵来格
 上徽号显安 中兴之烈高掩商宗揖逊之美 放勋

 
比隆字十有六拟诸形容威灵在天裕后无穷
庆元三年奉上孝宗徽号三首
 册宝入门显安 巍巍孝庙圣德天通同符 (第 22a 页)
孟春九庙特享乐章
 太祖庙迎神太和之曲 于皇于皇兮仰我圣祖乃
 武乃文攘夷正华为天下大君比隆于古越彼 放勋
 
肇造王业佑启予子孙功德超迈大室攸尊首称春 (第 13b 页)
(狄而生契次妃陈锋氏之女曰庆都生 帝尧
下妃娵訾/之女曰常仪生挚以尧与契俱为喾子家语世本其文)
(亦然故毛为此傅及玄鸟之傅司马迁为五帝本纪皆 …… (第 2b 页)
安故不弃之耳/马融之说此诗则异于是矣王肃引马融曰帝喾有四)
(妃上妃姜嫄生后稷次妃简狄生契次妃陈锋生 帝尧/
次妃娵訾生帝挚挚最长次尧次契下妃三人皆已生)
(子上妃姜嫄未有子故禋祀求子上帝大安其祭祀而/与之子任 (第 4a 页)
身之月帝喾崩挚即位而崩 帝尧
即位帝喾)
(崩后十月而后稷生盖遗腹子也虽为天所受然寡居/而生子为众所疑不可申说姜嫄知后稷之神奇必不 …… (第 4a 页)
而生后稷因之曰尧不名高/辛益知此帝不为尧也何以尧知其然听姜嫄弃之且)
(马王之说姜嫄为高辛之正妃其于 帝尧
则君母也比/之后世则太后也以太后之尊欲弃已子足以自专不)
(假尧命云何听弃之也又尧为人兄听母弃弟纵其 (第 5b 页)
 固无厚味之求是用黍稷非馨蘋蘩以荐克诚斯享
 凭心可答
北魏书太祖本纪天兴三年五月己巳车驾东巡遂幸
涿鹿遣使者以太牢祀 帝尧
帝舜庙
太宗本纪神瑞二年夏四月己卯车驾北巡六月壬申
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庙至广
宁登 …… (第 6a 页)
远遵明令宪章旧则比
于祀令己为决之其孟春应祀者顷以事殷遂及今日
可令仍以仲月享祀焉凡在祀令者其数有五 帝尧

则天之功兴巍巍之治可祀于平阳虞舜播太平之风
致无为之化可祀于广宁夏禹御洪水之灾建天下之 …… (第 7a 页)
以太牢祀汉帝诸陵五月壬辰
遣使者以太牢祭周文王于丰祭武王于镐
隋书礼仪志禘祫之月并以其日使祀先代王公 帝尧
于平阳以契配帝舜于河东咎繇配夏禹于安邑伯益 …… (第 8a 页)
遣具官姓名敢昭告于帝高辛/氏惟帝能序星辰功施万物式遵祀典敬以制币牺齐)
(粢盛庶品祗荐于帝高辛氏尚飨 帝尧
云敢昭告于帝 (第 14b 页)
陶唐氏
惟帝则天而行光被四表式遵祀典敬以制币)
(云云配座云敢昭告于唐司徒惟公敬敷五教弘赞彝/伦率由旧章配享 (第 14b 页)
于帝 陶唐氏
云云帝舜云敢昭告于)
(帝有虞氏惟帝道先七政绩宣五典式遵旧章云云配/座云敢昭告于皋陶氏惟神爰定五刑载 …… (第 14b 页)
 顾大体愿绌创议之人而一切如令从之
文献通考熙宁四年诏周嵩庆懿三陵柏子户留七户
馀放归农仍命岁时加修葺
十年诏永兴军自汉以来诸陵下闲地岁收州县以其
钱修葺陵墓
宋史礼志元祐六年诏相州商王河亶甲冢载祀典先
是乾德中定先代帝王配享仪下诸州以时荐祭牲用
羊豕政和议礼局遂为定制

文献通考徽宗政和三年议礼局上五礼新仪仲春仲
秋享历代帝王女娲氏于晋州无配帝太昊氏于陈州
以金提勾芒配帝神农氏于衡州以祝融配帝高阳氏
于澶州以玄冥配帝高辛氏应天府无配帝 陶唐氏

州以卨配帝有虞氏于道州以庭坚配夏王大禹于越
州以伯益配商王高宗于陈州以甘盘傅说配商王成
汤于庆成 …… (第 26b 页)
凡有司致祭先代圣君名臣皆有牲无乐
世祖本纪中统三年夏四月辛卯修河中禹庙赐名建
极宫
四年六月建 帝尧
庙于平阳仍赐田五十顷
至元元年秋七月丁酉龙门禹庙成命侍臣阿哈托音
代祀
祭祀志尧帝庙在平阳舜帝庙河东 …… (第 31a 页)
伏羲女娲舜汤等庙于河
中解州洪洞赵城
十五年四月修会川县盘古皇祠祀之
二十四年闰二月敕春秋二仲丙日祀 帝尧

致和元年礼部移太常送博士议舜禹之庙合依尧祠
故事每岁春秋仲月上旬卜日有司蠲洁致祭官给祭 …… (第 31b 页)
高阳氏帝高辛氏帝 陶唐氏
帝有虞氏夏禹王商汤王
周武王汉高祖皇帝汉光武皇帝唐太宗皇帝宋太祖
皇帝元世祖皇帝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 …… (第 47a 页)
 致祭帝王陵寝夏言复奏云本庙秋祭合宜停免春
 祭既无从祀仍当遣举行从之遂著为令
 嘉靖十八年御史谢少南因上南巡言庆都为 帝尧
 
肇封之地尧母乃帝喾元妃陵墓俱存乞表扬以弘
 达孝以光巡幸上曰尧父母异陵可见合葬非古祠 (第 51b 页)